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的高温天气,为何叫“秋老虎”?

立秋后的高温天气,为何叫“秋老虎”?这应该是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老虎不发威别当病猫看,老虎平时看似温顺如猫,一旦发起威来势不可挡。说秋天叫“秋老虎”,是人们普遍的说法,是根据秋天的气温变化特点来比喻的。

按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逐渐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一早搭晚气候开始显得凉爽,“秋高气爽”就是说的这个意思。虽然立秋一到,气候早晚凉爽,仍然白天气候酷热,温度仍可达35度以上,仍受秋老虎肆虐。因为还在伏天,“三伏不进秋来到”,2019年立秋正置双八,公历8月8号,农历7月8日,三伏前三天。秋老虎的说法,就是根据早晚凉白天热,好比和老虎平时温,发威时凶的意思。

秋季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因此在养生方面要注意“秋补”,适应四季气候变化的特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进补十分重要。特别是中老年人,注意坚持“秋冻、秋防、秋练”,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和自身免疫力。

农事方面,俗话说“立秋三日,寸草结籽”,“有钱难买秋后热”。正常年分立秋后大田农作物都应该是结籽时期,立秋后能持续的高温几天,对庄稼籽粒的灌浆和饱满成熟大有益处,是丰收的基础。因此,对农民来说,“秋老虎”即是坏事又是好事。虽受几天“秋老虎”的肆虐,同时又盼它多热几天,使夏播庄稼饱满丰收。

立秋后的高温天气,为何叫“秋老虎”?

气象学上,地球公转轨道到达太阳黄经135*,就是“立秋”节令,每年大致在8月8日这天立秋。过了立秋,生活在低纬度(北纬35*以南)、低海拔地区,人们感觉仍然酷热难耐。

秋后连续5天超过35*c高温天气叫秋老虎,为何叫“秋老虎”?因为老虎发威是短暂性的,一旦秋后有降雨,早晚与白天的温差就有小幅度变化了。白天立秋又叫“公老虎”,晚上立秋叫“母老虎”,相对而言,今年是8月8日早上3点多立秋,看来今年秋后是母老虎值年,按传统古谚,今年在江淮大地,秋后肯定有几天近40*c高温天气。现在人们生活中有电扇、空调,环境工作又做的好,在户外工作的辛苦者,注意防暑,秋老虎并不可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