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症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消渴症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中医的说法称糖尿病为消渴症。现代医学称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胰岛功能失调而引起人体内葡萄糖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往往有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和体重减少。此外,表现症状还有,浑身没劲,极易疲乏,皮肤搔痒,易生疖长痈,腰酸背痛,手足发热,视力不清,男性阳痿,女性闭经等。但这些症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随着病人加重逐步出现。

糖尿病后应注意:饮食控制,不吃甜食和糖类。加强运动,适当的的运动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浓度。如果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效果不佳,那得遵医嘱服用药物治疗。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外伤。

消渴症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多谢邀请。这是一个内包外延的问题,中医的消渴证,已内包了西医的糖尿病在内。中医对尿的看法,只有“利”与“不利”两种证状,准确把握了人体的病变。尿液到底含有什么成分,不须知道。西医通过仪器,研究尿液含有什么成分,如有糖称为糖尿病;有蛋白称为蛋白尿——-等等。尿含有糖分,不一定是糖尿病;含有蛋白,不一定是蛋白尿。身体里不需要的东西,就是毒。必须排出体外,这叫“腐秽当去”。如果糖分不能被吸收,营养躯体而自然流失,这叫“虚”。虚的突出表现就是渴,这叫“消渴”,营养都在小便流走,尿液里面就会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果排不出体外,就会聚在身体里面,变成了毒。所以“消渴证”就内包了糖尿病、蛋白尿等西医的所谓病在里面,中医对症下药就能治愈。西医的糖尿病,血液病的认识,就象对感冒的认识一样幼稚。对感冒中医用“外邪”两个字,就囊括了西医所有的“沙士、禽流感、猪流感、登革热、手足口病、猩红热……”等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毒性强弱的区别,至于是什么病原体,对治疗毫无意义。所以中医才是真正的医学,西医是“神学”,不是医学。要知道,所有的疑难病都是由普通常见病发展而来的,所以,能不能治普通常见病,是辨别真假医生,以及真假医学的唯一标准!

消渴症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治疗糖尿病的手段方法多!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已经有很长时期的历史了,中医称其为消渴病或者消渴;古人所述的消渴病主要有“三多一少”的表现特点:即食的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减少。中医认为糖尿病全程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自然演变分期;郁阶段多见于糖尿病前期,热阶段多见于糖尿病的早期,虚阶段多见于糖尿病的中期,损阶段多见于糖尿病晚期,那么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呢?

一、中医治疗消渴病重在调理气阴两虚证:中医治疗上认为糖尿病是属于气阴两虚的病症,而中药材上百千种,有哪些药材对治疗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中医治疗糖尿病(消渴病)主要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看病人的症型,再结合中医的四诊合参、舌脉一些临床表现进行判断和诊治;而治疗糖尿病也应选择益气养阴的中药,如一些具有益气的中药:人参或者是党参、西洋参、黄芪、北芪以及白术、黄精等。养阴的中药天冬、麦冬、玄参、生地等等,相互配伍起到治疗气阴两虚的效果。

二、中草药千百种,根据病人特征差异配伍搭配各不同:除此之外针对糖尿病人早期“郁”、“热”的情况,可以添加一些消滞的药材,包括麦芽、鸡内金等;如对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管并发症,应针对治疗气血不畅,可以添加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如田七、丹参、桃仁、牡丹皮等,起到治疗效果。而对于糖尿病人有燥热、热盛的病症,则因添选黄连、桑叶、黄柏、黄芩、栀子等,帮助清热燥湿。

中草药有这么多具体怎么用,还是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后再来选用。

对于爱做煲汤的人,煲汤的时候可以添加一些药材(如葛根、山药、菊芋)进行药膳调理,但是也要注意根据自身的体质,以及根据气候条件选用相应的益气养阴,祛湿补气的药材;只有综合判断运用才能够带来一定帮助,缓解糖尿病的症状,达到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三、治疗糖尿病最为有效的中成药:降糖丸。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00年版)。药物组成:红参、黄芪、黄精、茯苓、白术、葛根、五味子、黄连、大黄、甘草。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治:糖尿病。用法用量:每次10g,日2-3次口服。

方解:本品用于治疗高血糖有显著疗效,以参、苓、术、草补脾益气;以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降低血糖;黄精药性平和,补而不腻,补脾益气,润肺滋阴效果,增强补益作用;本品加入黄芪增强益气,加入酸涩的五味子,用以补心阴,收敛心气;黄连清肠中湿热,甘草扶脾益气,兼可协调诸药,诸药合用,具有调理脾胃,利湿之效;大黄软坚破结,通泻大便,导宿食燥屎排出。

附其他中成药选方:

1、消渴平。成份:人参、黄连、天花粉、天冬、黄芪、丹参、枸杞子、沙苑子、葛根、知母、五倍子、五味子。功能: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用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口渴喜饮、多食、多尿、消瘦、气短、乏力、手足心热; 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候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8片,一日3次

2、天麦消渴片。成份: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咻酸络。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清津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用法用量:口服。第一周一次2片,一日2次,以后-次1-2片,一日2次。

3、参芪降糖颗粒。成份:人参、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了、麦冬、茯芩、天花粉、泽泻、枸杞子。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II型糖尿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g,日3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一次用量可达3g,一日3次。

以上是治疗糖尿病最为有效的中成药,常用于降血糖、治疗糖尿病。

消渴症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别人说过我就不说了,消渴病是水症,肺脾肾三个都是水脏,所以说是这三个内脏都病了,最初症状在肺叫上消,下面类同。消渴病晚期也就是下消肾,如果这时再转到肺上出毛病,也就没救了。

消渴症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中医的消渴证和西医的糖尿病是同一种病吗,这要看是什么时候的西医,三十年前中医的消渴证和当时西医的糖尿病是一种病,因为那时都是根据三多一少确诊糖尿病,那时候的西医根本不知道测血糖,跟现在的西医就不是一种病了,现在的西医,规定空腹血糖超过6.1就算糖尿病,根本不看是不是三多一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