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冬眠的狗熊,可能会被东北虎拖出去吃掉吗?

当然会,不仅是狗熊,就算是和东北虎同域分布的乌苏里棕熊,也一样逃不过东北虎的捕食。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我国首次发现东北虎吃黑熊的珍贵影像,肉还“冒着热气”》,事件发生在黑龙江太平沟自然保护区,我国研究人员发现了野生东北虎捕食亚洲黑熊(狗熊)的事件,属国内首次。研究人员发现了黑熊的尸体,顺着东北虎拖拽黑熊的痕迹,发现了黑熊的地仓(用来冬眠的地洞),这里就是东北虎捕杀黑熊的现场。很明显,这头黑熊在冬眠时遭到了东北虎的袭击,并被杀死后吃掉了一部分。

东北虎捕杀黑熊和棕熊的现象在俄罗斯那边已经发生了多次,相关专家在几十年前就对此进行过研究。

来自动物志帖子——【虎熊真相1】东北虎对棕熊和黑熊的捕食:1992-2013年,研究者在锡霍特-阿林保护区对老虎吃下肚的食物进行分析,发现两种熊的数量占老虎全部食物总数的2.2%,其中棕熊占1.2%,黑熊占1.0%。在熊正常活动的季节,这一比例分别增长到4.5%(秋季)、2.4%(夏季)和2.1%(春季)。

21年间老虎共吃掉了9只棕熊,包括成年公棕熊1只,是食腐;3-4岁公棕熊1只,被成年雄虎捕杀;成年母棕熊6只,其中5只是被老虎捕杀,1只是食腐。两龄棕熊1只,性别不明,被成年雄虎捕杀。

老虎吃掉了8只黑熊,全部是捕杀的,包括成年公黑熊2只,成年母黑熊1只、性别未确定的成年黑熊3只和小黑熊2只。

可见,东北虎对乌苏里棕熊的捕杀以雌熊和幼熊为主,因为成年公熊太大,不好对付。而对黑熊的捕杀则不分年龄,所有的黑熊都在东北虎的捕杀范围之内,因为黑熊没有体型优势。

抛开体型谈对抗就是胡扯,东北虎、乌苏里棕熊、东北黑熊三者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体型对比。东北虎雄性平均190-195公斤,雌性平均127公斤;乌苏里棕熊雄性平均264公斤,雌性平均189公斤,这是2003年的测量,最新的测量是雄性平均270公斤,雌性平均142公斤;东北黑熊平均值不详,但比不上前两者。

食肉动物之间的对抗,体型的对比是胜负的关键。

东北虎对冬眠熊的捕食情况,可以参考动物志帖子——【虎熊真相3】熊冬眠如何防虎?

里面讲述了几个东北虎捕食冬眠黑熊的实例。

1998年12月5日,一只雄虎(M20,dale)在一颗桦树旁杀死了成年公黑熊。黑熊遭到袭击时正值冬眠,只是暂时离开巢穴,身子还很虚弱。黑熊试图爬上一颗白杨树逃走,老虎跳上树将它拖了下来。

《阿穆尔虎的生态学》(1987)记载了一起老虎捕杀在地穴中冬眠的黑熊,该地穴位于一颗翻倒了的树的根部末端形成的屋顶状结构,凶手是一只名叫"皇帝"的年轻定居雄虎(垫宽10.5厘米),遇害的是一只母黑熊和它的一只幼仔。

戈罗霍夫(1973)报道,一只黑熊在入口较矮的树洞里冬眠期间,被老虎进去捕杀了。

所以,题目问东北虎会不会捕食冬眠的狗熊,答案是肯定会。

正在冬眠的狗熊,可能会被东北虎拖出去吃掉吗?

正在冬眠的狗熊,可能会被东北虎拖出去吃掉吗?

东北虎和狗熊都是性情非常凶猛的顶级捕猎者,而且它们的栖息区域存在着重叠,因此有一定的几率在野外相遇并发生冲突。不过,狗熊在冬季气温变低时,会有冬眠的习性,作为竞争对手的东北虎,能否会利用狗熊冬眠期间,趁其不备将其拖出去吃掉呢?

东北虎是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被人们誉为“丛林之王”,也是猫科动物中攻击能力最强的种类,在过去曾经广泛分布于西伯利亚、我国东北地区以及华北地区北部的山区林地内,后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森林覆盖度减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东北虎的数量日趋减少,目前东北虎的活动区域仅有俄罗斯远东、中俄交界等少个独立分布地带。

东北虎属于独居动物,除了繁殖期以外,东北虎基本上都是单独进行活动,没有相对固定的巢穴,常在黄昏时分以隐蔽伏击的方式抓捕猎物。它们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在其栖息范围之内的几乎所有大中小型动物,都有可能进入它们的“食谱”范围,其中猎物体型较大的有野猪、鹿类等,体型中等的有狍子、麝、麂、野羊等,体型较小的包括鸟类、野兔和大型昆虫等,非常饥饿时还会到水中抓鱼、吃一些浆果等。

再来看一下狗熊的相关情况。我们常说的狗熊,基本上包括两大阵营,一种是亚洲黑熊,它们的分布比较广泛,在西伯利亚、亚洲南部、西部和东部等地区均有分布,而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华南等的森林地带。另一种是西伯利亚棕熊,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斯西伯利亚、蒙古国北部以及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无论是亚洲黑熊,还是西伯利亚棕熊,它们也没有相对固定的巢穴,会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食物的充沛程度、受人类活动等外界强烈干扰等因素,适时选择“流动性”迁徙,所以与东北虎在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的森林地带相遇,是有一定几率的。

由于东北虎和狗熊的体型都比较庞大,性情也非常凶猛,二者如果因饥饿或者争夺领地机遇并发生争斗,那战斗场面估计会非常震撼和惨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由于食肉动物在捕猎时拥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一方面是基本不打无把握之仗,另一方面是追求尽量高的性价比,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东北虎和狗熊相遇时都会刻意地避开对方,这也是为什么在野外很难看到它们殊死搏斗场景的重要原因。

不过,通过有关研究机构和保护机构的监测、考查情况看,在野外是有发现残余狗熊和东北虎尸体的痕迹,通过咬痕、脚印和残余组织的鉴别,基本上都是二者“互殴”的结果,从监测和研究结果来看,狗熊被东北虎捕杀的数量,是东北虎被狗熊抹杀数量的近10倍,而且狗熊所捕杀的东北虎,基本上全是幼虎或者刚出生的虎崽,这表明东北虎的战斗力要普遍高于狗熊。

处于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地区的狗熊,在每年的10月份以后就会相继进入冬眠期,这时候它们的体温下降、生理功能活跃程度较低,那么,此时理论上被东北虎捕食的可能性要大大提升,而事实上我们在野外很少发现这种情况,这从狗熊仅占东北虎食物总量不到2%的结果、以及被捕杀的时间多为8-9月份居多两个方面得到印证,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狗熊的冬眠,与蛇、青蛙这类变温动物的冬眠不同,是一种“半冬眠”的状态,体温、心跳等生理指标下降得不多,而且在冬眠期间依然保持着相当灵敏的听觉和嗅觉,如有一点风吹草动,它们就会立即从休眠中恢复过来。

因此,处于冬眠状态的狗熊,之所以没有被东北虎大量捕杀,关键的因素就是狗熊可以提前得知老虎靠近的信息,并能在短时间内重新活跃起来,还没有等到东北虎下手,狗熊就能够做好相应的防御和反击准备了,这样的话,老虎看到几乎能与自己“平起平坐”的狗熊,一般也不敢贸然再靠近了。

正在冬眠的狗熊,可能会被东北虎拖出去吃掉吗?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众所周知,熊大都有冬眠的习性,但是东北虎不会冬眠,而且在冬天是东北虎食物匮乏的季节,那么在野生环境下,东北虎会不会将正在冬眠的熊拖出去吃掉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能与东北虎相遇的熊

东北虎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最受人喜爱的野生动物之一,在野生环境下,东北虎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以及我国的东北地区,就目前来看,我国东北地区的野生东北虎数量已经不足30头。作为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东北虎的猎物几乎囊括了它栖息范围内所有中大型的野生动物。其中就包括熊。

在西伯利亚和东北地区,熊一共有两种:一种是亚洲黑熊,一种是西伯利亚棕熊(东北棕熊)。这两种熊是熊科下的两个不同的种。其中亚洲黑熊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而西伯利亚棕熊则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东北地区。而且两种动物都比较喜欢山林地区,有着随着季节高低海拔迁徙的习性,因此,两者与东北虎相遇的几率都很大。

上图为东北棕熊

东北虎与棕熊、黑熊的冲突

由于东北虎和棕熊以及黑熊的分布有着较大的重合,而且二者都属于食肉动物,所以本身就存在竞争关系,而且三种动物都属于独居且有很强领地意识的动物,一旦出现在对方的领地范围内,一场大战要么以你死我活结尾,要么以一方落荒而逃结尾。

从体型上看,西伯利亚棕熊的体型要比亚洲黑熊大,雄性西伯利亚棕熊的平均体重在230公斤左右,雌性西伯利亚棕熊的体重在150公斤左右,而亚洲黑熊的雄性平均体重在140公斤左右,雌性平均体重在100公斤左右。而我们的主角东北虎雄性的平均体重在190公斤左右,雌性平均体重在130公斤左右。

从上面三种动物的体型对比看:雄性西熊>雄性西虎>雌性西熊>雄性黑熊>雌性西虎>雌性黑熊。这是三种动物的体型对比,我们再来看一下,现实中交手的成败。

首先,一直以来野生环境下“熊虎大战”都缺少影像资料,这是因为它们活动的范围太大,而且对气味都非常的敏感,不过,在许多的保护区内,有过东北虎和熊被吃剩的残骸,根据现场的脚印以及残骸上撕咬的伤口也能判断是否是“熊虎大战”。根据 “阿穆尔虎”工程官方公布的数据看,东北虎的猎物中确实包含棕熊和黑熊,只不过棕熊都是未成年和雌性棕熊,而黑熊则涵盖了所有年龄段。据统计,在东北虎的食谱中,熊类约占东北虎总食物的2%左右,其中黑熊约占80%,棕熊约占20%(2%中的80%和20%),而且在秋季,是东北虎捕杀熊的高峰期。

当然,熊也不是被动挨打的。在所有的东北虎食谱中没有发现一例成年雄性棕熊,而且在春季东北虎约占熊类食物总量的0.2%,构成这0.2%的是老虎的幼崽和雌性东北虎。

因此,东北虎不敢招惹雄性棕熊,甚至雄性棕熊还有猎杀雌性东北虎和幼崽的行为,不过双方在各自的食谱中占比都是比较小的,而且大都发生在食物匮乏的季节(熊冬眠醒来时和秋冬季的东北虎)。

东北虎会将冬眠的熊拖出去吃掉吗?

根据阿穆尔虎工程公布的东北虎与熊类的互捕记录看,双方互捕的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也就是棕熊和黑熊冬眠刚结束时和冬眠还未开始之前(每年的10-11月开始进入冬眠),因此,从数据上看,东北虎并不会把冬眠的熊拖出去吃掉,这是为什么呢?

按理说,冬眠的动物几乎进入“假死”状态下,它们的新陈代谢降到最低,以减少能量的消耗,也就是说冬眠的动物是它们防御最薄弱的时期,对于东北虎来说,这个时候入侵,再合适不过了。但是,事实上,东北虎并没有这样做,主要原因还是出在熊冬眠的习性上。

熊被许多学者称为“超级冬眠动物”,因为在冬眠的状态下,熊的体温并不会像其他冬眠动物那样大幅度的降低,比如刺猬在冬眠时体温会下降到6℃,而熊即使在冬眠状态下,体温也最多比平时低4℃,这种比较高的体温有利于它们随时的活动,而且它们的冬眠基本上属于半睡眠状态,它们在冬眠的时期内如果听到附近有异响,也经常从树洞或者岩石的洞穴中爬出来溜达一会,再回去睡觉。也就是说,即使在冬眠的熊它们也是时刻保持警觉的。

再加上熊的嗅觉和听觉非常的灵敏,它们在原地就能闻到1000米以外的气味,同时也能听到100-300米内的脚步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东北虎还没等靠近,熊就已经醒过来进入战斗状态了。由此可见,不要妄想着成熊冬眠时捕熊,不然会死的很惨。

总结

在野生环境下,东北虎捕猎熊的高峰期集中在秋季(可能与熊为了冬眠疯狂的进食之后,体重过度的增加有关),并不是在熊“休息”的冬季。而且事实上,熊虽然大都以冬眠的习性,但是它与其他冬眠的动物不同,因为即使在冬眠中,它也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并且保持一个相对高的体温就是为了时刻的准备战斗的。再加上,熊本身就不是东北虎的主要食物,东北虎捕猎熊的风险也很高,所以,东北虎是没有可能将冬眠的熊从窝来拖出来吃掉的,至少要经历一场生死大战。

正在冬眠的狗熊,可能会被东北虎拖出去吃掉吗?

黑熊冬眠一般在冬季来临之前寻找食物,储存脂肪,在11月开始冬眠,在洞穴里呆4到5个月,直到3、4月份,这是它们的遗传程序。

黑熊在洞穴中的冬眠是持续的休眠,心率和代谢率明显降低。它们每天消耗高达4000千卡的热量,主要是身体脂肪,不吃不喝不排尿不排便。它们将氧气消耗和新陈代谢率降低到夏季的25%,每15到45秒呼吸一次。心率可以定期下降到每分钟8-21次,流向骨骼肌,特别是腿部的血液可以减少45%或更多,使黑熊在冬天变得迟钝缓慢。这就给了东北虎能轻易捕捉它们的机会。

东北虎冬季不冬眠,利用一切机会寻找食物,一旦发现冬眠的黑熊,是不会放过的,东北虎最终会获胜。即便平时,东北虎也能比较容易捕杀平均重量150公斤的亚洲黑熊。不过黑熊一般冬眠的巢穴比较隐蔽,黑熊利用善于爬树的优势,爬到离地面几米高的大树树洞里,东北虎就没办法了。

相比黑熊,冬眠的棕熊更难对付,远东沿海地区的棕熊要大得多,最高重量为750公斤,这种大型棕熊即便冬眠,东北虎也不敢招惹。冬眠时的棕熊最肥壮,它们的爪子可能没有老虎的锋利,但相当长,熊掌的力量超过了老虎,熊科肌肉结构更致密,骨骼更大,因此肌肉有更多的附着空间。猫科动物紧随其后,可能与狼獾并列。棕熊的咬合力几乎是老虎的两倍(由于下颚更长,颧弓更大,因此有更多的肌肉附着在下颚/头骨铰接区域)。

它们的爪子挥击力是老虎的两倍多(它们肩膀凸起,里面全是肌肉,这给了它们在冻土中挖穴的力量)。它们被激怒后的速度几乎和敏捷的老虎一样快。东北虎可以靠体型压制黑熊,但在战斗中,很少有动物能比得上棕熊的力量,东北虎也不在其中。

正在冬眠的狗熊,可能会被东北虎拖出去吃掉吗?

这是有可能的!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一点是,虽然熊会冬眠,但却不是像蛇那样睡下去就醒不过来了。因为蛇是变温动物,其体温是可以随着环境温度改变而调节的,在冬天的时候,因为环境温度的逐渐下降,蛇的体温也随之下降,当然跟着下降的还有身体机能。因为环境所限,蛇在寒冷的时候,基本是无法调节自身的机能的,基本上就睡死过去了。

但是熊不一样,人家是恒温动物,和咱们人类一样,体温是不会因为环境改变而出现太大变动的。他们的冬眠其实就和睡觉差不多,毕竟天气太冷了,外面的食物减少。还不如待在家里睡大觉,这样可以减少脂肪的消耗,从而渡过这个冬天。

也就是说,熊在冬眠的时候,是随时能够醒过来的,很容易被惊醒。你这东北虎过去想要把人家拖出来吃掉的话,那么就得打一架了。

所以问题来了,狗熊打得过东北虎吗?

一般来讲,在各方面环境条件正常的情况下,狗熊是打不过东北虎的。在两者共存的东北密林中,东北虎是当之无愧的老大,黑瞎子只能甘当二哥。没办法,东北虎实在太强了,当之无愧的兽王,在身体数据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一头成年的雄性东北黑熊体重在120公斤左右,身长1米2,而一头成年的雄性东北虎,体长可达3米,平均体重能达到250千克。体型最大的东北虎体重可以达到700斤,体长为3.8米,为所有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狮子都得甘拜下风。换句话讲,一头东北虎比两头黑瞎子加起来都要大。在体型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当然了狗熊的身体粗壮,四肢强健,属于力量型战士,就算遇到体型比他大的动物,也不见得会落下风,但是这里并不包括东北虎。因为东北虎不仅仅是比狗熊庞大,身体也更为壮实,相比于浑身脂肪堆积的狗熊,东北虎俨然就是一个肌肉战士,而且肌纤维非常结实。强壮的骨骼在配合强大的肌肉,能为东北虎带来超强的爆发力。一爪扑过来,不死也得脱层皮。

当然,东北虎最强的还是那一口尖牙利齿,东北虎拥有强大的颚、裂齿,在咬合的时候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有数据显示,其咬合力最大可以达到1100磅,别说是咬破狗熊的皮肤,咬断他的骨头都不在话下。

很显然,即使是正常情况下的单挑,狗熊也不是东北虎的对手。而在冬眠时期,因为长时间的休眠,狗熊其实是处在一个比较虚弱的状态,这无疑是又给东北虎增添了几分胜算。

事实上,狗熊和东北虎都算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基本上只有他们捕食人家的份儿。但在东北虎的食谱中,狗熊其实也是猎物。在小兴安岭,东北虎捕杀狗熊作为食物的例子并不少见。

比如在在黑龙江省的太平沟自然保护区,就发生过东北虎捕杀黑熊的事件。工作人员发现了包括熊的残骸,虎拖拽熊尸的痕迹,以及老虎和黑熊在黑熊冬眠地门口打斗的痕迹。一切的证据都在显示,是狗熊是在冬眠的时候,被东北虎所捕杀。

此外,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曾做过一个叫做“阿穆尔虎项目”的研究,其统计了老虎吃掉的猎物,发现里面是包括了狗熊的,甚至于还有棕熊。其中一只叫做“戴尔”的雄性东北虎,一生中至少捕杀了三只成年母棕熊、一只小棕熊和一只成年公黑熊,堪称熊杀手。当然,棕熊还是要比狗熊安全一些,毕竟棕熊太大了,平均260公斤的体重,一般的东北虎也不愿意去轻易招惹。

正是因为害怕东北虎的捕杀,所以狗熊在冬眠时,一般会选择洞口较小的冬眠仓,这样东北虎就进不去。换句话讲,如果狗熊冬眠的地方足够开阔,那么就可能会被东北虎拖出来吃掉。

正在冬眠的狗熊,可能会被东北虎拖出去吃掉吗?

我认为冬眠的熊,补饥饿的东北虎发现,有被吃掉的可能。这是生死存亡之争,老虎必须杀掉熊,补充营养和能量。

东北的气候特征和熊的习性,决定了熊在冬季来临后,会进行冬眠来休养生息。东北虎和生活在东北的熊,由于在广袤的原始森林中生存,双方的栖息地相互叠加,不可避免因为食物的缺少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杀。

从东北虎的作战能力上讲,它高高居于食物链的顶端;熊作为攻击力强悍的动物,与东北虎作战毫不落在下风。双方对敌是体重、年龄、身体状况的争斗。至于说什么种类,对应什么种类,大家网上搜索都能看到。

有人说,熊在睡眠时的体温也是在6度左右,在半睡半醒之间,听闻其它动物的味道或声音,马上会醒来巡视。而且时不时地还会起来溜达一会,没有什么问题了再回去睡觉。

熊的这种习性我相信,但东北虎不去招惹冬眠中的熊,我委实不信。

据前几天的新闻报道,黑龙江省的太平沟自然保护区,东北虎曾经活活地把一只熊给咬死、吃掉了,这只熊还是比较聪明的一只。这也是该地发现的第一次东北虎杀死熊的记录。而且保护区的人员发现了一只熊的地仓,这是熊冬眠的地方。距离东北虎与熊打斗的地方不远,老虎在附近的卧迹和打斗痕迹清楚地表明了老虎的战斗力。

自从东北虎来到太平沟自然保护区后,黑熊和棕熊的活动轨迹大幅度减少了,熊开始撤离这一区域,老虎是山中王的称号真不是吹的。

至于说体量庞大的棕熊,与东北虎生活的区域并不重叠,没有办法让它们真刀真枪地对决,我所能听到并得到验证的结果就是:熊在其居住地被东北虎打服并吃掉了。

不要怀疑东北虎的战斗力,以及为了食物而拼命的劲头,熊可能会赢,但是只有十分之一的机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