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是陨石坑吗?
关于太湖的成因还停留在假说阶段,没有下定结论,陨石成因说是呼声最高的一种假说。
我国是天文学发展较早的国家并且历史上一直拥有辽阔的疆域,所以古代观测到大量的陨石坠落记录,按理说,我国应该有很多陨石坑才对,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得到学术界认可的陨石坑只有一个——2010年确认的辽宁岫岩陨石坑,而全球得到确认的陨石坑接近200个。我国并非只有1个陨石坑,而是没有深入研究,因为缺乏资金支持。
在国际科学界,陨石坑要得到确认,最关键的证据有三样——矿物击变面状页理、矿物击变玻璃、冲击形成的高压多形(柯石英、斯石英等)。
要想获得这些证据,就需要打钻,这是非常耗费财力人力物力的工程,没有资金支持根本干不了。但研究陨石坑和石油勘探不同,它无法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少有部门会投入资金来支持寻找陨石坑而打钻。岫岩陨石坑的发现者之一陈鸣曾说:“压力很大,可我们真的非常幸运,只打了一个孔,就找到了拥有核心证据的岩石。”而打这一个孔就花了五个月的时间,设想一下,如果这一个孔打出来没有找到关键证据,后续工作就做不下去了,因为没人想“浪费”资金。
所以,我国并非没有陨石坑,而是研究较少。目前太湖周边也没有打钻,关于太湖的成因还没有确认,有好几种假说,比如潟湖说、火山喷发说、雨水堆积说、构造说、河流淤塞说、陨石撞击说。最热门的当属陨石撞击说。
陨石撞击说由已故著名地质学家彭志忠于1970年代提出,并由南京大学等多位专家研究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方向撞击地面,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形成了现在的太湖。证据有:
1、从太湖外部轮廓看,它的东北部向内凹进,湖岸支离破碎,而西部和南部则向外凸出,湖岸平整圆滑,符合陨石坑的形状。
2、地质学家也发现太湖周围的岩层断裂有惊人的规律性,比如在太湖的东北部岩层有不少被拉开的断裂,而西南部岩层则多为挤压形成的断裂。很显然,这种地层断裂异常情况只有在受到一种来自东北方向的巨大冲击时才会出现。
3、成分十分复杂的角砾存在于太湖四周,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岩石,其中还可以看到被冲击力作用产生的变质现象。
4、2009年南京大学的王鹤年、谢志东以及钱汉东教授经过分析确证在太湖沉积淤泥中发现的各种奇石与石棍,保留了明显的冲击溅射特征,显示其形成经历了冲击震碎、熔融、挖掘抛射、空中飞行等阶段,最终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围。
根据这些证据推断,再5000万年前有一颗陨石从东北方向俯冲下来撞击了太湖地区形成了湖盆,后来积水形成了太湖。
不过质疑声也很大,比如太湖湖底非常平坦,平均坡度只有19.66",没有陨石撞击的痕迹。另外太湖里还分布着五十一个岛屿,在湖底里面还保留着完好的河道等。
所以,目前太湖成因还没有确定,希望科研资金充裕之后,能够得到确切的答案。
太湖是陨石坑吗?
太湖的形成理论比较多,至今研究尚未有定论。一些专家也发文称发现了“太湖冲击坑溅射物”,认为太湖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但陨石坑的理论也受到国内外众多同行的质疑。
看了一些资料,对于太湖的陨石形成说感觉证据不足。太湖2400多平方公里这么巨大的坑,如果是撞击形成,计算效果,是直径在1km以上的小行星撞击形成,这样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效果是惊人的。对比6600万年前,10km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就造成地球上大部分物种灭绝,恐龙时代彻底消失。
如果有太湖这么大的撞击坑,其撞击的溅射效果一定会在各地留下众多的地质痕迹。但目前没有大规模的发现这样的证据。而且太湖的湖底比较平坦,水深在3米左右,与陨石撞击后,冲击而成的深坑地貌完全不符合。
如果不是巨大的陨石坑,太湖更可能的形成原因和洪泽湖等其他湖泊类似,都是地质构造变化下沉,或者洪水导致河道变迁,平原积水,长期聚集成湖。
太湖是陨石坑吗?
太湖本来就是陨石坑,那就是一在一乙年左右带生的。谢谢悟空。
太湖是陨石坑吗?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面积足足约有2428平方公里,横跨两省。但对于它的形成原因,还没有定论,理论也较多,比如地壳运动说、潟湖说以及题目中问到的陨石撞击说。
先来说陨石撞击吧
部分学者认为太湖是由于外来物质影响形成的,其中还分两种:
一种认为是在5000万年前,一颗巨型陨石(威力达到1千万颗1.5万吨~2万吨当量的核弹),造成的陨石坑面积足足有两千三百多平方公里。
还有一种认为是4800万年前一个直径50公里的彗星冲击地球,在上层碎裂数块,其中一部分撞击形成了太湖坑底。
构造说
比如大陆板块的运动、板块间的冲击开裂等,引起太湖所在地区下沉,之后渐渐被雨水河水所汇聚,形成现在的太湖。
潟湖说
所谓潟湖,就在沿海周边地区,部分海水时常会被阻隔留在内陆,比如被沙坝、珊瑚、沙嘴等分割开,和外界海水分隔形成的水域。
但形成原因并未得到统一。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太湖是陨石坑吗?
太湖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地处浙江、江苏两省,水域面积为2338平方公里。
水是生命之源,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浙一带的老百姓拥有如此水文优势,从古至今靠水吃水,依靠丰富的水产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生活的也算滋润。
目前,就太湖的形成原因众说纷纭,持不同意见的各方都有自己的证据理论,至今仍处于争论阶段,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共识。
包含陨石撞击说在内,太湖的形成原因有三家学说比较靠谱,我们姑且讨论一下。
地壳运动成湖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太湖形成于地壳运动。
这一观点听上去有理有据。
要知道,从地球诞生之日起,内部构造就在不断地变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地壳的运动。世界上因为地壳运动形成的湖泊不在少数,像青海湖、滇池、呼伦湖、贝尔湖等等,它们都是在巨大的拉力作用下形成的。
而太湖畔就有典型的地壳运动痕迹。
太湖的东面是广袤的平原和错综复杂的水网,而它的西面西南面,则是蜿蜒弥补的丘陵山地。
这样的地形特征不是正印证了地壳运动的说法吗?在地壳日复一日的运动下,原本平坦的地势形成了凸起和凹陷,再经过多年雨水的汇集之后,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湖水域。
火山爆发成湖说。虽然现在我们在太湖流域看不到火山的半点影子,但说不定数百万、数千万年前,这里就是一个火山带。
地质工作组在此地多年的勘察证实了这一假设的合理性。
为了对太湖水域的地质进行勘测,相关工作人员多年在此收集岩层样本,终于得出了一个可靠的结论。他们在太湖三山岛一带发现了喷爆角砾岩和弱熔结玻屑凝灰岩等,这种岩层只有火山喷发之后才会形成,这就说明这里原本是有火山存在的,喷发时间大约是在距今五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火山喷发说白了就是地壳内部岩浆的运动,五千万年前的这场运动使地下产生了负压值,于是在大气压力和重力长时间的作用下,岩层缓慢沉降。
陨石撞击成湖。这种观点直截了当,太湖就是一个陨石坑。
大约在距今4800万年到5000万年前,太空中的陨石撞向地球,在大气摩擦的过程中分裂成大小不一、独立的个体,那些体积小的陨石块撞击形成了许多小的湖泊,而其中有一块体积最大的则撞击形成了太湖。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王尔康曾到实地进行过勘察,发现厥山的石英岩有明显的撞击变质特征——分布有不规则的震裂锥,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石英岩在超高压下产生的变质现象。
在之后的该校学生的实地勘探学习下,还在太湖地下的黄土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冲溅物质,这更是陨石撞击说的有力佐证。
就我个人而言,是更倾向于陨石撞击说的,毕竟它的证据更加充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太湖之所以东部是平原,西部、西南部是丘陵,极有可能是陨石的俯冲角度所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陨石从东北方向以每秒十公里的速度向西南方向坠落,那个速度可是子弹出膛速度的十倍,一击而中,怎么会不发生地表形态的变化呢?
所以我认为,太湖是陨石撞击形成的,周围的丘陵就是撞击时产生的地表褶皱。
太湖是陨石坑吗?
是陨石坑,如果太湖石都在太湖西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