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上温度很低,人死了也不会腐烂,在上面能看到中国古代的人吗?
我想你的意思是:如果古代有人去攀登珠峰,不幸丧生在那里,尸骸就能因低温保存下来,我们去找到这些尸骸,就能一睹古人的真容。
这样想来是可行的,但没有证据表明古人去攀登过珠峰,以古人的科技水平,也没有能力攀登珠峰,没有氧气瓶、没有冰镐、没有登山靴,古人依靠简单的工具估计登上5000米都很困难,不然的话玄奘取经就不用从中亚绕那么远了。唐朝之所以与吐蕃大战了几百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原人到高原上会缺氧,吐蕃人下来会醉氧,就这样打来打去反复拉锯。而且在元代之前,中原王朝并没有完全控制青藏高原,中原人很少到珠峰。珠峰山脚下居住的藏族同胞和夏尔巴人视珠峰为神山,不会冒犯,也不会去攀登珠峰。
种种原因,古人没有攀登过珠峰,所以珠峰上不可能有古人的尸骸。
珠峰在古籍中很少出现,珠穆朗玛峰的名字来源于藏语,意为“圣母”,音译就是珠穆朗玛,直译就是圣母峰。1258年(待考)出土的《莲花遗教》记载了珠峰被称为“拉齐”,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在《米拉日巴道歌集》中称珠峰所在地为“顶多雪”。
公元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为了绘制《皇舆全览图》,派人随军队入西藏进行测量,依靠目力绘制地图。1711年地图交给西洋传教士雷孝思审查。雷孝思认为此图缺乏天文位置和距离实测,不能与其他各图街接。
因此数年后,康熙又派出曾在钦天监学习过数学测量的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本占巴和理藩院主事胜住从青海入西藏测绘地图,但只测量了从西宁经拉萨到恒河源头一段,就因策妄阿拉布坦犯藏而被迫在1717年提前返京。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关内各省和满蒙的测量工作完成,并绘制了木版的《皇舆全览图》,但未包括西藏,最西只到金沙江上游。1719年西藏部分绘制完成,次年 “铸以铜版藏内府”。
西藏图分为拉藏图、牙鲁藏布图和冈底斯阿林图,牙鲁藏布图中将珠峰标注为“朱母朗马阿林”,其中“阿林”就是满语中“山”的音译,这是珠穆朗玛峰最早的汉译名称。从此以后,中国的地图和文献都开始使用“朱姆朗马”这一汉语音译名称,但汉字用法有所不同,比如《大清一统志》中用“朱木拉马山”,《水道提纲》中用“朱木朗马”。▲现代攀登珠峰必需的装备
1749年,乾隆帝派兵入藏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顺便对西藏地图重新测量绘制。从1760年到1770年绘制的《乾隆内府舆图》里,首次使用了“珠穆朗玛阿林”这几个汉字。1822年的《皇朝地理图》和1864年《大清一统舆图》中都使用了“珠穆朗玛山”的名称,去掉了“阿林”,从此珠穆朗玛峰的汉语名称被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但上面只是对珠穆朗玛峰的目测绘制,并没有登上去,最早登上去是在1953年5月29日,两个英国人从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的3名队员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这是最早的从南坡和北坡登上珠峰顶的记录。迄今为止有4800多人成功登顶珠峰,有超过300人在途中丧生,珠峰登顶死亡率大约是8%-9%,珠峰上遗留着约200具登山者遗体,他们大多散布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带”,成为最独特的“路标”。收回这些遗体太危险而且成本很高,比如2017年5月28日,一支夏尔巴人队伍冒着生命危险,从珠穆朗玛峰高海拔地区移下三具印度登山者的尸体,共花费9.2万美元。
所以攀登珠峰非常危险,即使对装备先进的现代人来说死亡率依旧很高,更别说古人了。
珠穆朗玛峰上温度很低,人死了也不会腐烂,在上面能看到中国古代的人吗?
珠穆朗玛峰的温度非常低,而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分解,甚至可以让微生物处于休眠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珠穆朗玛峰上才有非常多的“尸体路标”,他们已经死亡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已经60多年,但他们的尸体一直没有腐烂,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既然珠穆朗玛峰的环境可以保存人类的尸体,那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够在珠穆朗玛峰上被保存下来吗?
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一件凶杀案说起。
冰人奥茨在上个世纪末,一些攀登者在阿尔卑斯山脉发现了一个人类遗体,他们通过卫星电话求助,但等到救援队赶来时,他们惊呆了,因为这个人的遗骸周围有一个断裂的箭头,一个箭身,这一切都表明这很可能不是现代人,而是古人。
果然,根据碳14测定年法显示,该遇难者生活在距今5300年前,由于他所发现的地方位于冰川中,常年被冰雪覆盖,所以身体结构没有被微生物所破坏,只是失去了一些水分,成为了冰川木乃伊,科学家为他命名冰人奥茨。
(冰人奥茨复原图)
研究发现,冰人奥茨身上有致命伤痕,这显示他在生命的最后48小时里,他和其他人展开过搏斗,并且对手不止一人。由于力量悬殊,冰人奥茨占据下风,最终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由于他所在的地方环境非常寒冷,微生物在这种环境下难以繁殖,因此奥茨的肌肉以及其他物品能够穿越5300多年的时光而不腐烂。
从冰人奥茨我们可以看出来,只要环境足够低,人类的遗骸是能够长久保存而不腐化的,珠穆朗玛峰恰恰就是这样的环境。
珠穆朗玛峰有古人遗骸吗?虽然珠穆朗玛峰的条件能够长久保存人类的遗骸,但是很遗憾,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太过久远的人类遗骸。
这并不是因为珠穆朗玛峰的温度不够低,而是珠穆朗玛峰太高了,非常不适宜人类生存。珠穆朗玛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本身海拔就已经非常高,而高海拔会导致氧气含量降低,所以在古时候,青藏高原并不属于宜居地带,生活在这里的人口十分稀少。
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人少也就算了,在过去珠穆朗玛峰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而且珠峰上没有什么资源和植物,所以人们也不会攀爬珠峰。
珠穆朗玛峰也有低温地区,但想要保证尸体几千年不腐烂需要攀爬到一定高度,然而在古时候,科学条件落后,没有现代化登山工具,也没有氧气瓶等,人们很难攀爬到珠穆朗玛峰的雪线以上,所以我们才没有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古人的遗骸。
遗骸的保存俗话说:“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物遗骸在绝对干燥的环境下能够保存上千年时间,在被水隔绝的潮湿环境下,也能保存上千年时间。但是不干不湿的环境中只能保存半年,就会被微生物所分解。
其中在干燥环境中保存的要数木乃伊,而湿地环境保存的要数图伦男子,他被埋葬在泥炭沼泽底下,而泥炭沼泽中的酸性水以及抗菌苔藓将他的身体保存了至少2000年。
除了这些地方之外,高山上的永久冰川,永久冻土层以及极地地区也是保存遗骸最好的地方,科学家们曾经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挖掘过多具猛犸象的遗骸,而猛犸象早在公元前1万年就灭绝了。
还有,永久冻土层中以及冰川之中的遗骸保存较为完好,科学家们能够从这些遗骸之中获取非常多的有用的信息。
比如:科学家们在永久冻土层中发现了一个类似于狗的生物,该生物不仅肌肉被保存了下来,就连肌肤和皮毛都栩栩如生,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要知道,这个生物生活的年代刚好是人类驯化狼的时间,只是不知道这只是狗还是狼,还是处于进化之中的中间形态,因此这具遗骸的发掘,有助于我们了解狗的演化之路,也有助于了解人类驯化狗的过程。
除此之外,冰川之中还有一些人类遗骸,这些遗骸对于科学家来说是难得的材料,比如:1918年大流感流行时,由于各种条件病毒的毒株没有保存下来。但后来科学家们从永久冻土层的一个人类遗骸上提取到了这种毒株,有了毒株科学家们就可以研究该病毒。
不过,这对人类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永久冻土层以及冰川之下可能隐藏着更多未知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能够感染人类,那么随着温度升高,永久冻土层融化,这些病毒有可能重新进入食物链。
这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地方,因为西伯利亚以及极地地区的温度正在连年上升,一旦冰川中有致命病毒的存在,可能会给生物链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珠穆朗玛峰上温度很低,人死了也不会腐烂,在上面能看到中国古代的人吗?
珠峰是许多人向往的圣地,也是许多人想要征服的存在,正是因为这样,从20世纪初,人类对珠峰的挑战就从未停止过。有记载的首次挑战珠峰的是1921年的英国登山队,但是不出意外的,以失败告终,从此以后,英国的登山队分别8次挑战了珠峰,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同样的,攀登珠峰失败不是简单的折回,因为珠峰天气恶劣,寒冷、缺氧、强风这些自然因素每一个都足以让人丧命。因此,伴随着挑战失败的还有挑战者的尸体。
由于大多数的遇难的攀登者大都在海拔7000米以上出现。众所周知,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逐渐的下降,而珠峰从海拔5000米以上就被积雪覆盖了,所以,在海拔7000米遇难的人就会永远留在那里,而且由于气温常年处于零下,因此,人也是不会腐烂的。
在珠峰上,一些遇难者成为了“地标”,比如有名的“绿靴子”,就是1996年,印度的一位名为帕尔桥的边防警察,由于遇难后长期不腐,甚至他的衣服都保留原有的色彩,所以,他脚上的那双绿色登山鞋在白雪中格外的显眼。并且“绿靴子”所在的位置位于海拔8500米处的一个岩石下方,这里还是登山者的必经之路,因此,“绿靴子”才广为人知。
但是,由于大部分的遇难者所处的海拔较高,所以救援难度很大,因此即使几十年后的今天,他们依然静静的躺在那里。
珠峰上有我国古代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珠峰在古代是遥不可攀的。首先,这里人迹罕至,其次,没有供氧设备下,即使有人想要攀登也受制于条件。再有,古代人,平民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生活都很艰难,更不用说有闲情逸致游山逛水了,而统治阶层个个惜命如金,在没有如此危险的项目面前,显然是没有人敢去尝试的。
其实,在开始我们就说过了,有记载的攀登珠峰是发生在20世纪初,而且是相对发达的英国,在当时,有着相对先进设备而且还是专业登山队的情况下,他们都没能征服珠峰,而我国有记录的攀登珠峰还是在20世纪的60年代,更不用说几百年前的古代了。
总结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在古人眼中明显的是遥不可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慢慢有了越来越多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1953年才有人真正登顶珠峰。而且即使在现代,从2004年开始在攀登珠峰的队伍中,也至少有180人永远留在了那里。可见,攀登珠峰的难度之大。
珠穆朗玛峰上温度很低,人死了也不会腐烂,在上面能看到中国古代的人吗?
感谢悟空邀请。
理论上在珠峰上去世的登山者遗体可以长时间地保存,最后风干变成干尸。如果中国古代人有登山者留存在珠峰上,他的尸体是可以长久保存的。
那么我国古代人真的会登珠峰吗?其实并不会。俗话说保暖思淫欲,在古代农民要不断的种庄稼干活才能勉强填饱肚子,是不会有人攀爬珠峰的。况且那个时候并没有所谓的世界第一高峰的概念,也不会有人想着去征服。况且攀登珠峰需要的是整套设备,至少需要供氧,古代人什么都没有登珠峰就是在送死。珠穆朗玛峰在中国与尼泊尔边界上,珠峰的北坡在我国青藏高原,南坡在尼泊尔境内。珠峰海拔高度8844.43米,顶峰在我国境内。攀登珠峰历史最多七八十年而已,人类首次成功登顶珠峰是在1953年,中国登山者首次成功登顶珠峰是在1960年。在1960年5月25日登山者王富州、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并在峰顶插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攀登珠峰就是在和死神肩并肩,在珠峰上缺氧、狂风、低温等等环境,可能夺去登山者的性命。同样由于恶劣的环境,当登山队员死亡后,他的遗体就会被留在山上。因为对于其他登山者是没有能力把他们的尸体带下来的。有这样一个经验,在登珠峰的时候即使朋友倒了也不能去扶,因为这个行为可能要去自己的生命。由于珠峰上超低的温度,因此有很多的登山队员尸体保存下来,甚至一些遗体成了登珠峰路上的地标。例如比较著名的绿靴子,在珠峰上大约8500米高的位置,他的真实名字是帕尔乔是一名印度的军官,1996年登上珠峰后就再也没下来。
比较惊悚的是下边这个遗体,她是第一位葬身于珠峰的德国人,也是第一位葬身于珠峰的女登山者。她斜倚在背包上,躺卧在上坡上。至今为止珠峰上已经留存了大约300具登山者的遗体,由于极低的温度,让他们的尸体得以保存。曾有记者对登珠峰的登山者进行采访,问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登珠峰?登山者的回答是:因为山就在那里!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珠穆朗玛峰上温度很低,人死了也不会腐烂,在上面能看到中国古代的人吗?
你想哪儿去了,人类登顶珠峰的历史才不过区区70年都不到,理论上您能在攀登珠峰过程中看到的最古老的遇难者遗体一定小于70年,充其量只能算近代人,离中国古代还差远了。
历史上谁是第一个登顶珠峰的人其实是存在争议的,目前比较公认的登顶珠峰第一人是来自新西兰的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他在1953年5月29日从珠峰南坡成功冲顶。希拉里出生于1919年,那一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后来人们把位于南坡冲顶路线上接近峰顶处一块几近垂直的岩石山壁命名为“希拉里台阶”(海拔大约8,790米)。这个台阶是南坡登顶路线中最后一个真正的挑战。
现如今,每年有将近1000人登顶珠峰。随着技术的进步,攀登珠峰的死亡率也从当年的接近20%降低到了如今不到2%。但是如果一旦发生险情危及生命,在珠峰上能够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因为在世界屋脊这个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都能求得全身而退已是万幸,你根本别奢望别人有多余的气力来抬你下山。如果去世者的队友想把尸体带下山,最后很大机会是把自己的命也搭上去。所以一旦有人在冲顶过程中遇难,同伴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队友长眠于珠峰。据统计,在过去十年里,在攀登珠峰过程中意外身亡的登山者接近300人。
由于珠峰上高寒缺氧的环境,导致尸体不容易腐烂,很多遇难者遗体就算过了几十年还会保留在原来的地方。这些遗体年复一年地警示着新来的登山者要格外小心,同时也成了登山途中的“路标”。
最著名的要属下图的这张,人们给这张照片取名为“绿靴”,照片里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登山者,他在1996年攀登珠峰过程中不幸遇难。
下面这张照片中的遇难者死于1979年。她是第一个丧命于珠峰的女性登山者,她当时身体这样半躺着去世,多年后被发现依然保持着这个姿势。
1999年一只美国探险队找到了75年前葬身于此的探险家马洛里,由于珠峰上温度极低,遗体并未腐烂,却因水分流失而革化,变得比雪还白。
向每一位勇于征服人类极限的勇士致敬!
珠穆朗玛峰上温度很低,人死了也不会腐烂,在上面能看到中国古代的人吗?
谢悟空邀请!
珠峰上看不到、也没有中国和其它国家古代的人!
都说8844.43米的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山势雄伟险峻,吸引大量登山爱好者冒着生命的危险想去一探秘境。珠峰上温度可低至-50℃~-60℃,最高温度不超-34℃。这样的可让在珠峰上遇难者尸体永不腐烂,而成为后来登山者的路标。迄今为止估计有200多具登山者尸体,被称为世界最大的“露天坟场”。
当然既然珠峰上能完好保存近代登山者的尸体,如果有古人也曾在攀登珠峰的途中遇难了,不是也会将尸体完好保存下来么?这个想法看似很有道理,但是据资料记载,最早攀登珠峰的时间是1921年的英国哈瓦德巴里登山队,他们只登到了6985米的高度。
他们的登珠峰时间距今98年,所以他们还算不上古人。据我个人理解,古人起码得是清朝时期的人,因为民国时期也算不上古代,只能为近代。
珠峰最早发现者就要追溯到18世纪了。资料中记载了,在1715年时,也就是康熙54年。三名驻藏大臣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胜住在入藏勘测时发现了这座高耸入云的世外峰群。1714年~1715年,喇嘛楚儿沁藏布、有过数学基础的胜住、兰本占巴再次深入珠峰脚下,用梯形投影图法测量珠峰的高度,用经纬图法测量珠峰的位置。1717年,《皇舆全览图》完成,清晰的标出了珠峰位置,并取名“朱母朗马阿林”。这是珠峰最早的历史记录。
大量资料显示,珠峰在清朝以前是个世外绝境,没有人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奇山险峰。世人只知道昆仑山、峨眉山、武当山、五台山…这样的世外高人用以修练的名山大川。即使清朝发现了这个绝境珠峰,由于其极险峻雄伟,并且技术的限制,还有它位于偏远之地,没有谁敢前往攀登,也毫无利益所图,毫无必要。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珠峰上不会看到古代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