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去领导职务,都是什么心理,辞去领导职务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悟?

轻松、轻松、太轻松

一是不会再有开不完的会;二是不用担心单位其它同事会给你闯什么乱子;三是不用担心单位各种考核排名指标排在什么位置;四是不用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思谋单位发展;五是不用担心上级领导有事找你,天大的事情,上级领导也只会找单位领导;六是电话明显少了,不用在机不离手,24小时为了工作待命;七是能正常享受周末休息、节假日休息;八是人际交往纯净舒适了,遇上投缘的人多聊两句,不投缘的人各自安好,不用再为了维持横向纵向各种工作联系而不得不迎合他人;九是不用再挖空心思怎样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十是不用再权衡干部职工的工作轻重和平衡各种利益诉求。

总之,“要在人前显贵,必在人后受罪”,你在人前有多风光,就要在人后遭多大的罪,辞去领导职务后,根据领导的安排,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履好职、尽好责,工作轻松愉悦。

辞去领导职务,都是什么心理,辞去领导职务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悟?

一把手领导,正科实职副处待遇领导岗位工作13年的我,2021年5月辞去现职,至今整一年,说说我的感受。

辞去领导职务的心理

2008年,做了11年副职的我,通过公开竞聘,笔试、面试答辩、竞聘演讲、综合考核,最终走上正职岗位,成为单位第一责任人。13年来先后任职两个单位,本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态度,对我所负责的团队与工作,尽职尽责。“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我一直追求的,一路走来,累并快乐着,这份领导岗位的工作,也让我感受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辞去领导职务的心理、原因如下:

1、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虽然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但,凡事追求完美的我,时不时感觉如履薄冰、内心煎熬,有时,临时性工作处理下来筋疲力尽。已是知天命年龄的我,每每都默默坚持。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做领导最基本素质之一就是抗压力,多年来的风风雨雨,我早已习惯承受各种压力,责任使然,负重前行。

所以,这一条不是我辞去职务的根本原因。

2、身体出现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各种毛病都来了,每次体检都在变化、加重,前年做了全麻手术,二周后返回工作岗位。现在,还有手术等着我,目前处于术前随访阶段。

当然,身体状况不影响我工作,三个兄弟单位一把手和我身体状况相同,他们手术后继续在原岗位工作。 当我提出辞去职务时,领导再三相劝:“你就安心工作,随访治疗,什么都不影响,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所以,身体状况不是离开岗位的决定因素。

3、好友离世让我下定决心放下一切

两年前,老同学也是好朋友,市局副局长,副局级领导,因病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52岁。(他去世一周年时,我在头条写过一篇文章追忆挚友,看过的朋友应该有印象。)

一个热爱生活、勤勉工作的人,就这么突然离开,令我震惊心痛,也更加清醒:离开职位,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辞去领导职务的感悟

1、无官一身轻

离退二线年龄还差五年,提前享受待遇。从此,我的手机不用24小时开机;我不用晚上10点接到工作群的通知,第一时间必须回复;我不用休息日在家正做饭,局长一个电话就得立马赶往局里;我不用周六周日去单位准备临时性迎检工作;我不用担心下属工作不力导致安全管理出问题;我不用因为经费紧张,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到处化缘……

我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几点到单位都没关系;我可以说走就走提前下班,不用在意今天的工作是否完成;我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儿,不用担心局长是否准假。

我可以和办公室还有一两年退休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聊今天晚饭做什么,这个周末去哪玩儿……我们都曾是不苟言笑,眼里只有工作,同事们口中的“单位老大”,今天的我们又都变回了我们自己。

2、人走茶凉,冷暖自知

离开位置,必定人走茶凉,这是当下现实,也是职场规则,对谁都一样。走上领导岗位那天,我就不是冲着名和利去的。所以,一直以来我对人际关系看得通透,在位时,没有因为手中的权利而趾高气扬,也没有因为被人仰视而沾沾自喜。

离开那张办公桌,意味着失去,提出申请前,我已调整好心态,放下职位带来的一切。非必要,不去原单位,远离是是非非;必须去时,对不愿看到的,视而不见。所以,今天的我,没有失落,没有尴尬,没有不适应。

3、开启新的人生

离开原单位,去了局里某科室,开启新的人生阶段。一年来,每天都开开心心,高高兴兴,我的小目标是顺顺利利干到60岁退休。

总之,辞去领导职务,让我失去了原有手中权利,失去了退休前争取正处级待遇的机会,但,保留我在任时所有的待遇,已很知足。

曾经的我,努力过奋斗过。现在的我,只想用心爱着这世界美好的一切,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辜负活着的意义,让生命中的每一天,如云淡风轻,如茶香暖阳……

辞去领导职务,都是什么心理,辞去领导职务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悟?

2020年7月辞去了现任领导职务。在我个人的历史上,包括这次有两次的辞去职务经历。

2010年我作为一家央企的地市级副总,年收入超过了20万。因为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叠加,去意已决,一个星期之内决定辞职,回过头来看也并不后悔。

2020年7月,所在的行业机构重组,工作范围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身体的原因,提前一年离开了领导岗位,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于我本人而言,其实并不太喜欢做官,也不太适合做官。滴酒不沾,不喜欢应酬,遇到原则问题不愿意妥协,最关键是不愿意弯腰,三观不合的上司一般都不喜欢我。如果是赏识我的上司,我也比较服他就会干得很好。自我总结来看,个人既有理论水平,格局也大,做事能力也很强,但一生不愿意曲意逢迎,溜须拍马,随波逐流,这种性格在官场上并不受待见。

当官的好处自不待言,有比较可观的收入,有很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有相当的可用资源,人前人后受人尊重,无论是自己人或者政敌,无论是称赞或诋毁,活得很有价值,可以影响很多的人和事。

但我作为一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特别喜欢下围棋的人,多少还有一些文青的气质,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所以在一些事情上看得很开,如果活得觉得不痛快了,就会拂袖而去。

楼主设问辞去领导职务后的体会和感悟,仔细想了一下有如下几点:

一、对外边人看来表面上领导很风光,生活工作的一定很惬意。其实未必,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几乎要承担所有的责任。涉及到单位的最小的人和事,对一把手来说都责无旁贷,你是这个单位所有的人和事最后兜底的人。现在当一个领导责任重大,加之问责很重,搞不好就会出事。经常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

二、俗话说无官一身轻。不管你当多大的官,总有比你更大的机构和领导管着你。所以很多的事情并由不得你。你的时间没有自由,你的喜怒哀乐也只是你自己的事情,与单位的事相比都不值一提。你辞去职务了,那么你真的是彻底解放了。那种从里到外的自由自在,那种解脱感,那种发自心底里的愉悦感无与伦比。

三、从辞职的那一天起,你忽然会觉得失去了所有。对身居高位的人而言,最难受的也许是这一点。过去车水马龙的日子,现在变得门可罗雀。一天也接不到一个电话。节假日的各种迎来送往,各种有求于你的推杯换盏、高朋满座,从此不见了踪影。对任何人来说,这其实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生有高潮就会有低谷。人走茶凉是人生的正常的生态,人走茶不凉,我反而觉着很不正常。如果你退休了,没有什么权力了,仍然门前车水马龙,想一想都很诡异。调整好心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是最为要紧。

辞去领导职务,都是什么心理,辞去领导职务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悟?

我在市直单位当办公室主任时,我们的老局长老张改任非领导职务,尔后继续在我单位工作,他做得真是无话可说,也可以说是高风亮节、怀瑾握瑜,人品官德、品行修养显现无疑。

2017年,老张57岁,先后在市直3个局担任正处级领导职务满12年。按照市里不成文的规定,正处级领导满57岁就要退居二线、改任非领导职务(俗称改非)。但是,市里一直没有研究接替人选,老张又不得不继续干了半年的局长。在这期间,老张工作始终兢兢业业,重大工作亲自研究、亲自筹划、亲自抓落实,根本看不出来是位即将退居二线的老局长。

老张在干部大会上对大家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退居二线之前,我无怨无悔,也没有什么负面评价。现在即将退下来,但组织还没有正式宣布,我将在位一分钟,干好60秒,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绝不会让别人说三道四”。

2017年9月份,市里终于开会,研究确定了老张的接替人选,新局长是市府办公室周副主任。

老张作为领导,比大家早知道市里开会的时间。他提前二个月做好退二线的准备,就在单位行政例会上要求,各科室的各种文件需要他签字的,及时找他签字;工作事务或者个人事务,需要他亲自协调的,请尽快找他。

市里一开完会,分管副局长就交待我这个办公室主任,要提前做好新老局长交接的后勤保障工作,特别是要准备好办公室,大约1个星期后宣布新老局长任免通知。

老张改任调研员,但继续留在本单位工作。原则上,老张应该腾出局长办公室,重新安排一间较小的办公室。我们单位带会客室的办公室只有老张现在用的这一间。新局长到任后,出于工作上的方便,原则上也应当用这间带会客室的办公室。

那么,如果老局长老张不及时把办公室腾挪出来,那就没办法给新局长老周安排?对此,我感到比较疑惑。老张是老局长,工作上对我这个办公室主任一直很支持,我也一直很尊敬他,现在去跟他说腾出办公室一事,真的开不了口?

于是我打算把这事向分管副局长汇报一下,听他有什么意见建议。我还没向分管副局长汇报,新局长老周就打电话过来,对我说“千万不要对老局长提起腾挪办公室一事,我随便安排一间小办公室即可。

我还是把腾挪办公室的疑惑与新局长老周的要求,一并向分管副局长汇报。副局长说,新局长下个星期四才正式报到,缓一缓,再等两三天再说这事。

刚过一天,老局长叫我去他办公室说:“麻烦你帮我安排一间小办公室,这间办公室的个人物品已经收拾完了,剩下一些办公物品,麻烦你安排人搬到新办公室去。”我立即说:“局长您客气了,我立即安排人落实。”

老周接任局长后,来到老张办公室,对老张说:“张局长,您是老同志、老大哥、老领导,熟悉单位,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您是我们单位宝贵财富。有您在,我才有底。我是一个新同志,请求您送我一程,扶我上马,为我今后的工作把好关口、定好方向,好吗?”

老张笑了笑,摇了摇手说:“周局长是市府办公室主任,我早就领教过你的能力了。”老周又说:“张局长今天你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不离开这个办公室。”

老张没办法,只好答应周局长的要求。后来,周局长组织召开党组会议,决定上报老张为局党组成员,在征求老张意见后,安排老张分管办公室和综合科两个科室。

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老周对老张还是一如既往的客气,很多大项工作都征求老张意见。老张还是一如既往做到“工作到位不缺位、定位不错位、守位不越位”,很少说话,很少发言,很少决策,即使自己分管工作,也事事向新局长老周汇报。

2019年底,公务员实行职级并行,离正式退休还有半年的老张,被单位上报晋升为二级巡视员。半年后,老张正式退休,单位党组为老张举行了退休仪式。

这就是我们的老局长改任非领导职务的经历,新局长尊敬他,同事们敬畏他。老张退休后,我到老张家里看望老张,老张语重心长地说:无论是多大的官,退居二线后,都应该摆正位置、摆正心态、摆正欲望,千万不要贪恋权力,不要再插手单位核心敏感事务,也不要再对同事们指指点点,能不参与的尽量不要参与,能不作主的千万不要作主;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适应“权力消失后不被重视、人走茶凉”这个反差,不适应的话,自己会过得很难受。

辞去领导职务,都是什么心理,辞去领导职务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悟?

作为一个有切身经历的职场中人,我来谈一下我的想法。

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学的,毕业后拿着一纸报到证去当地人事局报到的,之后又拿着一纸介绍信直接到单位报到上班的。那时候既没有公务员的说法,又没有公开招考之类的事情。上班以后才逐渐知道:我是当时政府大院分配来的第一个本科生,身份自然就是干部。也就是说:我的人生之路很简单,从学校门出来直接进了机关门,一直干到现在接近退休的年龄。

大概是时代的原因吧,我一辈子只经历了三个单位,在每一个单位都以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干好为唯一目标,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让领导犯难肠。最长的一个单位一干就是22年,从小科员干起,最终以正科级副局长的身份调到现在的单位。在县一级党政机关,这已经基本到顶了,根本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了。此后仍然任副局长,单位支部书记,之后改任党组成员、副局长。目前工作的单位事情非常庞杂,往往是这个事情还没有干完,下面又有一大堆事情还等着你,感觉象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始终忙忙碌碌,难得有一个喘息的机会,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午夜梦回时蓦然回首,年龄却已经超过了50周岁,不免有些惆怅。

在我们地方,一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科级干部到50-55岁时,组织上就会逐步地调整工作岗位,大量的人会被改任为原来的非领导职务、现在的职级公务员。这样做,对个人的经济待遇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工作上会减轻一些繁重的负担,相对地清闲一些。我一直认为:给年轻人让出领导岗位,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好事。

可是我一直没有等到组织上主动地免去职务的机会,这不免让我在心底暗暗着急。说实话,人一旦上了年纪,慢慢地屁股沉了,脚步慢了,积极进取的心态逐渐减退,在工作任务太重时,难免也有不耐烦的心理。长此以往,肯定会影响到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这方面,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清醒的。因此,心里虽然有找机会辞去职务的想法,但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我们单位一直是人人心目中非常忙的单位,很多人视为畏途,一把手换得比较快,年轻的领导班子成员提拔重用也比较频繁。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严重问题:年龄比较大的我倒成了班子成员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并且最熟悉单位各项工作的人,领导根本记不起我也需要调整一下。我逐渐地意识到:如果本人不采取主动,确实还得好好再下几年苦。

而真正促使我下定决心辞去领导职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新领导到任后,直接安排我分管办公室、财务工作和其他三个重点科室,不但闲不下来,还越来越忙,任务既十分具体,又非常繁琐,矛盾也非常地集中,有时确实感觉分身乏术,让人难以招架,个别时候还迫不得已必须惹人。2、单位资金量非常大,项目也比较多,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因此,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县、市、省级审计部门一波接一波的审计,各级纪委的监督检查、排摸案件线索,更是家常便饭。既使你始终抱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态度,有时也难免会出错。这对我来说,压力非常大,风险自然也急剧增大。既然已经老了,就理应激流勇退。否则,如因工作上的事情再受到处分,就极为不划算了。3、老婆经常性的耳提面命。我爱人也是公务员,在财经部门工作。自然也知道我的工作内容,经常提醒我要十分小心,一直建议我最好赶快辞去职务,以防不慎代人受过,给自己惹上麻烦。4、与分管我们工作的县上领导发生严重冲突。这位分管副县长,是从市直机关调下来的,一点儿不熟悉地方的情况,国家政策更是一无所知,书生腔十足,工作上一点忙都帮不上,添乱倒是一把好手,想起一出是一出,还武断地强令必须按其要求办,一味地瞎指挥乱作为,实在让人忍无可忍。为此,我和他发生过三次严重的冲突。最后我大怒之下拍案而起,狠狠地将其教训了一顿,以至于人家后来根本不和我搭言。这自然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在此情况下,我先给单位一把手进行了汇报,坚决要求辞去职务,请局长给组织部门如实汇报一下我的想法。第二天我就直接找到县委组织部长,要求尽快地免去我的现任职务。部长还耐心地一再询问具体原因,我的回答当然很简单:年龄大了,跟不上形势了,嫌工作麻烦,这会影响单位的工作,我现在根本不想干了。半年之后,在我刚刚满55周岁时,县委、政府终于决定免去了我所有的职务。从此,我就成了一个仅享受四级调研员待遇的职级公务员了。

毫无疑问,在县直机关单位,像我这样的科级干部至少有几百人,根本无足轻重。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提拨比较早,2016年就开始享受到了县乡两级职级并行政策,顺利地晋升为四级调研员,以至于在我们60多个人的单位中,我是工资待遇最高的,这就行了。

从辞去这个芝麻绿豆似的职务后的这两三年,肩上基本上没有工作重担了,可谓是无官一身轻,心情自然十分地舒畅,偶尔还可以悠哉悠哉地逍遥自在一番,工作之余积极地参加各种体育锻炼,身体更好了,饭量也增加了,可以无忧无虑地一觉睡到大天亮。哇!!原来退休之前的生活还可以如此地美好。噢吔!!

辞去领导职务,都是什么心理,辞去领导职务后,有哪些体会和感悟?

每个人情况大概不会一样。

1、我辞去领导职务的心理是由于家庭原因。

我是1999年6月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当时我们系统按照制度规定需要异地交流,于是我被调到外县工作。2014年11月,我又从副职升为正职。2019年7月上级批准了我辞职申请,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

我是2019年4月下旬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我在辞职报告上写到:我在外地工作一共10年,10年间我和爱人双方4位老人去逝了3个,仅剩下我唯一的母亲。我母亲现在由于得脊骨无力病,已生活不能自理卧床5年,期间都是有我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照料。目前每当我回家,母亲时而清楚时而糊涂,有时竟然认不清我。人们常说“忠孝不能两全”,我决定辞职,抽时间多陪陪母亲,为我的人生不留下遗憾。

2019年7月10日,领导宣布了我的辞职决定,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从外地调回本县工作。

2、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的体会和感悟。

(1)无官一身轻。在领导岗位上特别是正职岗位,需要处理上下级和地方关系,需要传达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办理事务。现在没有了官职,也就没有了这方面责任。

(2)放下架子。以前在单位说什么是什么,现在没有了职务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要有自知之明,无论是在说话上还是在做事上,都要谨小慎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

(3)摆正位置。在外地工作10年,回到本县工作后发现已物是人非。现在的人们思想转变很快,同龄人以前见了喊什么什么职务,现在直接喊名字了。年轻人不好意思,还是喊职务。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过还是要坦然面对。

(4)调整心态。老年人常说:“人生如唱戏,上台总有下台时。”谁也不能干一辈子,关键是自己的心态要平衡。不在领导岗位上干了,担子轻了,没责任了。自己没有职务了,别人喊名字很正常,本来就应该这样,关键是自己的感觉。

转眼间,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已经一年半了。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基本上适应了。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在转变,这就要跟上形势发展步伐。既能提的起,又能放得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