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哪个战斗力强?

千寻君来回答。

猫科和犬科都有很多种类,各成员体型相差很大,我们不能粗略的说“猫科体型比犬科大”,应该综合各方面来比较。

最大体重

猫科当中体型最小的成员是黑足猫和锈斑豹猫,都只有1公斤左右,而最大的猫科动物老虎狮子都能超过250公斤,体重能超过100公斤的有5种——虎、狮、美洲豹、花豹、美洲狮。▲图中的豺实为黑背胡狼

最大的犬科动物是马更些狼(不算家犬),最大记录是104公斤,但未被确认,80-90公斤就是野生犬科的极限体重了。因此对比两者的最大体重,猫科动物明显具有碾压般的优势。

平均体重

猫科动物当中,平均体重能达到100公斤的只有两种——狮和虎。美洲豹最大亚种的平均体重也能突破100公斤,但整个种群平均体重无法破百,花豹和美洲狮的最大亚种平均体重能达到65公斤以上。猎豹大种群平均体重能超过60公斤,雪豹最大最大种群平均体重能达到45公斤。▲北美各地区灰狼体重

而犬科平均体重最大的还是马更些狼,雄性平均体重45-50公斤,雌性37-40公斤,但马更些狼只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如果计算整个灰狼种群的平均体重,就会低于30公斤。因此在平均体重方面,犬科的劣势也很大。

整个猫科家族中,一半左右的种类体重低于10公斤,而犬科当中,80%的种类体重低于10公斤。

所以对比两者的最大体重和平均体重就会发现,犬科的整体实力确实逊色于猫科。

武器

猫科动物有两大武器——牙齿和爪子。猫科动物的犬齿非常发达,可以深深扎入猎物的身体内,因此猫科动物擅长咬喉。猫科动物的爪子也是利器,配合力量强大的前肢可以扳倒比自己大数倍的猎物,这是犬科做不到的。 犬科动物当中只有豺擅长使用爪子攻击,但豺太小了,其它的犬科都只能靠牙齿撕咬。犬科的犬齿比猫科短,臼齿发达一些,但臼齿是用来咬碎食物的,无法攻击。

因此在武器和战斗技巧方面,猫科强于犬科。

两者的实战案例

猫科和犬科在自然界存在极大范围的分布重合,因此两者的冲突非常多,甚至有些之间是死敌。▲孟加拉虎轻松杀死豺,两者体型差距太大了,不过有群豺围攻孟加拉虎并将其杀死的案例,但豺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母狮杀死非洲野犬▲美洲狮杀死灰狼▲上图美洲狮咬死灰狼之后被猎人杀死

两者算是一对死敌,美洲狮经常杀死落单的灰狼,而灰狼可以通过围攻杀死美洲狮▲猞猁单杀比自己大一圈的灰狼

在东欧和北欧地区,猞猁是控制狼数量的主力,猞猁会趁狼群外出觅食时,赶走守巢的母狼,钻进狼窝杀死狼崽,还会攻击落单的会狼。在两者的冲突中,猞猁的体型通常比狼小,这足以说明,在同体型的情况下,猫科动物的战斗力远胜犬科。

所以在自然界,犬科动物处于中大型猫科动物的压制之下,它们通过组队抱团来对抗独行的猫科动物(狮子除外)。因此,同体型下猫科动物的战斗力强于犬科是毫无疑问的。

我是百科千寻君,关注自然,热爱自然,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哪个战斗力强?

谢邀。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两科的动物大都是食肉动物,而且在自然界中都属于食物链上层的动物。并且无论是猫科还是犬科下都有不少的动物,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拿出某个猫科或者是犬科动物来与另一种比较。因此这是个既有意思又繁琐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下这两科动物。

犬科动物

自然界中的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分方式(界、门、纲、目、科、属等等),而犬科则是众多动物科中的其中一种。

在世界上,犬科动物的种类大约有36种左右,我们常见的狗狗就是标准的犬科动物。犬科动物大都有以下四种共性。

一,体型中等 ,身材匀称

二,四肢修长,善于奔跑

三,面部较长,而且耳朵竖直

四,犬齿和裂齿发达,且擅长群居

从大多数的犬科动物的习性笔者大约总结了以上四个犬科动物的特点,由于犬科动物的犬齿和裂齿比较的发达,所以,从宏观上来看,犬科动物在自然界的咬合力比猫科动物要强。我们常见的犬科动物有豺、狼、野犬、狐狸等等。

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一样,都是众多动物科中的其中一种。猫科动物分为三个亚科-猫亚科,猎豹亚科和豹亚科,在猫科中一共有38种动物,猫亚科的动物大都体型较小,比如野猫、家猫等等,但是在猫亚科中也有一位体型较大的成员,它就是美洲狮。

猎豹亚科很简单,就只有猎豹这一种动物。

而在所有的猫科动物里,要属豹亚科的动物种类最多,而且体型最大最凶猛。豹亚科的动物包括老虎、狮子、美洲豹等等。从豹亚科的动物我们可以看出,随便豹亚科的任何一位成员在其生活的领域里都是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

猫科动物大都具有以下四种特点。

一,体型偏中大型为主,身材匀称

二,四肢发达,善于奔跑

三,头大且圆,擅长独居(狮子除外)

四,有可以伸缩的尖利的爪子,而且裂齿发达

从上面两种动物的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科的动物还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比如裂齿和犬科都很发达,都善于奔跑,身材匀称等的。但是,两科动物也有着很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体型和生活习性(群居和独居)。

我们要判断两大科的动物,不能仅用一种动物做对比,而是应该综合来比较一下。

最大的猫科与犬科动物对比

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是老虎中的东北虎。野生雄性东北虎的平均体重在300公斤左右,体长在2.5米左右(不含尾巴),而且成年雄性东北虎的咬合力接近500公斤,无论是游泳、爬树还是奔跑都是它的强项。因此,在东北虎生活的领域,没有动物能够挑战它。

而现存体型最大的犬科动物是狼中的北美灰狼。野生雄性北美灰狼的平均体长接近2米,体重在60公斤左右,成年雄性北美灰狼的咬合力在300公斤左右。

综上,东北虎无论是体长体重还是咬合力都要秒杀北美灰狼,所以,最大的猫科动物战斗力是强于最大犬科动物的。

最小的猫科动物和最小的犬科动物

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就是沙丘猫。沙丘猫主要生活在非洲北部的沙漠附近,由于它的毛发颜色与沙子的颜色非常接近,因此在沙漠中捕猎,它几乎是零失误的。

但是,沙丘猫的平均体长仅有50公分左右,体重也仅有3公斤左右。是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而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动物是狐狸的一种,它的名字叫做耳廓狐,耳廓狐也是生活在非洲北部的一种犬科动物,它的毛发与沙丘猫很接近,它同样擅长在沙漠中捕猎猎物,

成年的耳廓狐的平均体长在35公分左右,体重在1.5公斤左右,因此,远远看上去,耳廓狐就像是一只小猫咪。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体型和体重上最小的猫科动物是最小犬科动物的接近两倍,再加沙丘猫是绝对的肉食动物,它的猎物以啮齿类动物和蜥蜴为主,而耳廓狐则是以植物性为主,偶尔会捕猎小型啮齿类动物。

所以,综合上,最小的猫科动物沙丘猫比最小的犬科动物耳廓狐的战斗力要强一些。

(耳廓狐)

(沙丘猫)

体型相等的猫科和犬科动物对比

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猎奇君翻阅了大量猫科和犬科的数据发现,同体长下,猫科动物比犬科动物的体重平均要高出30公斤左右(以中大型的动物为例),比如苔原狼的体长接近2米,但是体重仅有50公斤左右,而体长接近2米的美洲狮,则有100公斤左右的体重。其实这与犬科动物大部分的毛发比猫科动物厚有关,所以看起来差不多体型的两种动物,实际上体重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

所以,即使是体长相同,猫科动物也足以碾压犬科动物。

(苔原狼)

(美洲狮)

综上,同时成年的情况下,如果体重没有太大的悬殊,猫科动物的战斗力平均要强于犬科动物的。

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哪个战斗力强?

一般体形相当的话,猫科动物的柔韧性、及四肢力量、爪牙力量都会优于犬科动物。所以单独搏斗中猫科动物占有一定优势。由于一般犬科动物体形相对偏小,所以它们善于成群结伙协同捕猎,另外犬科动物的体能耐力要优于猫科动物。猫科动物具有良好的爆发力和柔韧度,犬科动物具有良好的体能耐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我记得看到有人提问,为什么家里的狗狗比猫更亲近人类,实际上就是犬科动物具有协同合作的关系,当它把人类当作同伴时,就会很好的配合行动,并有很好的集群意识。反观猫咪则比较独立,喜欢我行我素,这就是它的天性。

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哪个战斗力强?

猫科不论在体型、力量、敏捷性、速度这几方面都对犬科有压倒性的优势,但耐力方面就反过来,猫科的耐力都很差,速度最快的猎豹只能跑个几百米就不得不停下来,所以捕猎都是以短距离的偷袭为主。可是野外的犬科动物却无一不是耐力高手,一次性跑个几公里把猎物耗得没体力再进行猎杀是普遍的伎俩,非洲野犬、北美灰狼都是个中翘楚,猎狗也普遍具有这种能力,就连常见的哈士奇、阿拉斯加也都善于长途奔跑。

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哪个战斗力强?

  回答正题之前我想补充点内容。大家可能对犬科动物的印象太过刻板了,觉得猫科的灵巧、装备精良,觉得犬科的全部动物都像家犬,然而这是错的。

  其实犬科的动物,有些也会爬树,有些也能伸缩指甲,有些也是舌头带倒刺,狼能翻过3米高的围墙,豺比狼更敏捷,豺也比虎、豹更敏捷。犬科主食是肉,但也吃果子,随然体型最大的是灰狼,可以超过150斤,但功夫最好的是豺。我见过狡猾的胡狼为了捉河边饮水的鸽子,而故意装瘸,这智商是狮子赶不上的。

  多数猫科的四肢短粗有力,例如猫、野生的虎、豹的反应速度、平衡感、技巧性,要比狗、比野生的狮子更好。

  题主问谁的战斗力最强,我想说猫科里轻量级的是猞猁、狞猫,重量级的是野生老虎;犬科里的是豺,毕竟凶残的豺群能把孟加拉虎杀死,孟加拉虎是体型仅次于东北虎的第二大猫科动物。

  有的人可能想起鬣狗,它并不属于犬科也不是猫科,它是鬣狗科。鬣狗当中名声大噪的一个是“非洲二哥”——斑鬣狗,母的比公的体型大,母鬣狗的生殖器的外观酷似雄性,是母权社会的物种。

图3就是豺

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哪个战斗力强?

人们戏说猫和狗是冤家,却没想到这真是亘古的世仇。

作为宠物,猫和狗各自是猫科和犬科最常见的物种,它们生活在人类身边表现出了两种迥异的脾气,在野生环境中也有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猫是敏捷的化身,以灵巧的动作突袭猎物,总是单独行动,是纯粹的肉食者;狼是耐力的象征,不知疲倦地追踪目标,喜欢协作狩猎,食腐吃素都无所谓。

这样大相径庭的生存策略代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顶级掠食者争夺战:在旧大陆的生态系统中,哺乳动物中的掠食者全部来自食肉目,这个成功的类群源自始新世晚期的北美,演化自一个称为“细齿兽总科”的古老类群,它们在恐龙灭绝后不久就出现了,形态往往类似今天的鼬,会爬树,捕食昆虫等小动物。

始新世晚期是新生代气候变化的分水岭,全球气候从温暖湿润缓慢转向干燥凉爽,这类食虫的小兽大约在4200万年前发展出最早的食肉目,分裂出两个主要的分支:一支留在树上,包括猫的祖先,称为猫型亚目;另一支经常走到地面上,包括狗的祖先,称为犬型亚目。

在那个古老的时代,陆地上的顶级掠食者大都来自一个更加古老的肉齿目。

100公斤的父猫、500公斤的鬣齿兽、800公斤的裂肉兽,它们与食肉目关系很近,但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吻部较长,大脑较小,腰部不灵活,走路时全脚掌着地——这些深层次的解剖缺陷最终成为竞争的掣肘,使它们在接下来的1000万年里渐渐败给了新崛起的食肉目,最终灭绝了。

食肉目最早崛起的顶级掠食者是猫型亚目的猎猫科,它们在4000万年前出现在密林中,沿着岛链一路扩散到欧亚大陆上,并在2800万年前达到了顶峰,长着突出嘴外的巨大犬齿,像极了后来的剑齿虎,代表物种就叫“伪剑齿虎”(Hoplophoneus),它们体重可达160公斤,四肢较短,相信会匍匐接近猎物,突袭后用锋利的犬齿切断猎物的喉咙。

像这样的剑齿攻击专门应对大型猎物,是猫型亚目的特色装备,分布在三个科的几十种剑齿虎占据了中新世食物链的顶点。北美的巴博剑齿虎不但有22厘米长刺刀般的犬齿,下颌还长出凸出的刀鞘保护犬齿,和现在的非洲狮差不多大——而它最激烈的竞争对手,就是犬科的堂兄。

犬形亚目很早就分出了两支,一支留在森林中,维持了类似鼬的形态,包括熊科、鼬科、浣熊科等,另一支勇敢地走向草地和荒原,在4千万年前发展为犬科。随着中新世的气候越来越凉爽,森林不断退化为草原,善于奔跑的犬科迅速繁荣起来。与巴博剑齿虎同时出现于北美的上犬属(Epicyon haydeni)可以长到孟加拉虎那么大,彼此都是最激烈的竞争对手——然而气候日渐干冷,大型猎物日渐稀少,它们都灭绝了。

但猫形亚目和犬形亚目的竞争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变得越发激烈:上新世的气候越来越冷,更新世甚至爆发了冰期,北温带的大型猫科动物,尤其是剑齿虎,仍然执着地伏击猎物,用巨型犬齿切开它们的喉咙,犬科动物却越来越精于群体协作,长途奔袭围攻野牛和野马。猫科的剑齿虎亚科成为最后一批有剑齿的掠食者,随着大型猎物减少而败给犬科的恐狼和灰狼,在更新世晚期灭绝了。

今天,猫科和犬科的势力范围已经尘埃落定:前者在热带和温带森林中仍然占据着食物链的顶端位置,继续它们精英主义的独行和突袭,后者占据了更加广袤的草原,推广它们集体主义的围攻和追猎。而在两者重叠的地方,在旧大陆的热带草原上,就由最像狗的猫来统治:狮子是猫科动物,但它们协作狩猎的方式更像犬科动物;还有鬣狗,它们是猫形亚目的成员,却完全过上了狗的日子,简直是叛徒。

最后回到问题,猫科动物和犬科动物哪类最强?我们看到两者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策略大相径庭,所谓的「最强」也不能仅靠武力、体型等等来评判,这个问题也就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