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二十亩土地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承包二十亩土地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承包20亩地是一种什么体验?

这个问题太对我的情况了,我来交流一下。自80年代后,我种了21亩地,(我们生产小组每个人平均1.7亩地),我种的21亩地包括爷爷、父母的部分,和我弟弟的7亩多地,(弟弟分地后居家进城经商去了,他们的地委托给了我耕种)。一直种到2013年土地流转,每亩流转费800元/年,才不从事耕种的。

是什么体验,体验多多啊,那叫苦、累啊!辛辛苦苦劳作了30多年,一句话,真不容易,也没有积攒下几万块钱,也没有发家致富。总算把老人养老送终,儿女们拉扯大,各自结婚成了家。直到土地流转后,儿子儿媳妇都打工上班,我这才松了套,有功夫每天上头条和悟空问答回答问题了。

90年代前,农村几乎没有机械化作业,过秋过麦全凭人工和畜力,收割耕种、锄禾浇田,那个苦累劲不堪回首啊!想起来心里都疼。90年代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普及,农资、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广泛应用,农民体力劳动大大减轻,粮食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2006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养老保险、新农合及对农村贫困户的各种补贴照顾等等,使农民真正体验到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幸福和知足。

不过近年来受国际国内金融、经济的影响,各种物价飞涨,惟有粮食价格一直处于稳中略有上下浮动,以致农民农业生产临于增产不增收,难以应对时下的高消费高压力的生活。单靠种植已显然难以有长足的发展。幸而打工和土地流转的新的生存方法,从而略微缓解了,农民生活的困境。

总之,种20亩地的体验是,单纯种植粮食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如搞些特种种植,特色农业尚且可行,也不失为发家致富的一个途径!

承包二十亩土地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承包过300多亩,种的是一季小麦和一季水稻,算下来感觉资金和体力方面的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主要是这几年化肥,种子,农药及人工成本持续上涨,而粮食价格偏低,虽国家出台保护价,但对一般农户及种田大户不太有操作性,只能走市场价,等粮食经销商来收购。如果种的是经济作物可能利润会可观一些。

承包二十亩土地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承包20亩地,何必体验!充其量是吃不饱,饿不死的感觉!

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经营者随市场起舞,体验过山车的感觉!

目前,承包土地的利润,若以亩纯获利500元计,20亩地获利一万元!

辛苦一年,获利一万。体验的是提心吊胆,还不够幼儿园的学费!

直接的体验,操劳20亩土地,不如去当名环卫工!

承包二十亩土地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承包二十亩地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我家在2012年承包了六十多亩地,老公吃住在地里,累的要死要活,年头到年尾一算地租,人工,肥料和农药钱别说赚钱了,家底都贴进去了。所以承包土地有风险,入行需谨慎。除看好项目外,还得有赔钱的心理准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