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何进死后能杀尽宦官,为什么何进死前不动手?

袁绍在何进死后能短时间杀掉宦官,为什么何进在时不能杀。而且护卫宦官的士兵在何进死后没有全力保护十常侍?

袁绍并不是不想直接杀光宦官,不是非得要让何进先去探路送死,关键是袁绍手头没有军队。按照当时士族与宦官的巨大矛盾,袁绍何尝不想直接把宦官变成肉酱?苦于当时袁绍尚未具有军事实力,只能鼓动何进这个头脑简单的屠夫杀掉宦官。

本来袁绍觉得,以当时何进的优势,怎么着也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未曾想自己和何进小觑了宦官的胆量,造成宦官狗急跳墙何进被杀的结果。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袁绍的背景,袁绍所在的袁家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大家族。在袁氏家族四辈人当中,都曾有人担任过三公。三公在东汉的官场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三公具体包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袁绍的父亲叫做袁逢,担任了司空的官职。袁逢的兄弟叫做袁成,袁成担任了左中郎将,但是袁成死得比较早,加之袁绍是庶子,不是大老婆所生,所以后来袁逢就将袁绍过继给了袁成,以防止袁成一脉断了香火。

袁绍虽然是读书和当官人,但是袁绍长得却不弱小,而是体形魁梧,长得还比较英俊。因此,袁绍得到了父亲和叔父袁槐的喜爱。因此,凭借着家族的优势,在20岁的时候,袁绍就已经当上了县官的职位。

进入官场之后,袁绍很快就发挥出了祖上遗传的当官天赋。在上任期间,袁绍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收买了人心,获得了好的名声。过几年后,袁绍的母亲与父亲双双去世,因此袁绍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这时朝中的宦官势力正在如日中天,宦官一旦有了权力就会为所欲为,将和他们唱反调的士族势力视为最大的敌人。因此,士族在宦官的打击之下日子过得并不好。袁绍作为典型的士族家庭,其本人对宦官也是非常的痛恨,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导致了袁绍日后在宫中见到没胡子的人就杀。

袁绍表面上是闲置在家不做官,但是私底下绝对不消停。袁绍非常喜欢结交一些能打的侠士,并且与具有相同目标和观点的士族,进行频繁的交流,密谋着如何才能推翻宦官的势力。例如,张邈、何颙与许攸等人,都是袁绍府上的座上宾,每年这群士族的人都会聚在袁绍的府上,讨论如何重新夺回朝廷的权力,除掉宦官。而且袁绍无论是在金钱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竭尽全力地帮助这群人,资助他们经费,帮助他们避难。

像日后和袁绍为敌的许攸与曹操,在此时与袁绍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以他们几个人为核心秘密建立了一个反对宦官的集团。但是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他们的活动引起了十常侍的注意,其中中常侍赵忠就对此非常不满,他觉得袁氏家族应该是书香门第,为朝廷为皇帝效命,不应该与那些党人和侠士交往。并且还拿话敲打袁绍,但是袁绍还是没有停止这些活动。

在公元184年的时候,东汉发生了农民大起义,史称黄巾起义。正是由于黄巾起义导致朝廷解除了党人的禁令,因此袁绍等士族获得了解放。此时,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大将军何进找到了袁绍,希望袁绍能够报效朝廷。袁绍等得就是这种机会,趁此机会,袁绍等士族势力重新回到朝廷来争夺权力。

袁绍在与何进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何进此人并没有什么韬略,虽然身为大将军,但是并没有具有和这个官位相匹配的政治头脑,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鼓动。因此,何进就成为袁绍下手的第一个目标。首先,袁绍在何进的手下办事非常得力,成功地获得了何进的信任,此后何进许多差事都交给袁绍放手去干。

但是以目前的力量,想要彻底剿灭宦官势力还是有些困难,直到后来汉灵帝驾崩才改变了朝廷的局面。在汉灵帝死之前,设立了八校尉掌管京城禁军,其中就包括袁绍与曹操。但是何进并不能直接领导八校尉,八校尉中官职最大的是宦官蹇硕。

因此,蹇硕就成为了何进的眼中钉肉中刺。何进的外甥刘辩被立为太子,因此,蹇硕知道如果再不动手的话,以后就没有动手的机会了。在蹇硕谋划政变的时候,有两个太监决定将此事告诉何进的妹妹何太后,何太后听闻此事,将何进召进宫来,商量先一步除掉蹇硕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蹇硕在汉灵帝病重的时候,打算先把何进调出宫去,于是上书皇帝请大将军外出平定叛乱,但是何进就采用一个拖字诀,说什么都不走。直到汉灵帝驾崩,自己的外甥成功地当上了皇帝。在刘辩当上皇帝后,何太后成为实际的掌权者,袁绍兄弟与叔父由于和何进的关系,得以重新回到朝廷担任重要的职务,袁绍被任命为司隶校尉。

掌握权力的何进杀掉蹇硕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蹇硕被何进杀死后,许多宦官都非常害怕被杀。此时袁绍却劝何进进一步铲除所有的宦官势力,起初何进还是非常犹豫,他觉得把为首的几个人杀掉就可以了,但是在袁绍再三地劝说下,还是决定对宦官动手。

考虑到何太后的存在,何进不敢强来,于是袁绍鼓动何进引入外部势力,逼迫何太后同意处死宦官。何进头脑一热就听了袁绍的话,于是在外界势力的干扰下,何进成功杀死了一批宦官。

袁绍假冒何进的意思对宦官赶尽杀绝,但是这种行为逼急了宦官。于是,在何进进宫见太后的时候,以段珪为首的太监们设下了埋伏杀掉了何进,将何进的脑袋扔了出来。袁绍看到此处,便与何进手下的军官冲进宫中杀掉了所有的宦官。之后董卓的到来,夺取了尚未拥有兵权的袁绍的胜利果实,因此袁绍慌忙逃回老家,拉起了队伍开启了讨伐董卓的序幕。

袁绍在何进死后能杀尽宦官,为什么何进死前不动手?

东汉外戚专权与宦官涉政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两个集团互相倾压最终搞垮了汉帝国。何进异母妹受宠于汉灵帝立为皇后,何进封大将军掌军权,形成东汉最后一个外戚势力集团。黄巾起义时镇守京师发现黄巾马元义阴谋封慎侯,势力如日中天。何太后生刘辫,王美人生刘协。汉灵帝欲废长立幼,无耐病重让小黄门蹇硕设西园八校统兵分散何进的兵权。蹇硕曾密谋诛杀何进剪除外戚势力,被手下告了密,被何进杀了。汉灵帝死后,何进立刘辨,太何临朝,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外戚和宦官势力如同水火。何进广结天下士,结党营私。命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为司隶校尉,负责京城制安。袁绍劝何进诛杀十常侍,何进迟疑不决,因因这样做政治风险太大。东汉历史上,梁氏和窦氏外戚势力就是被宦官势力剪除的,袁绍又出个注意让边将入京勤王,何进采纳了这条意见,陈琳认为大将军何进已掌握朝中内外诸事,除十常侍派几个人就可以了,调外兵入京同引狼入室,易生变故。何进刚愎自用,不听劝说,优柔寡断反被十常侍所害,天下分崩离析了。张让等十常侍决定先下手为强骗何进入宫,责问何进,你说宫中污秽肮脏,可公卿以下忠诚廉洁的是谁?没有我们又那有你门兄妹富贵?然后杀了何进。袁绍领兵守在宫门孙外,见何进人头被扔出来,就豉燥士兵放火烧了城内,冲进皇宫把宦官杀个干净。这样左右东汉政权近二百年的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一夜之间消失了,汉朝从此进入军阀割据时期。

袁绍在何进死后能杀尽宦官,为什么何进死前不动手?

这只能说明何进当的这个汉朝大将军是假的,朝廷的大将军啊,天下兵马都能调动,居然得请外援,这不是笑话吗?

就连曹操都说了,乱天下的是何进,就几个捕快便能干成的活,居然还得邀请董卓入京来铲除宦官,岂不是明摆着放着驻守京城的守军和御林军为无物,这不是头脑糊涂是什么?

大将军和宦官,谁手里有兵权,即便宦官把手伸到驻军和御林军里头,但何进只要用他手里头的大将军职权便可以轻易化解,更可以用堂堂正正的名义调动驻军和御林军,找个借口和理由去清除宦官势力。

还有啊,袁绍等人也是有军职的,他们与何进都属于不同派系的朝臣,甚至会有对抗和斗争,但铲除宦官是朝臣们的共同利益,何进之所以不动用他们,无非就是害怕袁绍他们会瓜分或许削弱自己的权力,不舍得分利给他人。

但这也说不通啊,何进以为让董卓入京是抬举了董卓,董卓会对自己感恩戴德,甚至唯命是从,奈何啊,就是引狼入室,毕竟董卓入京,他携带的兵马自然而然会让董卓取代京城的最高军事长官,毕竟在诸多兵马之前,任何人都得小心翼翼。

袁绍很明白何进走了一手昏招,但也没办法阻止,毕竟何进是汉朝的大将军,他调遣地方军入京城,属于大将军的职责范围,哪怕不合法,只要没有捉住把柄,也奈何不得何进,更何况何进是秘密调遣,待袁绍等人知晓,早已经为时已晚。

只要何进不动手铲除宦官,袁绍他们就没法子动手,毕竟何进的大将军职位摆着,没他的号令,御林军和守军都能捏死袁绍,保护皇宫和朝廷。

宦官他们也是在见势不妙就跑入皇宫避难,也就何进这家伙,傻乎乎被骗进去杀了,连何进的妹妹也只能捏着鼻子按宦官的话照做。

由此可见,袁绍等人出于自身利益安全考虑,没办法直接动手铲除宦官,加上何进这个头脑不清楚的人把控权力,实在叫人跳脚和揪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