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60岁以上的农民不交养老保险金,60岁以上的老人金能不能领到?

60岁以上不交养老保险金的,60岁以后能领到养老金吗?这个问题需从两个概念去理解。国家开始实行这个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缴纳政策实施时,大约是2009年展开的,各地具体实施时间早晚上有所差异,具体按当地实行时为准。

我们这正式实施是2012年,第一种情况:政策实施时,已经足60周岁的,就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金,可以每月领取每月的养老金了(刚开始每月仅几十元,后逐年上涨,现在每月116元)。

第二种情况:在缴纳养老保险金开始时,不足60岁的都要缴纳,原则上是缴纳15年。到60岁以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如果当时实行时,差几岁不到60岁的,比如差2岁的,缴纳2年就可以了。缴纳标准分几个档次,即100~2000元,最低每年缴100元,可自由选择档次。多缴的按百分比,领取的养老金稍高点。

另外一个特殊情况的:在缴纳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按时缴纳养老保险金的,现在60岁以上或70岁以上,原则上是不能领取的。也有的地方可以补缴后,领取,属于地方性的规定。我们这是不能补缴的。

我村有个实例,我乡邻武某,原来是煤矿工人,因嫌单位搬迁离家远了,故旷工不去上班了,没向单位请示说明,自己私自决定的。几年后60岁了,想办理退休事宜,结果,矿上早几换领导了,他的档案都丢失了,矿上不予办理。村里呢,当年并没有把户口关系转到村里,也没有在农村缴纳养老保险金,何谈领养老金呢!现在已70多岁了,成了“黑人”,城乡两头空,苦不堪言啊!找有关部门多次无果,至今未解决问题。你说这事怨谁呢!

如果60岁以上的农民不交养老保险金,60岁以上的老人金能不能领到?

任何人不参保,就谈不上领什么养老金!

但不参保六十岁后也可以领到一点生活补助金,不多,也就百多元。但会随年纪的增加而增加。

北京等特大城市会多一些。

要想老了日子好过点,年轻时还是应交养老保险才行,不管是工人还是农民!

而且社保制度建全了,不交社保,可能以后生活补贴都不会有了!

如果60岁以上的农民不交养老保险金,60岁以上的老人金能不能领到?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如果60岁以上的农民不交养老保险金,60岁以上的老人能不能够领到呢?如果说你不交养老保险,那么很明显是不能够领到养老金的,不过对于农民来说,即便60岁以上农民不交养老保险的话,那么基本上每个月也能领个几十块钱,虽然不多,但是这个几十块钱是国家这个直接补贴的基础养老金部分。

所以说是可以领到的,而且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讲,那么还可以领到高龄补贴,高龄补贴,大概每人每月有个100块钱左右,所以说再加上你的个人养老金,可以能够拿到一百七八两百块钱左右的水平。所以确确实实60岁以上的农民不交养老金,可以领到这个几十块钱,但说句实在话几十块钱实际上真的太少了,我们甚至来讲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自从2009年以后农村养老保险推出以后,那么我们都知道,只要参加了这个养老保险,就可以在60岁以后享受到基本养老金的待遇,但是这个农村养老保险也是分为不同的缴费档次,每年100元到2000元不断,有些地区甚至超过2000元,所以说你的缴费档次越高,那么你最终享受到养老金的待遇也就会更高一些。

感谢阅读,请教我的关注。

如果60岁以上的农民不交养老保险金,60岁以上的老人金能不能领到?

不交只能领老人补贴,现在是六十周岁月领118元。70岁125元,80岁225,90岁325,100岁1118元。

如果60岁以上的农民不交养老保险金,60岁以上的老人金能不能领到?

在国家对农村实施新农保之时,当时已经年满60岁的男性女性老人,全国大部分省区就不需要这部分再参加新农保缴费而每月领取数十至百余元的养老补贴并逐年提高,七十岁(或者80岁)以上的还多发给高龄补贴。

开始新农保实际缴费后,政府按缴费档次不同给予参保者一定比例的社保补贴。此时起,不满60岁的农村老人必须缴费参保才有养老金,并要求农村年轻人也要参加新农保,个别地方还有规定家庭有老人领取养老补贴的,如果这个家庭其他年轻人不参加新农保,那停发老人的养老补贴,因为养老基金是参保者的众筹资金,所以你自己家庭全不参保,停发你家老人的养老补贴好象也讲的过去,据理力争这个养老补贴是政府给的也没错。

你的问题很清楚,除当时能统计在不用缴费就有养老补贴的那些当时达到60岁的人之外,其他人没参保缴费就再没有养老补贴领取,如继续每年给达到60的人发放不用缴费的养老补贴,恐怕谁也不会去参保缴费了。

如果60岁以上的农民不交养老保险金,60岁以上的老人金能不能领到?

养老金就是一种保险,不是救济金,只有投保了才有资格领取,没投保谈什么养老金都没用!如果给没交过社保的人发500一1000元钱那就是一场灾难,会有更多的人不交保险等着国家发钱。会有更多的人不去种地等着国家救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