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你们那里有什么习俗?要拜月亮吗?

谢小秘书邀请!我来回答。中秋节历史悠久,是我国多民族传统的文化节日,各地在中秋节之时,都有不同的赏月、拜月习俗。有祭月、赏月、观潮、燃灯、猜迷、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等活动。

中秋节以赏月、拜月,食月饼为主。中秋节又称秋节、月夕、女儿节、团圆节,我们这有称“小年”的说法。在八月十五这前后两三天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各色礼品来看望父母,和娘家人欢聚一堂。

做为农村的农民,中秋节又是农作物即将成熟丰收收获的季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迎接中秋节。祭月、拜月,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此时,湿气已去,秋高气爽,空气清新,天空格外洁净明朗,月亮又圆又大,是赏月、祭月、拜月的最佳时节。

我们这里,拜月活动近年来比较简便。家家户户买月饼,做好饭好菜,国家中秋节还放假,儿女们尽可能的都赶回来和家人欢聚团圆共度佳节。摆酒席、熬大锅肉菜,包饺子等。傍晚月亮升起,家家在院里摆上贡桌,献上各种水果、月饼等贡品,燃放爆竹,拜月祭月。家人们喜庆欢乐,品茶饮酒,一派幸福欢乐景象,三柱大香燃尽,活动结束!

中秋节,你们那里有什么习俗?要拜月亮吗?

谢邀!所谓习俗,不过是相沿成习。一代人把一代人的想法作法,通过各种办法传承下去,大家都接受并且认可了,这就成了习俗。

好的习俗,不仅具有文化内涵,也能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文明进步。陈规陋习当然就是应当革除的。

习俗的形成,与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紧密相联。某个时期,某种习俗盛行反映的就是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拿中秋节来说,古代神话传说里讲,有嫦娥奔月到了月亮里,住进了广寒宫。在月亮里还有一只玉兔和嫦娥戏耍。在那里还有不停砍伐桂花树的吴刚,所以毛主席诗里都说,“吴刚捧出桂花酒”来招待嫦娥姑娘。古代社会,月到中秋分外明,那时候没有如今的科学技术。只好望月兴叹,抒发情怀。于是便把内心的崇敬,变成了“拜月,祭月”等各种赏月的活动。

文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各种传统的节日还是要过,并且从上至下都很重视,但一些旧的习俗,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不足为奇。

一句话,正如一首歌词所唱“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人类的足迹已攀登上了月球,习俗的改变与淡出就很正常了。

沧海桑田不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之志,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永远灿烂辉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