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种植小麦效益高,为什么山区只种植玉米而不种植小麦?

单从产量高低及亩收益来说,玉米的收益比小麦不低。单从一斤比较小麦比玉米每斤贵1~2毛钱,但是,从亩产量上说小麦就显逊色了。一般情况下小麦亩产1000斤左右,就算凑合了,而玉米,亩产1000斤就算低产了,水肥条件好的,亩产2000斤真不是广告语。就按玉米1元一斤可成2000元,小麦按1.2元一斤,才1200元,一比较就知道了。

山区为什么不种小麦而种玉米:

一、种小麦,有许多不便之处。山区不是大面积的平整土地,这三分那五厘地,收割播种都不便机器作业,浇灌打药管理又很麻烦,收割需手工,收割后,还需场地碾压才能成粮食。麻烦太多。

二、种玉米,方便多了,一平米地方就可种20多棵,管理也好管理,浇灌,挑水舀窑也不成问题,收获时手工即可,收回来晾晒也方便装笼或扎成几个一把树枝或绳子上都可晾晒。晒干以后,随时都可以手工剥籽粒,晚上看着电视就可以剥着玉米,如有个手摇脱粒器更快,有个三亩二亩的玉米棒根本吃不住剥的。

再一点,山区多数家庭养有牲畜猪羊等,玉米秸秆直接可以喂羊,或铡碎磨草面喂牲畜和猪,而麦秸不适合做饲料,麦糠也不是好饲料,只是大牲畜可以吃,营养成分缺乏。农民也舍不得买现成的合成饲料,且不说有添加剂各种激素了,一袋饲料100多元,需要100多斤玉米换啊,不很划算,自己养的猪羊,纯天然饲养,过年宰一头吃着也踏实,可是,还真舍不得!猪肉30元一斤,现在农民谁吃的也不会多了。

这就是山区农民种玉米,而不选择种小麦的原因。

既然种植小麦效益高,为什么山区只种植玉米而不种植小麦?

就你提的这个问题,山区为什么只种玉米不种植小麦,种植什么作物,各地区是根据当地,地理,地貌,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所决定。有很多寒冷地区比如,山西北部大同,内蒙等,只种植一茬,不适应种植冬小麦,能种植春小麦。大部分山区丘陵,坡地,每年种植一茬,靠天下雨收获,种植冬小麦效果不佳。只能种植秋季作物,有条件能浇灌溉,气候条件也只能种植,玉米,大豆,土豆,杂粮之作物。

在大平原,粮食主产区气候条件,每年两茬种植,咱就不说产量高低,最合适种植冬小麦。收获再种植玉米,或其它作物。好了,谢谢邀请。

既然种植小麦效益高,为什么山区只种植玉米而不种植小麦?

【既然种植小麦效益高,为什么山区只种玉米而不种植小麦】

东北大山沟里贫瘠之地种植玉米还勉强,别说种小麦,记得小时候看到种植过小麦最后失败告终。因为东北地区有的冬天气温特别低,冬小麦在这里不能过冬。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种小麦要多久成熟?一般的说,冬小麦是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割;春小麦则是春季播种,夏季收割。

华北是冬小麦,在每年的9月低10月初种值.来年的5月后收获,而东北由于气候较为寒冷则为春小麦,在每年的3至4月份种植,9月后收获,这与美国的农业专业化带也形成一致性的特征,美国有两片小麦带,北片耕作制度与我国东北相似,还有南片则与我国华北一致

根据不同地区所播种小麦品种不同,和不同地区的小麦播期不同,小麦的成熟期也会有所不同。冬小麦区:一般是秋季播种(大约在9末10月初左右),次年的6月下旬——7上旬成熟并完成收获。

春小麦区:一般在清明开始至5月中旬由南向北依次播种,7月中旬至8月下旬成熟并完成收获。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小麦最早在8月中旬成熟,最晚在9九月初成熟。

既然种植小麦效益高,为什么山区只种植玉米而不种植小麦?

首先要说明一点,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收益半斤八两,在一年只能种植一茬农作物的地区,两者收益差不多。

小麦这种农作物适合大田平原种植,需要土地肥沃,便于机收。山区土地贫瘠,地块小,道路不便,非常不适合种小麦。

另有一种原因就是山区树木多,鸟类也多,很多鸟都是吃小麦的。如果小地块种植小麦,很容易被吃光,种玉米就不同,玉米粒包在皮里面,鸟儿偷吃不容易,老百姓能够接受这样的现实。

董青岛供稿。

既然种植小麦效益高,为什么山区只种植玉米而不种植小麦?

实践出真知!山区只种玉米不种小麦是农民多年实践找出来的种植规律。我个人分析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地理环境,二是自然条件,三是气候条件,四是生产要素等。下面我从这几个方面具体说说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出)

一,地理环境不利小麦高产

山区海拔高,地块散,坡地多,水浇条件不足;地理环境又和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入冬早,开春晚,小麦生长期正处于降水枯水期,靠天吃饭,难以保障小麦正常生长。

二,气候条件不利小麦高产

气候条件包括年降水量、气温、光照等诸多方面,但是影响山区小麦生长的因素正是降水量、气温和光照三个方面。

同样平原地区小麦生长期也处在降水量少的季节,但是平原地区水浇条件好,在小麦生长各个需水环节都能保证及时浇灌,水肥条件可以满足小麦正常生长,所以平原地区种小麦产量高。而山区冬春季降水少,水浇条件不好,怎能满足小麦正常生长呢?

从气温方面说,小麦从种到收需要达到一定积温量,积温达不到,小麦品质差。山区海拔高,入冬早,春季气温低,开春晚,山区种小麦要比平原地区种植早,成熟晚,小麦生长期长,影响下茬作物种植。

三,生产要素不足影响小麦种植

生产要素包括种子、化肥、机械、灌溉、农药等方面。其中种子、化肥、农药都能满足,但是机械和灌溉是难题。山区自然条件原因,路不好走,特别是生产路不好走,田块小又分散,不利大型机械作业。

灌溉条件不足,小麦在播种、返青、拔节、抽穗、灌浆等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及时浇水,也不能及时追肥,水肥都跟不上,小麦要靠天吃饭,产量就提升不上去了。

四,种小麦和种玉米对比,没有种玉米效益高

山区种小麦产量低,亩产700左右,和平原地区差很多,但是种春玉米产量高,有很多春玉米亩产2000以上。因为玉米生长前期需水量少,这几年很多都是地膜覆盖种植,春季能保水保肥,夏季玉米生长旺盛期,正是降水量丰沛的季节,可以雨后及时追肥,这样玉米生长所需水肥有保障,所以亩产量很高。一季玉米也能顶两季作物。所以山区人们就不种小麦只种玉米了。

总结看,山区农民多年的实践还是找对了路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根据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和水浇条件不足等方面综合因素考虑,山区不种小麦只种玉米了。一季收入可顶种小麦和别的作物两季收入,这样做不很好吗?

既然种植小麦效益高,为什么山区只种植玉米而不种植小麦?

小麦和玉米作为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上把小麦称作细粮,把玉米称作粗粮。单位面积产量上,小麦略低于玉米。但是,小麦由于有较好的适口感,受欢迎的程度要高于玉米。所以,小麦单价高于玉米,种植效益也要高于玉米。

既然种植小麦的效益高于玉米,那么为什么山区只种植玉米而不种植小麦呢?

我的家乡在湖北西北部,汉江河中上游,紧邻秦巴山脉,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之称,是一个标准的山区地形。当地农民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以及少量稻谷为生,总的来说,种植玉米的面积要大于小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地势地形所致

山区坡地多,平地少,土壤贫瘠,无论是种植小麦还是玉米,产量都不是很高。同等条件下,种植小麦密度大,以撒播居多,为了提高出苗率,必须增加种子用量;而玉米大多以点播居多,用种量少。从收获上来说,山区不能机械收割,都是采用人工。小麦成熟后,麦穗容易脱落,坡地不便绑捆和搬运,容易造成浪费;玉米成熟后,籽粒不会轻易脱落,只需把玉米棒子掰下来,运回家晾干即可,基本上不存在浪费。

二,气候条件原因

“山高一丈,水冷三分”,山区气温低而且潮湿,种植小麦成熟期较晚。在小麦生长后期,很容易遭受山区雨季,小麦不仅穗小、颗粒不饱满,而且小麦非常容易发芽和霉烂。玉米成熟后遇雨不会那么轻易霉变。山区西北风较多,小麦遇山风倒伏后,很难扶起,而玉米倒伏后还可以扶正。这样一来,山区农民更愿意种植玉米。

三,在山区玉米比小麦实用

在食用上,玉米做法简单,方便快捷,玉米糊糊、玉米饼好吃又好消化。山区的人民,家家户户都养猪,家家户户都自酿白酒。玉米不仅食用方便,而且还是养猪的主要饲料,酿酒的主要原料。玉米所产生的附加值,要比小麦高,这为改善和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因此,山区人民根据自已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种植玉米能够稳产、丰产,所产生的价值要高于种植小麦,所以山区农民更愿意种植单价较低的玉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