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恐龙时代的翼龙究竟有多重?它是怎么可以在天上飞的?

翼龙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已有两百多个有效种,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众多翼龙化石等着人们去发现,还有很多翼龙没有留下化石,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目前已知最大的翼龙是诺氏风神翼龙、阿氏翼龙和哈特兹哥翼龙,三者的翼展都在10-12米,体重200-250公斤。

很多人一直存在一个误解,那就是认为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实际上翼龙并不是恐龙,而是单独的翼龙目,恐龙是蜥臀目和鸟臀目的统称。翼龙是最早能够自主飞行的脊椎动物,是爬行动物的演化支,存在时间为2.3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贯穿整个中生代,与恐龙处于同一时期。

▲诺氏风神翼龙站起来和长颈鹿一样高,但体重只有200公斤左右。

通过已发现的翼龙化石来看,翼龙家族也具有多样性,在体型、外观、食性上各有差异,最大的翼龙翼展超过10米,体重200公斤以上,而最小的翼龙——隐居森林翼龙,体长只有9厘米,翼展25厘米。

翼龙的食性各异。隐居森林翼龙这么小,可能是食虫的;南翼龙和梳颌翼龙嘴里有梳子一般的密集牙齿,以过滤水中的小动物为食;喙嘴龙和无齿翼龙的化石胃部发现了鱼类化石,证实它们是食鱼的;中国翼龙是杂食动物,也有人认为它们会吃种子;巨大强壮的哈特兹哥翼龙会以陆地上的中小型恐龙为食;其余的翼龙多是机会主义者,遇到什么吃什么,也会食腐。

▲考虑到哈特兹哥翼龙会捕食小型恐龙,所以将它的脖子和喙部复原的很粗壮。

翼龙的翼膜由皮肤、肌肉、与其他软组织构成,翼膜从身体两侧展开到延长的第四指上,它们的骨头是中空的,非常轻盈,最大程度减少体重,但强度依旧很高。它们有隆脊状胸骨,可以附着飞行肌肉。翼龙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也很先进,总之翼龙的身体结构能完全满足飞行需要,但翼龙是如何起飞的目前还没有一致说法。

或许翼龙的起飞方式因体型而异,小型翼龙可以振翅起飞,而大型翼龙显然不行,它们振翅产生的升力不足以将其带离地面,翼膜和指骨还可能因振翅而受损,它们或许是滑翔起飞或跳跃起飞的。

▲翼龙弹跳起飞示意图。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古生物学和飞行动力学研究员迈克·哈比波认为,翼龙是用4条腿跳跃起飞的。迈克描述了他认为的翼龙起飞方式,他说:“很像跳背。起先它们有点前倾的样子,先踢后腿,然后前腿离地。”

迈克对155个鸟类标本和几种翼龙的骨骼进行扫描,发现它们在长度、大小和比例上存在很大差异。翼龙的前肢比后肢强壮很多,在起飞时的贡献更大。迈克推测,体重为550磅(250公斤)的怪物哈特兹哥翼龙,起跳速度可以达到68公里/时。哈特兹哥翼龙的猎物是陆地上的中小型恐龙,它们需要快速离开地面的能力,防止被地面上的捕食者抓住。

翼龙这类古生物的化石被人类发现还不到240年,而对翼龙的研究步入正轨才一百多年,因此目前人类还无法解开翼龙身上的谜团。

请问恐龙时代的翼龙究竟有多重?它是怎么可以在天上飞的?

如果“穿越”回恐龙时代,您很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天上有一头长颈鹿在展翅翱翔!这不是错觉,恐龙时代最大的翼龙真就这么大个儿,它叫风神翼龙。图:风神翼龙。

风神翼龙本龙。

风神翼龙的翼展近13米,体重大约250公斤(体重是通过脚印化石估算的),四肢着地站直了6米多,跟长颈鹿一样高。它们瘦长的脑袋有1米长,嘴巴像放大的鹤嘴,里面排列着针状的牙齿。它的眼睛有多大?反正眼窝直径足够把两升的可乐瓶子怼进去。

风神翼龙能蹲在岸边用长嘴捕鱼,不过它们的主食不是鱼类,而是中小型恐龙和大型恐龙的幼崽。标题党总爱说:“惊!风神翼龙竟以霸王龙为主食……”,扯!!!风神翼龙只是会偷吃霸王龙巢穴中的幼崽而已。

奇葩飞行者。

说它是个奇葩,是因为对风神翼龙而言,飞行只是一种移动方式,它们并不在飞行中捕猎,而是在地面“爬”着捕猎的(毕竟0.25吨呢)。以前的研究者普遍认为风神翼龙能象军舰鸟那样掠海飞行捕食鱼类,但随着对化石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根本做不来这个——它们的颈部太僵硬了,掠海捕鱼的话很可能直接扎进水里,冒泡沉底。图:爬行捕猎的史前飞行家。

风神翼龙前肢并不长,第五指退化,第四指玩命加长,变成了飞行指,其上附着的翼膜一直延伸到“后肢膝盖”上。瞧,它们6米多长的翅膀竟有2/3以上是由一根手指头撑着的,好厉害的无名指!

其实我更好奇它们是怎么起飞的。

与鸟类相似,风神翼龙的骨骼也是薄而中空的,骨壁仅跟一张CD一样厚,里面有好多气体。为了更好地飞行嘛。可它们是怎么起飞的呢?图:风神翼龙强大的前肢骨骼。

像鸟类一样双腿跳着起飞?拜托,250公斤呢,您瞧它那两条小短腿儿,像会跳的样子吗?

像蝙蝠一样挂高处起飞?更扯,后腿那俩小爪子也不给力呀。

最近的研究表明,风神翼龙很可能是用前后肢共同发力弹跳起飞的。因为它们骨骼内部有大量柱状支撑,骨表面还有一条纵向沟槽,这些特征明显是用来加固骨骼的,而骨骼如此的坚固程度已经远超它们飞行的需要了。再有它们前肢分布的大量肌腱,其力量也是超过飞行需要的。

所以,风神翼龙起飞时很可能是迎着风,来一个“超级大力俯卧撑”,用前肢把自己“弹”到两米来高,再振翅起飞的。图:假想的风神翼龙起飞过程。

要是起飞失败的话,应该挺疼的吧……

迎风起飞后,它会借助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开始驭风滑翔,用巨大的双眼巡视大地。发现合适的猎物后,风神翼龙便降落在附近,折叠翅膀爬行接近猎物,然用近一米长的喙状硬嘴将猎物啄击毙命。

说明一下。

别把它跟恐龙弄混了,它不是“会飞的恐龙”,而是单独一种爬行动物。其实“恐龙”在范围上相当于“灵长类动物”。恐龙、翼龙的关系,就好比灵长类和蝙蝠间的关系一样。恐龙的后代学会飞行是在白垩纪晚期,那时翼龙已经飞了快两亿年了。

如有谬误,烦请指正。欢迎喜欢科学的朋友们关注:纯野生科学家。专业化繁为简,每天分享通俗易懂的科学小知识。

请问恐龙时代的翼龙究竟有多重?它是怎么可以在天上飞的?

翼龙在整个恐龙时代都是让其他生物仰视的存在,它们在广阔的天空上自由的飞翔,就算是霸王龙也拿它们毫无办法。而且在整个翼龙目下,还不乏一些翼展超过10米的大型翼龙。许多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翼龙作为一种爬行动物,它是如何飞翔的?最大的翼龙有多大?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翼龙这种曾经俯视过霸王龙的存在。

翼龙

从已发现的化石看,最早的翼龙出现在距今约2.1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它们的祖先与其他恐龙一样都是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不同是,大多数爬行动物选择了在陆地上生存,而翼龙们选择了天空中的生态位。

许多小伙伴喜欢把翼龙放到恐龙种类中,其实,从生物学角度上看,恐龙单指中生态的一类陆地爬行动物,在恐龙的划分中,只有鸟臀目和蜥臀目下的爬行动物才能叫做恐龙,其他像有鳞目的沧龙、翼龙目下的翼龙都不是恐龙。

翼龙是整个翼龙目下生物的总称,其下有60多个属超过100种不同的种类,不同的翼龙虽然形态比较相似,但是体型差距较大。

最小的翼龙

目前已发现的最小的翼龙目成员是森林翼龙属下的森林翼龙,它的化石主要出土于我国的辽宁。

森林翼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1.2亿年前白垩纪早期的小型翼龙,根据出土的化石看,它的翼展仅有25公分左右,这种体型与我们常见的麻雀差不多,它们有着可以弯曲且锋利的趾爪,因此科学家推断,它们的主要食物应该是昆虫和小型的鱼类。

最大的翼龙

在许多的资料中都将风神翼龙描述为最大的翼龙,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早在风神翼龙化石没有被发现以前,翼展长达9米的无齿翼龙一直是最大的翼龙。直到1971年,德国的古生物学家在德国发现了第一具风神翼龙化石,无齿翼龙的记录被打破了,第一个风神翼龙的化石翼展超过了10米,之后,随着风神翼龙的化石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翼龙目最大的个体翼展极限达到了12米。

但是,在2002年,古生物学家又在罗马尼亚发现一种大型的翼龙,根据该化石的头骨以及左肱骨推断,它至少也有12米的翼展,甚至超过12米,它就是哈特兹哥翼龙。由于哈特兹哥翼龙的化石出土较少,所以,目前它与风神翼龙并称为最大的翼龙类,不过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哈特兹哥翼龙的最大体型应该超过了风神翼龙。而关于它们的体重,由于化石相对不完整,所以只能通过模型来推断,目前比较主流的说法就是成年个体平均200公斤左右。

翼龙是如何飞行的?

从现存的鸟类看,最大的鸟是鸵鸟,它有着平均110公斤的体重,但是遗憾的是如此重的它们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而现存的最大且会飞的鸟类是安第斯神鹫,它有着超过3米的翼展,但是它们的平均体重仅有10公斤左右。那么,体重高达200公斤风神翼龙是如何飞行的呢?有三个重要的因素:

01 足够长的翼展

风神翼龙有着平均10米的翼展,比安第斯神鹫的翼展都要长3倍以上,更长的翼展就意味着有更强大的飞行能力。

02 不一样的翅膀

鸟类的翅膀是由骨骼、肌肉以及厚厚的羽毛构成的,虽然厚厚的羽毛利于鸟儿飞行,但是在飞行时,显然翅膀的重量越大、越轻对飞行更有利,而风神翼龙就是如此,风神翼龙的“翅膀”其实就是一层薄且坚韧的皮肤加上一些软组织组成的,这让整个翼更加的轻薄。翼膜紧贴身体侧面与前后肢相连,这就使得在飞行时,能够挥动翼膜的肌肉就比较多(体侧、四肢,尤其是前肢,翼龙的整个前肢几乎都与翼膜相连)。所以,非常轻便且大的翼,再加上足够的肌肉控制,是翼龙飞行的关键。

03 骨骼构造

虽然翼龙也是一种爬行动物,但是为了适应飞行,它的身体也在不断的进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骨骼。翼龙有着像鸟类那样中空的骨骼,粗大且中空的骨骼内充满了空气,这无疑就增加了翼龙飞行时的浮力。

因此,类似于鸟类的中空骨骼加上足够大且轻便的翼展让体重200公斤的翼龙实现了“飞天梦”。

总结

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翼龙是风神翼龙和哈特兹哥翼龙,它们成年个体的体重可达200公斤,放到现代,这就是一头猪的重量。但是,翼龙通过独特的翼和独特的身体构造,让自己成功的飞上了蓝天,而这恰恰也是翼龙能够从三叠纪生存到白垩纪末期的“法宝”。

请问恐龙时代的翼龙究竟有多重?它是怎么可以在天上飞的?

翼龙,是一种灭绝的物种,他的确是曾生存于恐龙时代,可能给人的感觉翼龙就是恐龙,但事实上,翼龙却非恐龙。其是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他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生长出来的。

翼龙是飞行的脊椎动物。其生存于大约2亿1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翼龙的种类很多,所以翼龙的体型重量也就有很大的差距。有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也有最大型飞行的风神翼龙和哈特兹哥翼龙,大型翼龙翼展超过十二米,光牙齿都有十厘米长。

森林翼龙,是一种小型翼龙,具有树栖生活、眼睛大、嘴巴尖长、能飞的特点,其体型较小,翼展才25厘米,就相当于一只麻雀那么大,至于他的重量自然很轻。当然它的体型如麻雀,这么轻,又有翼,自然好理解它能飞在空中了。

而风神翼龙的体型就很大的,其翼展有十二米那么长,是目前人类已知的飞行动物中最大的。其有这么大的体型,重量自然不轻,达到500斤。

风神翼龙体大量重的同时,又拥有巨大的双翼,这就给了它很大的优势,很适合它长途滑翔。

提到恐龙就会想到他霸王龙,感觉恐龙很厉害,认为处境自然是很安全的,只有攻击别的份,哪有别的能攻击它。但事实却非如此,翼龙却不怕霸王龙,特别是小霸王龙。翼龙所捕食的对象就是幼小的霸王龙或其他物种,一只不到三百斤重的小霸王龙,很可能就会成了翼龙的一顿美餐。

翼龙,是爬行动物向空中发展的一支。而支撑着翼龙飞行的翼膜结构,是和其他飞行的脊椎鸟类翅膀不同。翼龙是由皮膜形成翼面,皮肤、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形成膜,而后膜从胸部延伸到极长的第四手指上。其膜是完全适宜飞翔和滑翔的。当然,其也有缺点,就是不如其他鸟类灵活。

而翼龙为了适应飞行,其已具有内热、体温恒定的生理机制,有很高的新陈代谢功能、高效率的循环和呼吸系统。

请问恐龙时代的翼龙究竟有多重?它是怎么可以在天上飞的?

翼龙属于生活在大约2.28亿到6.6亿年前的一个已经灭绝的飞行爬行动物群体。尽管许多人称它们为“飞行恐龙”,但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与恐龙不同,翼龙不是恐龙。

翼龙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喙嘴龙亚目以及翼手龙亚目。喙嘴龙亚目体型相对较小,翅膀宽,脖子短,头骨短而结实,翼膜非常大。 另一方面,翼手龙亚目体型巨大,翅膀窄,头骨长(大多没有牙齿),后翅小,尾巴短。它们都有嵴骨,但翼手龙亚目的嵴骨非常大且复杂。 翼龙家族中体型最大的风神翼龙体重250公斤,翼展达到10米以上,身高相当于长颈鹿。

翼龙的重量非常轻,因为它们骨骼中空且充满空气,这种进化特征有助于飞行。头骨有延伸的下颚,看起来像长喙,有针状牙齿。区别翼龙的特征是它们头上的冠。它们中的一些人有骨嵴,而另一些有肉,没有骨头。 翼龙的翅膀是由皮肤和其他组织的膜形成的,分布在肩膀和手腕之间。它们中的一些人的两腿之间有第三层膜,就像一条合并的尾巴。

像其他飞行动物一样,翼龙用翅膀产生升力。它们需要像鸟和蝙蝠一样做同样的运动,但是它们的翅膀是独立进化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气动力学结构。 翼龙用前肢飞行。它们长而尖的翅膀是从和我们手臂相同的身体部位进化而来的。随着翼龙的手臂和手骨进化为飞行,它们变长了,一个手指的骨头——相当于我们的无名指——变得格外长。就像船上的桅杆一样,这些骨头支撑着机翼表面,这是一片形状像帆的薄薄的皮肤。

虽然许多动物可以在空中滑行,但翼龙、鸟类和蝙蝠是唯一通过拍打翅膀来飞行的脊椎动物。这三类动物都是生活在地面上动物的后代,它们的翅膀也以类似的方式进化:它们的前肢逐渐变长,像刀片一样,并且具有空气动力学特性。 大型翼龙需要强壮的四肢才能离开地面,但是厚厚的骨头会让它们太重。所以翼龙的翼骨是空心管,骨壁不比扑克牌厚。像鸟骨一样,它们灵活轻便,同时由内部支柱加强。

最近的发现表明翼龙的翼膜不仅仅是简单的皮瓣。长纤维从翅膀的前部延伸到后部,形成一系列的稳定支撑,因此薄膜可以被拉紧,或者像扇子一样折叠起来。独立的肌肉纤维帮助翼龙调整翅膀的张力和形状,静脉和动脉使翅膀保持血液营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