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城市容纳不下了怎么办?

没有容纳不下这一讲。为什么呢?城市建设发展是不断的,可以向四周可发展的地方蔓延式的扩建。

事实已经显示,无论是县城或大城市,改革开放前是什么样子,现在发展扩大了多少面积?成倍、数倍的发展扩建。过来人都记忆深刻。农村人都进城,楼层加高,城区面积扩大,没有容纳不下一说。

如果城市保持原样(楼层高低、区域面积)不变,那么早就容纳不下了。

几十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猛,记得70年代时,一般的大城市几十层的高楼几乎就没有,如北京市“国际饭店”地上才17层高,在北京当时就算较高的楼房建筑了。城市面积,现在都不知道几环路了,也不知道北京市最高楼层是多少层了,反正几十层的比比皆是。

而现在,即使小县城如今的楼房都有20层的了,环城路都扩建到了4~5环,可想城区面积扩大了多少。

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建设,城市有容纳不下居民之说吗?慢慢的城市周边的农村农民,就地不动即会成为市民。

再说了,据说国家有了新的养老金政策,农民65岁以后也有退休金,农村农民有楼房不一定都去城里“挤”啊!只要以后工农差别缩小,农民也有相应的退休金,农村也有楼房,谁还去城里凑啥热闹呢!

如果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城市容纳不下了怎么办?

城市容不下,那就不进城,进城了那就再退回农村去吗!

以中国的大学近三年招生为例吧,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是975万人,录取人数791万,有184万高考学生没有走进大学的校园;2019年全国高考人数是1031万,录取人数820万,有211万高考学生没有走进大学的校园;2020年全国高考人数是1071万人,录取人数967万,有104万高考学生没有走进大学的校园,就这三年下来,就有509万高考学生没有走进大学的校园,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学校园容纳不了这么多高考学生,那么这么多没有走进大学校园的高考学生,怎么办呢?农村的高考落榜生回农村种地,或者在城市里打工,城市高考生落榜生也只能在城市自讨生活的出路!

用这个来比喻农民进城,城市容纳不下怎么办,是一样的道理,大学容纳不下那么多高考的学生,那些高考落榜生就进不去了大学的校园,城市容下不了这么多农民,农民就得回农村种地,或者农民就得在农村种地,没有一个农民愿意,因为城市容纳不了,在城市里当流浪汉,在城市里乞讨生活的,因为他们回到农村,农村有他们的土地,农村有他们的宅基地和房屋,他们完全可以在农村生活下去的!

我国有18亿亩的基本农田,我国又有14亿人口,我国还有5亿农民,这18亿亩的基本农田,需要5 亿农民去种植,来养活我国的14 亿人口吃饭的问题,因此,农村才是农民生活的家园,农村才是农民安居乐业的天地,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提高,也一定会有剩余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城打工的,但是,农民进城打工可以,而能留在城市里的农民却很少,他们可以将农村的土地流转出去,来城里打工挣钱,但是,当他们不想打工的时候,当他们老了的时候,他们依然会回到农村生活的,也只能是有极少数的农民会留在城市里生活的,所以,该种地的农民还是会留在农村种地的,也不会去城市里生活的!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如果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城市容纳不下了怎么办?

回答,你好,如果城市容纳不下了,我想,领导会做出合理的决定的,或,城市在扩建,不会让人容纳不下的,这些问题,上级领导应该是预算

好了的,城市规划,应该是几年,几年预算好的吧,我的感觉,不会容纳不下的。

如果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城市容纳不下了怎么办?

城市容纳不下进城农民的担心是多余的。农民进城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进城务工的农民;

二、进城买房居住的农民;

三、进城租商铺经商的农民;

四、进城陪读的农民;

五、进城摆地摊销售农副产品的农民。

以上几种情况,只要打工的农民能找着工作,买房的农民能买着房子,经商的农民能租着门头房,陪读的农民能租着民房,摆地摊的农民能找着摊位,城市就能容纳得下农民,不存在容纳不下农民的情况。

退一步讲,一旦出现容纳不下农民的情况,会刺激城市加速发展。

如果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城市容纳不下了怎么办?

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自然会有办法的。

如果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城市容纳不下了怎么办?

改革开放过后我国的农村人口大量的向城镇转移,农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现象也开始了变化,浩浩荡荡的农民大军,从农田里面爬上来,洗完脚穿好鞋子,跟随席卷打工的春风,飘荡在祖国的沿海城市,浩浩荡荡的农民,有坐公交大巴,由几千里以外来到自己想去追求的目的地,多数农民朋友坐的是火车,也是从几千公里以外辗转来到自己打工赚钱的地方,微为少数也有坐飞机来到自己打工的地方,这就是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农民向外转移的大军经过的情况,他们有的辗转来到目的地,找到了自己赚钱的好地方,好工作,后来慢慢也为家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反而有一些朋友刚出在外面,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又重新回到老家的情况,这种是少数,是刚打工出现的情况,后面慢慢的这种情况就很少了,农民朋友好像对外面打工有了一种稳定的方向,大多数农村朋友就适应了,在大城市辗转的情况,一年十年甚至更长的这样奋斗拼搏,才有了中国经济今天发展这样快速的情况出现,农民已经摇身一变,变成了我国的农民工。

如果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城市容纳不下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应该不是问题,从打工几十年来观察,好像也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我国之大,城镇之多,发展的地方广阔,城镇我国还没有实现到泡沫的现象,需要发展的地方还很多,观察现实情况,还有很多厂没有招够工人,一年四季都有广告牌挂在厂门口,这就证明我国的工人需求还没有达到那种城镇容纳不下的现象,加上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发展了几十年,应该差不多,但还有三四线城市,还有一些其它的没有发展起来的地方,这些地方还需要人民去建设,加上近几年内陆也开始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些在外面打工的朋友也开始了辗转回老家建设老家家乡的情况?老家的城市也需要建设,需要发展,它们的发展起步要晚一些,后面我国内陆的建设也还需要大量的人才人力,城市容纳不下这种现象,我相信我国一段时间还不可能出现,再加上我国的打工朋友,他们有成千上万上亿,这个城市不能适应他们发展,他们都会去寻找新发展的机遇,哪里能赚钱?哪里有发展的机会?他们都会去追求。

我国打工朋友几十年来,他们也有体力下降,能到退休年龄的农民朋友,他们慢慢也会退出打工的大军,这就好像是一种循环的运转,有来有走,年轻上来有老年退休下去,这都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假如有一天城镇容纳不下的情况真正出现,我国的农村也还需要大量的发展,还需要跟城市发展缩短距离,缩小城市农村收入的差距,这样都需要人民去发展,我国农村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发展是大有作为的,发展农村还需要一代一代的人来努力,也不用去愁我国的城市容纳不下人民的发展,我国还有农业需要大量的人员去建设,这就是我国发展需要的目标,广大的农民工,如果有一天真正在城市,不能发展下去也可以回到老家建设我们的农村发展我们的家园,这都是中国需要发展的目标,朋友,我国的四个现代化目标都需要城市农村一起发展,共同走进那个时代,这个目标还很雄伟,还需要无数的朋友付出和奉献,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才能达到,伟大的中国梦才能实现。[原创加赞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