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0岁老人发放的养老保险,大多数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不会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农村老人取养老金的问题确实存在支取不便的问题。现在的发放方式都是“一卡通”,每月的养老金,社保部门都会按时打到“卡”上。
支取时,就比较麻烦一些了,村里有“储蓄”代理机构人员的,尚可以在村里支取,乡里乡亲的代办人员可以帮助支取。老年人懂不懂操作倒不打紧。
尤其是农村没有代办业务的,就需到乡镇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商业银行支取。到营业厅可以详细咨询,或由工作人员解决。
尤其是到那个啥“自动提款机”上,农村老年人多数文化不高,对这类高科技的东东搞不懂它的机密,最容易出现问题。说实话,我都从来不敢去那玩意上尝试,听说那家伙你弄不对乎了能把你的“卡”吞了,那就麻烦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1、家有儿女的最好由儿女办理或教会老人。
年轻人思想、文化都比较高,意识也超前,对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东东比老年人要方便的多了。所以,一般靠给孩子们办理即可,少找麻烦。
再说了,农村的事情,大家也知道,有儿子儿媳妇的,有几个老年人自己掌握着“工资卡”的呢!儿媳妇也是孝心吧,怕你出现什么“错误”的操作,早把工资卡没收了由她掌管,你买盒烟还需给她“申请”索要呢!你老了行动不方便,出门又不安全,还是我掌握着保险!
2、有自主权持“工资”卡的老年人,支取养老金时,村里有代办点的最好在本村支取。
这样,即减免了舟车劳顿去乡镇信用社去取了。确实,路上车辆比较多,人老了耳背眼花,腿脚不利索,反应又迟钝,不安全。
3、如果,村里即没有“储蓄”代办,儿女又都上班不在家的,老人需要到乡镇“储蓄”所支取的。
最好到大厅营业厅求工作人员办理,如果你熟练自动取款机操作的,可以在自动取款机上支取,也挺快捷的。
如果不是急等着花钱,没什么早点晚点支取,早晚也跑不了。待儿女们有空再支取就可以了。
我村有“储蓄”代办点,我一般都是半年支取一次,不每月支取,嫌麻烦。再说了,那也没个钱,养老金每月110元,能干嘛呢!在今日头条上好好学习,精心写作,每周四提现,日常生活费有了,也不需去支取那可怜的养老金了。攒着吧,时间长了支取也顶点事!
农村60岁老人发放的养老保险,大多数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不会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这确实是一个现实面临又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2020年12月2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7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将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含养老金)“一卡通”(社保卡)管理,原则上到2023年,所有直接兑付到人到户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均实现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
早在前几年全国各地社保单位就展开了养老金由过去的发放到绑定的银行卡/存折,向直接发放到社保卡过度的工作,多地区在2020年底之前就能完全实现过度工作。
包括养老金在内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社保卡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斩断伸向“黑手”,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上了年纪的退休人员不会使用自助取款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退休老人,他们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足,让他们学习和接受自动取款机取款着实有些困难。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是每到养老金的发放日,大量的农村老人就会聚集在银行门口排队取款,不仅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也极大的增加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负担和工作量,而自助取款机却处于闲置状态,鲜有老人问津。
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不会使用自助取款机取款,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呢?1.子女有义务多教几遍,要有耐心的去教;并不是说老人有养老金养老,子女就可以对老人不管不顾了,子女有义务多教几遍老人如何在自助取款机取款,并告知在密码连续输入错误、社保卡被吞后应该拨打哪个客服电话、应该怎么找银行的工作人员处理。相信大多数老人在多教几遍之后就学会了。
2.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付款消费;开通了金融账户的社保卡其功能相当于银行的一类卡,也可以如普通银行卡那样绑定在微信/支付宝等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上消费,现在绝大部分的商家也支持扫码消费。所以有条件的老人可以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如此一来不用取现就可以直接消费了,避免了很多麻烦。
3.让银行大堂经理或者银行保安帮忙代取;实在学不会如何使用自助机或者子女不在身边,可以拿着社保卡到银行请大堂经理或保安代取,但是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最好自己输入密码并对密码保密,以防止出现密码泄露、资金损失的情况;
4.实在不行就到银行柜台支取;虽然绝大多数的银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都会要求2万元以下的存取款自己到自助机办理,但是相信大多数银行柜员都不会拒绝一个不会使用自助机取款的农村老人。
社保部门应该联合合作银行多在村落附近设置自助取款机,必要的时候在养老金发放日专门派一名银行工作人员现场教农村老人使用自助取款机或者代取;一个城市中与社保单位合作的银行就那么几家,而退休人员在选择合作银行上又不具有完全的自主权,所以很多时候老人社保卡的合作银行在老人村落设置的网点非常有限,甚至根本就没有网点。
而有些老人上了年纪后身体灵活性变差,还有一些老人健康状况决定他们出不了远门,养老金取款极为不便。
所以我们建议,一方面有条件的社保部门可以联合合作银行多在村落附近设置几个取款机,最大程度上给予农村老人取款的方便;另一方面,每月集中发放养老金的那天,银行可以专门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去取款机工作,指导帮助农村老人取款。
结语农村老人为经济的发展也作出了贡献,为家庭付出的更多,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取款方式越来越多,但是科技的进步不应该淘汰传统的取款方式,社会、银行、家庭理应给予老人更多的帮助和理解,让他们安度晚年生活。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农村60岁老人发放的养老保险,大多数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不会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这个问题是我特意收藏的,想要好好地回答一下。因为我本人有过切身的体会。先说明我还没老呢,还没领退休金呢,我只是提前体会了这个问题的感受。
我曾经有三天的时间在一家基层网点工作,具体地说,是去这家网点帮忙。因为当时采用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新开卡和领卡,用新卡开工资的人太多,我们是临时去支援的。
说起来农村的老人真是很和蔼,很质朴,在那待了三天,相处很融洽,虽然很累,还是不愿意回来。
言归正传,农村的老人,尤其是子女常年不在家的老人,对电子方式的银行业务不太熟悉。对怎么使用社保卡开资,如何才能取到钱,密码怎么设置,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其中就包括如何在自助取款机上取钱。
设置密码,并且跟上自助机的节奏对他们来说是个问题,尤其是年纪更大一些的老人。听力视力都下降了,你让他只管自己去操作,不现实 。
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能想到的有以下几点:一是银行柜台应该优先为老人服务。就像我所去的那家网点,专门设置了一个工资窗口,老人们进了大厅,就有大堂经理引导到工资窗口去,很方便。老人们在人工窗口,一切问题都能一站式解决,没有后顾之忧。
二是协助在自助机办理业务。如果柜台人多,需要去自助机办理,其实也没关系,银行工作人员协助办理。看老人是什么状态,要是能教会的,就教一下,教不会的,帮忙就行了。
三是可以定期定时上门服务。银行备有专门的服务车,到了开工资的时间节点,可以专门到村里去走一走,转一转,为那些不方便出门的老人提供方便。既然上门服务,自然不必担心取不出钱来,工作人员就会帮忙取钱了。
不管怎么样,为农村的老人提供贴心的服务,做好养老金的发放工作,让他们不但领养老金高兴,领养老金的过程也高兴,我想,这些也是银行的社会责任。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农村60岁老人发放的养老保险,大多数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不会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银行设置的自动取款机,本来是为了方便群众,也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进步。自动取款机的出现,确实为许多办理银行存取款等业务的人带来很大的方便,大多数人拍手称赞。可就是这个自动取款机的出现,让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民引发许许多多的愁烦。
目前银行大多使用银行卡结算,就农村农民也发放了社会保障卡,惠农卡,还有什么称作一卡通。以前农民使用存折,存钱取钱有明细,种地补贴给了多少?养老金发至几月份了?低保又增多少?这些只要一看就明了。可现在使用这些卡,又是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除去提心吊胆,生怕输错密码,又怕操作失误,有人为此曾经吞卡,取卡手续麻须费时。最重要的是不知款项来龙去脉,也难分清啥时进啥时出。
我经常去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上取钱,会碰到很多不会使用自动取款机取款的老农民,他们在自动取款机前徘徊,没有勇气去自动取款机上取款,想等个认识人帮忙取一取。遇到后我会主动帮忙,人少时我在一旁,让他们自已操作,我边看边教,有很多人学会后感谢并说其实并不怎么复杂,但必须是识字才行。看来没文化一切都寸步难行,学习学习再学习。
其实吧,银行工作也应改进,或设个老年人窗口专门服务老年人,或在自动取款机旁设置专人服务那些不懂操作的人,为人民服务就是各行各业的宗旨,提高银行的信誉也就增加营业额,何乐而不为。
我真的希望自动取款机也懂老农民们的心。
农村60岁老人发放的养老保险,大多数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不会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我是一个乡镇的民政办主任,也是镇残联理事长,我来向说一下这个问题。
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在内,现在所有的惠农资金都是通过“财政惠农补贴卡”发放。在我们这里,包括低保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计划生育补贴、农机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危房改造、老龄补贴等所有的惠农资金都是通过财政惠农补贴卡(以下简称一卡通)进行发放。
乡镇以及县直部门都只负责对发放花名册的审核,最终由县民政局惠农支付中心通过银行直接转入农民个人账户。
一卡通的优点显而易见,方便、快捷,更能保证各项惠农资金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一卡通的优点显而易见,缺点也非常明显。一卡通的优点刚才已经简单说过了,但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这些优点一点也体现不出来,或者说都是缺点。
且别说一卡通绑定到微信、支付宝、手机银行等这些功能农村老年人用不了,单单就是去自动取款机取款、查询这样简单的操作农村老人也根本掌握不了。
一部智能手机,我曾经教过母亲无数次,且不说视频通话一直没学会,很多次按着按着连电话薄都找不见了。每次只能用最笨的方法让她关机再开机,重新开始,最后母亲还是放弃了。
其实不光是农村老人“笨”,十岁的孩子不用教手机电脑都玩的精通,单位上许多五十岁左右“有文化、有见识”却一见到“下载、注册”就头皮发麻。甚至是只有几个步骤的健康码。
抱歉,扯远了。
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一卡通最不方便的并不是不会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而是查询。
原来老人都使用的是存折,上面的流水清清楚楚,来的是什么钱,什么时候来的,现在还剩多少,戴上老花镜老人就能明白,现在只能通过银行工作人员知道个大概。问得多了可能还会遭工作人员的白眼。
我负责农村的老龄补贴,经常有许多老人说老龄补贴没有发,我回答发了,并详细说明发放的时间。最后只能让老人拿上一卡通和身份证去银行打印流水。
如何解决老年人不会使用一卡通的难题。1、加大使用宣传。
实话实说,我个人认为这一点作用不大。
2、一卡配一折。
自从实行一卡通以后,银行不再另外给用户新开存折。
3、增设“老年专用”专用窗口。
承接惠农资金的银行应该在营业厅增加“两年专用”窗口。能承接到惠农资金业务,利润肯定少不了,不能只享利不付出。
我是一直专注三农,服务农村农民的基层微课堂,欢迎评论区交流探讨,也可以私信,我会尽心一一回复。
农村60岁老人发放的养老保险,大多数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不会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
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农村60岁以上老人不仅有基础养老金(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也有),还有低保、特困以及高龄补贴等,尽管每月发放金额不大,但按照有关规定,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发放到社保卡(一卡通)里面,这就给他们支取带来一定困难,因为他们文化水平不一,加上眼力听力下降等,ATM取钱确实比较困难,怎么办,能破解吗?当然可以,办法总比困难多。
首先,最好的,最简单办法就是交由子女管理,由他们取出后再交给老人。年轻人毕竟懂的多,要么ATM直接取现,要么绑定微信支付宝等,通过转账再取现,不仅手续费低廉(0.1%),而且安全快捷,不用花大把时间去银行排队。
其次,可能也有老人对以上办法不放心,或子女不在身边,怎么办?
1.对于有一定文化水平,身体条件允许的老人,还是鼓励多学习操作ATM,只要银行工作人员多协助指导几次,完全可以学会,不要有怕搞错的心理负担,说简单一点,其实与遥控电视差不多。
2.对于确实无法学会ATM的,只能去柜台支取,但是一定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尽量不要扎堆到银行,柜面压力大,排队时间肯定更长,错峰而行,就快的多;二是尽量集中支取,比如3个月或6个月取一次,本来每月基础养老金就不多,很多地方在200以内/月,包括低保、特困和高龄补贴等,每月基本就几十几百,每月取出来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何不几个月支取一次,不仅节约时间,还可以办点大事。
第三,作为银行来说,也已经或正在着手解决老人取款困难问题。比如,在ATM旁安排有人值守,协助指导老人取款;又比如,有的大型银行已经在大厅推出“超级柜员机”,由一名大堂经理负责操作,几乎所有的存折、银行卡存取和开户业务都能处理,而且交易金额远远超过ATM,假如60岁以上老人要支取养老金或其他补贴资金,每笔业务最多几分钟的事,非常方便安全。
3月26日,银保监会又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强调了银行保险机构要进一步关爱老人,尊重老年人存取习惯,切实采取各种措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再加上,老人存款本身也是银行揽存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相信绝大多数银行对老人的存取款服务都会引起重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