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穗子上发生秃尖不结籽,怎么办?

玉米穗秃尖不结籽,怎么办?

玉米穗秃尖不结籽,怎么办?实话实说,已经形成了秃尖了,那就没有办法再扭转了。就是说“王拐子的腿定形了”,唯有下季种玉米时,注意克服避免引起不结籽的原因。不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新问题,“种不种在人,收不收在天”,种庄稼俗话说就是“撞家”,天年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

浅谈玉米秃尖问题,通常原因有:水肥营养问题、品种问题、扬花授粉不良、病虫害影响等。

一、水肥问题。因水肥供需不足,会造成玉米灌浆缺乏影养元素,即使看起来玉米棒穗不小,但籽粒往往长不满。形成秃尖、缺粒、花粒现象。

二、品种问题。为什么要求玉米每年需换新种呢?不能连续留种呢?就是这个原因。优良新品种,保证了他的优秀基因,棒大籽多,千粒重。而种子质量不好,或自留种子是很易出现秃尖现象。

三、扬花授粉不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玉米在扬花时,受多种因素影响,都可致结籽不良。如:授粉期遇到连阴雨天、雾天,把雄花粉冲刷掉了,就不能结籽。受旱,“卡脖旱”也是一个因素,即使授粉好,此期受旱,缺乏水分营养供应,就是带不动籽粒圆满形成。

四、病虫害影响。如受灰飞虱、蚜虫等导致的病毒病,可致玉米结不成棒穗或棒穗小且籽粒不全。虫害,刺吸玉米营养、破坏玉米茎叶棒穗雌丝絮,使玉米影响供应受阻等,都会造成玉米秃尖缺粒现象。

五、其它原因。如管理不当、用药不当也会造成药害影响。如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过量及其它农药使用不当,均可影响到玉米等生长及抑制玉米繁殖系统的发育。

以上是个人经验,望友友们交流补充!

玉米穗子上发生秃尖不结籽,怎么办?

你好!谢谢邀请。根据笔者生产实践来进行简单分析回答。

一、概念解释

1.玉米。别名为苞米、珍珠粒等,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2.果穗。雌花在玉米吐丝期接受来自天花的花粉后膨大而成。

3.天花。雄花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迅速伸长,在吐丝期从苞叶顶端长出,近而产生成熟花粉。

4.授粉。在吐丝期,雌花花丝从苞叶中伸出、伸长,同时雄花从苞叶顶端长出,产生成熟花粉掉落在雌花顶端,在雌花丝、雄花粉均未失活的情况下完成受粉。

5.秃顶。是指玉米果穗顶端不结实,籽粒不饱荚的现象,俗称秃顶或秃尖

二、特征要求

1.生物特征。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秆直立,不分枝,高1—4米,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长约2毫米;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边缘微粗糙。

2.环境要求。

  • 温度。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一般在2000—2800℃(3000)℃之间。
  • 光照。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
  • 水份。玉米的植株高,叶面积大,因此需水量也较多。玉米生长期间最适降水量为410—640mm,干旱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土质疏松,土质深厚,有机质丰富的黑钙土、栗钙土和砂质壤土,PH值在6—8范围内都可以种植玉米。
  • 肥力。每生产 100斤玉米籽粒需 纯氮1.75—2.22kg、五氧化二磷0.59—0.85kg、氧化钾1.5—1.84kg,比例要求为2.6:1:2。

三、栽培要点

玉米在栽培中技术要点是通用的,但因品种、区域、气候、土壤等因素和种植者生产目标、要求不同栽培技术各异。有春播、秋播,有粮用、饲用、加工,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加工型玉米、饲用型玉米发展迅速,支撑了加工型企业副产品开发和养殖业的发展。具体的整地、施肥、覆膜、起垄、播种、中耕、除草、间苗、去孽、追肥、浇水、收获、贮藏、加工等系列要点再不细说,用图简单解释。

施入农家肥

施入化肥

整压

旋耕

覆膜

播种

中耕、除草、间苗

田间管理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大田漫灌

追肥

成熟、收获

晾晒

加工

四、秃顶的形成

1.品种特性。品种本身遗传性状不好。

2.天气影响。开花期高温干旱,或授粉期持续阴雨低温天气影响,出现花粉失活、花丝伸不长,花粉少、寿命短,授粉、受精受阻。

3.花期不遇。在玉米制种时因父母本播期计算不准,造成花期不遇,授粉不完全而出现秃顶。

4.土壤肥力。栽培土壤肥力差,植株生长细弱,或后期严重脱肥。

5.干旱缺水。土壤干旱缺水,尤其在抽雄前后严重受旱,阻碍吐丝授粉受精。

6.人为因素。种植密度过大,光照严重不足,也会造成秃顶缺粒 。

建议:要想减少秃顶,必须在栽培中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选好种。二要施足肥。三要浇够水。四要除净草。另外,尽量避免特殊天气条下进相关农事操作。

玉米穗子上发生秃尖不结籽,怎么办?

原因很多,但从多年种玉米的经验看,主要原因:一是中后期旱,二是密度太高。

玉米与花生一样,要一气长成,中间不能旱,玉米从抽穗扬花授粉,一直到玉米黄包,这段时间,天不下雨,IO天一水,如果一缺水,玉米穗的生长就衰退,玉米吸收的养份,水份又回到了玉米的桔杆上,按科学的说法,生殖生长,又回到了营养生长。所以会形成秃尖,也有说虚尖。虚尖长短,与缺水时间长短有关。

再说,现在玉米普便的太稠,亩畄苗大都在4千棵上下,从多年种玉米看,高产玉米,亩畄苗在3千棵上下为好。亩畄苗多,不通风,为长桔杆,互争养分,水份,太稠,桔杆细,长不出大玉米,桔杆弱,根系不发达,吸的水份,养份少,穗攻不起来,穗不但小,而且都有虚尖。

至于,种子,从绝大多数的种子看,伪劣种子很少。从化肥的质量,从农户对化肥的施用量看,也没啥问题。至于天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有利了玉米生长需要。

此上,仅是个人体会,是不是这么回事,供参考。

玉米穗子上发生秃尖不结籽,怎么办?

是干旱因起的,需抗旱施肥,确保丰产丰收。

玉米穗子上发生秃尖不结籽,怎么办?

玉米穗子上发生秃尖不结籽,怎么办?

玉米成熟后往往发现,有许许多多的玉米棒子的顶尖部位光秃不结实,或者秕粒,造成穗粒数减少,单穗重减少,千粒重减少,影响产量降低品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怎么办?~~

第一,玉米穗秃尖不结籽形成的原因。玉米形成的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玉米在扬花期干旱造成干花授粉不充分,灌浆期干旱、缺少营养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①玉米灌浆期干旱。玉米在灌浆期,因久晴不雨,土壤墒情下降,玉米干旱,根系在土壤里,无法正常吸收土壤水分,不能满足玉米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无法完全玉米灌浆期生理上对水分的需要,导致玉米顶尖籽粒发育不良。~~

②玉米灌浆期缺肥。由于玉米播种时底肥不充足,或追肥不充足,导致玉米灌浆期缺少营养,即脱肥现象,特别是磷钾硼肥的后期缺失,导致玉米后期籽粒发育不良,灌浆不充足而形成的。~~

③玉米扬花期干花。玉米在扬花期,因高温干燥,日照强度大,玉米抽雄后,出现后期干雄,花粉无法散落,造成玉米扬花后期,授粉不充分。~~

所以,玉米在扬花后期因干花授粉不充分,在灌浆期土壤墒情差,玉米干旱,满足不了水分的需求,或因肥料的不足,造成营养的缺失等三个方面的原因是直接造成玉米秃尖不结籽。~~

第二,玉米穂秃尖不结籽解决的办法。解决玉米光尖不结籽粒的具体办法是注重肥料的追施要充足,特别是磷钾硼肥的充足;注重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墒情适中,不能干旱,满足玉米发育期间对水分的需求;加强玉米扬花后期的人工辅助传花授粉,增强授粉程度,提高结实率。~~

①玉米施足底肥,注重叶面喷肥。现在玉米种植户,只讲究种植简单,减少施肥环节,省时省力,降低生产投入,降低种植成本,采取“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往往造成施肥量偏少,肥料不充足。因此,玉米种植必须施足氮磷钾三元素平衡的肥料,以有机肥为宜,化肥为辅,苗期宜早追肥,不能偏施氮肥,要氮磷钾兼顾,平衡施肥。在灌浆期,注重叶面喷肥,补充底肥和追肥不足,保障玉米灌浆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②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期水分充足。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期之间,保持土壤墒情合适,特别是在玉米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加强对水分的管理,保障玉米正常的需水要求,满足生长发育的生理需要。

③玉米在扬花期加强人工传花粉。在玉米扬花期,防止天气干燥,造成干花,影响后期玉米授粉。若是晴天久晴不雨,避免干花,要注意浇水或喷雾保雄花,延长雄花开花时间,提高玉米后期授粉程度。在开花期的末期,注重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玉米授粉程度,减少玉米不育程度。

④玉米抽穗扬花期加强药剂预防。在玉米扬花期,做到花初、花盛、花后三次结合防虫治病,进行叶面喷肥,保障玉米穗期发育正常进行,提高产量和品质。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2~3%尿素,0.2~0.4%磷酸二氢钾,0.1%硼肥,0.01%芸苔素内酯0.05~0.1毫克/升,S-诱抗素1000~1500倍溶液,另加防虫治病药剂,混合使用,叶面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这样既弥补了玉米灌浆期对营养的快速补充,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使用诱抗素提高玉米在逆境情况下,提高多种抗性作用。

总而言之,玉米穗秃尖不结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原因,只要分别对待,逐一加以解决,必然使这种现象消失,提高产量,增强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玉米穗子上发生秃尖不结籽,怎么办?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1)品种 由于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同,当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超过了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易发生秃尖缺粒。如丹玉24,由于天气高温干燥,再加上种植密度较大,秃尖缺粒发生就较为严重,造成玉米大量减产,而聊玉18基本上就没有秃尖缺粒的发生。

(2)土壤 沙性土壤盐分较高,低洼易涝,耕作层过浅,蓄水保肥能力差,瘠薄的土壤,秃尖缺粒发生较重。

(3)营养与肥水 施肥时,氮磷钾配合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尤其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影响有机质的制造与运转,使玉米吐丝较晚,田间花粉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缩短,致使玉米秃尖缺粒。 (4)气候 玉米生育中期连续干旱,造成多次卷叶,或开花期遇高温干燥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影响了玉米雌雄的发育;或玉米散粉时期阴雨连绵,影响了正常的开花授粉;或授粉时天气无风授粉不良,都可造成秃尖缺粒。

(5)栽培管理 管理粗放,或种植密度过大,致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减弱,有机质合成减少,影响了玉米雌雄穗的发育,造成秃尖缺粒。 (6)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玉米各种叶斑病和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的发生,都可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致使玉米生长不良,尤其是玉米蚜虫在玉米抽雄时开始大量发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开花授粉,造成秃尖缺粒。

防止措施(1)种植优良的品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栽培条件,选择和种植抗病、抗虫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

(2)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提倡使用堆肥和深耕、中耕技术,以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 要增施有机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尤其是防止田间缺少磷肥与硼肥;在水分供应上,要防止旱害和涝害,玉米拔节后生殖器官发育旺盛,水分供应要适时、适量,以促进雌雄穗的发育。 (4)加强栽培管理 一是要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地力和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密度,以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满足中上部叶片对光的要求,促进雌雄穗的发育。二是要加强中耕除草、培土技术,尤其是拔节后培土,可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三是采用大小垄种植技术,以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四是当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而影响正常授粉时,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5)防治病虫害 防治玉米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及各种叶斑病。兼防玉米蚜。 玉米果穗顶部未结籽或籽粒秕,称之为秃尖,是玉米栽培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