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的经济状况如何?
经济数据看起来很漂亮,但发展潜力不大。地处美国后花园,被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大国夹在中间成为缓冲国,经济支柱是农牧业、服务业和出口产业,工业难以发展,好在地广人稀,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国民生活水平还算不错。
先来看看乌拉圭的各项数据。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和广东省差不多大,但人口只有350.6万。人口中白人占91%,多数是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的后裔,印第安人占4.9%,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2019年乌拉圭人均国民总收入(GNI)16230美元,属于高收入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5914美元。人均GNI和GDP都是南美洲最高的,比被称为“南美小霸王”的智利还要高。2019年GDP增长率只有0.22%,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受疫情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乌拉圭经济负增长4.5%,恐怕要落到和阿根廷一样的命运。
乌拉圭北邻巴西,西邻阿根廷,东南方是大西洋(很容易和乌拉圭搞混淆的巴拉圭是个内陆国)。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潘帕斯草原中部,平均海拔只有116.7米,最高点也只有514米,气候温和较湿润,适合发展农牧业。
乌拉圭经济体量小,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出口。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包括肉类加工、榨油、酿酒、制糖及罐头、面粉、牛乳、干酪加工等。原油全部依赖进口,2018年进口原油252.1万吨。
肉类、羊毛、皮革等传统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3%。粮食产量最高的三种为大豆、玉米、小麦,是世界第八大稻米出口国。水果产量最高的三种为橙子、柑橘、柠檬。矿物产量最高的三种为石渣、凝灰岩、砂。牛羊总数1786.4万头,是人口的5倍。是世界重要的羊毛、稻米、大豆、冷冻牛肉、麦芽和牛奶出口国。
2018年城镇化率95.3%,贫困率为8.1%;赤贫率0.1%,文盲率1.3%,但失业率较高,为10.6%。
乌拉圭原本和阿根廷是一个共同体,从两国国旗的相似程度就可以看出两国的渊源,但后来乌拉圭在英国的支持下从阿根廷和巴西的控制下独立出去,成为两大国之间的缓冲国,所以乌拉圭的诞生就是大国博弈的产物。
但是缓冲国只要能够左右逢源,也能混得不错,瑞士就是法德意奥之间的缓冲国,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也成为富裕国家。不过乌拉圭不可能像瑞士那样发达,因为它周边的巴西和阿根廷都在走下坡路了,整个南美都是死气沉沉的。
乌拉圭的经济状况如何?
乌拉圭是南美第二小的国家,国土面积为17.6万平方公里,跟河南省接近,但是人口只有340万。虽然是个小国,但是乌拉圭名气并不小,不仅两次拿到过世界杯冠军,还是第一个大麻生产销售合法化的国家。作为乌拉圭人,生活是比较滋润的,毕竟乌拉圭的经济在南美也是首屈一指的。
南美地区的瑞士乌拉圭只有两个陆地邻国,他们是巴西和阿根廷,这两个国家也是南美的两强,夹在中间的乌拉圭曾经经常被挤兑。最早是西班牙人在1516年发现了乌拉圭,并开始有欧洲移民陆续到来,经过近300年的屠杀,土著的查鲁亚印第安人基本都消灭干净。目前乌拉圭的人口中90%是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些白人移民的后裔,拥有查鲁亚人血统的占5%,白人人口比例甚至比欧洲部分国家都高。
19世纪初,巴西被葡萄牙殖民,乌拉圭则被西班牙控制,随着西班牙殖民者被乌拉圭赶走,葡萄牙人很快也看上了乌拉圭。1821年,乌拉圭被葡萄牙并入巴西殖民地,成为巴西的一个省,1822年的时候,巴西也从葡萄牙手里独立了,这时候乌拉圭不愿意再跟着巴西。在阿根廷的支持下,33个乌拉圭人发起了独立运动,并在1828年8月击败了刚从葡萄牙手中独立的巴西,最终获得了独立。
从历史来看,乌拉圭就是阿根廷与巴西眼中的菜,两个国家都在虎视眈眈,但都没有实力单独吃下,就只能看着乌拉圭独立。虽然独立过日子了,但是乌拉圭内部亲巴西和亲阿根廷的势力一直自相互斗争,甚至巴西和阿根廷亲自上阵。乌拉圭有大量的平原,且气候适宜,很适合搞农业和畜牧业。在一战到二战期间,欧洲连年战争,大量的乌拉圭农产品出口到了欧洲,这一时期乌拉圭是南美最富裕的国家。
1950年以后,乌拉圭对欧洲的出口急剧下降,一度陷入了长期性的衰退,也因此发生了多次政变,成为落后国家。不过乌拉圭在1939年开始,奉行中立政策,逐渐跟巴西和阿根廷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借助沿海港口的优势,又开始发展起来了。2017年,乌拉圭的人均GDP达到了1.6万美元,在南美也是处在前列。像瑞士那样,夹在德法两个大国之间,乌拉圭保持了中立,安心发展经济,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出口导向的南美富国农业是经济的支柱:
目前乌拉圭大约有3.9万个农场,其中家庭作坊式的有2.6万个,农场生产大豆(规模全球排名第9),含脂羊毛(全球排名第12)和马肉等。乌拉圭的农业产值占了总GDP的9.3%,全国有13%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大部分的农产品还是用来出口。值得一提的是乌拉圭的畜牧业,这里养殖了1200万头牛,平均每个乌拉圭人有3.5头,是全世界养牛比例最高的,光是牛肉出口就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年收入。
旅游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圭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有很多殖民地遗产,还有第一届世界杯体育场这样的历史遗迹,再加上埃斯特角城的海岸风景好,适合潜水、冲浪和日光浴,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在2013年,就有280万名国外游客来到乌拉圭,其中60%是阿根廷人,这些人给乌拉圭带来了40亿美元的年收入,有9.7万乌拉圭人从事旅游方面的工作。
转口贸易带来滚滚财源:
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港,拥有南美最先进的集装箱码头,每年处理110万个集装箱,成为各国出口到南美物资的中转站。由于巴西的关税比较高,一些企业出口到本地时,会选择先到乌拉圭中转,然后再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巴西,这样就避开了部分关税。除了转口贸易外,巴拉圭兴建了完善的机场和高速公路,都可以直达巴西和阿根廷,这样就完善了转口贸易的最后一里路。
其他多元化经济模式:
除了上面提到的支柱产业,乌拉圭还凭借着国民受教育程度高的优势,在IT和金融方面进行了尝试,例如印度的塔塔集团就雇佣了不少乌拉圭人做外包。在金融方面,乌拉圭政策比较开放,银行业很发达,曾经在1999年贡献了乌拉圭GDP的9%。不过乌拉圭本地市场规模有限,在2002年发生了银行业危机,银行业虽然现在不及当年,但是也还在逐步恢复中。
总结乌拉圭虽然是南美地区的小国,但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农业、旅游和转口贸易方面都有建树。乌拉圭贫富差距在拉美算是很小的了,其国内的医疗体系覆盖率达到了98.8%,公立大学教育实行免费制度、大学普及率达到了12.4%,失业保障体系也比较完整。乌拉圭这样的小国,虽然比不上欧美那些最富裕的国家,但是因为开放程度高,教育、就业和医疗体系都有一定的保障,生活还是挺不错的。
乌拉圭的经济状况如何?
美洲杯看了没各位?今天乌拉圭输球了,在四分之一决赛的点球大战中以4-5负于秘鲁队,苏神苏亚雷斯罚丢的。
好像有点偏了,但是没办法,提及乌拉圭,那就离不开足球,或者说她们也就足球能提一提了,这个两届世界杯冠军和三次殿军得主,有着辉煌的足球历史。
他们的经济也和足球息息相关,在这个国土面积仅17.6万平方公里,人口仅340万人的南美小国,注册球员居然多达14.5万。
每周,仅在首都蒙得维的亚就有3000场的各级足球比赛,这太疯狂了。这里面都是钱啊,球员工资、转会费、赞助广告、电视转播,如果在算是乌拉圭每年向海外输送的足球人才,其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当然了,南美不是欧洲,球员多但球市小,算不上吸金产业。
乌拉圭的支柱产业主要还是农牧业,这个国家地势平坦,多丘陵草原,潘帕斯草原有着全世界最好之一的空气质量,气候宜人,适合发展农牧业,乌拉圭的牛肉和羊毛是非常出名的。
当然,现在不行了,被新西兰挤兑的比较惨!
当然,得益于良好的地理环境,乌拉圭旅游业也挺发达!蒙得维的亚的海滨沙滩,内格罗河的亚马逊风光,都是非常漂亮的。而且这个国家不光自然风光优美,社会环境也安定。
被誉为“南美瑞士”的乌拉圭有着较慢的生活节奏、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群众氛围,所以来这里旅游也会有不一样的情调。
当然了,这与其较好的经济形势是分不开的!
乌拉圭目前的人均GDP在一万八千美元左右,排进了世界前五十,差不多是咱们的两倍。虽然没能跻身高收入国家之列,那也是中等偏上了!特别是在拉丁美洲来说,绝对是名列前茅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比较富裕的国家,却有着“全球最穷总统”,他叫何塞·穆希卡,开着一辆蓝色“甲壳虫”上班的大叔!
乌拉圭的经济状况如何?
不少人对乌拉圭还是不陌生的,毕竟乌拉圭曾两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与十五次美洲杯冠军,是首届世界杯举办地,在足球界是绝对巨人般的存在。
乌拉圭被称作是“南美小瑞士”,虽然算不上多么的发达富裕,但乌拉圭风光优美物产丰饶,并且环境稳定,民众的生活过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在整个拉美地区,乌拉圭的经济发展程度是相对较高的。
乌拉圭面积超过17.6万平方公里,与贵州基本一致,人口仅有三百多万,整体说起来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其境内几乎都是平原,仅有极少数丘陵地势比较高。
原本这里是查鲁亚部落印第安人的住处,近代被西班牙人征服,曾被占据阿根廷的西班牙人与占据巴西的葡萄牙人争夺,最终确定为西班牙人殖民地,属于拉普拉提总督区管辖,1825年的时候正式自立门户。
算起来的话,乌拉圭步入近现代发展的时间是比较早的,至少比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地区都要早很多,而这也成为了乌拉圭发展的一个明显优势。
虽说面积不大,但毕竟人口也不多,倒是足够了,更加重要的是,乌拉圭的土地不仅非常平坦肥沃,而且地下还埋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
目前乌拉圭已探明具备商业价值的矿产中,最出名的就是水晶、铁矿、黄金、玉石、玛瑙和大理石等等,除此之外,乌拉圭的林业资源和渔业资源都相当丰富,这对于人口数量有限的乌拉圭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财富。
就好像澳大利亚一般,丰厚的资源物产让乌拉圭打从一开始就不需要刻意发展工业,依靠开采资源与农牧业,乌拉圭人的生活就可以过得很舒适。
早在建立之初,乌拉圭的经济就以出口农产品为主,二十世纪初期的乌拉圭与那时的阿根廷一样,都因此变得极其富有。
时移世易,现在的乌拉圭已经不如从前,但其经济仍旧主要依赖于农牧业,作为潘帕斯草原延伸部分的乌拉圭,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出产的粮食作物与乳肉制品,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不输给其他国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只不过乌拉圭的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加上极其依赖国际市场,因此经济也非常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冲击,所以经济发展很脆弱。
在拉美地区,乌拉圭的农牧业很发达,出口商品以肉类、乳制品、水产品、粮食作物还有矿产为主,对外贸易占据了乌拉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相较于农牧业,乌拉圭的工业并不发达,而且多半也都与农业有关,主要就是各种农产品的加工工业,此外还有造纸、纺织、羊毛加工之类,服务业之中,物流、旅游与金融产业的占比相对较高,这也与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有关。
乌拉圭的年人均GDP超过1.6万美元,而且物价比较低,在整个拉美地区算是个经济挺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与澳洲、新西兰等颇有相似之处。
由于经济规模小、产业结构太单一,这些都成为了乌拉圭的心腹之患,当年南美经济危机乌拉圭就首当其冲,深受打击。
为了尽可能削弱这样的危险,多年来乌拉圭也是不断在努力改变,除了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之外,乌拉圭也在全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希望乌拉圭能够改变对农牧业过度依赖的局面。
现在的乌拉圭,按照人均GDP来算的话,属于中等发达国家,但因其购买力较高等原因,世界银行将其定为了高收入国家,在南美只此一家。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偏重于工业与服务业不同,偏重于农业的国家在现代比较罕见,而乌拉圭这么做,也的确有其深刻的道理。
乌拉圭的农业条件极其优越,而其自身人口很少,缺乏发展工业的条件,顺从其本身的优势尽可能发展现代农业,是乌拉圭最好的选择,而多年来,乌拉圭极力发展的金融业、旅游业等等也大多都是不会破坏环境的无烟产业。
乌拉圭的经济,在地区乃至世界上都是不起眼的,不过按照其自身最适合的方式发展,也是乌拉圭经济最出彩亮眼的地方。
乌拉圭的经济状况如何?
乌拉圭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51.9万。总的来说就是地方小,人口还很少,可以说是一个小国。不过乌拉圭虽然是小国,但是在整个拉丁美洲来说,发展的算是最好的,仅次于智利。根据联合国的评定,这个国家目前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并且乌拉圭人民显然已经克服了该地区普遍存在的严重不平等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乌拉圭中没有富得离谱的,也很少有穷得可怜的。他们是一个中产阶级国家,一个更偏向于欧洲化而非南美化的国家。一排排坚固且高质量的中产阶级现代化住宅群沿河而建,按照南美的标准,说明这里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高。
乌拉圭目前人均GDP17466美元,这个数字其实还是非常高的~光是这个数字,就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而且乌拉圭虽然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一般。不过这个国家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高,以金融、旅游、物流、交通业为主,就是说这个国家的第三产业还是相对发达的。这个状况和欧洲很多小国都比较像。而且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自由市场经济,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这个国家经济进入了迅速且比较稳定的发展时期,虽然有时开始下降,但总体还是上升的。
乌拉圭的经济状况如何?
乌拉圭是一个农牧业国家,可耕地和牧场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农牧业劳动力约占全 国劳动力的15%。农作物以稻米为主。大部分 供出口,现已成为世界第六大稻米出口国。畜 牧业占重要地位,肉类、羊毛、皮革等传统产 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2/3。工业不发达,以 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包括肉类加工、榨油、酿 酒、面粉、牛乳、干酪加工等,其次是纺织业, 主要加工羊毛、生产棉纺和化纤产品。近年加 工工业和制造业有所发展。能源不能自给。石 油全部依赖进口。经济依赖出口,主要出口产 品有肉类、羊毛、水产品、皮革和稻米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