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的利弊有哪些?
秸秆还田的利弊有哪些?
悟空问答,有问有答!相似内容的这类问题已交流过几次了,只是提法不同罢了。但愿这不算重复回答,否则,又白费功夫了。
上次回答的问题是“秸秆还田的害处有多大”?没有这次提问更圆全和理智。下面从利弊两方面交流一下。肯定的回答“利大于弊”。
一、秸秆还田的弊端。秸秆还田的弊端,尤其是表现在开始实施秸秆还田的几年里,真得是令农民头疼闹心!我是深有体会的。
开始时,机械性能指标不达标,农机手技术不行,加上急功近利,只要数量不求质量,利欲心强,作业效果一塌糊涂。秸秆粉碎太粗糙,旋耕层又浅,可地刺猬头一样,种地难以播种。老式的楼铧式播种机根本无法作业。走不了多远,拥堵严重,种出来的地,乱七八糟的,愁死人!
麦苗出不全苗、黄苗死苗现象多有发生,因柴草大,筑畦扒界困难,浇地费水。由于秸秆粉碎时,一些残留在秸秆上的病菌、越冬害虫及卵被掩入土中,致下季作物病虫害发生几率大增,无疑给防治增加了投资成本和工时,使农民苦不堪言。
二、秸秆还田的利好。秸秆还田是国家基于环保,禁止焚烧秸秆,而推行的一个利国惠民的好措施。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的全面普及,农业机械性能的不断改进完善提高,及农机操作人员的技术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压力,秸秆粉碎质量达到了要求,耕层相应加深,作业质量大提高,基本规避了原来秸秆还田带来的种种弊端。秸秆还田,禁止焚烧秸秆,已被广大农户认可和乐意接受。
从中也体验到秸秆还田的许多利好。(1)秸秆还田经济划算。
以亩产1100斤以上的玉米粗算,秸秆还田相当于还氮磷钾肥折尿素、二銨、氯化钾分别为14.1公斤、5.3公斤和20.5公斤。可折款100多元,与秸秆还田作业成本相比还是划算的。
(2)秸秆还田的优点。
秸秆还田可以使秸秆腐化转换为肥力,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增强通透性、适耕性、减少板结、提高有益生物活性、氮磷钾等养分的有效性和团粒结构。
(3)秸秆还田省工省力省时,避免了乱堆乱放,影响环境卫生和失火的隐患。
总之,秸秆还田利国利民,现在已成为农业生产作业中普遍应用的一项技术工作。农民普遍接受和采用,粮食产量稳产高产。
对于不喜欢秸秆还田的,也可以把秸秆在粉碎后搜集起来,售卖给养殖厂,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方法。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秸秆还田,禁止焚烧秸秆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秸秆还田的利弊有哪些?
秸秆禁烧是对还是错?不焚烧了,都还田了,可结果呢?烧?还是不烧?
农民现在种田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每年种植的粮食只够自己的温饱,而且因为现在国家是越来越重视农村的环境问题了。
自古以来,农村的作物秸秆,除了割回家当柴火外,就地焚烧是最省事最快的处理方式。
可是随着国家政策的加紧以及环保意识的加强,很多地方已经出台政策禁止燃烧秸秆了。为了所谓的环保,在一些专家的建议下,将“秸秆还田”作为一项硬性规定来执行,百姓也确实贯彻实施了。
但是几年下来,发现秸秆还田有很多的弊端,然而奇怪的是,当面对这些问题时,专家却集体失声,闭口不谈,表示不愿意“背锅”,就有老农表示专家的话坑人啊!
秸秆还田这个方案,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完美,大量的秸秆还田,会带来这些危害:
1、病虫害
秸秆中,尤其是玉米杆中,含有大量的幼虫卵和带菌体,粉碎过程中很难清除,被埋入土壤后能很快成长,成为病虫害的一种隐患,这些年病虫害的加重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2、减产
还田的秸秆过多,会造成表层土壤空隙加大,农作物籽种无法与土壤紧密贴合,因而影响发芽率,进而影响产量。另外,秸秆还田后,微生物与种苗争夺养分,会导致死苗、黄苗等现象。因此,秸秆还田会导致第二年的农作物减收。
3、增加负担
秸秆还田需要机器粉碎,大多数农民不会自己去买机器,就只能雇人来或者租机器,这也是生产成本的增加。再加上来年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无疑是给农民增加负担,怎么想这都不划算!
那么美国农民是怎么处理秸秆这个问题呢?
实际上,美国农民采用深埋和休耕的方式。
美国农民在翻地的时候,翻的特别深,将秸秆深埋在土层之下,这样播种的时候,就不会发生种子落在秸秆中,从而无法发芽的现象。
美国耕地资源特别丰富,一般会采用种一年休一年的方式来轮流耕种。这样除了可以恢复土壤肥力,还可以让埋在土壤里的秸秆有足够的时间腐烂,从而不影响第三年的播种。
美国人采用深埋和休耕的方式来解决秸秆返田,深埋的方式我们可以学习,但是休耕我们很难做到。毕竟我国耕地资源紧张,每年撂荒一半的土地,我们的农业承受不了这个代价。而且就算深耕,也会提高农民的种地成本,会进一步影响农民的种地积极性。
秸秆还田虽然对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成为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相比城里来往的汽车、冒着黑烟的工厂,焚烧秸秆真不算啥事。其次,农村焚烧秸秆都是有季节性的,不像汽车、工厂24小时不停地向外排气。
只有适当规范秸秆焚烧行为,才会对保护环境有帮助,这一点农民也都清楚。专家们与其天天喊着禁止秸秆焚烧,还不如认真研究一些切合农村实际的秸秆处理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专家们不要整天坐在办公室想一出是一出,多到农村走走看看,了解农民最关心的事,真正为农民着想才是。
秸秆还田的利弊有哪些?
身为一个种地三十多年的老农,我要实话实说。秸杆还田有百害无一利,其原因如下:1,污染环境。因秸杆还田造成大量病毒,虫卵,草籽留在土壤中,下一季病虫害势必暴发,农民就会加大农药和除草剂的剂量和喷洒频率,以而造成空气,土壤,水源的严重污染,秸杆在腐烂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菌弥散于空气中,造成众多人害皮肤病,粉碎秸杆用大功率柴油机的排放污染等等,2农民的种地成本增加,包括粉碎秸杆费,增加的化肥,种子,农药,除草剂费,增加浇水费,增加了用工量,3,农作物普遍减产,因病虫害增加,出苗率减少,抗旱抗倒能力减弱,这几年的产量逐年递减。4,间接污染,因农药用量大,农药厂必须加大产量,从而又产生了工业污染,还有中毒事件时时发生,害处多多,举不胜举,
秸秆还田的利弊有哪些?
西门观点:是利是害农民自己最清楚,如果是利,用不着专家建议,如果是害,你专家再说也无用。
长期以来,环境污染的确十分严重,治理环境污染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关停环保不达标企业,汽车限行,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于是,农村秸秆处理也提到议事日程。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秸秆焚烧的确对环境有一定污染。另外,焚烧秸秆还会带来其它害处,比如,焚烧秸秆产生的大量烟雾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影响航班安全,还会发生火灾等。
因此,专家提出禁止焚烧秸秆,实行秸秆还田。但经过实践,秸秆还田给农民带来很大不利。首先,由于秸秆还田,会导致滋生病虫害,因为埋得不深,时间短,腐化不了,影响种子发芽,秸秆还田,需要大型机械深埋,加大耕作成本,农民无钱深埋。
而焚烧秸秆,除了污染的坏处外,也有好处,焚烧后的草木灰是一种很好的肥料,还可以把草籽和病虫害的卵烧死。
我就想,专家如果能站在农民角度考虑,能不能换个角度,想办法既能焚烧,还不会污染环境的处理秸秆办法呢?为什么不制造一种焚烧秸秆的机器,然后国家出一点钱,免费为农民处理秸秆呢?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秸秆还田的利弊有哪些?
身为一个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说法最有发言权。1,我这里是黑龙江地区,冬季寒冷,整个漫长的封冻期,根本不能让秸秆发酵和分解。2,经过秋季整田的旱田,来年播种以后出苗率极差。3,水田秸秆还田以后,水稻移栽到田以后,由于秸秆在平整过程中聚集,移栽以后的稻苗会大面积死亡和浮起。4,病虫害爆发性发生,可以说从种植开始到收割前,整个生育期都是病虫害的严重期,农民只能是大量使用杀虫剂,使粮食农药严重超标。5,有些人以为秸秆还田就会腐烂,提高割地的地力,其实不是的,很多秸秆,特别是水稻的秸秆,根本就没有腐烂,只能通过特定的时间,使用氮肥,使其降解,这样就会使水稻徒长,失去了抗倒伏能力。6,更严重的是,由于东北地区的特定气候,田间的秸秆会衍生大量的老鼠,从而导致鼠疫的大量发生。秸秆还田是有一定前提基础的,有些人总是说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如何,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人家是农场式经营,机械化率特别高,另外人家有完整的农业保护机制,休耕面积特别大。另外,现在的很多秸秆还田,其实是把秸秆移田,然后堆放在河道,路边等等,这些更是环境污染的隐患。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喜欢我的,加关注吧,谢谢。
秸秆还田的利弊有哪些?
随着我国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许多社会资本不断在“三农”领域加大投入,各种新型农资产品纷纷面市,农民因缺乏科学指导,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结构变化;同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禁烧秸秆成为禁令。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业政策解读,农村民俗见闻,农民喜怒哀乐,种养殖经验,土地耕种时令,全在我【乡村关中】。
在这个节骨眼上,许多号称农业专家的人士提出并指导农民“秸秆还田”。经过前几年的实践操作,现在由过去的隐性矛盾转化为现在的显性矛盾,因秸秆田产生的问题接二连三,农民对此叫苦连天,怨气四起。
【乡村关中】在田间作业,或指导农民秸秆还田时,发现了以下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一,直接导致大量病虫害。秸杆还田时,许多病毒秸秆埋入土壤,没有腐烂的秸秆滋生大量病毒、虫卵,这些未腐烂的秸秆成了病虫害健康成长的温床,并不断加大繁殖,使土壤的病虫害逐年提升。
第二,严重的破坏了土壤结构。土壤中的病虫害急剧增加,非常严重地残食着土壤中的微生物群,导致土壤结构中微生物生存链断裂,土壤肥力和微量元素急剧下降,农作物营养供给严重不足。
第三,导致农作物普通严重减产。秸秆还田未能腐烂 ,或者成为半腐烂的有机肥,再次腐烂释放巨大热能,导致下一季作物烂根、吊苗、苗黄,以及大量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第四,直接导致农民滥用农药。农民面对大量病虫害,只有加大农药用量和频次,滥用农药又加剧了土壤污染,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直接造成农民耕地成本上升。为防治病虫害,增加土壤肥力,农民不断加大农药使用量和喷洒频次,又加大化肥用量;因秸秆还田土壤密实度差,要进行浇地、镇压土壤等投资,粉碎秸秆的费用、因种子经常“吊苗”,农民不断加大播种下种量……导致农民耕作成本不断上升。
第六,直接造成土壤疏松。不利于水分的保持,致使部分苗芽吊死或生长不旺。
第七,秸秆腐烂缓慢。秸秆腐烂需要一个过程,且在腐烂过程中要消耗一定的土壤养分,同时,又散发大量有毒气体,危害农作物幼苗,又直接污染环境。
第八,秸秆在土壤中腐化并没有增加土壤肥力,与沤化秸秆形成的有机肥的肥力完全两样。第九,间接导致环境污染。农民大量喷施农药和化肥,严重污染土壤;同时造成农药厂、化肥厂,及其他配套工业生产,导致生产运输销售等中间环节的工业污染加剧。
因此,经过【乡村关中】多年秸秆还田的实践,前些年指导农民的专家纯属伪科学。
面对秸秆焚烧禁令,农民处理秸秆确实是个大问题,【乡村关中】在指导本地农村处理秸秆时,是将秸秆堆集在田间地头,让秸秆自然腐败变质沤熟后,施于下茬农作物当基肥使用,近年来取得不错的效果,土壤结构逐步恢复,农民耕种成本大大减轻,收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是,近多年来,当初倡导“秸秆还田”的专家看到这个现实,听到农民叫苦连的反映后,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说农民没有严格按照要点操作,没有将秸秆深埋土壤,没有浇灌还田后的田地,没有按比例施用化肥,没有按要求粉碎秸秆……理论总是一套一套的,但为何伤害的总是农民呢?网友朋友们,你们还有何高见?我在下面留言评论区恭候。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乡村关中】,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转发、留言和评论,我创作更多优质“三农”资讯分享朋友,敬请关注。(文字原创,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基哥。本题责编:【乡村关中】团队二秃子。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