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

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

这是一些老农总结出来的玉米各生育期水肥时机规律,也是种植经验。即苗期、中期和后期水肥管理问。

实际在生产实践中,农民也是不断的摸索经验,掌握删繁就简,以省工省力省时省钱的基本情况,达到玉米丰收。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不去因循守旧按照“三次”施肥法,只是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在大喇叭口期即“齐齐腰”时,追施一次肥料即可。

有的农户更省事,按最新施肥技术,夏玉米播种时,一次性使用缓/控释肥技术,种肥同播,生长期内不再追肥。这样更简化了玉米施肥流程和手续,更能腾出工夫忙于其它事情。而产量并无什么差距,是玉米施肥技术的一个新的方法。也是专家和农技人员提倡和推广的施肥技术。

题目所说的三个追肥节点,是非常正确的。尤其是“齐齐腰”是玉米生长期内最关键的需水肥时期。除了采用缓/控释肥的,此期必须要追肥,此期是玉米拔节后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期,营养体迅速增大,同时耗水需肥强度迅速增加。大喇叭口期13~14片展叶时至“露毛”期(抽雄期),即玉米需水需肥临界期,此期缺水脱肥将严重影响产量。

根据我们这边种植情况,“尺把高”时不追肥;只在“齐齐腰”时追肥;“刚露毛”时,基本也不追肥。当然,农活主要体现在一个“活”字上,要具体根据玉米群体结构长势,决定施肥时机和施肥量,做到即不浪费资源、减低工时成本,又达到玉米最大产值为目的。

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

前几年种植玉米,追肥大多用“一炮轰”方式,缺点是肥期短,产量低。近几年随着科技发展,对玉米每个生长周期的需肥特点研究的越来越透彻,所以才有了针对性的追肥,即题主说的:在玉米生长的每个关键点,根据玉米的需肥要求多次追施肥料。

一追尺把高:即苗期阶段的初期

玉米苗期,是指出苗~拔节阶段。具体“尺把高”,是指拔节前。这期间是玉米植株粗壮、叶片肥厚的基础,只有“根深叶茂”才能“硕果累累”,所以施肥是关键。玉米长至“尺把高”,是指玉米定植苗后,需及时追肥,因为这时玉米已完全脱离籽粒的养分,根系下扎较多,吸收养分的能力逐渐增强;同时,植株即将进入拔节期,需用的养分明显增加,为了适应植株生长的需要,所以需要及时补充养分。

这期间幼苗的需肥特点,主要以氮肥为主,磷、钾次之。所以往年的时候以碳酸氢铵或尿素为主,近几年科学施肥后,多以高氮低磷钾复合肥为主。

二追齐齐腰:即穗期阶段的初期

穂期是指拔节~抽雄阶段。具体“齐齐腰”,是指小喇叭口期。这期间正值雌、雄穗形成发育时期,同时也是植株旺长时期,因此吸收养分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求养分的关键时期。

为了保证植株健壮、抗倒伏,同时增加玉米养分、蓄积营养,利于雌、雄穗发育,追施肥料时,需要重施氮肥,增施磷肥,适量补充钾肥,也就是需要追施高氮、中磷、低钾的复合肥。

三追刚露毛:即花粒期的初期

从抽雄~成熟为花粒期。“刚露毛”,也就是雌穗即将吐丝期。玉米生长进入花粒期,有足够的养分才能保证籽粒饱满。在我们当地有句俗话:“氮长棵、磷壮根、钾饱果”,虽然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在玉米“刚露毛”时,说明籽粒即将形成,需要追施中氮、低磷、高钾肥了。这期间钾肥用量大,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

总之,玉米三次追施化肥,是根据玉米各个生长期的特点,针对玉米生长需求而追施的。所以说,题主说的“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是有科学道理的。

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

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这是农村

玉米种植户,依据玉米生长发育的各阶段的特点,实行以理论为依据的科学施肥方法,农民总结出来的玉米追肥口诀。但是,在农村玉米种植过程中,农民发现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增大种植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是不适合农民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收入的方法,取而代之的是“一炮轰”的施肥方法,省时省力,节省生产过程,减少劳动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收入。下面先来谈谈玉米种植的口诀,再来说说“一炮轰”的施肥方法,以供参考。

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这种玉米追肥,把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期施肥共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玉米出苗后在一尺高左右时,进行追肥,主要是以氮肥为主,一般使用尿素或氯化铵,或硫酸铵,尿素每亩40~60斤,或氯化铵等60~100斤,采取深施方法,施后浇水。第二次给玉米追施肥料时,玉米处于拔节期,已经达到了齐人的腰部,大约一米高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主要以磷钾肥为主,或者使用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每亩50~60斤,或者使用尿素10~20斤,过磷酸钙30~50斤,氯化钾10~20斤,采用深施,施后浇水。第三次是当玉米穗吐丝开花时采取叶面喷肥兼防治玉米螟虫,使用0.2~0.4%磷酸二氢钾,加0.01%芸苔素内酯0.05~0.1毫克/升,适量的杀虫剂,混合叶面喷雾。这种施肥方法,玉米一个生长发育期需要分三次施肥,第一次施肥,玉米处于幼苗期,操作方便,后两次玉米长高后,加重了追肥的难度,费时费力增大施肥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玉米“一炮轰”施肥方法。这种施肥方法,是农民长期通过玉米各种追肥对比实验时,得出来的一种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减少了施肥次数,省了许多环境,同样能够达到高产优质的种植效果。在玉米施肥时,是依据产量目标和土壤肥力情况,决定施肥量,一般在玉米出苗后一尺高左右时开始施肥,一般情况下,按照氮磷钾三元素比例1:0.4:1.3,每生产100斤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里吸收氮1.25~2斤,磷0.55~0.7斤,钾1.6~2.75斤。这样把玉米种植的全期所需要的肥料一次性地深施下去,注意施后浇水,避免烧苗,能够节省施肥次数,减轻工作量,省时省力省人工费,降低了生产成本,而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样的施肥方法与多次施肥,只要保证了肥料的质量和用量,玉米产量没有区别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

玉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是农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是指玉米破土长到一尺高左右时是最需要养份的时候,到齐腰高开始拨节时不能缺少养份,到抽穗开花也就是露毛时、关系到玉米座实籽粒的关健时候不能缺少养份,在这三个阶段为保证玉米的丰收高产进行追肥,这是指玉米缺肥的情况下。实际生产中,不一定要三次追肥,而是看情况而定的。过去农村小面积播种玉米看重的是底肥,底肥施足了、玉米一尺左右时一般不缺肥,而是到齐齐腰拨节时追施一次肥料,一般是选择尿素。记得小时候给玉米追肥、由于尿素不多,只好选择叶黄苗瘦的追施,而叶绿杆壮的不施肥。那时也很少有人在露毛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叶面肥。当然跟现在不一样,现在资源丰富,科学种植在露毛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确实提高了产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农作物一样既不能缺肥又不能肥料过剩。过剩会使农作物疯长,反而不结籽实。如小麦、水稻太肥了容易大片倒伏、籽粒空瘪,玉米一样不能太肥。只要底肥足够,在拨节时追施一次,在刚露毛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磷酸二氢钾与芸苔素内酯混合喷施,更稳产高产。要说口感,还是过去用农家粪肥种出来的玉米好吃。吃在嘴里绵实、筋道,现在用化肥种出来的玉米吃在嘴里松散、起渣,但是产量高。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在留言处留下宝贵意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探讨三农问题,敬请关注三农创作者:英山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

玉米要想产量高,必须有充足的肥力,这句追肥口诀是我们八、九十年代时给玉米追肥口诀,那时候种地很被农民看重,施肥不敢有半点闪失,于是老人们就把他们的种地经验总结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好让没脑性的年轻人能够记牢。

当年玉米施肥就跟孩子成长一样,要抓住它最关键的需肥时刻,我们山东农民种玉米一般是小麦收获前后,要么在小麦成熟之前套种,要么等小麦收割后赶紧直播。

在种的时候会稍微带上点化肥,等后期玉米出苗,再根据施肥口诀来进行最合理的施肥,

一追尺把高。

玉米出苗后生长到5~7叶片时,也就是小喇叭口期之前,这时候应该给玉米苗施肥,本次施肥以营养生长为主,为了更好促进玉米壮苗、稳步生长,为秋天玉米丰产打好架子,这次施肥被称作攻秆肥,施肥用量:2/10氮肥,6/10钾肥,4/10磷肥,钾肥、磷肥、氮肥为主。

二追齐齐腰。

当玉米长到齐腰高时,这时候也是玉米抽穗前期的大喇叭口期,是玉米施肥的第二次关键时期,本次施肥是玉米三次施肥中最关键的一次,占比施肥总量的60%左右,此时玉米植株已经长到百分之六十的高度,这时候施肥保证肥水充足的话,有利于后期玉米穗粒数增加,避免植株旺长,穗粒小导致减产。施氮肥5/10,磷肥3/10,补充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三追刚露毛。

玉米刚露毛是指雄穗扬花期,这时候玉米胡须刚刚露出来,玉米授粉以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施肥能够促进玉米粒饱满成熟,这次施肥可根据玉米苗肥力状况来进行,施肥量大概是总肥量的20%,主要是氮肥1/10,这次施肥叫做攻粒肥,肥水不足的玉米植株应该施一次攻粒肥,且施肥后最好浇水,保证后期水肥充足,延长叶片功能期,将来才能够达到穗大粒饱满产量高的目的。

当然了这种施肥三部曲只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时农民的种植方式,后来农民嫌费事,又研制出了“一炮轰”玉米施肥方式,简单而不影响产量,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玉米追肥口诀:“一追尺把高,二追齐齐腰,三追刚露毛”!何意?

谢谢回答了。这个追肥口诀是在玉米生产管理当中总结出来的,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一追尺把高,你想玉米尺把高的时候,正是玉米生长进入拔节期的时期,此时玉米进入迅速生长期,也是根系快速生长时期,玉米要长霸王根,霸王根长的好坏,决定玉米的抗倒能力,茎杆也在加速生长,此时追每亩十千克尿素,能使玉米根多根深,茎杆粗壮,叶片宽大肥厚,为玉米生产打下坚实基础,二追齐齐腰,玉米齐腰高时,进入大喇叭口的生长期,此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在此时,玉米已进入开始孕穗,解刨玉米时可以看到在叶腋里有像线条一样的叶片,正是玉米开始孕穗,此时追肥需配合磷钾肥,让玉米结大穗,三追刚露毛,也就是玉米的吐须期,进入了籽粒生长期,此时追肥,使玉米长大穗多结粒结大粒,提高玉米的千粒重,对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

有的人说玉米不用追肥,一炮轰实际是不科学的,虽然也有一定产量,但和分期追肥产量相差甚远,不信你可以试试,以上是我农业百晓生的观点,如有农业问题,请多多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