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了,再去娘家你是什么滋味?
母亲去世了,再去娘家你是什么滋味?
对于出嫁的女儿来说,娘家娘家,有爹娘的家才为家。尤其是刚结婚时间不很长的,虽然婆家都挺好全家和睦,夫妻恩爱,但待不了几天就愿意回娘家看看,和爸妈叙叨会,心里觉得平衡愉悦。要真不让她回去看看,她心里会不愉快,会坐卧不安,犹如鸟困樊笼般焦燥忧烦。随着家三伙四,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打磨,生儿育女的种种欢乐与偶尔的烦恼,已经溶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了。去娘家的次数时间越来越少了,意识里已有婆家夫家当成家的理念了。心里还说好长时间没去看看老妈老爸了,咋就七事八事老脱不开身呢!
每每过年过节去娘家,一般也不住了,当天就回来了,尽管爸妈挽留“闺女哎!你都不能住两天陪爸妈两天”!俺家里这事那事挺忙的,待有空了我一定来和妈妈做伴几天!
随着儿女长大,男婚女嫁,抱看孙辈娃娃,插空想回娘家看看的想法早跑到呱哇国里去了。父母年迈染恙时,才不得不去眊看或少住时日。随着父母老去,每年只回娘家两次,一是“清明”,二是农历十月初一,这是上坟祭奠先祖的日子,必须得去。其它除了侄子侄女婚嫁、生娃待客,一年一年的她也就不想回娘家看看的事了。
这就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女孩个个都如此,什么滋味,就是这顺理成章的滋味。当闺女时,在娘家和兄嫂弟妹、侄男少女关系亲密的,平日里,和娘家人有事走动尚多点。如果在娘家时和他们关系就不好的,当父母去世后,关系也就凉凉了,即使是清明寒节给先祖上坟,直接到坟上烧点完就返回来了,娘家门檻也不蹬了。
事在人为,什么滋味,也是各人酿造的。比如我姑姑,今年已84岁了,我姑姑可亲呢!我们大家庭100多口人,谁家有婚嫁生育待客等,都把我姑及她家人邀请到,姑姑来了后侄男少女,重重侄男少女你请我叫,到我们家住几天吧!老老姑姑!我姑姑一般也不住,也住不均吃不匀。再说岁数大了,家里孩子们也会结记的。你看一大家人,团结和睦,多好!
母亲去世了,再去娘家你是什么滋味?
妈妈在,温暖在。妈妈不在,温暖没有了!七十要个妈,八十要个家!可惜,我才五十岁,妈妈就没有了,永远的没有了!2018年三月五日,阴历正月十八,就从此再也没有了,亲爱的妈妈了!
家还是家,可是,没有妈妈的唤女声了,没有妈妈拉尿需要人伺候了,可是,我却一丁点也没有力气了!妈妈不在了,劳累没有了,欢乐也不知道悄悄的去了哪里,从此,我再也没有了欢喜和快乐的心情!
生活朝起暮落,岁月流逝如河!
心情如此暗河,永远没有欢乐。
月光似柠檬,淡淡的挂在夜空。只有我的心,酸涩似柠檬!回到娘家,娘已不在了,家也就不再是家了。父亲九十二岁了,依然还下地拔草,浇水,只是多了一屋子的沉重和悲伤!说实话,我是懒得回娘家的!睹物思人。悲伤逆流成河!
母亲去世了,再去娘家你是什么滋味?
妈妈在,家还是家,妈妈不在了,家也没有了。
2010年大年十五还未过,39岁的妈妈生命永远停在了那一年,没有任何的征兆,1岁多的弟弟和16岁的我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那一刻,我只觉得我的天塌了。
次年年末,爸爸再婚了,娶了一个没有生养的阿姨。我的内心是不愿意的,但是爸爸还年轻,弟弟还年幼,我还是接受了,自那以后,家就再也不是我的家了。阿姨好似不喜欢我,所以他们婚后我极少回家,偶尔打个电话问问弟弟怎么样。没两年,因为让我爸爸在成都买房,我爸没同意,后来他们就离婚了。过了几个月,我爸打电话说想跟她和好,我说毕竟和你朝夕相处过一辈子的人,你觉得好就可以,就这样,他们复婚了,我爸也在成都买了一套房,而后,我们便越来越渐行渐远。又过了没两年,15年的春节,我爸告诉我,他离婚了,房子也给了那个阿姨,我没说什么,只告诉他没关系,以后好好生活。
爸爸离婚后的日子,我又经常回家了,因为弟弟还小,爸爸上班也没多少时间管他,平时只有爷爷奶奶照顾他。那段时间,总想起妈妈,觉得如果妈妈还在,我们一家人该多么的幸福!
18年的春节,爸爸又再婚了,其实我一点也不知道,他也没告诉我,当时我已经怀孕6个多月,也没有告诉他。第二年3月底,生了我的儿子,我也没告诉我爸,毕竟他有了新的家庭,也过的很好。
直到现在,我和家里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不管对于他们亦或是我来说,我们都越来越陌生,爸爸现在或许都已经忘了我的存在,因为在外人面前,再不会说他的女儿,说的最多的阿姨家的两个儿子了。
婚后爸爸带着弟弟搬到了阿姨家住,我偶尔会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也会在放假的时候接弟弟来我家小住,因为看见他,我也会看到一点妈妈的样子。
现在,大家都各自安好,只是没有了妈妈的我,没有了娘家了……
母亲去世了,再去娘家你是什么滋味?
我亲眼见过一位姑娘清明节回娘家。
这位姑娘己出嫁多年,当时家里父母都还健在,三个哥哥都成家另立门户,还有一个弟弟没结婚,因长相丒没人愿意嫁给他,弟弟虽然长的丒,但姐弟俩亲情很好,每过几天姐姐回娘家欢欢乐乐,就这样维持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也因父母岁数大了,一年间父母双亡,弟弟无着落也外出打工了。这年清明节姑娘回娘家上坟烧纸,完后不由自主的愿回家看看。回家后大门紧闭,上次她在家往了一天走时把钥匙放在一个墙角处用砖头压在下边,她看到钥匙的存放地一点也没变,钥匙被压在砖下早己锈迹斑斑,长时间没人动过,打开门后进入荒凉的院子,杂草丛生,鸟鹤撗飞,早已不是一年前的景色了,当时她心里就是一阵难过,泪水夺眶而出,进屋再看看的心情一扫而光,只是隔窗往屋看了看,不由的哭声控制不往,苍慌的从院里大步的走出来,锁门而去。
她婆家距娘家七八里路,这一路上会不会回复原有的心情呢?估计很难。
母亲去世了,再去娘家你是什么滋味?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心里空落落的无归处。
当我父母还在时,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去娘家,帮助做些家务,吃顿饭,聊聊天,再回自己家。
去娘家,也会带些东西过去,当然,也会从娘家带些东西过来。
父母已经离开我有11年了,与父母的缘分,想来只有区区几十年。
小时候,懵懵懂懂,不知道父母的艰辛不易,自顾自的快乐着,任性着,任由相聚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淌~~~
青年时,有了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工作,注意力也不在父母身上,想去娘家了就去,不想去了,几个月不去。有一次,与妈妈生了些小矛盾,辩了几句嘴,既然2个多月没有去看妈妈,害妈妈天天坐在大门口,等我去~~~最后,还是妈妈找了个借口来我家看我,妈妈当时就问我;怎么一直不去看她了?这一句问话,整整让我后悔了10几年。母女间的缘分,是拿来珍惜的,等着等着,就会变的淡薄了。
蓦然回首,父母已到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了。这个时候的我,也以是中老年了。
不敢说知天命,但是看着父母的情况,也感觉心惊肉跳,时不我待了!
尽管不舍,尽管努力,与父母的缘分,也就这样随风而逝了。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珍惜每一次与父母相聚的日子,我会更多的陪伴在父母左右,我会依偎在妈妈身边,享受着妈妈的温暖,我还会把妈妈抱在怀里,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母亲去世了,再去娘家你是什么滋味?
娘家娘家有娘的地方才有家。如果娘家妈死了,其实这个娘家就剩下一半了。
俗话说,闺女娘娘闺女,闺女就在娘心里。在人世间上,只有闺女娘才是最贴心的。有了委屈,找妈妈诉诉苦,身体累了,躺在妈妈的怀里休息一会,就是什么事没有,待在妈妈身边,也是很踏实的。
现在,妈妈没了,说知心话,道心腹事的人没有了。只有一个小时候扛着自己乱跑的老爹了。你孤独,其实他更孤独。更需要你的关心与照顾了。此时你回娘家,不再是找娘家人撒娇,求安慰,得牢靠的时候了,而应该是尽责任,出孝心,为父亲养老的时候了。
虽然老父亲平时话不多,但他的心也是热的。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但他对你的爱是炽热的。此时回娘家,虽然少了母亲的温暖,但是父亲的慈爱仍在。回家,也是一个快乐的体验。
当父母都去世时,娘家娘家,没有爹娘,就真的没有这个家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