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之家如何规划保险?

各位大大,求保险险种搭配推荐,谢谢!:,家庭情况:湖南,男29,女28。家庭收入20万每年,子6个月,均有职工或居民医保,60万房贷在还。怎么做保险?

楼主的情况,暂时不建议买商业保险。

不建议的原因有二:第一,年龄还太小,建议在45岁之前购买商业保险,但是不要超过45岁,超过45岁,保费太高,不划算;第二,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一年比一年好,要相信国家,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保障会更加健全。

我自己的商业保险配置:我和老头都有职工医保,我在42岁,老头44岁的时候配置了重疾险、意外险,重疾险的保额20万,我每年需要交保费6360元,连续缴纳20年,老头每年需较保费8106元,连续缴纳20年,意外险,100万保额,我每年需要交保费1500元,连续缴纳10年,老头每年需交保费1900元,连续缴纳15年,孩子大学期间配置了一个理财险,每年交纳12000元连续交纳10年,第五年开始每年返还12000元,10年以后孩子终生可以每年返还2400元,这个保险的最大利好是配有一个万能账户,现在的利率是4.9。

因为保险的条款很复杂而且难懂,我自己在研究思考很长一段时间后,做出的选择,欢迎大家评论,共同探讨保险的相关事宜,在探讨中长知识。

三口之家如何规划保险?

保险,广义来讲包含两个方面,社保和商保。社保是国家给予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最最基本保障项目,是首选项目,必须买,在此不做赘述。狭义的保险,特指商业保险。那么关于如何购买商业保险,我们首先就必须了解商业保险是个什么东西,究竟能解决我们什么问题。

从保障的标的物不同,商业保险分为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标的,财产保险以财物为标的,例如房屋保险、车险、企业财产险等。下面我们仅讨论人寿保险的功能和意义。

作为家庭理财合理配置的国际标准家庭资产象限图,可以作为参考。

标准普尔曾调研全球十万个资产稳健增长的家庭,分析总结出他们的家庭理财方式,从而得到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无论家庭收入多与少,我们都可以把它分成四份:第一份日常生活,第二份用于购买商业型保障型保险,第三份用于长期保本升值的钱,第四份用于投资赚取更多的钱。我们也不必拘泥于具体的数字,比如短期消费的钱,收入越低的家庭,占比就会越高,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占比则越低。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我们很多年轻人出现月光族,就是因为第一个日常开销账户比例过大,而没有余钱准备其他账户了。总之,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在我们四个账户里,有两个账户是跟商业保险有关系的,即杠杆账户(保命的钱)和安全账户(保本升值的钱)。那么,商业保险究竟可以解决我们什么问题呢?

人寿保险解决我们人生两个大问题:人身风险和财务风险。恰好对应的就是保命钱和保本升值钱。而我们很多朋友在谈论如何购买保险时,更多的是购买保本升值钱一类的产品,特别是年轻父母,喜欢给孩子买保险,理财型的保险。这样的顺序,是有违购买保险的原则的。那么,科学购买保险的原则是什么呢?

一、一家之主先购买,家庭经济支柱其实就是这个家庭的保险,保险上加保险,万一发生了风险,家庭不至于陷入困境;

二、自下而上原则,万丈高楼平地起,从来没有高楼是从顶层往下盖的,只有地基牢固了,才不会变成空中阁楼,如果没有足额的寿险、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等家庭理财的基石,那么再多的教育金、养老金、投资,都随时有可能会一场大病、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挪用;

三、保费保额原则,一般建议保费支出为家庭年收入的10~20%,在实践操作中,15%左右。保险不是一次性买完,随着收入的提升,可逐步加保。保额建议为年收入的10倍,这是比较粗糙的算法,可以更具体的测算,比如有房贷100万的,供款期20年,那么,再额外购买一份定期寿险,额度100万,缴费20年保障20年即可。万一未来的20年之内发生了意外或者疾病身故,那么尚未还完的房贷100万,由保险公司来替我们换上,房子依然归属家人而不至于卖掉房子。

四、保障全面原则,非常重要的原则。前面也讲解了,人身风险包含身故、重疾、意外残疾、普通的磕磕碰碰、普通疾病住院,所对应的的保险险种为寿险、重疾险、意外险、意外医疗险、住院医疗险。而我们是没有办法预测这几个风险哪个来,哪个不来,以至于什么时候来,我们都是不知道的。所以,只能每一方面都做足准备,才真正做到有备无患。大部分朋友对保险不好的感受,比如保险是骗人的,买保险容易理赔难等等,都是因为我们买的保险责任太过单一,只包含某一个方面的保险责任,而出险时恰好在我们没有购买的部分。举个例子,咱们不能把冰箱当做空调使用,对吗?

最后,说说社保的报销情况,很多朋友总说,我有社保了,不需要购买商业保险,真的是这样吗?

社保报销的比例和范围,其实是比较有限的,普通疾病住院,社保完全解决我们的问题,但是,真正遇到大病、大意外的时候,能解决我们一部分的难题,所以社保是保而不包。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保就不要买了,还是要先买社保的。

有社保了,我们再购买商业保险,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看看张三李四的对比:

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疾病,我们做的准备不同,最后结果差别却很大。商业保险好,但是,我们要为此付出必要的代价。即每年支付一定的保险费。

希望通过这样详细的讲解,能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对保险有正确的认识,并早日拥有全面足额的保障。实现人生幸福圆满!!!

三口之家如何规划保险?

家庭买保险要本着先给经济支柱买,然后次要收入者,再后子女。

现今中国由于近40年的计划生育,基本上是一对夫妻一个孩,三口之家在北方尤为突出。

男人一般是这个家主题,顶梁柱,女人辅佐男人共建家园,孩子衣食无忧快乐健康成长每一天。

这类家庭购买保险一般是保障型保险为主,意外险、重疾险、医疗险,儿童险,有的保险公司很人性化,可以夫妻对保,节省保费,接下来就是理财、分红、养老保险。

1、意外险一般都是出行意外险,天灾人祸、法定节假日、电梯类、骑行、驾行,乘坐海陆空交通工具,身故或全残保额100万,一般身故或全残10万元。

2、重疾险,据统计一般人得了重大疾病,费用30万-50万左右就够了,购买保额30万~50万,条件好的可以买100万。

3、住院医疗险,这种保险保费低,保额大,一般一年几百元到1000元左右,趸交,可以续费到100岁,住院医疗全报销,由保险公司和医院结算。意外100万、一般疾病200万、重大疾病300万。

作为家庭主妇,女人结婚之后容易得乳腺癌、子宫癌等重大疾病,重疾险保额要多买点。

家庭购买保险应注意问题

出行意外险+重疾险+住院医疗险是家庭保险必不可少的保险产品,一般称为健康险。

买保险为什么?为什么要买保险?说白了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保障优先理财,健康险要全家覆盖。在经济不宽裕的家庭首先就要买健康险,经济宽裕了再考虑购买理财产品,养老产品。我们今天重点要强调一下健康险购买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孩子买重大疾病保险,买定期的有保费豁免好点,如果有分红的最好买分红的,因为保障的时间长,增额分红的空间还是巨大的。所以,不要小瞧分红,对抵御通货膨胀,从投资角度来讲都是很有价值的。

2、作为父母的,要给自己买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如果人到中年,购买分红型保险产品保费费用相对比较高,可以不考虑分红的,用同样的费用追求更高的保障。当然折中的办法,考虑将来的长寿,可以选择一半分红一半不分红这样的组合。这样,出险早,不分红的性价比高;如果长寿的话,分红的还可以弥补一些通货膨胀,给我们提高一些收入。

3、全家平均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基础额度应该是人均30万左右,最好达到50万,甚至是100万。如果有余力,条件允许的话,家庭的经济支柱,重疾险的保额要提高到100万,甚至200万,甚至更多些。视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当然了,多买点还是很有好处的,现在亿元保单也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了。

因为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需要覆盖债务风险和家人未来的生活所需的相关费用。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一家三口重疾险的保障额度最好都达到100万以上,住院医疗保险也要超过百万,甚至更高的额度。

4、在健康保险全家基本覆盖的前提下,作为经济支柱的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应该提高自己的身价保障,考虑购买养老终身寿险、作为自己的养老金或用于子女传承,要有高身价,高现金价值,高身价至少提高到100万,200万,甚至是500万,甚至要超过1000万,可以更好的传承财富。

5、 再有了余钱,夫妻双方应该优先给自己考虑购买大型社区养老保险。现在有很多保险公司在组织架构,大型社区养老体制会越来越完善。

不要以为保费交到保险公司了就不是钱了,其实“保险也是钱”,保险公司怎么用你这笔钱,那是保险公司的事情,你只管有所保障规避风险就可以了,明白了就没必要太纠结。

每年拿出总收入的5%-10%购买保险产品是很有必要的。

三口之家如何规划保险?

我感觉保险不稳当、要买就买城市居民的社保和医保。

三口之家如何规划保险?

保险规划五步走

 

第一步:问自己 为什么要买保险

第二步:找缺口

需要转移什么风险?哪些保险起到什么作用?

第三步:算责任

我身上有多少责任?需要多少保额?

第四步:定预算

第五步:大观局

我该如何统筹安排?

一家三口,首先 你看谁是家里财务主力,像你跟你老婆 应该配置重疾险 意外险和寿险 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买定期消费险 小孩子 可以给他配置意外险 什么很多人推荐给小孩子买分红型之类的保险 个人觉得分工不确定性太多 不建议

三口之家如何规划保险?

建议全面保障,意外医疗重疾,大人还需要寿险。然后根据家庭整体财务状况和预算来设计出保额和产品类型。总之建议量力而行不要花过多的钱,同时尽量做高保额做全保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