东盟十国中,除了新加坡还有哪个国家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

我觉得都没希望,随着科技发展,发达国家的标准也会水涨船高,只要人类的科技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标准就会一直提高,大部分后发国家永远够不着发达国家的门槛。

东盟十国当中,新加坡抓住机会上岸了。

文莱靠着油气资源加上小国寡民,人均GDP较高,但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油气,经济抗风险能力差。而且制度落后,和卡塔尔、阿联酋、沙特等海湾富国差不多。

亚洲四小虎曾经风光过,但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打击,全部趴了窝,目前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里难以摆脱。

柬埔寨、老挝和越南起点低,近几年发展较快。柬埔寨2011-2019年GDP增速均在7%左右;老挝2005-2016年增速均在7%以上;越南2018和2019年增速在7%以上。这三国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但本国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发展缓慢,创新能力不足,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和四小虎一样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缅甸在1999年-2010年的GDP增速一直在10%以上,但内部矛盾重重,一乱起来数年的积累都付之东流。

所以,东盟十国里再出现一个发达国家的机会是非常渺茫的。其他的不谈,我们来谈谈网上热议的问题,越南等国家依靠承接产业转移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已经发生了四次产业转移,每一次都能促进新兴国家的诞生,目前正在进行第五次。

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代替传统手工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力快速提升,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生产成本提高,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进行产业转移,向国外输出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美国和法德等欧美国家率先承接了英国的产业转移,成为了最大受益国,工业实力快速提升。日本虽然起步晚,但也及时抓住了这次产业转移的机会,为日后成为发达国家奠定了基础。晚清洋务运动也是在享受这次产业转移的成果,但清王朝极度腐朽,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美德等国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导了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并对英国的地位发起挑战。

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二战将欧洲和东亚打成一片废墟,美国保存了实力且发了大财,主导了以原子能、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向德日等国转移钢铁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力量发展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德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上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积累,实力快速恢复,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

中国错过了这次机会。

第三次是20世纪60至70年代。德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亚洲四小龙和拉美国家转移,大力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抓住机会,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很快崛起为发达经济体。拉美国家因为自身的原因,未能利用契机,风光过一段时间,后来也走了下坡路。

中国又错过了这次机会。

第四次是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海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批中、东欧国家承接了西欧的产业转移,比如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等。这些国家体量小,发展迅速,利用欧盟这个庞大的统一市场,很快进入了发达国家俱乐部。

中国之前错过了三次,浪费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这次终于抓住了机会,利用充足的劳动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实现了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印度和东南亚也参与了此次产业转移,但未能像中国一样起飞,印度至今仍在贫困中挣扎。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的GDP总量和印度相当,90年代后快速将印度甩开,90年代末,我国的GDP就达到印度的2倍,2020年达到印度的5.5倍。人均GDP上,我国在1991年才超过印度,到2020年,达到印度的5倍以上。

第五次产业转移在2007-2012年已经开始,这次转移的动力和方向有所不同,中国也参与了这次产业转移,从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到内陆或东南亚。欧美发达国家通过重振高端制造业来振兴实体经济,让一部分高端制造业回归本土。

(还有一种说法,上世纪50年代才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目前是第四次)。

每一次产业转移都有一大批国家来分享,但从结果来看,有的吃到了肉,有的喝到了汤,有的只是闻了闻味儿,为什么会产生差别?主要是各国的内外部情况不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国家才能获取最大利益。天时就是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机会,地利就是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人和就是人口素质和国家治理水平。三者当中,我觉得人和最重要,有些国家的人好吃懒作,ZF能力低下,动不动就内乱,这样的国家就算占了天时地利也难以发展,比如拉丁美洲、东南亚和非洲那一堆。

越南能不能抓住机会呢?

目前正在进行产业转移,欧美国家也普遍看好越南,越南自身的地理条件不错,海岸线漫长,多良港,海运便利,靠近中国和东盟这两个大市场。天时地利都占了,人和这一点上,越南还不够,虽然劳动力充足,但素质较低,且自身的教育投入和科研投入较低,创新能力不足,本国无法培养足够的高素质人才去抢夺高端产业链,只想利用廉价劳动力赚点小钱,等到人力成本上升,外国企业大量迁走时,哭都来不及了。

我们拿几个国家和越南对比一下,用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来展现创新能力,如果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大于1%就是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国家,欧盟平均水平是2.2%,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是2.6%。

我选择斯洛文尼亚,这个是承接西欧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发达国家,2020年人均GDP2.5万美元。斯洛文尼亚在1996年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就达到了1.27%,2000年达到1.36%,2013年达到2.58%。

来看越南,2017年越南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只有0.53%。

再看印度,1996年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是0.64%,2008年是0.86%,之后就一路下跌,2017年是0.66%。

最后来看我国,1996年时是0.56%,之后一路上涨,2017年涨到了2.14%。

我国在1996年时的研发支出还不及同时期的印度,但和当前的越南相当。研发支出与GDP总量和人均无关,目前印度GDP总量和我国2006年差不多,但是研发支出比不上我国2006年的时候,越南目前的人均GDP和我国2007年差不多,但是研发支出也比不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本国创新能力不足,只靠承接外国的低端产业混个温饱,如果外资产业一迁走,本国的制造业基础未建立,产业链不完善,卡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成本竞争力下降之间,无法与发达经济体在高新领域竞争,也无法与贫困国家在廉价劳动力方面竞争,只能深陷在中等收入陷阱里打转,成为发达国家只能是奢望了。

东盟十国中,除了新加坡还有哪个国家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

按照当前的局势发展,东盟十国中再也不会出现一个发达国家。新加坡能成为发达国家很容易,人口少,地理位置优越,与中美关系都不错,没有宗教束缚,贫富差距做得相当好,东盟其他国家并不具备新加坡这样的条件。

东盟十国中,老挝、缅甸两国率先会被排除,老挝本来就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没有任何像样的支柱产业,没有市场,没有技术,国内基础设施薄弱,还是内陆国家,没有任何可能,得不到资本的青睐。缅甸国内派别复杂,缅甸政府对国内政局并没有完全把控,常年发生战争。两国身处金三角地区,想成为发达国家难上加难。

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信奉伊斯兰教,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个伊斯兰国家是发达国家,印度尼西亚2.3亿人口,大多数生活在贫困线附近,国内政治派别众多,贫富差距极大,不具备成为发达国家的条件。

泰国相对简单,泰国如果还是国王当政,就这样忽忽悠悠的凑合着过,皇室是泰国最高阶层,富得流油,底层群众收入惨淡,军政府一言不合就推翻民选政府,如果泰国不能改掉这一弊病,成为发达国家几乎不可能。

最重要的是泰国有宗教的束缚,民众宁愿信教不愿意工作,有了宗教的加持,皇室更可以为所欲为,成为发达国家就要迫使国王让权,这是泰国皇室不愿意看到的。

柬埔寨和微妙,如今柬埔寨主要是赌场闻名东南亚,与泰国、菲律宾类似,国家提高犯罪门槛,给违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柬埔寨还以战略要地闻名,历史上越南、西方都为争夺柬埔寨争得头破血流,只要和战略要地沾边的国家,没有一个过得舒服。资本对于柬埔寨并不看好,这才大力发展赌场,想成为发达国家的路还很长,除非有奇迹。

菲律宾的毒品闻名东南亚,杜特尔特忍无可忍才铁腕禁毒,菲律宾作为美国前殖民地,有着美国的呵护,衣食无忧,整个国家有几大家族轮流执政,政策没有延续性,更多的是几大家族的你争我夺,发展经济不在计划之中。

菲律宾与墨西哥类似,整个国家的人没有盼望,集体贩毒,但凡有其他生路,谁也不会去贩毒,菲律宾出口佣人和农产品换外汇,整个国家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国内基础设施破败不堪,成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就好比菲律宾跳水队夺得世锦赛冠军。

最后说越南,越南目前经济发展不错,很多人看好越南,但是当我们扒开越南的经济模式后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加工基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越南的经济会有发展,只是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并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的条件,越南最多会成为中国2010年之前的水平,要使越南成为几千万人口的发达国家,这几乎不可能。

纵观欧洲也只有英、法、德、意大利是有几千万人口的发达国家,而欧洲这些老牌帝国是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还在世界各地到处掠夺的情况下才达到这个目标,越南的难度可想而知。

东盟十国大多地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雨水充足,农作物年年丰收,与南美和印度类似,饿不着,冷不着,没有发展经济的动力。

最为关键的是东盟十国中无一例外的是贫富差距太大,而这些国家并没有消除贫困的动力,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导致社会动乱,资本不会去时局不稳定的国家进行任何资本投资,没有资本的到来,发展经济就是一个口号。

所以,新加坡是个例外,东盟除了新加坡不会再诞生第二个发达国家。

东盟十国中,除了新加坡还有哪个国家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

小国容易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中等国家相对较难,大国难上加难。就东盟国家而言,综合评估,比较有潜力的是马来西亚和泰国,前提是国内不能出现内乱和严重腐败现象。国家一旦腐败泛滥,不但不能前进,反而会倒退,概没例外。

东盟十国中,除了新加坡还有哪个国家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

可以肯定地说,除了新加坡,东盟十国没有一个国家有希望。原因也很简单:这些国家没有搞研发的能力和决心。

我平时会接触到东南亚国家的不少工程项目,东盟十国的都有。中国公司去新加坡做项目的最多,去马来西亚、泰国这种人均GDP有5000-10000美元的国家也很多,去越南、印尼、菲律宾的也不少,比较落后的缅甸、老挝、柬埔寨都有项目。还有一个特殊的石油小富国:文莱。

文莱其实从GDP来说已经是很富了。2017年人均GDP高达28291美元,但是这种国家通常见石油富国,因为没有工业能力,所以不能称之为发达国家,类似卡塔尔、沙特。

新加坡是真正算发达的,并不是说做项目有钱,而是做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不少新加坡人是真在做技术、在搞研发。新加坡公司甚至招了中国员工在搞开发。虽然由于综合国力的限制,技术水平不是很高,但这是正经的研发思路。从这个角度看,新加坡在东盟十国是独一无二的,人均GDP遥遥领先是有原因的。

中国公司和其它东盟国家项目合作的时候,对方也是会有人来的,但基本不是技术人员,而是希望中国公司给出傻瓜化的解决方案。越南要稍好些,会有技术人员来聊接口之类的,但是也可以看出,长久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面。

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很简单,就是要搞研发,不然怎么可能发达?现有那些发达国家中,可能就是澳大利亚有点象靠资源混的。连加拿大这样人均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都积极地搞研发,重视科技。

东亚各国都是积极搞研发的,非常有决心,实践证明也有能力。所以中国迟早会变成发达国家。

东盟国家,现在还看不到这种研发的能力和决心。这些国家的政府都有重视教育、科技,要靠技术发展的官方说法。90年代早期中国开始大搞外贸时,东南亚国家甚至说,和中国拼人力成本低是拼不过了,只有去搞研发。

但是搞研发并不是政府说就可以的,需要全民的素质来配合,真不简单。身在那种气氛里,想要开始研发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你一开始搞研发并没有什么用,人家都比你强不知道多少倍了,你搞点很初级的研发有什么用?只是白费钱、白白吃苦。你只有持续投入一直搞,才能看到一点成功的希望。还不能是一个人搞,得一堆人搞,有一个研发环境。所以世界各国的人,有没有研发能力和研发思维区别非常明显。

东盟十国中,除了新加坡还有哪个国家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

东盟十国当中除了新加坡还有哪个国家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呢?我觉得他有一个雁阵的队形。例如当年新加坡是脱胎于马来西亚的,因此马来西亚还是很有发展潜力和希望的。况且马来西亚也有很多的大学知名的大学。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是非常繁华的城市了。

其次是文莱,文莱这个国家很小小而精,如果是能够把巨大的财富都拿来搞经济搞发展的话,就有可能像新加坡一样的发达,现在他们人均的富有的程度够得上发达了,但是他们还需要把钱用在一些高科技的方面。

第3位是泰国,泰国条件也很不错,也有很有名的城市,例如曼谷等等,而且泰国也有很多的华乔,在那里的话发展经济有利条件也不少,最重要的是中国老挝的铁路已经贯通了,如果再能够通到泰国的话,显然非常有利于拉动那个地区的经济。

印度尼西亚显然也有很大的机会,印度尼西亚现在已经成为了G20的国家了,这显然从规模上来说就已经是世界的大国强国之一了,也有希望成为金砖国家了。

此外类似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菲律宾等国家,其实要想走现代化的话,还是有希望的,例如越南,越南的军事实力也还是相当强的。#在头条看世界##跟着头条看世界##策划##经济##正能量##杭州头条##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

东盟十国中,除了新加坡还有哪个国家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

东盟,全称“东南亚联盟”,是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的国际组织。现在有十个成员国,分别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

东盟几乎涵盖东南亚的所有国家,东南亚共十一个国家,只有东帝汶没有加入东盟,这是因为东帝汶太穷,无力在东盟所有的成员国开设大使馆,不符合加入东盟的条件,目前东帝汶是东盟观察员国,加入东盟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目前东盟十国经济发展良莠不齐,唯一被世界银行承认为发达国家的只有新加坡,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不大,只有719平方公里,是东南亚面积最小的国家。但新加坡的经济却在东盟十国中一枝独秀,傲世其他东盟国家,2017年新加坡GDP总量高达3239亿美元,人均GDP达到5.7万美元,经济发展水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和美国的人均GDP相差不大(2017美国人均GDP为5.9万美元),更是高出其他东盟国家一大截去。

要说除了新加坡,东盟十国里,谁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发达国家?那就要按照东盟其他国家的经济数据分析了(2017年)。

印度尼西亚,人口2.64亿,GDP总量1.016亿美元,人均GDP3847美元。

泰国,人口6904万,GDP总量4522亿美元,人均GDP6594美元。

马来西亚,人口3162万,GDP总量3145亿美元,人均GDP9945美元。

菲律宾,人口1.049亿,GDP总量3136亿美元,人均GDP2989美元。

越南,人口9270万,GDP总量2239亿美元,人均GDP2343美元。

缅甸,人口5288万,GDP总量693亿美元,人均GDP1299美元。

柬埔寨,人口1576万,GDP总量221.6亿美元,人均GDP1384美元。

文莱,人口42万,GDP总量121.3亿美元,人均GDP28291美元。

老挝,人口676万,GDP总量171.5亿美元,人均GDP2537美元。

由上述各国的经济数据表明,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收入的标准是文莱,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但文莱却不被认为是发达国家,而是能源富国,和中东石油富国一样,文莱也是靠着自己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发家的,加上其人口稀少,才造成人均GDP很高,文莱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所以排除文莱。

而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菲律宾也要排除,因为这些国家人均GDP都在1000~3000美元之间,短时期内取得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不太可能,虽然越南、老挝等国经济增长不错;缅甸政局不稳,人均收入水平是在全世界都属于较低的国家,菲律宾群岛国决定菲律宾会集中发展首都马尼拉周边地区,加上人口基数庞大,未来菲律宾只可能出现某一发达的地区,全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是很难的。

而泰国本来极有希望成为东南亚第二个发达国家的,泰国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都不错,但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打的一蹶不振,后来泰国政局极其不稳,经常政变换总理,经济甚至出现多次倒退现象,在未来成为发达国家还是任重道远。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一样,都是群岛国家,而且比菲律宾更夸张,印度尼西亚有13000多个岛屿,注定也是集中发展首都雅加达周边地区,首都所在的地爪哇岛,人口就达到1.45亿人,而面积不足14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印尼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足全国总面积十分之一的爪哇岛上,头重脚轻,很难全部兼顾。而且现在印尼的人均收入较低,还有很长时间的路要走,成为发达国家有点困难。

最后只剩下一个马来西亚了,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比大多数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高,国内去东南亚旅游不一直有个“新马泰”的说法吗?其中这个“马”指的就事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不比泰国差,而且现今人均收入已经接近1万美元,勉强算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离发达国家也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不瞎折腾,成为发达国家不是难事。

所以在东盟十国中,马来西亚才是最有希望既新加坡之后成为第二个发达国家的国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