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比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人类是否有进化?
当然有,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太少,缺乏学术支撑,不过外国的研究很多,可以参考一下。
美国麻省某地区的妇女们正在受到自然选择影响,预计她们的后代会变得稍微更矮更胖,胆固醇和血压水平会变低,会更早生小孩以及更晚来更年期 (Byars et. al. PNAS 2009)。
一个相对隔绝落后地区的法裔加拿大人群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也受到了自然选择影响,女性变得更早生小孩了(Milot et. al. PNAS 2011)。
欧洲人在过去五千年间受到了强力的选择影响,让欧洲人变得皮肤更白,毛发和眼睛颜色更浅 (Wilde et. al. PNAS 2014)
英国人在过去的两千年间变得更高,发色更趋向于淡金色,眼睛变蓝,变得更能消化奶制品 (Field et. al. Science 2016)。
人类IQ在近百年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界被命名为 Flynn effect(Kyle R. Skottke 《人类IQ的进化》)。
IQ作为心理学中衡量人与人差异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具有50%遗传决定性的。在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竞争的压力之下,对IQ,包括抽象思维、空间思维、逻辑思维的能力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大。
过去六百多万年的进化并没有让人体完全适应现代生活。尤其是自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身体还来不及适应。由于人体对现代环境的不适应,很多人类祖先中不存在的健康问题在现代越来越普遍。过量的卡路里、精致单一的食物,以及过分干净、舒适和便捷的环境都在消耗着我们的健康,而这类健康问题可以被统称为“进化失配性疾病”。现代医学很难消除“进化失配性疾病”,而从源头预防进化失配性疾病的产生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这就需要我们好好改造现在的生活环境(丹尼尔·伯利曼《人体的故事》)。
只要人类这个物种还存在,就不会停止进化,只是进化的速度因时代环境而异。
最后为了防止有人来杠,谈一下进化和演化的区别,进化和演化只是对英文原文evolution/evolve的两个中文翻译版本而已,原本并没有含义上的区别。只不过中文爱扣字眼,“进化”隐含着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意思,代表由低到高,由下到上的过程,具有方向性,而物种的发展是没有方向的,所以从字面上用演化更为恰当,于是部分学者就开始尝试摒弃“进化”而推广“演化”,但进化一词根深蒂固,难以替代,所以两者可以并用。
另外,自然选择只是一个物种进化的一个筛选手段,并非核心过程,生物进化并非全部依赖自然选择,人类从自然界脱颖而出,但是人类依旧可以进化。几千年的农业时代使得人类与原始社会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才两百多年,太短了,不足以产生剧烈变化,所以目前的人类和两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类差别不大,但是差别还是有的,不然就白费了。
我们相比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人类是否有进化?
人类在不断的进化之中,但是,这种“进化”,有“舍”有“得”。
举个直观的例子,现代人比古代人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却比古代人缺乏直接与野兽搏斗的能力。
其实,也可以说是环境塑造人。现代人一生要学习的知识、技能,比古代人多的太多,不用说与两千年前相比,单纯拿廿一世纪与二十世纪相比,客观世界不一样,学习能力也不一样,人们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小时更“聪明”了。因为环境不同了,其实很难直接对比父辈子辈谁更“聪明”,但世界的发展造就了人类的进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也同样是由于环境改变,导致人类在很多方面已经不常需要以往的技能,这些逐渐在退化,这方面的机能也在退化,譬如冷兵器时期的武力技能。可以想象,即使现在的武装战士,穿越回古代,也与冷兵器时的武将无法一争高下,很可能实力相差悬殊。
人类越来越快速的掌握了快速发展的技能,却越来越不会静下心来与大自然沟通,静心领会自然的奥秘。
我们相比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人类是否有进化?
莫说相对于2000年前的战国时代,即便这一秒相对于下一秒,人类也进化了。进化不仅仅指人类外形的变化,也不是人类行为的变化,而是最基础的种群基因库的不断变化。
所谓的进化,用较为简洁的语言就是种群基因库的改变。从微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多细胞生物到人类这样的复杂生命体,所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全部是核算加蛋白质的构成模式,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主要构成双链或者单链的DNA大分子)和核糖核酸(主要构成RNA)。核酸是生物最基本的构成物质,决定着生物的性状,改变着生物的适应性,使生物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于是生物种群就进化了,这是现代生物学定义的进化:进化是以种群为单位的生物基因库中基因频率的不断变化。
核酸的构造相对稳定但又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由于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量十分庞大,只要有细胞的分裂增生,就可能伴随着相当的细胞基因突变,使得地球生物稳定遗传繁衍的同时又不断地进化着。基因库是生物种群最重要的东西,种群中不同的个体在不断地产生新的突变,只有那些可以遗传给后代、组成后代个体体细胞基因的基因类型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才最大,因为这类基因决定着生物的性状,·它们的改变决定着生物适应性的改变,促使生物产生不同的进化方向,进化是地球生命无法避免的。
对于地球的不同历史时期,环境无疑不可能是玩美一致的,那么细胞核酸的突变就也是不可避免的,生物的演化方向发生着十分细微的变化,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进化的结果看起来不是很明显,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比如现代人类产生时的大约10万年前到现在,人类的外部属性有了较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产生了肤色、体型、五官存在较大差异的黑白黄三色人群,但是这类变化没能使人类的不同种群产生生殖隔离,所以这些具有一些区别的人类都还属于人类。
根据考古,2000年前的环境和现在有一定的区别,人类周围的生物种类也有相当的不同,古时候河南甚至都有大象存在,而现在我国大象主要是分布于云南的亚洲象种群,环境无疑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不过这个历史阶段维持的时间不是很长,在我国封建时代,气候也经历了多次变动,在唐朝时比较湿润暖和,在明朝时却相对寒冷一些,人类在外观上和现代人类的差异不是非常明显,脑容量等都已经比较固定,但环境毕竟存在不同,人类基因库肯定不同。
就近几十年而言,人类的生活习惯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据欧洲针对10万以上多代人的基因检测显示,人类在酒精、烟草等方面的抗性有缩增强,正是因为近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同时人类有了更好的营养条件和医疗技术,人类的寿命和身高在不断增长着。最为明显的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人基因差异较大,在2000多年的时间内经过多次的交融,也使基因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我们相比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人类是否有进化?
相比两千前战国时期的人类,我们现在是否有进化呢?我认为没有。
我们来简单来看看人类的进化史,从这条进化时间线就可解答这一疑问了。
那些古人类学者将人类的进化史分为了两个大阶段,再把这两个大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大阶段,猿人到智人。四个小阶段,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早起智人和晚期智人。
猿人,时间大概在250万年以前,也有人认为在300万年以前;智人大概在3到25万年以前。也就是说,人类从猿人进化为智人,用了两百多万年。从此可见,人类的进化是以十万年起计算的,几百几千年,那是看不到明显的变化。
有人说古代人与现代人的区别只在于知识积累上的差异。这个观点个人是比较认同的。现代人之所以看着比古代人聪明,那是因为现代人的知识从古代时就在不断的在积累,扩充,完善,再到突破与创新。只单单比智商,不见得比古人强。
我们相比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人类是否有进化?
进化并未停止,人类进化出乳糖耐受能力只用了短短几万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