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出的玉米植株发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玉米植株发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多表现在春玉米,夏玉米也有部分发生,一般原因有:
土壤水分过低或过于饱和,即过旱过渍都不利玉米苗期正常生长易出现玉米苗发黄、发红或紫红。
化肥施用不匀衡,植株磷元素营养缺失。病害也可以引起玉米苗发红。虫害啮咬吸食植株津液,也可引起植株发红。
春玉米的气候变化,低温也可引起植物发红。要实地观察,是什么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方法补救,营养失衡的可喷施磷酸二氢钾。虫害引起的要喷施药物或灌根,尤其是虫害如二点委叶蛾,蛴螬、蝼蛄、地老虎等都易在玉米根部五叉骨那地方咬啃,致植株发红而死亡。
单是干旱或水渍的气温低的,适当补水浇灌也可,一般不打紧,慢慢随着气温的升高,就会恢复正常生长的。苗期不是过分干旱,一般不提倡浇水,水分过旺,徒长旺长秸秆柔嫩、间节长,不抗倒伏。农民一般有蹲苗的习惯,就是苗期不要求长的过猛,蹲苗会更壮,秸秆硬,穗位低,抗倒伏能力增强。
新长出的玉米植株发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玉米出现红苗,最常见的情况是早春气温较低,尤其是低洼田块,幼苗根系弱,代谢缓慢所造成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贫磷的地块也容易出现红苗现象,再有就是种子出现了遗传变异情况,造成芽变。
要防治出现红苗情况首先是:一,要适时播种,待地温达到适合幼苗生长时播种。二,贫磷地块要按土壤营养结构合理施足幼苗所需磷肥。三,播种前选好种子,对那些发育不全的种子予以拣出。
新长出的玉米植株发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我们农民在种植玉米的时候,经常会看见玉米苗在四五个叶片的时候,会有发生紫红色的玉米苗,在以后的日子里它也会逐渐好转,查阅过资料,有的说是缺少磷肥,我认为不是这种原因,因为我们在这种玉米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并没有进行施肥,后来这样紫红色的玉米苗也转归正常了;也有人说是地下害虫惹的祸,我也不支持这种说法,因为如果有地下害虫,玉米面会发生死亡或者生长驰缓,可我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样变色的玉米苗有死亡和生长缓慢的情况,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玉米面变成了紫红色呢?
〔倒春寒或者气温低是造成玉米苗变成紫红色的直接原因〕
玉米出苗后,先是由玉米的种子提供营养,在2——3个叶片以后,根系逐渐发育,此时种子里面的养分已经完全被吸收,以后的营养由根系在土壤中吸收提供,由于玉米苗还小,所以吸收能力并不强,如果此时遭遇倒春寒或者气温低,会造成玉米苗根系吸收的营养放慢,而叶片要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根系提供营养来共同完成,而此时根系吸收的营养却不能满足供应,所以造成玉米面变成紫红色。
〔发生倒春寒玉米面变成紫红色不用担心〕
在实践中,每年差不多都会看见变成紫红色的玉米苗,多数是因为气温下降造成的,在气温回升会,玉米苗就会逐渐好转,新出来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发紫红色的玉米叶片会逐渐老化被新的叶片替代。
〔土地板结、积水通透性不好,造成玉米苗变色〕
玉米出苗后,土地因下雨或其它原因造成土地板结,通透性不好,也会造成玉米苗变成紫红色,土壤板结根系呼吸不畅,营养跟不上去,会造成玉米苗变成紫红色,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进行中耕,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另外,玉米地长期积水,同样会使根系呼吸不畅,营养供应受阻,再加上水分过多,,会使玉米苗变色,这种情况应该进行挖沟排水。如果发生玉米苗变成紫红色,最好回顾一下最近是不是有过降温的天气变化,如果有那么就不用担心了,温度回升后就好了;如果是地块板结或者积水,要及早耕地、排出积水。
新长出的玉米植株发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玉米出苗后,苗叶边缘变红,是缺少元素所致。
这种现象一般在生长期4到6个叶出现,导致苗滞长。
其实大田玉米这种现象并不多见,而常见的是制种田。
缺乏元素多为钾,锌磷为常见,想弄明白缺哪种元素,县级农技推广站既可铿定。
铿定后应立刻喷雾叶片所缺元素来的快,同时结合根部施肥。
发现早,防治早不会造成减产。
如果因温度低而导致1到2个叶发红,根本不用去理会。2012年倒春寒一场严霜曾倒致辽西玉米整棵被霜打死,只剩根部,专家,电视都強调毁种,说不毁既使长了杆秋天也不不会结棒。但绝大部分农民态度还是观察一下。5夭后,奇迹发生,又长了新叶,十天后遍地皆绿,秋天产量不但没减产,反而高产。这就是我们所崇拜的专家!真不知该给他们唱些什么赞歌!所以地温低导致个别叶片发红,对丰产豪无影响。
虫害造成叶片发红,黄与缺元素区别很大。
虫子咬了根部,不止变色,还打蔫。但只是个别株,而不是整个地块。这类苗是必死,只能挖出害虫,通常是金针虫与蛴嘈。挖出虫后移栽新苗。
新长出的玉米植株发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多谢邀请!去年我种植的玉米苗有几株发红,最后枯萎死亡了,我发现玉米苗四周土壤有松动痕迹,象虫子钻动一样,拔起发红的玉米苗,根系不发达,玉米几乎没有根须了,挖开土壤有几只“地老虎”幼虫(我们当地农民叫“地蚕”),玉米苗发红可能与根系发育不良有关。
玉米苗红叶可能还与低温、连阴雨有关,气温低,阳光寡照,玉米苗叶绿素无法生成,玉米叶叶绿素减少退色而变成白叶、红叶、黄叶。玉米生长期适合温度在15°C——25°C之间,低温环境玉米对磷钾肥的吸收减少,磷肥无法发挥效应,即使土壤中磷元素再高也没用。高温干旱,土壤墒情不好,玉米苗也滞长,叶子卷曲发红,如果不抗旱施肥也会枯萎死亡。
玉米播种时,要用磷酸二氢钾、芸苔素拌种,对地下害虫可用吡虫啉、敌敌畏1000倍液浇穴或喷雾土壤。用地膜覆盖种植玉米。气温低于15°C以下,要采取保温措施,玉米是喜钾作物,底肥用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亩,氯化钾肥5公斤/亩,过磷酸钙15公斤/亩,出苗后,如果低温连阴雨,要及时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芸苔素内脂1000倍液,调节玉米免疫力抗逆性,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玉米苗发红,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发现玉米苗发红,要用吡虫啉1000倍液+尿素100倍液+芸苔素1000倍液+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甲基恶霉灵1000倍液混合制剂,每隔7天——10天叶面喷雾一次,连续防治两次。高温干旱,可用50公斤水(稀释人粪尿、沼液)+250克尿素浇施,早、晚时间段浇水抗旱。玉米苗期还可以叶面喷雾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锌,10%硫酸铜、10%硫酸钾、10%硫酸锌兑水30公斤叶面喷雾。地膜覆盖能保持土壤温度,促进玉米对磷钾元素的吸收。玉米苗期,在4匹——6匹叶吋,根外追肥尿素10公斤/亩,在玉米抽雄前再穴施过磷酸钙15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尿素5公斤/亩。玉米苗期要防治立枯病、青枯病、玉米螟、白化病。玉米种植不能选择重茬种植,小麦秸秆、水稻秸秆要清除掉再播种。苗期用戊唑醇、三唑酮、多菌灵、甲基恶霉灵喷雾防治一到两次。【以上纯属个人经验分享,仅供参考!】
新长出的玉米植株发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新长出的玉米植株发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玉米生产中,确实存在着玉米出苗后,有一部分玉米苗的颜色不是正常的绿色,而是出现红苗现象,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询问这件事情,今天就来和大家说道说道。一、玉米植株缺少磷元素,会导致植株发红。磷元素是玉米生长过程当中必需的大量元素,对于玉米生长发育和籽粒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当玉米植株磷元素缺乏时,就会出现题主所说的红苗现象。导致玉米植株缺少磷元素的原因很多,一是在施肥时,施用磷肥量过低,第二是因为低温或干旱等原因,导致土壤中有效磷浓度低,出现磷素供应不足,导致出现红叶现象。第三个是出苗时气温过低,出现倒春寒现象,导致玉米苗吸收机能受限,对磷元素吸收不足,出现红苗。二、害虫和药害也能造成红苗现象。玉米出苗时,如果受到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害虫咬蚀根部,或者施用施用农药不当,出现药害,都会导致玉米植株糖代谢受到影响,产生一种叫做花青素苷的物质,导致玉米植株及叶片颜色发生变化,产生紫红色苗。三、栽培原因。在玉米播种过程中,如果播种质量不好,有的覆土过深或过浅,导致玉米出苗不齐,导致部分玉米苗吸收养分不均衡,个别植株也会出现红苗现象。同时,当玉米苗期发生玉米锈病等病害时,当植株受到侵染时,也有可能发生红苗现象。那么作为我们农民朋友,遇到玉米苗发生红苗的情况时,要及时向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反映情况,请专家到地块查看后,根据导致红苗的原因来具体施治。四、对于缺磷引起的红苗,可能及时补充磷元素,比如可以用磷酸二氢钾300倍夜喷施2-3次,喷施间隔时间为3-4天,一般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如果有地下害虫危害,可以根据害虫的种类,用50%辛硫磷、或2.5%敌杀死、25%辛吡乳油等灌根处理。如果玉米锈病,可以用相关杀菌剂处理。总之,如果玉米出苗后出现红苗现象,不能不管问,一般以缺磷元素的情况较多,一定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以免因为红苗导致光合作用受到影响,导致玉米植株发育不良,造成减产。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