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月,农村又要收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原“新农合”)费用,农民如何选择?

马上今年又到缴医疗保险了,今年可能每人又涨了30元。个人看法,能缴的最好还是缴纳为好,说的就是保险,确实,人食五谷杂粮,谁敢保证说没个头疼脑热、三灾六难的,有点毛病时,能报销一大部分,即使是平时拿点常用的预防药物等,还可在村卫生所享受70元的优惠。

这本身有点“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的意思。国家并没有硬性强制,我知道每年有几户不缴的,觉得不老不少,一年一年的都不曾感冒,交那份钱觉得囊面,不划算。而且年年涨,起初几十,现在涨了几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再说。

不怕一万,就啥万一。本街有一户,两口子身体健康,50多岁,没有儿子,三个女儿有出嫁了的,有上学的。他两口子就一直未缴医疗保险,倒也相安无事。熟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去年男人突发脑出血,在市人民医院开颅治疗一个多月,现在已出院,虽没落什么后遗症,但什么活也不能干了。在医院所花费3万多元,因没有缴纳医疗保险,院方不予报销。家人跑遍了县、市卫生局等部门力求解决报销问题,结果,都不能办理报销。

家人后悔莫及,省了几年没交医疗保险,这一场病都叠进去也不够,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以后,医疗保险不论多少一定要缴纳。

再过两个月,农村又要收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原“新农合”)费用,农民如何选择?

是啊,每年的11月份是村社干部上门收缴下一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用的时候。十年来此项费用连年上涨,已经是当初收费的十倍多。还别说,农民有怨言,也犯难,但是还是要参保缴费的。

村社干部的“情”不得不领。据村社干部讲,每年农户收缴,诸如“新农保”、“新农合”的保险费用,都是与他们的工作成绩、工资发放挂钩的。“新农合”的缴费采取农民自愿的原则,但还有一项硬性的指标,即每年的“新农合”必须是参合率达到95%以上。正因为这样,只要到了缴费规定的时间,只要有农民不交费,村社干部,甚至是驻村包队的干部,就会在早晚,知道家里有人的时候,一次次地登门,弄得人都不好意思。再说了,他们可是农民的直接领导者,万一遇到批划庄基地、开个户籍证明、办有关的介绍信。有时候也有受灾的救济费等,村社这一关必须过的。说不准就会被“卡脖子”,为了以后遇事“不麻烦”,即使借贷,农民也要把医保费用给交了。

“脱保”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事。国家“新农合”的政策是好的,一切都是为农民着想。以户为单位按年度缴费,也没有强行让不愿参合的家庭个别成员缴费的规定。不过,执行政策在地方,地方也有它们的原则。当年不缴费参合,就是“脱保”人员。缴费栏里盖一“脱保”的印签,就是“历史记录”。如果你是户主,这户主得易“主”,家庭其他成员若有医疗费用报销时,手续繁琐;有的地方,你若下一年参合时还要结清上年未参合的费用(其实,“新出合”是交一年钱管一年,这又是哪门子事)?没办法,地方性规定,你又不得不补交。这样的话,农民还是会做出选择,不如当年就缴清。

“新农合”是农民唯一的医疗保险。虽说“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了,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但是它合作的性质没有变。筹资方式仍是“国家补一点,集体筹一点,农民交一点”。农民当年缴费参保了,若当年产生了医疗费用是会按一定的比例报销的。否则农民自己要负担所有的医疗费用。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就不会生病?农民,尤其是老年农民,都是从艰难和劳累中过来的,身体早已“透支”,说不准倒下就会倒下。大多数的农民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就会一夜致贫。做为农民,“新农合”才是他们唯一的医疗保障。也绝不能不参加,只能缴费了。

尽管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不住院不报销医药费,就是住院了检查费、床位费、还有一些药物也不在报销之列。报销的比例会因乡(镇)县及异地医院而不同,做为农民来说,能报销一点是一点,多少也是“减负”。从农民自己身体及医疗的现状来说,医保的费用还是要交的,这也叫未雨绸缪。#为生活而提神。

再过两个月,农村又要收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原“新农合”)费用,农民如何选择?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的区别:

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覆盖城镇户籍的居民,新农合主要覆盖农村户籍居民。

二是管理的部门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由人社部门管理,新农合多数地方由卫生部门管理。

三是保障待遇的侧重点不同。城镇居民医保主要保住院和门诊大病兼顾普通门诊,所以住院及门诊大病待遇都要高于新农合。新农合的门诊待遇水平要高于城镇居民医保。

扩展资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2017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达到4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原则上全国平均达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

再过两个月,农村又要收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原“新农合”)费用,农民如何选择?

我觉得应该交,毕竟头疼脑热谁都有,而且国家政策挺好的,只要满60周岁国家一年有2000多块钱,像我们家有五个人,我公公已经拿了好几年了,今年我婆婆也开始有钱拿了,他们一年下来也有5000来块钱,而我们交的医保总共2000元钱,上医院还有的报销,对农民来说交比不交好,就是希望医保不能再涨了,从20涨到现在的400,不知今年还会涨不?

再过两个月,农村又要收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原“新农合”)费用,农民如何选择?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继续续交。

新农合是大病医治的强有力的保证。虽然说有些检查和药品在住院时不能报销,但是可以报销的还是占很大的比例。

我也是今天才听到和看到,单元楼的邻居老贺,本来是化肥厂的职工,因为刚退休,单位没有缴足职工医保,老贺的癌症后续治疗没有了保证,本来隔一段时间就要化疗,但是因为单位的断交,老贺大哥只能放弃治疗,今天看到瘦弱的身干突然感到好难受。

还有一个例子,我的二舅,最近刚从重庆住院检查回家,话费了5万元,但只能报销,4000元左右,因为是跨省治疗,报销比例本来就少,还好是在医院做深刻的检查排除了癌症,因为在老家住了半个月检查不出来,北京要好长时间都排不上度,选择第三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做了深刻检查,虽然没有报销多少,但是表弟和媳妇还是感到心里高兴,没有了癌症比啥都强。

交居民医疗保险,也不是不能没有一点用,平时的头痛脑热,可以到村卫生所购买药品,我们老家去年是每人,220元钱,有160元可以用来购买药品,如果是今年没有用可以继续转到下一年,因为以前不是这样的,交了钱没有用就冲共了。现在人性化管理,不买药就流转到下一年。

没有可以选择其他,我建议还是继续缴纳

居民医疗保险。

再过两个月,农村又要收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原“新农合”)费用,农民如何选择?

如果你还能在保障正常生活,建议你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现阶段,是以个人缴费为主,政府适度补贴为辅的筹资方式。按照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基本原则,为城镇居民提供医疗需求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是现存性价比较高的一种保险制度,所以深受一些农民朋友的喜爱。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性价比高

有人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远比一些商业险要差非常多,但是商业险的价格可以说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几十倍之高,并且再加上个人商业队的业务员素质参次不齐,中间难免有差错。另外,如果让一个老百姓一年去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的钱去购买一个商业险,我觉得很多老百姓还是舍不得的。

正常缴纳

所以,我个人建议你如果经济条件不是特别的差,我建议你还是正常的去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主要是这种保险的金额不多,却一样可以为您以后的一些健康问题作一个起码的保障,让一些重大疾病不再成为很多农民家庭生活路上的拦路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