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农民没有必要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你怎么看?
有人说农民没有必要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你怎么看?
这个事怎么说呢!怎么算有必要没必要呢!都知道,农民没有退休一说,农村人大多是“小车不倒直管推”,啥时候干不动了,就不干了。农村的老年人他只要没病没痞的他也歇不住,愿意摸摸点活干。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多数都出外打工了,觉得挣个现钱比在家里种地强。所以,家里操持种地的多为中老年人和妇女。实际种地也好种,机械化程度高,人工做的活少,主要是操心管看,主要大活都是机器了。如果仍象早前农活全靠人工劳动管理,那么,老年人和妇女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最近这四,五年来,农村实行了土地流转模式,就是农户把自己的责任田转包给“农业合作社”。(也算承包大户吧)。承包费各村也不等‘双方商议而定,一般在800~1000元/亩地。
这样,现在有80/%的农户都把土地流转出去了,所以,现在农村老人有的五,六十岁就不干活了。年轻人更不用结记地里的农活了,更安心在外面打工了。农户仍还有少部分自己种地的。多数的中老年人,就是休息和接送孙辈们上下学,其它没什么事,也算“退休”了。
有人说农民没有必要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你怎么看?
说这话的人跟本就不了解老人的心态,我有一位农村的战友,他今年76岁了,家有五个子女,五个孩子有四个在省城发展,日子过的都很好,都有车有房。还有一个老儿子在外企上班,月薪一万欧元,儿媳在物流上班,是管理层,年薪也是十万左右人民币。
几个子女都接他们老俩口子去省城居住,楼房也都给买好了,可他们说什么也不去。他原先在家种了三十七八亩地,就是春种秋收的时候,孩子们回来帮着忙活两天。最近两年,他租出去30多亩地,每年租金两万多,他自己还另外种了六七亩不成片的地,两个大园子种的都是绿色植物,每到植物成熟的时候,儿女都开车回来取,每次回来摘取的时候,都会给老俩口子扔几千元(那点菜的价值也就是几十元钱)。他现在到秋收时,把自己的农作物收完之后,还开着电动三轮车去其他的地里捡玉米,每年都能捡三千多斤成品粮,用这捡的粮食喂家禽家畜。
他们不缺钱,不缺儿女亲情,今年老俩口子乘飞机去安徽,游黄山,玩了半个月才回来。
他们是华夏的勤劳民族,只要身体允许,他们就会“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这高尚的品质,是那些不学无术人无法理解的。
有人说农民没有必要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你怎么看?
这个说法很有新意,想法也很奇特,不过可以断定,说这话的人肯定不是农民。
1、农民并不是天生就爱好下地干活儿,并不是七十岁的农民愿意下地去干活。都一把年纪了,谁不想像城里人一样,喝喝茶、下下棋,待在家里安享晚年呢。可是老农民没那个条件,没有养老金、退休金等来支撑生活。现在倒是大多数农民也有养老金了,不过一个月百十来块钱,够干什么呢,买袋白面就没了。
2、如果按年龄来讲,七十岁的农民早就没那个气力干重活儿了。但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没办法,不得不硬撑着继续下地去干活。城里七十岁的老人在家坐着,有钱进账。村里七十岁的老农民如果也在家坐着,生活就可能继续不下去了。
3、可能有人会说,不是还有儿女吗,让儿女养活着老人救可以了。可生活不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多数农民的儿女生活压力同样大。如果只是保证老人饿不死,那肯定没问题,但现在是21世纪了,生活不仅仅是饿不死那么简单了。如今的高消费,仅仅老两口一年最基本的开销也得万把块钱。七十岁的老农民仅仅靠儿女抚养,显然比较吃力。谁养的孩子谁心疼,老人也尽量不想给孩子增加经济负担。只要自己还能动弹,就想通过自己下地干活儿来养活自己。
4、尽管说农民七十岁就没有必要下地干活了,是出于好意,但确实不符合实际。多数七十岁的农民没条件享受这种安逸的晚年生活,只能无奈的下地去干活,继续赚钱。
结束语: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了总人口的一大半。如今又正在进入老年社会,进入七十岁养老阶段的农民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有条件不再支撑这那副老骨头继续下地干活,希望他们能待在家,舒舒服服的安享晚年。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有人说农民没有必要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你怎么看?
七十岁的农村老头干农活有什么稀奇的!八十多干农活的也不少。要是不干,明天早上两个馒头谁给啊?
有人说农民没有必要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你怎么看?
有人说农民没有必要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你怎么看?
谁愿意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但是,不下地干活能行吗?首先,在农村,很多七十岁的老人,尽管把儿女拉扯大了,但是,儿女们长大以后,除了了少数人日子还好之外,很多也是家庭条件不好,仅有的一些钱,也都给他们他们的儿女,或者他们为了儿女在城市买房等,还欠了一屁股债,想给老人尽孝,也没有能力。就算他们愿意尽孝,老人也不愿意。因为,绝大多数老人,他们的心里永远装着儿女,永远不想让儿女太辛劳,永远都想帮儿女多分担些。所以,七十岁也只好在地里干活。
同时,农村老人大多没有劳保,没有养老金,仅有的一点农保,根本不可能满足养老需要。自然,就必须继续到地里干活,以弥补农保不足。所以,如何建立农村养老基金,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然,有的则是因为子女不孝,让老人只能在地里干活。这样的现象存在,但不是主流。
有人说农民没有必要七十岁了还下地干活,你怎么看?
别说七十岁老人下地干活,就是八十岁的老人也照样去干活。因为他们习惯了,不干活心里不舒服。如果你让他们进城养老,他们肯定不去,这就是农民活到老干到老的本质。所以我们的农民是真正的劳动者,农民才是值得我们尊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