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起斑点黄叶落叶用什么药又快又好?

花生起斑点黄叶落叶用什么药好又快?

这应该是花生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病状]

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防治方法]

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播前药剂处理种子;高温多雨的7、8月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隔15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每亩喷施药液50~75公斤。

花生起斑点黄叶落叶用什么药又快又好?

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统称为花生叶斑病,此病在花生产区普遍发生,是花生中后期的重要病害。花生发病后,叶片布满斑痕,提早脱落,严重影响光合效能,使荚果不饱满,降低产量和品质。

防治斑点落叶病可用枯草芽孢杆菌粉剂,苗期每组(A袋25g+B袋25g)混合使用兑水90-120斤,生长期与中后期每组(A袋25g+B袋25g)混合使用兑水60-90斤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即可治愈。

花生起斑点黄叶落叶用什么药又快又好?

这是花生叶斑病,它是由两种病菌引起的病害,即花生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这两种病同属不同种。花生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到落针期才发生。因此,褐斑病在下部叶片较多,黑斑病多在上部叶片,秋花生以黑斑病较突出,春花生则以褐斑病较普遍。两病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262363762都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子房、柄和荚壳,严重时可造成落叶,植株早枯,影响养分积累而导致荚果不充实,降低出仁率和含油量,收获时容易落果及种子发芽。花生发生叶斑病的主要原因,与轮作周期短、高温高湿的环境、品种抗病性弱,沙质土地力差,施肥不足等有密切的关系。花生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如下:

(1)选用抗病品种 如湛油1号,农花26号,中花2号,群育101,P12,山花2000号,鲁花6号、9号、11号、13号、14号,粤油23号,浪江3号,立茎大粒,一窝猴等。(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3)与其它作物轮作2-3年。(4)加强田间管理。(5)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年液或50%苯来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顺天星1号)600倍液(北京市顺义县农药厂)、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1:2:200倍式波尔多液,喷药时宜加入0.2%洗衣粉做展着剂,间隔15-20天一次,连防2-3次。

花生起斑点黄叶落叶用什么药又快又好?

又到了花生的播种季节了,可这天它就是不下雨,成天刮大风,土里那点水分都给刮跑了,这可咋整呢?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农作物,因此叫它"落花生",花落而生果,因此得需要土层深厚,疏松,含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最好。

花生在我们这里重茬种植非常厉害,每年的病虫害发生都很频繁,如花生叶斑病,锈,立枯病,白绢病,病毒病,甜菜夜蛾,棉铃虫,灰象甲等。对于题主所问的花生叶子上生斑点黄叶落叶的问题,主要就是因叶斑病造成的。

一,叶斑病的发生

花生叶斑病其实是一种统称,它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枯斑病,网斑病,炭疽病等。此类病菌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可以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会随风进行传播感染。

花生的叶斑病主要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7–8月份发病最重,会造成花生叶片的过早脱落,对产量的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

下面就来啦啦如何防治的问题。

二,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

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轮作呗,还能咋滴。最好是与玉米,地瓜等作物进行1–2年的轮作,可非常明显地减轻病害。同时又可清除田间的病残枝叶,减少病源,或者是选种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2,化学防治

在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初期,或者是在7月份之前,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丙环唑,甲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杀菌剂来预防或治疗,可明显减轻病害。每次喷药的间隔时间为7–10天,连续喷施2–3次,如果在此期间有雨水,可根据情况加施几次即可。

总起来说,花生叶斑病还是比较容易防治的,只要是在7月份之前,每次喷药时加点上面所列的杀菌剂,可很好的预防叶片上此类病害的发生。

花生起斑点黄叶落叶用什么药又快又好?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我热爱农村生活,喜欢农村的寂静。我热爱农村 ,热爱生活,喜欢我们村里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着很丰富的种植和养殖经验,针对这个问题我希望把我在农村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每逢从8月下旬开始,花生叶斑病就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程度的种植户反映,由于叶斑病导致花生落叶,造成早衰减产。近几年无论华中还是华北,叶斑病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花生的产量。

一、什么是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一般包含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混合叶斑病等,统称为花生叶斑病。花生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柄、托叶,茎上也受其害。先在下部较老叶片上开始发病,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严重时在茎秆、叶柄、果针等部位均能形成病斑。根据颜色不同,黑色斑点就称为“黑斑病”;黄褐色或暗褐色称为“褐斑病”。

花生叶斑病的传播主要在病残体上越冬,每年病叶没有及时清理干净。或种子携带病菌,来年借风雨传播,在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下。孢子萌芽产生芽管 ,进入组织内部,汲取营养。秋季雨水多,温度在25℃~28℃,大面积发生,造成花生落叶!

花生叶斑病连作地,土壤贫瘠,重茬年限越长,病害越重。轮作相对于重茬,病害明显轻。秋季多雨、气候潮湿,病害重;少雨干旱年份发病轻。老龄化器官发病重;底部叶片较上部叶片发病重。每年由于叶斑病的影响,最高影响花生减产在70%以上!

在一线的花生种植管理技术上,普遍存在一些管理操作误区。以管理不当或预防不及时,或者错误的控制方法,延误了叶斑病的最佳控制时期,减产幅度增大。总结大概有以下几点误区:

误区一

营养不合理补充。种植户发现病害严重,加大药量的同时,也补充激素叶面肥或增施氮肥。这样会促进花生叶片长势加快,叶片变薄,植株虽然得到促进生长,但更易感染病菌。使植株整体抗病性降低!

误区二

盲目用药,不按规定用药。比如没有按照正常的稀释倍数配药,在中午喷施药剂或喷施药剂后遇到下雨天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延误病情。

误区三

预防和控制时期不当。没有在花生叶斑病的最佳预防和控制时期使用相关药剂。一般经验丰富的种植户,都要根据每年叶斑病的发病时间,总结一定的预防规律。大多数都是发现大面积叶斑病才打药,或者根本没有叶斑病或就不需要预防的时间白白浪费药剂,浪费人民币。结果花了钱,出了力,还不如人家一次用药,一季无忧。

误区四

客观因素的影响。只管好了自己的田,没注意邻居的田或田旁边的杂草,水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说了花生叶斑病种类,了解了传播途径,分析了管理误区。接下来谈谈如何科学合理管理,稳中有谋预防和控制叶斑病的发生,提高控制率,增加产量。主要从以下几个农事操作中下功夫,轻松告别叶斑病不是梦。

农事措施一

从种子开始,选择抗病品种。在选好种子后,用好的种子处理剂拌种。尽大可能的通过拌种杀死病菌。

农事措施二

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在土壤上多下功夫。能轮作的田地,尽可能轮作,有利于病害的减轻。在花生收获后,田里的残枝病叶尽量清理干净。在深秋季节里,太阳中午紫外线照射强,除了旋耕以外,尽量一年一深翻。活化土壤,病菌通过紫外线也能杀死一大部分。也能降低叶斑病的发生。

农事措施三

科学施肥。偏施氮肥,重施磷肥,在间接上都能加重叶斑病的发生。应该把握花生“前促,中控,后熟”的施肥原则。在原则复合肥的基础上,考虑配合有机肥,增施中微量元素肥。综合施肥,配方施肥的重要性。这样植株健壮,抗病性提高,叶斑病发生大大降低。

农事措施四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叶斑病的发生一般都是从花生的叶下部,要根据每年的发病大概时间。在发病前尽可能的喷施相关药剂预防,一般药剂持效期利用率在80%以上大概15天左右。所以在预防的时候,应该考虑药剂的持效期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

农事措施五

掌握要点控制花生叶斑病。在多年的农事操作中,一般有经验的种植户,都用土方法掌握了用药控防的技术要点。确立大概发病时期,经常性到田里看看,注意弯下腰,分开花生上面的叶子,看看花生下面的叶子。以确定用药时间,及时用药,防止病害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我的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把我的经验说出来,我感觉到很开心,因为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农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报,能解决你们的问题就好。

最后祝福大家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能够顺顺利利,做一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幸福的农民,同时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万事兴,好运连连,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花生起斑点黄叶落叶用什么药又快又好?

花生叶斑病+缺铁黄叶,用苯醚甲环唑或苯甲.丙环唑或戊唑醇或己唑醇等药+铁元素叶面肥喷雾处理,加入磷酸二氢钾一起防治,效果更好,有利于花生恢复生长和提高抗病能力。6-7天喷雾一次,连续喷雾2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