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庆余年》中,庆帝在太平别院使用武功,是不是暴露出他也是大宗师?

我想这是老狐狸庆帝自然反应,那一刻不是帝王,甚至忘记了伪装,虽然阴谋害死了叶轻眉,但古人还是很迷信的,毕竟范闲是叶轻眉的儿子,那时范闲武功还不到九品,九品上的箭手为了护驾的一击不是范闲能承受,也有一种可能是庆帝觉得范闲还有利用价值,不能这么快就让这么聪明的脑袋就这么死了。

电视剧《庆余年》中,庆帝在太平别院使用武功,是不是暴露出他也是大宗师?

我想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庆帝当着范闲的面“翻了个跟头”

在五竹好不容易恢复部分记忆,范闲设计进入太平别院后寻找钥匙,“恰巧”遇到庆帝。在二人谈话之机,九品高手、御前统领燕小乙觉察异样,准备用弓箭射杀,此时,九五至尊的南庆皇帝一个连环跟头飞起,纵身开门,喝阻燕小乙。这一翻,翻出了无数人的惊叹和疑问!

1.庆帝为何如此“护着”范闲?

庆帝贵为九五至尊,为了一个范闲竟如此上心,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是自己的“私生子”?原著小说二人的确是“父子”关系,但是电视剧进行了深度改编,不到最后谁也给不出准确答案。

2.庆帝功夫如此之高?

首先庆帝早年曾多次御驾亲征,击退强敌。没有一定的身手和功夫,显然无法做到。其次,一个喜爱在宫内把玩强弩和弓箭的人你说他是个文弱皇帝显然没人信,基于以上两点,庆帝会功夫的事实跃然纸上。

庆帝会是“四大宗师”之一吗?

翻个跟头就是大宗师了?哈哈,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哟!

《庆余年》已播剧情中,范闲进宫偷取钥匙,五竹引开洪四庠,照五竹所言,宫内隐藏大宗师应是洪四庠,从他跟“战斗值”爆表的五竹一系列功夫对招可以看出,这个太后身边的太监的确不是个普通高手,一招一式都透露着高深和狠辣,在跟五竹的对打中竟丝毫不落下风,不管是五竹有意示弱还是真的实力相当,洪四庠都是个一顶一的高手!

那么是否可以据此断定他就是传言中所说的“宫内”大宗师?我觉得还为时尚早,最有可能的人往往最不可能——这是近年来很多电视剧的惯用套路。

相同道理——最不可能的人往往最有可能!按照一般常理,庆帝作为一国之君,身旁侍卫、护卫高手云集,本无需功夫,但是看似文弱的皇帝到最后被发现是个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全才”——这样的戏剧冲突才最刺激、最有观赏度!

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我觉得,到底谁才是宫内那位“大宗师”已经呼之欲出了!

电视剧《庆余年》中,庆帝在太平别院使用武功,是不是暴露出他也是大宗师?

庆帝在四大宗师会师大东山之前,除了大内总管太监洪四庠外,谁也不知道他就是隐藏宫内的大宗师,就连他最亲密的战友和伙伴陈萍萍、范建都不知道。四顾剑三入皇宫,庆帝都没有出面,只是散发出强悍的王道真气,将四顾剑逼退。

庆帝本身就是个武将统帅,曾领兵征伐大魏,将强大的大魏打的只零破碎,有武功正常不过。庆帝在太平别院使用武功,跟大宗师的实力比起来,差得太多。

这个隐忍、腹黑、掌控力极强的皇帝,把宫内的太监首领洪四庠推出来站在前台,对外宣称洪四庠是大宗师,就是为了隐藏自己大宗师的实力,让他可以谋划如何来杀“天下本就不应该存在的大宗师”。北齐的国师苦荷、东夷城的守护神四顾剑,这俩人的存在成了庆帝一统天下最大的制约。

庆帝早在第一次北伐前,就已在习练叶轻眉给他的无名功诀。无名功诀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霸道真气,下部为王道真气。这无名功诀就跟嫁衣神功一样,霸道真气到了巅峰,全身筋脉都要寸断,真气毁于一旦,忍过去之后方能练就王道真气。

庆帝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已将霸道真气练至巅峰,到了霸道转王道的临界点。战争期间,庆帝身受重伤,经脉全毁,形同死人。苏醒过来以后,默默练成王道真气,隐忍至大东山四大宗师战才露出真容。

监察院院长陈萍萍有所怀疑庆帝的真实武力,策划了悬空庙刺杀事件,让天下第一杀手冒充东夷城四顾剑弟子,天外飞仙一剑刺向庆帝,却被范闲用命阻拦。

庆帝暴露大宗师实力,是在四大宗师会师大东山上。从庆帝练成王道真气成为大宗师之后,他就在谋划杀大宗师苦荷和四顾剑,为此他让叶流云成为长公主李云睿的帮手,推动长公主联合苦荷、四顾剑、叶流云等趁他赴大东山祭拜庆庙之际组局杀他。他则趁此良机,以洪四庠死为饵,在叶流云的配合下,一举重伤苦荷和四顾剑,让他们在不久后都身死。

以庆帝隐忍、自私、掌控力极强的性格,他在没有万全之策,不能杀死大宗师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暴露自己的底牌。要知道,庆帝为了躲重狙巴雷特,可以藏在皇宫二十年而不出。

电视剧《庆余年》中,庆帝在太平别院使用武功,是不是暴露出他也是大宗师?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证据的,只需要心意。

庆帝在重伤之前就已经是九品的身手了,这一点在最终陈萍萍与庆帝书房争论的时候,陈萍萍说过。

如果庆帝那个时候把苦荷的天一道心法和霸道真气一起练,有可能一直停留在九品,而不能再有进境,这也是叶轻眉没有把天一道心法给庆帝的原因。

庆帝闯过了那一关,叶轻眉也是信任庆帝能闯过来的,只是这一切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化了。

庆帝有望进入大宗师的境界,武功日渐提升,信心也越来越足,对于叶轻眉的不满意也与日俱增。

这样的不满意,可能是多方面的,庆余堂的生意、军队水师、鉴察院,以及那种民为重的思想,都是在动摇着庆帝的权力基础。

庆帝是一个视权力也为命根子的人,跟自己的妹妹李云睿没有什么区别。

在这一点上,随着庆帝掌握了权力,尝到权力的甜头之后,骨子里的病就开始爆发出来。

庆帝并不是自己动手来做这件事情,而是他把对叶轻眉不满的那些人的仇恨给点燃了。

并且还跟太后也进行过沟通,当然这种沟通肯定不是在一个密室里面,定一条杀人的计划,这是肯定不可能的事情。

有很多事情是不需要联系的,只需要互相猜测彼此的心意。彼此的目的。世上最妙的谋划,只是灵机一动。全无先兆。彼此的心意搭在了一处……一旦落在纸面上,便落了下乘

叶轻眉产后2月,正是虚弱的时候,这个局开始展开,庆帝征伐西蛮,大军在定州,范建、陈萍萍、叶重都随军。

与此同时,北齐南下出兵,陈萍萍被庆帝安排北上燕京。

这个时候,神庙来人了,五竹对于神庙的人是来一个杀一个的,不让神庙的人进入到叶轻眉的百里之内的距离,所以五竹出去杀神庙的人。

京都之中,本来就是由皇太后及元老会执政,产后虚弱的一个女子加一个婴儿,酝酿多年的仇恨,太平别院中空虚的防卫。

这一切都像一个天赐的机会,摆在皇后和王公们的眼前。

出手还是不出手?不出手可能这辈子也没有时机了,所以他们选择出手派人杀进别院,杀了叶轻眉。

五竹回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只救出了范闲,而这个时候陈萍萍才刚回来。

也就是故事开始的那一幕。

重组杀害叶轻眉的局,就知道庆帝是制造了一个微妙的时机,诱惑皇后和王公出手杀人,而庆帝一方面借刀杀人,另一方面则是秋后算账。

庆帝根本没有在太平别院出过手,所以,他的大宗师的身份并不是那个时候泄露的。

做了的事情一定会留下痕迹,只要做过了就一定会被查到一些类似巧合的事情,也就是所谓的神仙局。

世上没有什么神仙局,时机往往都是精心布置过的,就看有没有人跳出来配合。

叶轻眉死的时候,庆帝还在西征路上往回赶,根本不会暴露自己。

甚至在4年之后,他还借着为叶轻眉报仇,顺手铲除了皇后一党的人。

直到这个时候,心思最深的陈萍萍、范建都还没有发现庆帝这个终极操盘手。

所以,庆帝的大宗师身份不是在太平别院被暴露的,而是要更晚更晚。

电视剧《庆余年》中,庆帝在太平别院使用武功,是不是暴露出他也是大宗师?

单从电视剧《庆余年》的角度来说,现在的蛛丝马迹都可以看得出来,庆帝的功力绝对不弱,但是不是大宗师,还需要继续考究。

当然,从小说的角度来说,庆帝简直就是最终的大boss 。他能利用洪四痒,一举干掉四大宗师之二的四顾剑和苦荷,最后还是五竹开了眼睛才予以击杀。从这一角度来说,庆帝绝对的大宗师,还是大宗师里最擅阴谋的人!

不过,电视剧《庆余年》里,编剧将很多内容进行了修改,比如:腾梓荆小说中不过是残废,而电视剧里直接牺牲,看得我还难过了很久。又比如:剧里一处主办朱格不是一个小角色,反而活了好久,戏份多了很多。

所以,在我看来,不到电视剧剧情将庆帝是不是大宗师的情节演出来,都不能对此妄加判断。当然,我是希望看到庆帝仍然是大宗师,看到五竹与庆帝进行最后的对决,这个情节想着就觉得十分精彩。

说起太平别院,小乙这个九品上的高手,对范闲动了杀机,庆帝却能事先发现,并做出举动保护了范闲,这样的行为,其实有一定的说明力,不过,还需要更为直接的证据。

我认为,《庆余年》电视剧虽然改编自小说,但是,肯定会有很多内容与小说有所区别,不然,怎么能更有新意呢?对于庆帝是否是大宗师,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电视剧《庆余年》中,庆帝在太平别院使用武功,是不是暴露出他也是大宗师?

这段虽然不足以暴露出庆帝就是大宗师,但是至少得让范闲觉出来不对劲,毕竟燕小乙是九品以上箭手,庆帝是如何知道燕小乙早就在门外准备射箭了呢?燕小乙耳力、眼力不俗,庆帝能知道燕小乙下一步动作,就说明庆帝不简单。

燕小乙耳力不俗到什么地步?燕小乙在宫墙内巡逻,范闲半夜翻宫墙飞檐走壁,而且是在其他宫殿,就这点动静燕小乙就听到了。更何况太平别院那么小的地方,燕小乙如何会不知道范闲早就见到庆帝了呢?

庆帝知道燕小乙的本事,但是因为和范闲说话的时候忘了燕小乙的存在,但是他突然翻跟斗到门前,打开门,看到准备蓄势待发射出弓箭的燕小乙,对燕小乙说自己人,不用紧张,如何想,也觉得这个巧合也太巧合了。

假如是庆帝真的巧合想到燕小乙在门外准备射箭,他才翻跟斗的话,那也太巧合了。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庆帝觉察出来燕小乙的动作以后,才会翻跟斗开门,要燕小乙停止射击的。

燕小乙已经是九品上,庆帝岂不是段位更高?但是不解的是,范闲竟然没有怀疑庆帝,按照范闲的本事,只要稍微有点猫腻,他就能觉察出来不对,而且逐步展开调查,可是这一次范闲竟然没有,所以很不理解这该怎么解释。

庆国是重武的国家,武强于文,所以庆帝有些功夫在身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宗师除了已经知道的那三位,另一位所有人都知道在宫里,而且不少人猜测是太后身边的洪公公,毕竟没人想到庆帝竟然是隐藏的大宗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