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地球人类被陨石击中的先例?为什么?
有,而且不止一例,甚至还有人被砸死。
地球人被陨石击中的概率非常低,人一生当中被陨石砸中的概率为70万分之一,而被雷击中的概率为1.2万分之一,迄今为止留有记录的陨石击中事件不下10起,甚至有人死亡。1954年,美国阿拉巴马州,一块4公斤的陨石击穿屋顶,砸翻了桌子,并弹起来砸中了正在睡觉的34岁女子安·霍奇斯(Ann Hodges),由于她并没有被陨石直接砸中,所以只受了伤,躲过了一劫,并成了当地的名人。
1992年,一颗陨石击中了乌干达姆巴莱的一颗香蕉树,之后弹起来的3克重的碎片打到了旁边有个小男孩的头部,没有大碍。
2009年6月,一颗仅有豌豆大小的陨石砸中了一个德国少年,从他的皮肤上擦过,在地上砸出一个坑。
这两个无疑是幸运的,他们都没有被陨石直接砸中,虽然这两块陨石很小,但也具备致命的威力。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一块直径17-20米,重量约7000吨的陨石坠落,在接近地面时突然爆炸形成陨石雨,造成300栋房屋破损,1200人受伤,大多数是被陨石爆炸震碎玻璃而受伤的,没有人被直接击中。如果当时这块陨石没有爆炸,落到地面上的威力可想而知。还有个说法,这块巨大的陨石落地前20秒时从后面快速飞来一个不明物体将其击碎,有人怀疑是外星人在恐吓或者保护人类。
在印度发生的这起陨石坠落事件虽然规模很小,但是造成了死亡。2016年2月6日,印度南部泰米尔那德省,一个物体从天而降,落到了印度巴拉蒂达桑工程学院的食堂附近,一名路过的巴士司机不幸被砸中身亡,另有1名学生和两名工人受伤,产生的冲击波震碎了附近教室和车辆的玻璃,还砸出一个大坑。调查人员在现场发现一小块类似金刚石的岩石。后续的消息不详,不知道这块天外来物是陨石还是太空垃圾,不过这也称得上是百年难遇的奇事。
在各国的史书当中,也零星记载着几起陨石击中事件。相传“位面之子”刘秀带兵对抗王莽大军时,突然一阵陨石雨从天而降直接将王莽的数十万大军摧毁,但这些历史传说可信度很低。
1490年明朝弘治三年,在甘肃陕西交界的庆阳,一阵陨石雨导致数万人死亡,真实性未知。
1888年8月22日,在当时的奥斯曼治下的伊拉克一个叫迪拉瓦的村庄里,下了一阵持续10分钟的陨石雨,一名男子被砸死,另有一名男子被砸中导致瘫痪。
以上就是比较著名的陨石击中人类事件,不知道被陨石砸中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
有没有地球人类被陨石击中的先例?为什么?
有没有地球人类被陨石击中的先例?为什么?
陨石坠落杀死人,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一般我们看到流星的机会还是比较多的,但看到火流星的机会就不多了,而陨石坠地的机会则少只有少,被陨石击中比中六合彩的概率还要低一些!
第一个被陨石杀死的人
土耳其研究人员在查询国家档案馆时发现了一个重要资料,1888年8月22日伊拉克苏莱曼尼亚发生了陨石伤人事件,造成一人死亡,另一人瘫痪!
一直以来都有传闻人被陨石集中受伤新闻,但大都没有获得证实,不过此次事件的描述比较有意思,研究人员发现总共发现了三封用奥斯曼土耳其语写的信来描述这一事件,并且将该事件的调查报告呈给了奥斯曼帝国第34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这足以说明事件的真实性,当时也有大量的目击报告证实确实有陨石坠地。
1954年击中了安·霍奇斯的家
关于陨石伤人事件土耳其的肯定不是第一次,只是这次有详细的调查记录!最近一次是2019年,一位14岁的男孩被一个豌豆大的陨石击中,不过造成的只是皮外伤。1954年时一颗重达4千克的陨石击中了美国锡拉科加市的一间房子,击穿天花板,掉在地上,弹起的陨石击伤了正在沙发上睡觉的安·霍奇斯,幸亏受伤不重,逃过一劫!
相信他们应该很庆幸,因为地球大气层保护了所有人类!
月球和火星上活动的人类应该如何来防护?
地球的大气层功能可不小,它除了让地球看起来有一个蓝色的天空以外,还有N种功能:
- 大气层提供了呼吸用的氧气
- 适当的大气压保证液态水的存在
- 臭氧层阻挡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
- 适当的温室效应保持地球足够的温度
- 大气层将大量微陨石烧毁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
当然本文只讨论最后一种特殊的功能,陨石在进入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层的加热,但这个加热在初期并不是摩擦,而是激波加热,这个功能相当重要,因为激波加热会导致这个天体受压不一致,一个松散状的彗星类就可能会解体,到达地面前就破裂爆炸,就像车里雅宾斯克的小行星一样凌空爆炸,这比撞击地面的影响小多了!
另一个激波效应就是加热,大部分不够大的微陨石就直接烧毁了,根本不会到达地球表面,因此大气层将太多的微型天体像一个防护层那样给阻挡了,当然最终大的陨石还是会掉到地球上,这极大的减少了人类被陨石击中的概率!
各位可千万不要以为进入地球的陨石不多,因为地球每年都会接受来自宇宙的超过几十万吨的微陨石,如果都到达地面,估计每年都有数千甚至上万人受伤!
月球与火星基地怎么办?
现在似乎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登陆过月球表面也不过十几个人,而火星则只有十来个探测器,考虑这些设施的防护,似乎没啥必要,但其实以人类当前的技术,月球和火星表面建造基地,不过是隔层窗户纸而已,关键是足够的投入!
所以月面基地的计划于设计早已展开,而很多设计图中,早期的都是宏大规模的地面建筑,但到后半程则是越来越接近现实设计中,大都半地下的,这确实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因为月面无大气,一粒微陨石直接就能砸到月面,穿透建筑表面造成建筑破损或者失压,如果在地下或者半地下,那么很明显就能覆盖月壤并且处理后用于阻挡微陨石袭击。
火星温室这种建筑建在露天环境,至少可以利用阳光
火星基地则比月球要好一些,因为月球无大气,火星则有地球1%的大气压,因此穿过火星大气层时,小行星仍然部分甚至全部被烧掉,当然也取决于进入火星大气层的天体质量,它比地球的阻挡作用要小很多,但仍然足以挡住一部分。
当然地下用人工照明也并非不可,还能保温
所以火星建筑设计在地面的相对比较多,但也有设计在地下的,不过在地下的建筑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阻挡微陨石,另一个则是保温,因为火星平均温度只有-32℃,地下利于保温,而月球也同样,白天温度127℃和夜间温度-180℃,温差高达300多度,哪个设备受得了?所以只能躲在地下,不仅躲避低温,也躲避高温!
有没有地球人类被陨石击中的先例?为什么?
有没有地球人类被陨石击中的先例?为什么?
先给出明确的答案,研究表明确实存在地球人类被陨石击中的先例。
2020年3月6日,加州大学地质学家詹姆斯.肯尼特的研究团队(James Kennett)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在对阿布.赫雷拉(Abu Hureyra)考古遗址的样品进行深入研究后,科学家发现了陨石击中人类聚居地的证据。
阿布.赫雷拉考古遗址占地约11.5万平方米,位于幼发拉底河谷南侧,是一个距今约有1.3万年的早期人类的聚居地,科学家认为这个遗址正处于早期人类开始定居并发展种植业的时期,因此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早在1974年的时候,阿布.赫雷拉考古遗址就因为人们修建了塔布卡水坝而被淹没,但在此之前,科学家就从这里提取了大量的样本以供未来的研究。
詹姆斯.肯尼特的研究团队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这些样本,通过先进的分析设备,他们发现在提取到的样本中,广泛存在着一种玻璃状的岩石微粒。在经过进一步分析以后,科学家发现这些玻璃状的岩石微粒形成于12800年前,其成份包括铁、镍、铬、钛、铂、铱等等元素。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玻璃状的岩石微粒必须在2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下才可以生成,很明显,以早期人类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产生这样高温的。
科学家认为,这就是陨石击中人类聚居地的证据,因为当陨石撞击地面时,其自身携带的动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热能,同时还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从而在撞击点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而这种玻璃状的岩石微粒就可以在这种环境中生成。
事实上,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科学家发现,在12800年前的更新世尾期,一种只能在寒带生存的仙女木属植物忽然大量地出现在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并且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1500年前,这说明了当时的北半球经历了一次长达1300年的寒冷时期,科学家将这段时期称为“新仙女木期”(Younger Dryas)。
关于“新仙女木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不少的假说,其中“彗星假说”认为,在12800年前,一颗巨大的彗星在撞击地球前发生了爆炸,其产生的碎片在撞击地面后造成了北半球的气温陡然下降,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北半球在接下来的1300年里都处于一个寒冷的时期。
需要指出的是,在近些年里,越来越多的证据都支持上述的“彗星假说”,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在地球上发现了大约30个疑似“彗星假说”所描述的彗星碎片撞击过的地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位于格陵兰岛海瓦塔(Hiawatha)冰川下方的一个巨大的陨石撞击坑。
在2018年的时候,科学家发现了这个隐藏在海瓦塔冰川下方大约1千米处的陨石撞击坑,后续研究表明,该陨石撞击坑直径大约为31公里,其形成时间大约在1.3万年前,而撞出这个坑的,是一颗直径约为1至1.5千米的陨石。
我们可以看到,此次科学家发现陨石击中人类聚居地的证据,也强烈地支持了“彗星假说”。对此,科学家做了一个合理的推测:在12800年前爆炸的那颗彗星所产生的碎片,形成了若干颗大小不等的陨石,而正是这其中的一颗陨石,击中了这个早期人类的聚居地。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