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小麦怎么才能亩产800公斤?

往年亩产量1200斤,2019年的小麦,亩产最高1500多斤,最低1200多斤。

种植小麦怎么才能亩产800公斤?这个问题有点不算很超前了。已有例子了。

难道你没有看到新闻报道吗,2021年有好几个省份都有小麦亩产800公斤以上,898.26公斤,专价称只要加强管理、赠加种植密度,2022年小麦亩产量有望突破亩产1000公斤以上!

对于这类报道,我从来不怀疑,而且坚信或许真有。但是,请明确一下,这只是在小面积的“试验田”获得的产量。

假如说,要使全国18亿亩可耕种农田小麦亩产都平均达到800公斤以上,甚至1000公斤以上,用不积极的或负能量的话说,恐怕本世纪或几代科技人员及农民的不懈努力,能不能达到也是未知!

近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可以说够先进的了,优良品种、化肥农药、调节剂应有尽有,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甚至包括所谓的美国等西方“先进”国家的农业情况,小麦亩产800斤以上的能有多少!

所以说,小麦高产在大面积规模实现绝非易事!粮食产量也有一定的阈值问题,就是说你所有条件都保证如“水、肥、土、种、密、保、工、管”,都做得很到位,亩产量达到一定阈值后,很难有更高的突破了!

好比国人的身高,姚明、鲍喜顺、穆铁柱等那样的身高的能有几个?并不是饮食或锻炼的问题。

因此说,在小面积区域内,按照“八字”宪法,各环节做得到位,小麦亩产800公斤轻而易举,很容易做到。全国所有土地平均都达到绝非易事。

种植小麦怎么才能亩产800公斤?

小麦在正常的年份,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情况之下,亩产量可以达到800~1000斤。土壤贫瘠,水肥不足的情况之下,亩产量在400~500斤。遇到干旱可能会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至于题主所言的小麦亩产800kg,也就是1600斤。这个亩产量很难达到,但是也不是不可能。

小麦亩产2000斤的例子

在河北省临漳县有一位农民,励志要将小麦的亩产量增加到2000斤,并且坚持了50年。最后,实现了梦想。他培育的小麦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具有播种量少(每亩仅需要6.5斤),分蘖力强,植株高(70cm),茎杆坚韧,不倒伏,抗病虫害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穗头巨大,穗长8~12cm,穗形独特,穗粒数平均为110粒,最多可达到196粒,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而且产生出来的小麦品质也很优秀。这个小麦品种叫邺麦44。

这个小麦品种具有高产的潜力,但是,要想实现高产也是离不开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

对于小麦高产的个人看法

要实现小麦高产,达到亩产1600斤或者亩产2000斤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就现代的种植技术,是无法进行普及,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虽然,小麦的品种更新很快,有很多具有高产潜力的新品种出现。然而,要想实现高产,也离不开小麦的田间管理,适宜的播种,科学的肥水管理等人为因素,还有气候要适宜,不说风调雨顺,至少不要出现过于异常的气候,大旱或者大雨。

所以,小麦高产需要高产品种和较高的管理水平、适宜的气候共同作用之下才能够实现。换句话说,高产的要求很高。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种植小麦怎么才能亩产800公斤?

种植小麦怎么才能亩产800公斤? 小麦种植因南北土地状况不同,产量也不一样,南方鱼米之地,土地肥沃,小麦产量高,北方土地贫瘠,产量一般较低,再一个就是水田产量高,旱田小麦产量低,再次就是肥水管理不同,管理细致或粗放,所种植的小麦生长状况不同,产量也不同,但要想种植的小麦高产,应从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①,因地制宜,选用或选育丰产抗病耐病良种,在生产上要不断搞好提纯复状,保持品种特性,防止品种抗病性能的退化。 ②,对小麦种植地加强伏耕和秋深翻,深埋病株残叶,提高土壤通透性,降低小麦多种病害,适期播种。 ③,合理密植,推广带状、宽行密植,或地膜小麦等技术,保持麦田通风透光性,促进小麦长势良好,提高产量。 ④,肥水管理上,多施有机肥,科学配合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使营养均衡,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茎秆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促进茎秆健壮,提高各种抗逆能力,根据土壤墒情状况,浇好越冬水、返青水、孕穗水、杨花水和灌浆水,促进小麦生长良好,粒数饱满,多打粮食。 ⑤,加强田间管理,观察田苗病虫害状况,随时发现,及时喷洒农药防治,降低和减少生理、物理、病理和虫害引起的小麦失绿、小叶及秕粒现象,以免引起生长不良,使产量降低。 总结: 做到以上几点,基本上就是能提高产量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即使做到以上几点,在我们这里(甘肃天水),每亩(667平方米)产小麦800公斤是不可能的,这个数字在我们这里需要二年的小麦产量,而且还要没有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有7~8百斤的产量,要想突破900斤都不可能,所以,这个亩产800公斤,不管你在露地种植,怎样设法管理,小麦的亩产能到800公斤,我总觉得这是一句梦话。

种植小麦怎么才能亩产800公斤?

  • 导读:我看到这个题目,忽然叫我想起一种冬小麦,我去年去河北邯郸有朋友提到有一种小麦产量很高,当然还有很多的好处,于是我就去麦田参观一下,确实很好,它的名子就叫烟农1212,今天上网搜还确实在网上,有详细的介绍。下面把这个问题讲解一下,请大家参考。
第一,简单认识一下冬小麦

《植物学》里,对小麦这样定义的,它是禾木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是小麦属,包括冬小麦和春小麦。它的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粮食。

第二,冬小麦中比较高产的品种有哪些?

1,正常情况下,亩产在400Kg~500Kg左右,600公斤以上就都算是好品种了。①阳光818,亩产是550公斤。②矮抗58,亩产是500公斤到550公斤。③淮麦45,亩产是523公斤。④山农29,亩产是595公斤。⑤新冬52,亩产是502公斤。⑥新冬41,亩产是724公斤。⑦百农207,亩产是510公斤。⑧鲁原502,亩产是524公斤。

2,在春小麦里找800公斤以产量的也很少。新春6号、10号、11号、15号、12号、17号、27号、23号。亩产也就600~700公斤。周麦27和济麦22号亩产也就550公斤左右。

3,现在看来唯一只有烟农1212。试验每亩产量,①840.3公斤。②828.5公斤。实际大田耕种亩产是801.3公斤。

第三,烟农1212的性能

①抗倒春寒能力强。

②抗倒性好。

③抗病性强。

④适应性广。

⑤三要素协调好,A亩穗数高达45万。B穗粒数40粒。C千粒重50克。

总的来说一高五抗。即,高产,抗寒,抗旱,抗病,抗干热风,抗倒伏。

第四,烟农1212播种技术与管理。

①播种期是10月5日~15日

②播种量11.5~12.5公斤/亩

③基肥亩用量。①磷酸二铵30公斤。②尿素10~20公斤。

④冬灌。

⑤春季拔节期浇水一次

⑥灌浆期浇一次水。

第五,病虫害的防害。

①早期主要防治。A地下害虫。B枯病

②中期主要防治。A蚜虫。B赤霉病。C吸浆虫。

③后期是"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略)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麦的产量会越来越高。800公斤亩产的品种会起来起多。

声明:烟农1212资料来自网上,在这里感谢作者的帮助和支持,我在这里感谢了。

种植小麦怎么才能亩产800公斤?

河南有些地区的小麦每亩产量潜力为1250公斤,比你说的800公斤还多出来450公斤。2019年6月山东省也实现了亩产828.7公斤的产量,刷新了全国的冬小麦小面积产量最高纪录。现在国家层面一直在做的全年“双吨粮”目标就是目前高产公关最高目标。

目前的小麦高产公关项目大多数是在小面积(10亩)范围内进行的,对于大面积的高产公关现在还很难做到800公斤的水平。

高产公关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也需要成体系的技术支撑。总结起来包括:高产品种、种子包衣(拌种)、深耕细耙、合理使用农家肥、宽幅播种、镇压保墒、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一喷三防技术等等。

除了技术体系,还需要风调雨顺,良好的气候条件是高产的基础。

总结一下,高产公关对于农户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一般情况下,要想高产,高投入是必须的,在科研上是不计成本的,在生产上可以考虑利润的。

每亩800公斤,需要氮肥30公斤,磷13.6公斤,钾26.4公斤,按照总养分50%的复合肥计算,大约需要140公斤复合肥,当然了,复合肥的利用效率大约是40%左右,也就是说每亩需要复合肥350公斤。

除了复合肥,还得考虑有机肥和后期的叶面肥,农药等等的投入,按照投入产出比来算是不划算的,小面积还可以做法,如果是大面积的去做,难度大是一方面,投入高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冬800公斤的产量可以实现,但是比较不容易,我们实验室是做冬小麦栽培技术研究的,如有需要可以进行私信交流。

种植小麦怎么才能亩产800公斤?

小麦要亩产800公斤需做好关键几点,如下:1是挑选优质样种,如济南17号和烟农19号等优良品种,优良品种亩产量较高。2是水和肥,水是农业的命脉,肥料是粮食的“粮食”,他们是小麦亩产量的关键。目前最为选进的是釆用小麦周年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新模式:即将水肥一体、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宽幅精播、冬春镇压、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有机融合,集成了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种植新模式。用新的滴灌技术可节水、节肥30%以上,灌溉用工的劳动效率提高10倍以上。新模式不仅减少面源污染有效防止生态环境受损,还大大提高了亩产量,平均每亩可增加产量50公斤左右。该技术在青岛已予以证实,6月19日,青岛农业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采用该模式的小麦组成小麦实打验收组,验收结果十亩攻关田平均亩产量达到807.87公斤。做好以上两点小麦亩产突破800公斤已不再是难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