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实际控制疆域为1576万平方公里,这是夸大还是事实?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巅峰的时代之一,唐朝很强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对于唐朝巅峰时期的版图,到底有多大,后世却始终存在很大的争议。
之所以会存在争议,最主要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唐朝的羁縻制度,以及藩属国的制度。
在结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首先来了解一下,唐朝庞大的版图,到底是怎么来的?
公元617年,随着隋朝统治的瓦解,隋朝高级贵族李渊,在太原地区悍然起兵,而后直扑长安。因为李渊在起兵之前,准备得非常充足,所以仅仅几个月之后,李渊便攻破了长安,控制了整个关中。
入主长安之后,大概又过了半年多的时间,到了公元618年5月的时候,李渊正式称帝,唐朝也自此开国。不过,唐朝刚开国的时候,其实仅仅只能控制关中地区,以及山西地区的一半而已。
而接下来的几年当中,李唐政权开始不断向外扩张,扫平其他割据政权。在此期间,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先后在北方击败了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强敌。这几场硬仗打完之后,唐朝统一中原的大势,就已经无法逆转了。
在李世民横扫北方的时候,李唐政权在南方也没闲着。就在唐朝开国的同时,李渊派遣以李孝恭为首的几位李家王爷,趁乱前往蜀地,接收当地的地盘。后来,李孝恭招抚了整个四川地区,而后又在副将李靖的帮助下,横扫整个南方。
到了公元624年的时候,随着江南地区的辅公祏叛乱被平定,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几乎已经彻底被唐朝占领。而接下来的两年里,唐朝暂时停止了对外的扩张。一是因为当时唐朝已经统一了中原,此时需要休养生息。二是因为当时唐朝的高层,因为太子之位产生了很多矛盾。因为这些矛盾的存在,无法再集中精力,对外扩张。
直到两年之后,到了626年,随着玄武门事变的发生,李世民干掉了自己的大哥,并且逼迫父亲李渊禅位给自己,这场储位之争才终于结束。但是,就在李世民刚刚登基的同时,北方的东突厥便得到了消息。
得知唐朝内乱的消息后,东突厥这边,或许派大军南下,直扑长安。当时长安城守卫极为空虚,多亏了李世民玩了一出空城计,这才吓退了突厥大军。后来,双方在长安城外的渭水便桥上,重新签订了和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签订以后,唐朝和东突厥双方,都得到了暂时的和平。但是,向来战无不胜的李世民,哪里受得了这种闲气?所以,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李世民一直在进行各种战争准备。三年之后,趁着北方下大雪,李世民派李靖率军,突然进攻,最后一战灭了东突厥王帐。自此之后,整个蒙古高原,也基本上落入了唐朝的实控范围当中。
不过,这场战争之后,面对广袤的草原,唐朝政府也必须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如此广袤的草原,唐朝到底该怎么统治呢?
要知道,在唐朝之前,不管是秦汉时期,还是后来的魏晋南北朝,亦或者是再后来的隋朝,大家都没有直接控制过草原。对于如何管理草原,中原王朝可以说是一点经验都没有。所以当时的唐朝统治者,也基本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如果将统治中原地区的政策,原封不动,直接搬到北方草原上去,这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都不一样,导致百姓过得是游牧生活。很多中原地区的统治方法,拿到草原上根本就无法执行。
经过仔细的研究之后,最后,唐朝的统治者,选择了所谓的‘羁縻制度’。
所谓羁縻制度,并非唐朝首创,而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在这套制度之下,中原政权在边疆地区,设置特殊的行政单位,承认当地酋长或者首领,对当地百姓的统治权。这些特殊行政单位,除了在政治上隶属中央王朝、经济上需要朝贡之外,其他事务基本上有其自治。
这套制度,弊端肯定是存在的。比如说,这些酋长的位置可以世袭,一旦中央政权衰落,这些边疆部落便可能会反叛。这种事情,后来在唐朝的历史上,确实也发生过很多次。但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说,这个制度,已经是相当先进了!至少,它解决了如何有效统治边疆地区的问题。
至于说,如何进一步强化统治,结束这些边疆部落的独立能力,这得等到清朝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以后才行。不过那个时候,中原王朝在实行类似政策方面,已经有了上千年的经验,自然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而这套制度被确立起来之后,唐朝便有了继续对外扩张的制度保证。再加上唐朝初期的强大军力,所以接下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唐朝开始持续扩张。
首先,在灭掉东突厥之后,唐朝周围的边疆政权,纷纷对唐朝表示臣服。不过,就算是臣服,他们还是会偶尔在唐朝边境捣乱一下。比如西北的吐谷浑,就是其中的代表。对此,李世民自然是不能忍的。在灭亡东突厥数年之后,李世民再次派出老将李靖,指挥大军进攻吐谷浑。
这一战之后,唐军一口气打到今天新疆和田县,彻底消灭了吐谷浑的主力。在这场战争之后,吐谷浑可汗被逼自杀,整个政权投降了唐朝。接下来,为了彻底消除吐谷浑的隐患,唐朝在吐谷浑的地盘内驻军,并且严禁吐谷浑组织自己的军队。自此之后,青海以及新疆东部的广袤地区,也全都被唐朝纳入了实控范围当中。
解决了吐谷浑之后,又过了几年,西域的高昌国又不老实了。当时的高昌国,是西域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在西突厥的怂恿之下,高昌国不但停止了对唐朝的朝贡,而且还切断了唐朝通往西域的商路。此后,李世民派大将侯君集,率军进攻,一战灭了高昌国。此战之后,唐朝的势力范围,开始扩张到西域。
灭亡高昌之后,唐朝经过了几年的修养生息之后,李世民又盯上了东北的高句丽。后来,李世民率兵亲征高句丽,但因为高句丽情况比较特殊,最后虽然重创了高句丽,但却没能直接灭掉高句丽。
此战之后,李世民也做出了反思,意识到高句丽是一个农耕型政权,和以往的突厥和吐谷浑不同。所以,在这之后,唐朝修改了战争策略,选择先进行骚扰,等到高句丽国力衰落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彻底将其灭掉。
此后的几年里,唐朝坚决执行了这项政策,几乎每年都会对高句丽发起袭扰战。但遗憾的是,几年之后,随着李世民身体情况越来越差,唐朝不得不暂停对外扩张。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李世民病重去世,其子李治登基。而李治登基之后,初期又一直忙着和前朝老臣争权,也没有对外扩张。
直到李治登基六年之后,随着李治坐稳了皇位,李治才重启了对外战争。不过,经过整个贞观年间的扩张后,李治还能选择的敌人,只剩下了三个,分别是东北的高句丽、西域的西突厥,以及高原上的吐蕃。
因为吐蕃当时已经相对臣服,所以李治选择对高句丽和西突厥开刀。李治先是重启了对高句丽的袭扰战,同时派遣大将苏定方,率军进入西域,对战西突厥。苏定方在真正的唐朝历史上,是个相当厉害的人物。最后,苏定方花了数年的时间,直接扫平整个西域。经过这一战之后,整个西域,也完全落入到了唐朝的实控范围当中。
西域这边的战争结束之后,东北的高句丽,也被解决得差不多了。所以,不久之后,唐朝对高句丽发起灭国战。由唐初名将李绩指挥,最后彻底灭了高句丽,将辽东地区全部控制起来。
至此,唐朝的版图,达到了巅峰。东起朝鲜半岛,西到中亚咸海地区,北到西伯利亚,南到越南顺化一带,都是唐朝的地盘。这也是目前史学界最认可的一种情况,此时的唐朝,实控领土为1237万平方公里。但这个面积里面,是不包括藩属国的。
不过,随着唐朝版图急剧扩张,很多矛盾也凸显了出来。以当时的生产力和交通能力来说,唐朝根本无法长时间统治如此广袤的疆域。
所以,在这之后不久,随着李治身体情况下降,唐朝对边疆的控制能力开始下降,边疆开始不断叛乱。而李治时代之后,唐朝便再也没达到过这么广阔的疆域了。
唐朝实际控制疆域为1576万平方公里,这是夸大还是事实?
网络上有一个很搞笑的词,叫地图开疆,今天就借讨论唐朝最大疆域面积,具体展开说一说。先说一个史学界公认的结论,唐高宗时期1237万平方公里是普遍采纳的数据,而非1500或者1798万平方公里。
争议根源之一:羁縻问题第一个将羁縻这个词发扬光大的太史公司马迁,虽然这个词不是他原创的。
羁,原本指的是马络头,也叫马笼头,是用绳子或者皮具绑在马头的器具构成部件之一,有控制马匹的作用。中医的络脑,可能有借鉴这个意思。司马迁则将其引申为军事控制的意思,后世又进一步增加政治控制的含义。
縻,原本指的是牛靷,牛鼻子上套着的绳子,后来词义扩展为连接马或者牛与车的牵引皮带,马或者牛正是通过靷拉着车子前进。所以这个靷有联系的动力的意思,而经济正好是不同势力之间最好的连结手段,所以司马迁将其引申为给与经济或者物质上的支持与抚慰,促进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深。
当然了,也可以大致认为这是两种控制手段,“羁”偏向镇压(军事、政治),“縻”偏向怀柔(经济、物质)。前者主要是宣示主权的作用,表示你的地盘是属于我的领土范围;后者则具有浓烈的笼络的意思,包含着以夷制夷的思想。而这两个手段,是我国古代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政权的主要统治手段。因为中原王朝主要是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生活不是很适应,所以这些手段就成了权宜之计了。
羁縻州指的就是,使用羁縻手段,治理他们的地盘,所置之州。羁縻州的统治相对中原与江南地区的州道郡县,统治力度要弱很多,因为羁縻州最多只是派兵镇守,具体到地方的治理,还是得依赖当地的首领或者统治者。明清时期对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运动,废除当地首领与统治者,改为朝廷委派官员管理当地,是对羁縻州问题的改革措施,由地方自治转变为更稳固的朝廷直属统治。
与“改土归流”类似的做法,其实在唐朝也有,比如东北地区就是以营州为中心展开解决羁縻州问题的。只不过因为当地时不时出现的叛乱,以及安史之乱的影响,会在直属州与羁縻州之间互相转换。也正是这种转换,使得疆域面积出现争议。
很多人认为羁縻州不能纳入疆域范围,因为统治不稳固,所以用地图开疆来讽刺这种行为——这其实是不对的,羁縻州是可以算到疆域范围内的,只是需要注意羁縻的程度与时间问题。所以西域、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漠南地区、漠北地区等等,只要大唐派兵过去镇守,当地的政权服从统治,都可以以羁縻州的身份纳入大唐疆域。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特别注意时间问题,即便是唐高宗时期1237万平方公里的数据,维持时间也不长。甚至在之后的武周时期还曾丢失了一部分领土,比如安西四镇等等。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营州之战影响十分深远,使得这一带附近的区域,容易在直属州与羁縻州之间变动,甚至也有一度独立出去的。比如天门岭之战之后,渤海国就独立了,变成有争议的领土。
当然了军事力量完全退出羁縻州,才不算羁縻州。所以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恢复往日的辉煌,唐玄宗一直致力于消除武周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在边镇大肆用兵,为的就是解决羁縻问题。至于失去羁縻特征,还能不能纳入疆域范围,又涉及到第二个问题——藩属国了。
争议根源之二:藩属国藩属国的底线是要向某个王朝的统治者称臣,这个不能变。其在内政、外交、经济,甚至军事上,都受制于某个王朝。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藩属国与殖民地含义不太相同,藩属国是能保有一定内政、外交、经济,甚至军事上的权力,范围要比羁縻州大。而殖民地是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完全受制于人,实际地位比羁縻州、藩属国还低下。
不过半殖民地国家有一部分可以算到藩属国里面,但藩属国不全是半殖民地。原因在于殖民地的“殖”有派人过去的意思,藩属国不一定,可能最多只是派军队过去,也可能什么都不派。比如西域诸国基本是属于藩属国的地位,唐朝的时候主要是派军队过去镇守,当地的统治实际还是由各藩属国的国王或者部落首领完成,所以算不到殖民地里面去,只能说是藩属国。
网上有一个唐朝最大疆域面积1500或者1798万平方公里说法,其实就是将吐蕃认为是藩属国,然后算进去了。他们认为,唐太宗时期李世民曾册封吐蕃统治者松赞干布为西海郡王,吐蕃成为大唐的藩属国,所以将其纳入大唐疆域里面。
但是大唐一来没有派兵过去镇守,二来也没有对吐蕃进行内政、外交、经济等方面的控制,实际是不能算成藩属国的。而且文成公主和亲虽然带来了和平,但到了唐高宗时期大唐与吐蕃的关系又转为敌对了,实际是平行的关系,不是君臣关系,更不能算成藩属国了。
1500或者1798万平方公里的说法,可能是加上了吐蕃这块面积,这个是不准确的,是真正的“地图开疆”行为。吐蕃纳入领土范围,至少真正称得上藩属国至少得宋朝以后,尤其是元朝开始才比较符合严格的藩属国定义。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位与统治稳固的顺序是直属州大于羁縻州大于藩属国大于殖民地,直属州是基本盘,羁縻州是即将纳入的基本盘,藩属国称臣的诸侯国,殖民地是亡国了的诸侯国。其中羁縻州到藩属国之间的转换,且可以重合,经常容易引起疆域争议。比如前面讲的渤海国,还有高句丽、南诏国,在羁縻与藩属国之间摇摆,是否能纳入疆域范围容易引起争议,因为他们从羁縻州独立出去的时候,有时称臣符合藩属国的定义,有时反叛,又可能不能算进去。
不管怎么样,在安史之乱之前,这些摇摆区域大致底线还是在藩属国这个程度,要不要算进去,就看你的理解了,反正我是认为可以算进去。
唐高宗时期疆域构成理解了上述概念,再具体分析一下唐高宗时期的疆域构成,就比较有头绪了。
唐朝的疆域也跟前人有关,首先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秦朝的基本疆域,然后是汉武帝开拓的河西走廊与西域,接着是蒙古高原(其中以漠南为主,漠北实际没有统治)。到了唐太宗时期,开拓的首先是汉朝的基本盘,包括汉朝时期的羁縻州,实际是在恢复前人的地盘。
然后唐太宗灭东突厥、吐谷浑、薛延陀,唐高宗灭西突厥、高句丽、百济等都是灭国行为,之后实行的是羁縻统治,设立都护府,他们连藩属国地位都不是,所以将几片区域纳入疆域范围是没有问题的。唐高宗时期西域有安西都护府驻军,葱岭以西的吐火罗也是羁縻统治,所以这一带也能算到疆域面积里面。
所以虽然唐高宗时期急剧扩张,对他们的统治力度可能没那么强,还是羁縻统治为主,但实际大部分不牵涉到藩属国的争议。唯一能谈上藩属国争议的可能是新罗与南诏,这里分别介绍一下。
南诏国本来存在“六诏”势力,处于偏南方的为细奴逻所领导的这一支才是真正的“南诏”。其他“五诏”势力一直在吐蕃与大唐之间摇摆,但细奴逻这一支为了兼并其他“五诏”,在唐高宗时期向大唐称臣,企图借助大唐的力量来达到目的。唐高宗给细奴逻封了个官为巍州刺史,名义南诏上变成了羁縻州,不过实际是藩属国地位。
新罗也与南诏类似,很狡猾,本来一直与高句丽、百济敌对,企图吞并他们。后来隋唐几代帝王屡次派兵征讨,终于在唐高宗时期灭掉了高句丽、百济。新罗在这个过程中的策略就与南诏类似,向大唐称臣,借助大唐的力量灭掉对手,然后伺机兼并他们,不过唐高宗时期新罗开始还没敢乱来。
后来趁着大唐与吐蕃冲突加剧之际,新罗开始统一半岛之路。当然了新罗也害怕大唐报复,灭他的国家,所以马上向大唐称臣请罪,重申藩属国地位。大唐重心在对付吐蕃上,所以就默认了新罗在半岛的统治权,从此退出半岛的羁縻统治,这一带也变成是藩属国性质。
我是比较倾向于将这南诏、新罗这两个“藩属国”算进去的,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虽然这个疆域维持时间大概32年左右,不算长,但是还是相对稳定的,比武周时期、唐玄宗时期争议要小得多。这样一来,1237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确实是大唐最大的疆域面积,不存在“地图开疆”问题。
最后还是提醒一下,吐蕃不能算进去大唐疆域,羁縻州都可以算,藩属国虽然有争议但也可以算进去。
唐朝实际控制疆域为1576万平方公里,这是夸大还是事实?
明显夸大了!不知这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唐朝289年,初期,中期,后期,末期实际控制疆域变化应该是很大的!就算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最强盛时,也达不到这个数!唐朝自始至终没有控制过西藏,东北都属于外藩,云南仅仅是册封国。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皇帝成为摆设,中原地区都是大乱局面,边疆谁去管理呀?
实际稳定控制边疆,且疆域面积最辽阔的应该是乾隆年间的满清帝国!西藏,台湾,西域,漠北高原,东北地区完全纳入大清一统宇内。1820年版的大清疆域图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整的,为现代中国奠定了基础。
当然,与1949年以后比起来,大清的面积固然要大一些,但新中国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更精细化,真正做到了行政到村,无一人遗漏!所以作为中国人应该感觉到很自豪,我们生活的家园辽阔而又美丽,大江大河,高山草原,雪域森林应有尽有!
唐朝实际控制疆域为1576万平方公里,这是夸大还是事实?
唐朝实际控制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是仅此于元朝的,疆域1576万平方公里,不仅没夸大,而是有一定事事依据的。
听我到来。经过唐太宗、唐高宗两代皇帝大规模的对外战争,至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东至今朝鲜半岛、库页岛,北达今蒙古及其以北西伯利亚高原,西到今中亚一带,南抵今越南及南海诸岛,成为当时世界上罕有其匹的庞大帝国,使大唐声威远播,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高宗总章(668~669)初平高丽,设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统高丽、百济、新罗及靺鞨诸部,辖境相当于今辽宁、吉林及朝鲜半岛一带。
高宗调露元年(679),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治所在宋平(今越南河内市)。统南海诸国及境内诸羁縻州。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及南海诸岛。
唐贞观十四年(640)灭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高昌故城)。显庆(656~660)、龙朔(661~663)期间平定西突厥并招抚原西突厥诸部落、属国后,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县),统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焉耆)。长安二年(702)分安西都护府天山以北置北庭都护府,治所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北破城子)。安西、北庭两都护府所辖之地相当于今新疆天山南北、葱岭及其以西直至中亚一带。
贞观二十年(646)灭薛延随汗国,漠北铁勒诸部降服。次年置燕然都护府以统之,治所在西受降城(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东南四十里。龙朔三年(663),燕然都护府与瀚海都护府合并,仍称瀚海都护府,统一管理碛北铁勒、突厥诸羁縻府州,治所在漠北回纥牙帐(今蒙古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总章二年(669)改称安北大都护府,治所在金山(今蒙古国科布多境内)。安北大都护府辖境相当于今蒙古国及其以北直至西伯利亚高原一带。
按现代科技计算,大唐盛时疆域近1600万平方公里,不为夸张。
唐朝实际控制疆域为1576万平方公里,这是夸大还是事实?
唐朝实际控制区域:
汉地(这就不解释了)
漠北:唐朝在控制漠北期间一直是在漠北设置行政机构和收税的,而且还登记了当地的人口(以各其酋帅为都督刺史,给元金鱼、黄金为字、以为符信。于是回纥等请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置邮驿。总六十六所以通北荒,号为“参天可汗道”。俾通贡焉以貂皮充赋税。至四月十日置燕然都护府,以扬州司马李素立为都护)(安北大都护府,本燕然都护府,龙朔三年曰瀚海都督府,总章二年更名。土贡:野马胯革。户二千六,口七千四百九十八。)
西域:安西四镇(显庆四年,西蕃部落所置州府各给印契,以为征发符信。龙朔元年六月十七日,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远进西域图记。并请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仍以吐火罗国立碑。)(贞观四年三月,诸蕃君长诣阙,请太宗为天可汗。乃下制令后玺书赐西域北荒之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诸蕃渠帅有死亡者,必下诏册立其后嗣焉,统制四夷,自此始也。)
辽东:安东都护府(开元十一年三月六日。营州玉田渔阳两县。却隶幽州。安东都护府却归燕郡。平州依旧置。)
越南:这个也不解释,宋以前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总体来说,唐朝的实控范围是:东至辽东半岛,西至葱岭,北尽贝加尔湖以北,南抵越南中部。
唐朝实际控制疆域为1576万平方公里,这是夸大还是事实?
就有效领土面积而言(结盟国、附庸国、藩属国、称臣国不算有效领土),我国各朝代领土面积排名如下:
第一:清朝
第二:元朝
第三:明朝
第四:唐朝
第五:汉朝
我们习惯把结盟国、称臣国、附庸国、藩属国领土算做自己的,例如唐朝把吐蕃蒙古算进去,元朝把四大汗国算进去,明朝把西藏新疆外蒙古算进去,严格来说,这是不对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当今美国就是领土最大的国家了,韩国日本都是美国领土了,这些国家都有美国驻军。我们不要像韩国越南一样,自欺欺人地图开疆,越南把自己的历史版图画到长江,韩国也把自己的历史版图画到长江,难道我大中华在长江里游了几千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