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灭绝的物种现在又重新出现了?
生物学里,有个名词“拉撒路物种”,拉撒路是耶稣的好友及门徒,病死之后被耶稣复活,所以就以拉撒路来代表那些被认为灭绝(区域灭绝、野外灭绝、亚种灭绝都不算)之后又出现的物种。
拉撒路物种并没有真正的灭绝,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被人类观察到,被误认为灭绝。对于灭绝的认定是一个物种在野外50年没有确切的存在证据,这个物种就可以认定为灭绝。但是后来又出现在人类的视线里,这样的物种不在少数。比如著名的矛尾鱼,它是非常原始的腔棘鱼目,原本认为腔棘鱼目在6500万年前就全部灭绝了,但1938年在非洲东南海岸发现了这一目的孑遗物种,1997年又在印尼苏拉维西岛发现了另一种矛尾鱼。所以腔棘鱼目还有硕果仅存的两个物种——西印度洋矛尾鱼和印尼矛尾鱼。还有小露脊鲸,这种现存最小的须鲸是新须鲸科唯一的现存物种,体长4-6.5米,体重3-3.5吨。原本认为新须鲸科物种在两百多万年前的上新世均已灭绝,然而2012年的研究提出,小露脊鲸属于新须鲸科且为该科唯一的现存物种。新须鲸在史前海洋里是梅氏利维坦鲸的主要猎物,而如今的小露脊鲸也会受到虎鲸的威胁。南秧鸡也是著名的拉撒路物种,它是一种不会飞的走禽,曾经广泛分布于新西兰及其附近岛屿。在1898年被认为灭绝,后来在1948年于新西兰重新发现,现仅存于新西兰少部分地区,为濒危物种。长得很像野猪的草原西貒也曾被认为灭绝了,但1975年在南美洲格兰查科平原被发现,原来当地原住民一直知道这个物种的存在,只是生物学家最初只发现了这种西貒的化石,就给它打上了灭绝的标签。草原西貒分布在巴拉圭、玻利维亚及阿根廷交界的草原地带,数量只有3000只。去年在越南重新发现的越南鼷鹿也勉强算是拉撒路物种,越南鼷鹿又名银背鼷鹿,已经30年没有它的确切目击报告,很多人认为它已经灭绝,但在去年11月设下的相机陷阱拍到了这一物种的活体,证实这个物种还没有灭绝。因为鼷鹿太小,这些年隐藏在难以察觉的地方,所以没有被人们发现。
拉撒路物种里还有很多昆虫和植物,拉撒路物种并没有真正的灭绝,而是人类误以为他们灭绝,实际上它们在隐秘的区域保留着仅存的种群,但一般来说,被宣布灭绝的物种,99.999%是真的灭绝了。
有哪些灭绝的物种现在又重新出现了?
被认为灭绝时间超过百年的巨龟重现地球,暂时不知道原因,而印支虎数量恢复到高达3900头!
被认为灭绝的什么动物又再次出现了?
这种动物曾经被宣告已灭绝百余年的时间,而费尔南迪纳岛加拉帕戈斯象龟重新被发现,这个消息在出现的时候可以说是引发了学界的热议,因为我们以前从来不敢想象这种生物还能够再次出现。而这次的意外出现,科学家们暂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也就是说不知道它到底有没有灭绝。如果灭绝了为何出现,没有灭绝又生活在哪里?它的出现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也不知道多久能够给出答案。
应该不少人都听说过,早在一个世纪之前,也就是百年之久的费尔南迪纳岛加拉帕戈斯象龟就被认为因火山活动灭绝,之后也没有该物种的任何生存痕迹,科学家们也不断地进行搜寻过,但是费尔南迪纳岛面积只有约为638平方公里,如果寻找的话,是不太可能找不到的,加上这又是火山岛,是如何生存的,真的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这真的是“自然界”的奇特地方。
当然如今这个被认为灭绝百年之久的巨龟出现了,那么也可能会改变“费尔南迪纳岛加拉帕戈斯象龟”的生存数量,并且通过人类技术来扩大它的种群,让它不灭绝了,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动物濒危或灭绝跟地球环境息息相关:
大家都知道,随着人类加剧对地球的破坏,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动植物逐步消失或灭绝,并且变得也越来越严峻。而在科学家们说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可能进行中的时候,我们也是有好消息的出现,那就是濒危动物出现增长,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动植物出现。这虽然不能反映出我们地球生态系统变好了,但是也能说明一个问题,生物多样性出现了少部分的恢复。
当然这对人类来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动植物出现了对我们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构建作用,越稳定我们的地球生态系统也就会变得更好,这就是大概的模式。
还有什么濒危动物出现了数量增长的情况?
根据“孤独星球”发布的科学报告指出,那就是位于泰国西部的濒危老虎4年来首次发现,这说明泰国老虎出现了增多模式,所以种群覆盖范围才大了。根据泰国野生动物部和老虎保护部门称,他们的陷阱相机拍到了一些印支虎。所以是印支虎的一个生物群体改变。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在上世纪的时候,印支虎的数量仅剩约100头,而如今已经增加到了3900头。
而这次的发现之后,专家也将研究清楚那里的具体老虎头数,出现印支虎说明生态正在恢复,这对所有野生动物来说都是好消息。同时专家也希望泰国的老虎种群得到恢复。这样来维持泰国的生态系统变化。印支虎体型较孟加拉虎和阿穆尔虎较小,生活在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和越南,近些年来在保护之下,出现了增长是非常好的事情。
所以这也说明了,只要人类不进行大规模的捕杀,进行有效的保护还是能够恢复生物种群,世界其他国家可以效仿一下,来维护地球的生态系统。
如今的地球生态系统如何?
我们看到濒危动物增长,被认为灭绝百年的巨龟出现,是不是说明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好了呢?上面我们也说了,不能说明这个问题。并且如今的整体地球生态系统变得是越来越糟糕。自工业时代以来,地球上75%土地和66%海洋生态系统遭改变,如今还在加剧之中,所以好是不可能的,变坏才是可能的,并且动植物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已将人类社会置于危险之中,科学家们已经警告称,这种“不详”的后果可能会加剧对人类的影响,
同时联合国也曾警告称,全球近800万种物种中,有100万种正面临灭绝,其中许多将在几十年内灭绝,所以说我们不能只看到少部分的好,而要看更多的生物变好才行,不然这种想法都毫无意义了。虽然人类介入生态系统是不合理的,但是从如今的动植物群体来看,不好好保护那么灭绝或消失的可能性就更快了,所以大家持续努力保护,让我们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综合情况来看,如今保护地球相对于人类移居来说还是要简单很多,但是就看人类愿不愿意实施保护,不然迟早还是只有移居的这一条路线。而回到我们上面的话题,科学家们发现濒危动物增长,被认为灭绝百年的巨龟重现,到底是什么原因,后期也将可能给出一个结果,不过有一个相关性的结论大家可以参考下。那就是被认为灭绝了13.6万年生物重现,科学家们称是出现了“重复进化”,所以不知道百年巨龟是不是符合这个结论。
有哪些灭绝的物种现在又重新出现了?
为什么已经灭绝了的个别动物又出现了?自然界都“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所以生物都会面临出生和死亡。而对于大多数生物而言,还会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会遇到自然灾难,生物竞争等问题,而这些都可能会终结它们的生命。
一般情况而言,对于灭绝生物来说,消失了就不可能再次出现在地球上,但是,最近关于一种被宣布灭绝十几万年的生物突然出现了,并引发了大家热烈讨论。
根据外媒BGR科学报告指出,在位于阿尔达布拉环礁区域,一种不会飞,大小与鸡相似的鸟类被宣布灭绝之后,再次出现在了人类的视野之中。早在13.6万年前灭绝就已经宣布灭绝了,所以这个特殊的例子值得科学家们分析,该鸟名叫“白喉秧鸡”。
为何13.6万年前灭绝动物会出现?大约在13.6万年前,关于鸟类的灭绝科学家们通过化石证明了这一切,并且可以肯定的是该生物随着阿尔达布拉环礁“沉没”海底消失了。由于上面我们也说了该鸟类是不会飞的,并且阿尔达布拉环礁又是位于海洋区域之中,四面环海的地带并没有“逃生之地”。所以出现很奇怪。
而13.6万年前宣布灭绝也是确定了的,经过实际考察给出的结果。当然这次科学家们发现它出现,也是“沉没”的阿尔达布拉环礁是再次恢复到了水面上,栖息地再次出现该生物就出现了,不过科学家们表示,随着气候的变化,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最终该鸟类还是会灭绝,那我们还是回到主题,为何该鸟类会再次出现?
科学家通过多方面的研究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出现了“重复进化”(iterative evolution),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之中是非常罕见的,那就是一种生物出现了两次进化的过程。这个定义就是在不同时间重复衍生出形态相似的分支,在每个重复分支之间常有上百万年的间隔,这就是重复进化的定义。
但是科学家们是这样说,而在白喉秧鸡或一般鸟类中,没有其他例子能如此明显地证明这种现象,所以这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本我们如今都无法知道是否该鸟类真的出现了“重复进化”,如果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是不是意味着更多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灭绝后再现呢?这里引发了我们对一种我们最“渴望”的生物出现——华南虎。
野外灭绝的华南虎有可能再次出现吗?我们都知道,华南虎是属于中国特有虎亚种,只有中国才有分布,而在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之后,我国也多次进行了华南虎的寻找。例如在1990-1992年时段,我国展开野生华南虎的调查,发现了华南虎的痕迹和粪便等证据。
但是并没有找到野生华南虎的活体,所以初步预估可能在20到30只,但是实际数量也可能更少。到了21世纪初,我国科学家也多次进行考察,也没有发现野生华南虎的出现,所以最终不少人都认为可能已经彻底灭绝了,在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之中,正式宣布“野外灭绝”。
回到主要的问题上,上面我们也看到了“重复进化”(iterative evolution)的出现,连灭绝13.6万年的鸟类都能够“复活”,并且科学家们以前也没有发现,所以这是“奇迹之中”的“奇迹”。那么这也意味着“野生华南虎”是不是也有奇迹呢?确实我们想法是比较好,但是这个概率是非常的低,“白喉秧鸡”是因为人类并没与抵达到这些地带,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自然变化。而华南虎生活在我国陆地区域,并且是仅在我国,这就缩小了机率了。
严格的来说,在我国很少有地区没有人类涉足到,除非一些永远禁止的区域,所以如果野生华南虎出现了“重复进化”,那么也只可能在人类没有涉足的区域,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但是对于这么庞大的动物来说,真的有的话,很快人类就发现了,所以重复进化对华南虎来说,这个概率确实非常低了,包括很少人类涉足的区域也非常少了,这也只是我们通过上面生物的一个基础扩展,具体在华南虎身上有没有这个情况或者说奇迹,我们还是期待下吧。
灭绝生物重现有什么好处?无论是13.6万年前灭绝的鸟类,还是野外灭绝的华南虎,如果真的出现了,那么我们生态环境可能会变得更好,这是一个事实。因为生物多样化就是需要它们的支撑,同时当地球生物多样化多了之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那么对自然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也就小很多。
所以综合情况而言,灭绝生物重现是我们人类之福,这是针对全球生态环境来说,无论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灭绝生物重现,都是好事情。这里我们也期待大家一起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地球变得更好,本身来说如今人类的活动可能已经引发新生物灭绝的出现。
联合国也指出了,全球近800万种物种中,有100万种正面临灭绝,其中许多将在几十年内灭绝,所以加紧生态系统的保护是我们如今最应该做的。
有哪些灭绝的物种现在又重新出现了?
真正灭绝的物种不可能再重现,恐龙就是这样。“灭绝”又重现的物种,主要因人类判定灭绝的方式较为主观且观测能力不足,在宣布灭绝后残存种又繁衍出较大种群被人类观测到。
灭绝的定义就是物种的完全消失,而地球生物繁衍靠基因的复制和传递,所有的个体全部死亡消失,物种就再也不可能重现,或许其他生物进化能产生和灭绝的那种物种外观相似的物种,但基因却再也不包含灭绝动物的基因。而人类对物种灭绝的判定,需要观测,只有先持续观测某物种,研究它们的种群分布现状和数量变化趋势,若数量一直减少就会加强保护等级,但物种一旦数量过少就很难维持种群,步入灭绝的过程,如果野外环境中持续多少年没有继续观测到就判定这种生物灭绝;像恐龙那样已经数千万年没有再重现的物种,那是真的灭绝了。
这样的判断方式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观测不到不等于物种真正完全的消失,毕竟人类不可能监测每分每秒监测地球生物圈的每一种生物,也不可能查看每一寸土地,因此有些体型较小的物种可能公国更深地隐藏自己保存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内部的竞争增大,生物就需要向外扩张迁徙,寻找足够的领地和食物,这才增加了被人类观测到的机会。所以人类所判定的物种灭绝,并不一定代表物种的真正灭绝,一般对那些体型庞大生活在较为开阔视野地方的物种,灭绝的判定较为准确一些,像去年灭绝的非洲北部白犀牛。
此前有不少物种都曾被宣告灭绝,但是时隔多年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①银背鼷鹿,是已知体型最小的有蹄类动物,长得像老鼠又像鹿,上次观测到这种物种还是再1990年,中间二三十年未见踪迹被宣告灭绝,但是去年在越南的森林中,这种动物又被观测到,因此它们曾经的灭绝并不是真正的灭绝,只是人类没有持续观测到而已;②腔棘鱼,这种鱼是海洋生物向陆地生物演化的重要环节,曾经只见到了很多化石,科学家曾认为其在数亿年前就已经灭绝,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偶然在以恶搞海岛上发现渔民捕捉到这种鱼,随即赶紧买下制成标本,确定了这种物种尚存,后来的观测显示,腔棘鱼如今已经演化出数个亚种。
这样的动物还有不少,主要是因为人类判定灭绝的方式和观测能力的不足,事实上根本不是真正的灭绝。现代的大型物种进入了新一轮的灭绝高峰,灭绝速度正在加快,但也不排除其中有某种物种在更隐秘的地方保存了较小的种群,待在人类触及不到的环境中休养生息。
有哪些灭绝的物种现在又重新出现了?
朱鹮必须要上榜,这是一个人类保护繁衍快要绝迹的古生物物种最好的例子。
从“7”到“7000”,从“灭绝”到“重生”——朱鹮保护创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典范
朱鹮长喙、凤冠、赤颊,羽毛白或灰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有“东方宝石”的美称。进入20世纪,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朱鹮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在朱鹮原本分布的地区,朱鹮消失了,野生朱鹮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相继绝迹,它们也曾一度被认为野外灭绝。
1963年,俄罗斯最后一只朱鹮死亡;
1978年,朝鲜板门店仅存的两只朱鹮死亡;
1981年,日本将仅存的5只朱鹮捕获,希望人工圈养来挽救该物种的灭绝,然而这5只朱鹮也相继离世。
20世纪70年代末,刚过不惑之年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刘荫增几乎走遍了全中国,只为找寻朱鹮的身影。“这一调查就是3年,历史上中国朱鹮的分布点基本上都走到了,没找到半点踪迹。”刘荫增说,“我们只能认为,朱鹮已经不存在了。”
1978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建了专门的“朱鹮考察小组”,旨在对濒临灭绝的朱鹮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地毯式搜索。1981年,历时三年,经过行程5万多公里的考察,刘荫增终于发现了野生朱鹮的身影。一群人展开追踪,最终在秦岭深处——陕西洋县的八里关姚家沟发现了一对有繁殖能力的朱鹮父母,巢中还有3只嗷嗷待哺的雏鸟,以及附近2只年长的个体,总共7只野生朱鹮。
刘荫增(左二)和朱鹮保护站的工作人员一起观察、保护、繁养朱鹮 来源:中科院动物所
在198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朱鹮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朱鹮的濒危等级定为极危,灭绝风险极大。
朱鹮重新被发现后,我国高度重视,展开了对这一珍贵鸟类的拯救与保护。为了给朱鹮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我们国家为此专门设置保护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到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正式成立;从升格为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再到设立省级朱鹮自然保护区,直至2005年升格为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朱鹮保护体系日渐完善。
朱鹮喜欢在水田中啄虫子吃,当地就把已经种植多年的旱田恢复水田,来扩大朱鹮的生活环境和区域。而且洋县也要求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当地也探索并逐步走上了有机产业发展之路。如今,陕西洋县被誉为“朱鹮之乡”,这里俨然已成为鸟儿的乐土。朱鹮常以水田中的青蛙、昆虫、鱼虾、螃蟹等为食。春夏之交时,经常能看到人们在水田里耕作时,几只朱鹮跟在不远处,蹦蹦跳跳地找泥鳅吃。
朱鹮繁殖区的典型生境(李欣海摄)来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从最开始找到的孤单7只到现在的千只朱鹮,中国朱鹮保护已经走过40年历程。40年来,朱鹮栖息地向历史分布地不断扩展。“朱鹮栖息地面积,已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5万平方公里。
朱鹮也和生活在秦岭山脉中”羚牛、大熊猫、金丝猴四种珍稀动物被合称为“秦岭四宝”
今年西安的核酸检测贴纸 也有朱鹮的图案和身影。拯救朱鹮的工作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成功案例,成果来之不易,也更值得庆贺,值得珍惜。
有哪些灭绝的物种现在又重新出现了?
为什么有的动物被人们认定灭绝了,又重新出现了呢?其实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生物其实从来都没灭绝, 只是它们的数量很少,静悄悄地躲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生存着,没有被任何人发现,因此被认定为灭绝了。
灭绝灭绝就是指某一种动物在世界上不复存在了,再也找不到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灭绝和进化对于地球上的物种生存是同样重要的。有的甚至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经灭绝的物种占总物种的99%。实际上,有的生物灭绝,为其它的生物留下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有时候它们也不一定是完全灭绝了,它们的基因和血液可能流淌在另一个物种的身体里。
灭绝的类型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在50年里,一个物种没有在野外被发现, 它可能就被认定为灭绝了。
野生灭绝的话,就是指部分动物只能在人类的控制和圈养中存活,在野外已经找不到踪迹了。比如中国的华南虎,基本上在野外都找不到了,只能依靠人工繁殖和圈养活下来。
还有局部灭绝,就是指某种生物可能在某个区域中彻底消失了,但是它们可能还存活在其它的地方。比如台湾的云豹彻底消失了,但是东南亚许多国家仍有云豹的踪影。
最后一个则是亚种灭绝,比如巴厘虎在1937年就灭绝了,新疆虎在1961年灭绝了,它们都是属于虎的亚种。
有哪些灭绝了又出现了的动物呢?因此,我们要非常明确的一点是,虽然说灭绝,但是它其实不能算是一个非常绝对的概念。从灭绝的概念上看,50年在野外没有发现某个物种的踪迹,只能说人类并没有发现,但是有的动物可能栖息在某个没有人为踏足的地方,因此这算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也是为什么有的灭绝动物又出现的主要原因。
1.台湾云豹
上面我们有提到,台湾云豹属于局部灭绝,也就是说在台湾再也找不到云豹了。在2013年的时候专家宣布了云豹的局部灭绝,然而2019年又发现了一只云豹在山林间捕猎。
2.腔棘鱼
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最早可以追溯到3.7亿年前,根据化石记录,科学家认为它在60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然而在1938年的时候,渔民还捞到了一条腔棘鱼,这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鱼类之一。
3.歌唱犬
歌唱犬在50年前就被认为已经灭绝了,但是最近在新几内亚又发现了它们的身影。它们是属于野外灭绝的类型,人类大概圈养了200多只,是今年有人发现新几内亚的有一种狗和歌唱犬长得非常相似,耳朵小而直立,短毛呈现出不同的色度。经过基因测序,新几内亚发现的狗确实是歌唱犬的幸存种族。
4.象龟
科学界普遍认为,由于火山喷发等原因费尔南迪纳岛加拉帕格斯象龟就已经灭绝了。这小小的火山岛近638平方公里,专家找遍了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这种象龟的踪影,因此判定它们灭绝了。然而,目前这种象龟又重新出现了。
动物为什么会灭绝?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动物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无论是面对环境的变化还是人类的捕杀,它们坚强地活了下来。
一般来说动物灭绝不外乎三个原因,第一个是人类的捕杀,很多动物在人类的捕杀下数量急剧减少,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过来,可能就走上灭绝的道路。还有就是人类对许多生物栖息地的侵占,导致它们原本的生物链被破坏,灭绝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第二个原因是环境的变化,气候变暖对很多生物的生存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比如海洋生物也要开始迁徙到合适的纬度,极端环境导致干旱降水少,很多草原动物无所适从。
第三个原因是有的动物走到了进化的尽头。对于很多基因很单一的生物来说,它们很难进化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因此它们只能走上灭绝的道路了。
小结:当听到很多已经灭绝的生物又出现时,我们难免感到很诧异,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灭绝了的生物还会出现呢?
实际上科学界对灭绝的定义就是认为在过去的50年里没有在野外发现某种生物的踪迹就认为其灭绝了,然后有许多动物虽然种族数量很少,但是它们栖息在了一些人类发现不了的地方,因此一直处于一种“被灭绝的状态”。
关注麦克斯韦妖妖灵,带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学动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