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要置五位哥哥于死地?
公元666年,武则天和李治到泰山封禅,各地刺史随行,武则天的两个叔伯兄弟始州刺史武惟良和淄州刺史武怀运也在其中。
封禅结束后,各地刺史随武则天返回京城,由于武则天在封禅过程中大出风头,站在李治后面担任亚献,这让她的兄弟武惟良和武怀运意识到,他们的这个妹妹现在非比常人了,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欺负的小丫头了。
为了巴结武则天以求升迁,武惟良和武怀运想到了一个主意,他们将一些土特产和山珍海味送入宫中给武则天吃,也可以借机缓和一下关系。
武则天接到食物后,气就不打一处来,原来她一直嫉恨这两个兄弟,难道就没什么办法治一下他们吗?
想着想着,武则天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决定来个一石二鸟。
事情是这样的,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姐姐武顺及女儿武氏因此得宠,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和魏国夫人,母亲杨氏也被封为荣国夫人,可谓鸡犬升天。
不过,武顺那时候虽然守寡多年,却生得十分漂亮,她有心往上爬一下,便趁着武则天怀孕无法侍奉李治的机会,与李治搅合在一起了,这让武则天十分生气,认为姐姐抢走了自己的男人。
后来,武顺的女儿魏国夫人也因为貌美而受到李治宠爱,这母子二人把李治迷得神魂颠倒,武则天因此受到冷落。
那时候武则天当上皇后没几年,地位还不是特别稳固,姐姐和侄女的得宠,让她的人生遭遇了重大挫折,这让她异常愤怒,一直在寻找机会铲除姐姐和侄女。
665年,武顺突然暴毙了,历史上没有记载原因,但那时候她不过四十二岁,有人推测是武则天所为。
武顺去世后,魏国夫人一直怀疑是武则天干的,于是利用自己的美貌迷惑李治,处处排挤武则天,武则天的日子因此很不好过,对魏国夫人就更加痛恨了。
因此,当武惟良和武怀运送食物给武则天后,武则天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她让人在食物中投入毒药,然后派人送给魏国夫人吃,魏国夫人听说是老家人送来的,感到非常高兴,想都没想就吃下了,结果很快就七窍流血而死。
魏国夫人死后,李治下令严查,结果发现食物是武惟良和武怀运送入宫的,李治非常生气,再加上武则天在一旁煽风点火,武惟良和武怀运最终未经审判就被处死,还被抄没家产,家人也全部被流放。
后内忌甚,会封泰山,惟良、怀运以岳牧来集,从还京师,后毒杀魏国,归罪惟良等,尽杀之。
而随着武惟良和武怀运的去世,武则天的五位兄弟全部被她直接或间接害死,那她为何要这么做呢?
事情还得从武则天的母亲杨氏说起,杨氏原本是隋朝宗室成员杨达的女儿,早年因为信仰佛教而未嫁人,一直到她四十四岁的时候,才嫁给了已经丧妻多年的唐朝开国功臣应国公武士彠。
武士彟原本娶相里氏为妻,生下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后来娶杨氏为妻,又生下三个女儿,即大女儿武顺,二女儿武则天,以及三女儿武氏。
由于武元庆、武元爽是嫡子,因此很看不起杨氏及三个女儿,平时没少欺负她们,但在武士彟的保护下,母子四人倒也过得去。
但是,在635年的时候,也就是武则天十一岁那年,武士彟因病去世了,家中失去了顶梁柱,武元庆、武元爽作为成年的嫡子,自然成为了主人,而杨氏作为继配,三个女儿又年幼,因此只能寄人篱下。
武则天晚年曾回忆说,父亲武士彟去世之后,两个亲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很嫌弃她母女四人,对她们非常刻薄,甚至对她们拳脚相加。
不仅如此,武元庆、武元爽还跟叔伯兄弟武怀亮、武惟良和武怀运合起伙来欺负武则天母子三人,这给武则天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后来她之所以那么冷血,其实就是报复心理在作祟。
在这五人的不断迫害下,杨氏最终忍无可忍,就带着三个女儿来到长安生活,由于杨氏的私产并不多,因此日子很不好过,虽然名义上还是贵族阶级,但并不没有武士彟在世时那么风光。
637年,李世民听说武则天“容止美”,就将其选为才人,但并不那么宠爱她,她在陪伴李世民的十几年时间里,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家人也没沾到半点光。
后来,武则天跟李治好上了,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最终坐上了皇后宝座,李治大肆封赏她的家人,除了早逝的妹妹武氏之外,父亲和姐姐都被封为夫人。
当时,武则天的五个哥哥,堂兄武怀亮已经去世了,其他四人都还在世,武则天起初并未打击报复,还将这四人全部升官,其中武元庆担任宗正少卿,武元爽担任少府少监,武惟良担任卫尉少卿,武怀运担任淄州刺史。
平心而论,武则天对四个哥哥算是不错的了,毕竟以德报怨没几个人做得到,但他的四个哥哥却并不领情,认为自己是皇亲国戚,怎么只能担任一些低级别官职呢,就不能出将入相吗?
有一次,武则天的母亲荣国夫人在家中举办酒宴,宴请族人,武则天和四个哥哥,以及姐姐武顺及家人也都在列。
起初,气氛还是很不错的,众人说说笑笑,庆幸武氏家族能够再次强大起来,但荣国夫人或许是喝酒喝多了,突然想起了以前那些不堪回忆的往事,于是对武惟良说,你还记得从前是怎么对待我们母女的吗,现在有什么想法呢?
荣国夫人的言外之意是,武惟良等人当初欺负孤儿寡母,现在反而沾了光,是不是该悔过自新,小心侍奉才对。
不过,武惟良等人本就心存不满,所以对荣国夫人说,我们本来就是功臣之后,受到封赏是应该的,只不过我现在身份变成了外戚,我反而为此感到担忧。
武惟良的言外之意是,自己是沾了父辈的光,武则天成为皇后,让他们成为外戚,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荣国夫人和武则天听了都非常生气,觉得武惟良等人也太没良心了,得了好处还倒把一耙,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武则天当时没说什么,等到族人们都散去之后,荣国夫人才对她说,一直要给这几个没良心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武则天回宫之后,就对李治说,我现在已经是皇后了,家人应该退让才对,不如让我的几个兄弟外放为官,这样也可以显示你我的大公无私。
它日,夫人置酒,酣,谓惟良曰:“若等记畴日事乎?今谓何?”对曰:“幸以功臣子位朝廷,晚缘戚属进,忧而不荣也。”夫人怒,讽后伪为退让,请惟良等外迁,无示天下私。
李治觉得武则天说得很有道理,大有母亲文德皇后之风范,就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将武则天的三个兄弟全部贬为地方刺史(武怀运本来就是淄州刺史,职务不变)。
但是,更为蹊跷的事情还在后面,武元庆刚到龙州刺史任上,就意外去世了;而武元爽倒是顺利到濠州当上了刺史,但武则天也没有放过他,而是想李治进谗言,致使他被流放到振州(今海南三亚),并派人在振州将他杀死。
至于说武惟良和武怀运,他们见武元庆和武元爽遭遇悲惨,就夹起尾巴做人,没有给武则天任何把柄,武则天就暂时没动他们,让他们当了好几年刺史,一直到他们因为进献食物而被杀死。
事实上,除了几个哥哥、姐姐武顺、侄女魏国夫人之外,武氏一族被杀之人,还有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以及堂嫂善氏,也就是武怀亮的妻子,也被武则天给杀掉了。
武则天在杀掉侄女魏国夫人、两个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之后,依然觉得不解恨,就将矛头对准了堂嫂善氏。
这个善氏可不是什么善类,简直就是个毒妇,当初武则天在老家生活的时候,善氏是武氏家族所有女眷中,对武则天母女四人最狠毒的一个人,不但肆意凌辱,还多次与置之于死地,武则天算是恨透她了。
借着武惟良和武怀运“毒杀”魏国夫人的机会,武则天将善氏也牵连进来,将她罚入掖庭为奴,让她当牛做马,吃最差的食物,干最繁重的工作。
这还没完,武则天还派人对善氏“格外照顾”,但凡善氏敢偷懒,就拳脚相加,善氏过惯了富足生活,哪里吃得了这些苦,没多久就被人用荆条打得遍体鳞伤,最终因为得不到治疗而毙命。
武则天的五个哥哥都死掉之后,武则天曾下令将他们全部改为“蝮”姓,并剥夺他们各自儿子的继承资格,尤其是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彻底失去了继承家业的资格。
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就不得不从亲戚中挑一个人,来继承父亲武士彟的家业了,她看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姐姐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
据记载,贺兰敏之长相俊美,风流倜傥,才学也很高,可谓一表人才,武则天非常喜欢他,将让他改为武姓,给父亲武士彟当孙子,承袭武士彟的爵位,改为周国公。
为了培养贺兰敏之,武则天可谓不遗余力,不仅赏赐无数,还让母亲荣国夫人对他精心照料,就连李治也对他刮目相看,将他当做家人对待,他因此权势熏天,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原本,武则天跟贺兰敏之的感情还是很好的,但在魏国夫人去世之后,两人就开始走向对立面了。
事情是这样的,魏国夫人去世后,贺兰敏之入宫祭拜姐姐,得知姐姐去世的整个过程之后,怀疑是武则天干的,于是对李治说,姐姐早上还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去世,肯定有人害她。
武则天得知这件事后,知道贺兰敏之起了疑心,就开始严加防范,但贺兰敏之为了报复武则天,开始做一些十分荒唐的事情。
比如说,贺兰敏之开始四处沾花惹草,将刚刚寡居的太原王妃给霸占了,以此来败坏武氏家族的名声。
后来,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贤将要跟娶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杨氏为太子妃,贺兰敏之听说这件事后,竟然尾随杨氏,在一个黄昏时分,臣天色暗淡将其奸污了,这件事闹得纷纷扬扬,武则天只得退婚。
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上及后自选以为太子妃,昏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
还有一次,武则天最喜爱的女儿太平公主带着侍女去看望贺兰敏之,那时候太平公主不过十二三岁,长得十分漂亮,贺兰敏之便调戏她,她不从,贺兰敏之恼怒之下,就将她的一个侍女拖入房中奸污了,她惊吓之下返回宫中,武则天安慰良久,她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贺兰敏之干了这么多丑事,武则天怎么还容得下他呢?
原来,贺兰敏之为了报复武则天,竟然跟八十多岁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搅合在一起了,荣国夫人很宠爱这个外孙,便任由他胡作为非,武则天碍于荣国夫人,也不敢把贺兰敏之怎么样。
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
670年,荣国夫人以九十一岁高龄去世了,贺兰敏之作为武家唯一的男丁,主持了荣国夫人的葬礼,武则天为了表示孝心,拿出许多钱财用于葬礼。
但是,就在大丧期间,贺兰敏之依然死不悔改,他不但日夜饮酒,与美女为伴,还贪污了武则天用于丧礼的款项,致使丧礼举办得非常简陋。
武则天当然很生气了,但他不想在大丧期间大动干戈,便暂时隐忍下来。
到了第二年,武则天见贺兰敏之依然多行不法,还时常明里暗里指责她害死了自己的母亲和姐姐,武则天觉得不能再留下贺兰敏之了,于是剥夺他作为武氏子孙的资格,改回原本姓氏,流放到雷州。
据说,武则天原本打算放过贺兰敏之,但太平公主十分憎恨这个表哥,就亲自带着一队人马追杀贺兰敏之,最终将贺兰敏之杀死在去雷州的半路上。
而在贺兰敏之去世后,由于武氏一族后继无人,武则天这才将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召入朝中,委以高官厚禄,当做继承人培养,后来甚至准备把皇位传给他们,这当然是后话了。
平心而论,武则天的五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侄女及一个侄子,虽然他们的死大多跟武则天有关,武则天的手段也确实太腹黑了,但这些人自己也都有问题,死得不那么冤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武则天的五个哥哥,欺负孤儿寡母,还狼心狗肺,这样的家人,留下来也是个祸害;还有武则天的姐姐和侄女,也都是忘恩负义之人,借着她的势力上位,却想取而代之,以武则天的性格,当然不能忍了。
最可恶的就是贺兰敏之了,简直就是大唐第一恶魔,为了报复武则天而丧尽天良,干了太多恶事了,这样的人就该杀掉。
当然了,一切皆因武则天而起,她也注定要当这个恶人,如果她不是那种野心大、报复心强的人,也不会发生这些事情,而她也由此走上了一条充满血腥的道路,以他人的生命作为代价,最终登上皇帝宝座。
武则天为何要置五位哥哥于死地?
公元666年,宫人从掖庭拖出去一个老宫女,匆匆埋葬。这个老宫女被打得遍体鳞伤,骨肉显露,异常凄惨,已经没了气息。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老妇人竟然是大唐皇后武则天的大嫂。
至此,武则天的五位兄长,一位大嫂,一位姐姐,一位外甥女,全部殒命。武家几十口人被流放或被罚为奴。
而他们的下场全都和武则天有关。究其根本原因,又和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脱不了关系。
要想说清个中缘由,我们先来看看武则天和他们之间发生的那些事。
童年时光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本来是并州的一个商人,祖上有做过小官的,但算不上大族。后来武士彟跟随李渊干事业,成了大唐的开国功臣,有了爵位,也做了大官。
武士彟一生有两位夫人,原配相里氏生了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可惜是个短命之人。
武士彟便又娶了杨氏为妻,杨氏进门生了三个女儿,便是武则天三姐妹,武则天排行第二。
杨氏及女儿们,常年跟着武士彟出外做官,武士彟挺宠爱这母女四个,两个儿子则留在老家。
少年丧父 倍受欺凌这样美滋滋的小日子一转眼过了十几年。在武则天12岁这年,武家的天塌了,武士彟听闻旧主李渊过世的消息,悲痛不已,竟然急火攻心一下子病故。
杨氏母女四人强忍悲痛,扶灵回到并州老家。按照惯例,没了家主,她们孤儿寡母得回到原籍,在武家老宅生活。
然而,回到武家老宅,她们并没有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
两个异母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本来就厌弃继母和三个妹妹。
过去父亲在世,况且也不怎么见面,他们还能留些情面。
如今父亲没了,无人护佑,武元庆和武元爽便凶相毕露,对她们母女恶语相向,凌辱她们,苛待她们。
按照当时的习俗,女儿出嫁,娘家是要出一笔嫁妆的,官宦人家女儿的嫁妆更是要像模像样的。
也因此,两兄弟看待三个妹妹,感觉她们就是一堆赔钱货,想想日后的嫁妆,那简直就像是要瓜分自己的财产一样难受。
两兄弟排斥继母和妹妹,武氏族人向男不向女,也全都站在两兄弟一边,有样学样排斥这母女四人。
武氏族人中以武惟良、武怀运两个堂兄为首,带头欺负她们。
不计前嫌 恩泽族人一直到655年,事情才出现了转机。
这一年,武则天成功登上皇后宝座,成了整个大唐权力最大的女人。
她刚被册封,立马就对娘家人进行封赏,其实这也是皇室一贯作风。
武则天的母亲杨老夫人,被封为荣国夫人;姐姐武顺被封为郑国夫人,(武则天的妹妹早亡)。
对于曾经苛待自己的异母哥哥和堂兄们,武则天这时并没有蓄意报复,刻意打压,而是宽容大度地照样封赏了他们。
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武怀运四人,原本都是7品到5品的地方官,武则天把他们全都升了官职,还都调到京都,相当于从地方给升到中央。
这里说一下,其中一个堂兄武怀亮这时已经亡故了,所以升官没有他。
冷血兄长 不知感恩平心而论,武则天对这几个哥哥真是挺不错了,几十年的恩怨啦,对自己母女四个一直都不好。现在飞黄腾达了,也没说因此就不管他们啦,依然是给了皇亲国戚的尊贵体面。
按理说,四个哥哥,之前对不起武则天,现在人家发达了,还不计前嫌给了封赏,该感恩戴德才对,该赶快表示出一个低姿态,对人家母女低头认错才对呀。如果四人这样做了也不至于落到后面的下场。
可这四人,不知道是智商情商太低,还是性格太古怪,脾气太臭,他们接下来做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武则天被册封皇后,杨老夫人欣喜若狂,摆酒宴庆贺。
酒宴上,杨老夫人回想起过去20多年受的武家人的气,就想趁机扳回一局,讨回面子,看看武家那几个小子向自己低头认错的场面。
根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杨老夫人满脸得意,缓缓说道:
“颇亿畴昔之事乎?今日之荣贵复何如?”
还记得当年那些事吗?(指当初欺负自己母女的事)现在这些荣华富贵感觉怎么样啊?(潜台词,你们看不起的妹妹成了皇后,以后家族荣光全得仰仗人家,你们可小心着点吧。)
接下来,令杨老夫人气到吐血的一幕发生了。
武家这四个小子挨个发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中心思想是一致的。
概括总结一下,大致如下:
- 1.妹妹当了皇后反而让我们感到有些难堪,外面人都在议论武家是依靠女儿。
- 2.我们武家那是功勋世家,有家族荣光的,我们子弟做官也是托了家族的福。
- 3.我们呀,倒是还不希望皇后封我们太大的官,那样我们心里反而是不踏实。
这些话一说,那意思很明白了:是被封赏了,但是没人领情,不仅如此,还觉得妹妹当皇后这事不怎么光彩呢。
杨老夫人听完,简直要气得背过气去。
母女同心 狠心复仇这位杨氏,毕竟出身前朝王族,心里还是有谋算的。之前被欺负不能还手是因为没有势力,难以还手,如今女儿是当朝国母,哪还能容你们放肆啊?
她第二天就进宫见了女儿武则天,声泪俱下向武则天控诉了武家几个小子的言行。
武则天听了也是暴跳如雷,仇恨之火一下子被点燃。
母女俩开了个小会,密谋出一个绝佳计策。
武则天找到唐高宗,装出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向皇上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担忧。
大致意思就是,给哥哥们高官厚禄之后,心里总是不踏实,想想历朝历代,因为太过恩宠外戚,总是使他们骄纵,往往最后落得凄惨的下场。自己想了想还是该向长孙皇后学习,压制外戚。
唐高宗一听媳妇这番话,真是打心眼里敬服,心想这媳妇真是太懂事了,我真是没有看错人。
于是唐高宗顺顺溜溜听了武则天的建议,下了一道圣旨,把武家四位哥哥全给外放了。
不仅如此,还全都是当时的老少边穷地区,没人愿意去的不毛之地。
武元庆被调到龙州,他刚到地方,就病死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死因是“忧”,也就是说因为他认识到了武则天已经对自己开始展开复仇了,很担心日后的处境,日夜忧愁愁死了。
不过也有史学家认为是武则天使了什么小手段,将他给吓死了。毕竟是大家族出来的男人,又做过好多年官,心理素质应该没那么差,不至于自己给自己愁死。
武元爽被调到濠州,虽然没死在那里,但是不久之后被人举报,获罪,又被流放到振州,在振州病死了。
至于武元爽获了什么罪,具体做了什么,史料并未记载。
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他已经遭到武后的打击报复了,他自己明白,这种情况下,首先是要小心谨慎活下去,他有什么胆子在这个时候去犯事儿呢?
我的观点是,很可能是武则天在背后用了一点手段,致使武元爽活罪被流放,又在流放中去世。毕竟,武则天用手段将仇敌灭掉的事情可不少。
另外两个堂兄稍微幸运些,这次外放到边远地区,两人还都坚强地活着。不过后来的事实说明,他们的小命早就捏在武则天手里,什么时候要他们小命,只是凭武则天的心情了。
一石四鸟 手段高明公元666年,武则天和唐高宗去封禅泰山。这是一项盛大而隆重的盛典,队伍庞大壮观,不少的官员也都跟随。
武维良和武怀运两人,也被宣召过来,陪同皇上皇后参加封禅大典。
大典结束后,两人奉命陪同一起返回京都。
之后,武则天又举行了一次家宴,邀请了两个堂兄,以及母亲和外甥女等。
武维良和武怀运两人,被外放穷山恶水十多年,已经深知妹妹手段的狠辣,早就后悔了。
这次得以被宣召回来,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因此大献殷勤。
按照当时的习俗,臣子要给皇上皇后“献食”,就是拿自己任职地方的美味土特产,献给皇上皇后品尝。
这次家宴,两人就精心挑选了一些美食,送给皇上皇后。
结果在宴席上,刚吃了没多久,武则天姐姐的女儿,贺兰氏,突然倒地,不久便毒发身亡了。
皇家宴席上出现这种事情,那可了不得,立即着人检查。最后却在两位堂兄觐献的美食中检查出了毒物。
武则天当即大发雷霆,说两位堂兄是心怀不轨,记恨当年被外放,要下毒谋害皇上皇后。
没有经过审判,没有给两人任何辩白的机会,就下令处死两人,而他们的家人,女眷被罚入掖挺为奴。
武则天这次可谓一箭四雕。
不仅除掉了两个堂兄,还铲除了外甥女贺兰氏,以及堂嫂善氏。
白眼亲人 一一诛杀这里我们顺便说一下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和外甥女。
武顺有一儿一女,她的丈夫死的早,孤儿寡母生活。
后来武则天第二次入宫得宠,站稳了脚跟,就贴心地把姐姐和外甥女母女两个接进了宫。外甥则交给杨老夫人照顾。
武则天的出发点是美好的,她希望可以让姐姐进宫跟自己享福,也希望在深宫能有个可靠的家人陪伴。
结果在武则天怀二胎的时候,姐姐趁虚而入,和高宗李治眉来眼去勾搭到一起,成了李治的情人。
李治是皇上,天下女人他可以随意挑选,更何况是一个寡妇。武则天发现之后,也只能暂时强压怒火,忍住,表面上装作贤惠大方的样子。
不过,武则天是不可能任由自己姐姐背叛自己,和自己分享皇上的。
后来她找了一个时机,做了一些手脚,郑国夫人武顺就突然暴毙了。对外宣称是病死。
有史学家认为,武顺是死于中毒。
武顺死后,她的女儿贺兰氏,重蹈母亲覆辙。
贺兰氏当时是个美丽动人的少女,但是心思却不单纯。
她在宫里长大,一方面很羡慕姨妈武则天的身份地位,滋生了向姨妈学习,成为皇上宠妃平步青云的想法,另一方面,她见到母亲蹊跷死亡,对武则天怀恨在心。
于是贺兰氏打起了姨夫李治的主意,再加上李治本来也不是什么纯情之人,也是见一个爱一个,荤素不忌的。
很快两人便打得火热,贺兰氏被封为魏国夫人,虽然没有嫔妃名分,实际上却已经成了李治的宠妃。
可贺兰氏虽有美貌与野心,却缺乏姨妈武则天的心机与手段,还是太嫩,她仗着皇上宠爱,很是娇纵,甚至不把武则天放在眼里。
于是,武则天玩了个高明的手段,利用家宴的机会,在献食里下毒,毒死了贺兰氏,顺便嫁祸给了两位堂兄。
多年旧恨 一招算清紧接着,她借由谋害皇上皇后的罪责,将堂兄家人全部治罪,这其中还包括武则天的一位堂嫂,善氏。
这位善氏虽姓善,可一点都不善良。
善氏是已故堂兄武怀亮的妻子,想当初,武则天母女四人回老家后,这个善氏可没少欺负她们,所有女眷里,就数她最坏,最恶毒,武则天早就恨透了她,苦于无从下手。
这次趁机将她也罚入掖庭为奴。
武则天暗暗派人格外“照顾”善氏,让她不停地做苦工,稍有不慎就打骂,监工们故意用带刺的藤条抽打她,过了不久,善氏就遍体鳞伤,被虐打致死了。
咎由自取 有果必有因确切说,武则天的五位哥哥并不都是死于她手,堂兄武怀亮是年纪大自然亡故的,其他四人可以说是死于武则天之手。
不过平心而论,四位兄长,一位堂嫂,姐姐和外甥女,这几人死的并不算冤。也许,如此惩罚力度是大了一些,可追根溯源起来,还不是他们自找的吗?
假设四个哥哥顺应形势,情商高一些,在武则天当了皇后,给家人加官进爵后,低眉顺眼装孙子,检讨以前的过失,武则天不至于对他们下此狠手。堂嫂善氏也可以保全性命。
假设姐姐武顺和外甥女贺兰氏,始终摆清自己的位置,搞清楚自己的恩宠倚仗的是谁,对武则天心怀感恩,而不是欲望越来越大,触碰了武则天的禁区,她们将会锦衣玉食度过后半生,不至于丧命。
结语归根结底,武则天之所以将几个哥哥置于死地,并不是因为她心肠狠毒,而是她睚眦必报、有仇必报的性格,导致的必然结果。
几个哥哥实在是太小看了这个二妹。二十几年前被人任意欺凌的小姑娘,不还击是因为没能力,而不是性格软弱可欺。她一旦掌握了权力与力量,施虐者将灰飞烟灭。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唐纪》
《旧唐书》
《武则天正传》
武则天为何要置五位哥哥于死地?
武则天是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在其登基后励精图治,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分子,不分职务高低、不分身份贵贱,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而对那些廉政官员,特别是对那些有才学贤能之士,武则天不问出身、不问贵贱,一经发现将破格提拔予以重任。武则天在轻赋税、重农桑、发展经济、重视文化、社会稳定、保境安民等诸多方面都做出极大的贡献。但武则天也是个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女人。不管是皇宗显贵、功臣良将,还是亲朋好友,只要是触犯了她的利益,必将受其严厉的打击。轻者撤职查办、发配边疆,重者予以处死,甚至诛灭几族。武则天还是个不忘旧仇、睚眦必报之人。武则天十三岁那年父亲去世,其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武元庆、武元爽对这对母女极其刁难,整日要其干这干那,不使得闲。吃的是残羹剩饭,还常常受其谩骂,根本不顾母子、兄妹之情。无奈,母亲带着年少的武则天投奔到伯父家来。在这里遇到了武则天的三位堂兄武怀亮、武惟良、武怀远。来到伯父家后,境遇同样没有好转,站在人家的屋檐下,看的是亲朋白眼、面目寒酸,受的是不停地劳作和讥讽谩骂。三位兄长还常常有轻薄之言和举动。这一切在年少的武则心灵里渐渐产生了仇恨。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因年轻俊美而被招入宫中,做了十二的才人。李治继位后,武则天不择手段,最后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至此大权在握。掌权后的武则天首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兄武元庆抓捕治罪,抄没家产,并将其发配广西龙州。武元庆深知当年没善待武则天母女,武则天决不会善罢干休,竟然惊吓过度,一命呜呼了。接着是武元爽,同样被治罪发配海南三亚。不久,身心都受到重创的武元爽也撒手西去了。是年,唐高宗李治看上了武则天的外甥女魏国夫人。武则天岂容他人在卧榻之侧还觊觎皇后宝座,便在魏国夫人的饭食中下毒,使其身亡。武则天诬陷武惟良和武怀远为凶手,则将其兄弟二人处死,并赐其姓改为蝮氏,意为比蝮蛇还要毒。此时大哥武元亮已去逝,武则天为解心头之恨,竟将寡嫂抓来,用带有荆棘刺的藤枝不停的抽打,甚至打死。在武则天之前,临朝称制的无冕女皇汉高后吕雉大封诸吕提拔娘家。而到了女皇武曌时代,武家被其屠戮地惨不忍睹。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欢迎点赞和评论
武则天为何要置五位哥哥于死地?
公元665年,一个身材风韵、万种风情的女子消香玉陨,魂落黄泉,这个人就是武则天一母同胞的亲姐姐,武顺。
武顺是唐朝时期比较有名的女性之一,也是唐高宗李治的宠妃,被唐高宗封为韩国夫人,但是武顺的小命最终却被自己的亲妹妹武则天害死。
武则天是何许人也,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位期间政绩斐然。武则天的5位哥哥只有4位死在她的手里,有一个是自然病故。
据统计,女皇武则天的家族有十几条性命都死在她手里,那么与武则天同胞的亲姐姐,以及武家这几个儿郎和武则天是怎么回事呢?
武则天和武氏家族的恩怨情仇武则天母女的幸福时光
武则天出身其实挺好的,在古代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名门闺秀。其父亲叫武士彟,隋朝末期的时候跟随李渊搞事业,最后做了唐朝的开国功臣。
武则天的母亲身份就有点尴尬,其母亲杨氏是隋朝公主,但是武士彟娶她的时候,隋朝已被灭,杨氏这个公主已经成了亡国公主,前朝公主了,命运多舛。
且武士彟的原配夫人其实是湘里氏,湘里氏给武士彟生了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也就是武则天的两个哥哥。
后来湘里氏去世,不甘寂寞的武士彟就勾搭上了前朝公主杨氏,娶她做了续弦夫人。不过杨氏不咋争气,一口气生了三个女儿,武顺、武则天、还有老三,史料上没查到名字。
要我说武士彟就是好色,都两个儿子了还续弦,古代男子真会为自己的好色找借口哇。
这杨氏虽然肚子不是那么会生,但是魅惑男人倒是很有一套,以至于武士彟独宠杨氏几母女,走到哪儿带到哪儿。
而湘里氏生的两个儿子就有点被冷落,直接被亲爹丢到老家并州不管不问好多年,直到公元635年,武士彟去世,都没能和亲儿子见最后一面。
武则天与武氏兄弟埋下仇恨的种子
公元635年,杨氏几母女的好日子也到了头。在古代,女子主要依靠男人为生,丈夫走了,天也就塌了。
按照古代规矩,杨氏母女不能继续在外生活,要搬回并州,回到武氏家族继续过日子。古代家族非常团结,尤其是这种勋贵人家,都不兴分家的,大家都是住在一起,几个兄弟堂兄弟。
杨氏母女回到并州以后,非常不受武氏族人的待见,一来杨氏没有为武家有啥贡献,二来杨氏生的全部是女儿,在武氏族人眼里,那就是几个赔钱货,第三嘛自然是因为武元爽兄弟被夺父爱,怀恨在心,自然没有好脸色给他们。
杨氏母女回到并州以后,整个家族没有好脸色也就算了,甚至在吃穿用度上也吃了不少苦,有传言曾说,最严重的时候,杨氏母女几个吃的饭都是馊的,简直难以下咽。
武元爽对这个继母最少狠毒,经常恶语相向,整天鼻子不是鼻子,嘴巴不是嘴巴的,甚至还对自己的亲妹妹言语轻佻。
而武则天的两个堂兄武怀良、武怀运也是见人下菜碟,看见武元爽兄弟两对杨氏如此,他们也照葫芦画瓢,逮着机会,就欺辱杨氏母女。
如果说武元爽兄弟对杨氏不好,情有可原,因为杨氏母女抢走了武元爽兄弟的父亲,但是武怀良等人就是跟着瞎起哄,不怕事闹大,因此武则天这时候就埋下了对武怀良等人仇恨的种子,以及对自己两个亲哥哥的埋怨。
杨氏母女在武家,男人们对他们想方设法欺负,武家的女人们也想来踩上几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武则天的一位堂嫂,善氏。
善氏虽然姓善,但为人却恶毒不堪,她在欺辱杨氏母女这件事上,那是添油加醋,恨不得给武氏兄弟递刀子,不过最后的结局也挺惨,我们后面来说。
所以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为何武则天要处死自己的几个哥哥的原因之一,就是家族内部的恩怨导致,但是这只是其中一方面,根本原因还是武氏兄弟不知好歹,小看了武则天。
吴氏兄弟不知好歹,触怒一国之母武则天
武则天的创业史大家都很熟悉,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赘述,总结起来就是先嫁给李渊,但默默无闻,后面嫁给李渊儿子,经过一路闯关,当了大唐皇后,后面直接做了女皇,成为千古第一人。
而就在武则天成为大唐皇后的这期间,她就设计让她的哥哥们都去地府报道了。
武则天做了皇后以后,身为母亲的杨氏顿感神清气爽,容光焕发,被封为荣国夫人。杨氏就心想,从前她们母女几人被武家唾弃,视为累赘,如今女儿做了母仪天下的皇后,武家应该来巴结我了吧。
带着这种心理想法呢,荣国夫人就在武家举办了家宴,邀请了武家的主要人物,其中就包括武则天同父异母的两位哥哥和两个堂哥。
宴席上,荣国夫人好不得意,然后说了句“颇亿畴昔之事乎?今日之荣贵复何如?”
这话用现代化翻译很简单:你们当初欺负我们母女的那些事还记得吗?现如今武家的富贵荣华是都是靠我女儿挣来呢?你们感觉如何呀?
让荣国夫人没想到的是,她没有迎来想象中的奉承,却被武家兄弟泼了不少冷水。
大致总结一下武家兄弟的意思,如下:
1、武家从来不靠女人吃饭,更别说荣华富贵,我们是建功立业的功臣之家。
2、请你不要炫耀你女儿的成绩,你女儿做了皇后,反倒显得我们是吃软饭的,遭外人白眼。
3、你女儿是啥货色,也好意思显摆,龌蹉手段,搬不上台面。
无疑,这些话换谁听了都不舒服,一方面显得武家兄弟其实还挺正直,没忘记自己是男儿,不靠女人吃饭,而是自己建功立业,有志气,另一方面呢就显得有点不知好歹,没把身为皇后的武则天放在眼里。
荣国夫人显然只看到了第二层,没想到第一层,所以说古代女子大多眼皮子浅,没见识呢。
于是第二天一早,荣国夫人就进宫,将家宴上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听了以后,十分愤怒,但是身为人生赢家,武则天情绪管理得很好,并没有粗暴的直接惩罚武家男儿,没给别人留下太多话柄。
武则天报复武家几个哥哥的全过程武则天最先收拾 的,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武元爽、武元庆。她的方法呢,也很巧妙,别人还得夸他。
武则天做了皇后以后,把武家人能升官的都升了,于是她找到唐高宗李治,说给自己的哥哥们升官,细想以后觉得不妥,怕武家人势力大了后,外戚掌权,想要效仿长孙皇后。
于是唐高宗就听从武则天的建议,将武元庆、武元爽两人分配到很偏远的地方去做官,这两兄弟最后都被活生生的吓死了。
自家亲哥哥收拾完了,剩下的堂哥就更简单了。
武则天在收拾两个堂哥的时候,还顺带收拾了自己的亲侄女,贺兰敏,亲姐姐武顺的女儿,可谓是一箭三雕。
2个堂哥也是被武则天分配到偏远地方去的,后来武则天陪同李治封禅泰山,两个哥哥在这里,于是就叫他们陪同,顺带带回了京都。
带回京都以后,武则天设了家宴,武怀良兄弟二人为了讨好武则天,特意敬献了特产食品,供武则天食用。
不过这特产武则天没吃,上给了侄女贺兰敏,贺兰敏吃了后,当场毒发身亡。
这毒其实是武则天下的,于是武则天以谋害为由,处死了武怀良兄弟2人,顺带灭了贺兰敏。
那这贺兰敏是咋回事呢?
为了不扯得太远,长话短说。
武则天进宫地位稳固以后,可怜自己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姐姐武顺,于是将她和女儿贺兰敏接到宫中来。
谁知武顺不守妇道,勾搭上妹夫李治,被封为韩国夫人,后来武则天也找机会处理了韩国夫人。
贺兰敏贪念权势,嫉妒自己的姨妈武则天,也想学她,于是又勾搭上了母亲勾搭过的男人李治,做了魏国夫人。
武则天原本是想让他们在宫中安享荣华,不曾想他们居然贪念自己的男人和位置,这谁忍得了,于是设计让母女二人都上西天了。
要我说,这大唐男女关系确实混乱。大家自己品吧。
写在最后武家几兄弟的下场,有可怜的一面,也有可恨的一面。武则天那么有野心的一个女人,没点雷霆手段她也做不到女皇,这是几个哥哥没有考虑到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几个哥哥也是恩将仇报,不知好歹。武则天做了皇后后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竭尽所能,福泽武家,但是他们却不领情,还说那么难听的话,活该!
对此,大家怎么评价呢?
武则天为何要置五位哥哥于死地?
“生活就像强奸,如果不能反抗,那就要学会享受!”这是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一句话,曾一度成为网络的热门话题。
其实,这也是对“你不能改变这个社会,那就要适应这个社会”这句话的另类描写。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改变一个社会有多难。可,一旦有人打破了这一世俗牢笼,虽然书写了人生的传奇,但也必将伴随名誉的诋毁和破坏。
秦始皇打破了奴隶社会,开创了一个新社会,即:封建社会。但也因此损害了无数贵族阶层的利益,而被一些人污蔑为“焚书坑儒”的“一代暴君”。
一代女皇武则天,因冲破封建社会男权思想枷锁,并成为多少帝王夜不能寐的潜在威胁,而引来人们诸多的非议。
除了,武则天掐死亲生女儿安定公主、毒死长子(太子)李弘等存在颇多争议的传言外,则还有这个“置五位哥哥于死地”的传言。
正所谓:“空穴来风,未必无因”。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传言呢?
“置两位同父异母哥哥于死地”?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原为穷苦农民出身。因看到隋炀帝大兴土木,到处修离宫别馆,感到木材市场潜力巨大。于是,果断弃农从商,贩运木材,并积攒了一份丰厚的家业。
但是,他依旧感到商人地位低下,想要出人头地。因此,他又弃商从军,并有幸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隋末天下大乱),更有幸遇上了人生的真命天子——李渊。
▲武士彟剧照
同时,还值得称道的是,武士彟颇有识人的眼光,而且也有非常大的魄力。当李渊起事时,他义无反顾地全力给予支持:献兵书献福瑞(梦其变身上天成飞龙),助其扩充势力,散尽家私、举族从军。
所以,当唐朝建立后,武士彟这个从龙之臣,如同开了挂一样,一路高升,仕途直至正三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爵封应国公。
这时,正逢武士彟的夫人突然病故,并留下了两个儿子,一是武元庆,二是武元爽。于是,李渊本着关心臣子的意图,为武士彟做媒,将44岁的杨夫人续弦给他,也是武则天的生母。
杨夫人不好女红,自幼聪慧,酷爱文史,曾为隋朝四贵之一。
据《新唐书》记载,武则天生下不久,当著名相士袁天罡看到一身男装的武则天时,激动地说:“此子若是女,当为天下主也”。但是,袁天罡看了武元庆和武元爽两兄弟后,则给予了四字评语:“保家之子也”。
然而,在武则天12岁时,因父亲病故,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便对她及妹妹和母亲“甚薄”,而“甚薄”则指“很轻视,瞧不起”。所以,并非有些人理解的“虐待”。
但是,在武则天14岁时,便有幸入宫,被唐太宗李世民选为才人。
也就是说,有可能武则天忍受了两个哥哥两年时间的“轻视、瞧不起”。但是,以武士彟在世时的身份地位来看,在武则天入宫前,武元庆和武元爽极有可能都在朝为官,可能都在忙着仕途的事情,不知有没有功夫去“轻视、瞧不起”武则天母女呢?
就算如此,难道武则天就要置两位哥哥于死地吗?以武则天的野心和格局,做出这种得不偿失事情的可能性应该很小。
再说,在唐高宗时期,武元庆和武元爽依靠门第关系,分别官至从四官宗正少卿和授安州司户参军。同时,在武则天当上皇后时,又授武元爽少府少监督,迁濠州刺史。
如果,武则天真恨这两个哥哥,以她的手段,两个哥哥还有机会在朝为官吗?更别说升迁了。
▲武则天剧照
同时,武元庆的“宗正少卿”只是个是从四品的闲散官员,就算武则天当上皇后时,将其贬为龙州刺史,虽说是个正六品,但也是一方大员,如同一郡太守,绝对比一个从四品的闲职要有权有势的多。只不过,“到任即病逝”。因此,史料上说了一句“借机报复”。
其实,根据武士彟四兄弟,以及武元庆和武元爽生母的寿命来看,他(她)们都比较短命。所以,武元庆和武元爽的生命基因,一般应该都比较短。只不过,巧合地死在了这一敏感时期,自然也就耐人寻味了。
所以,这并不能说明武元庆“到任即病逝”,就是被武则天害死的。
如果武则天心眼真那么小,又怎么会重用武元庆和武元爽的儿子呢?
而事实上,在武则天称帝后,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被升为了宰相,册封梁王;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也被升为宰相,册封魏王。
此外,武元爽的罪名是因“坐罪”而被流放到振州(今海南三亚)而死。而所谓的“坐罪”,应该特指“因连坐而获罪”。也就是说,武元爽是受到了什么事件的牵连,而获罪,又何来武则天报复一说呢?
至于他的死,其实和武元庆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都是短命基因的问题吧。
所以说,武则天“置武元庆和武元爽两位哥哥于死地”的说法,是并不可信的。
“置三位堂哥于死地”?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武则天祖父武华一脉,生有五子,即:武士棱、武士让、武士逸、武士稷、武士彟。
其中:武士棱官至司农少卿、封宣城县公,常居苑中,委以农囿之事,卒于贞观中期;武士逸,官至齐王府户曹、韶州刺史,赐爵安陆县公,卒于贞观初年;武士让,未有为官记载,但有四子,分别是武怀亮、武守官(字惟良)、武怀道、武弘度(字怀运)。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武则天因被武元庆和武元爽两位哥哥“甚薄”,这才中途离去。可为何不去投靠条件好的大伯父和二伯父,反而跑去了条件并不好的三伯父武士让家呢?这才遭到武怀亮、武惟良、武怀运三位堂哥的“轻慢”。
如果,当时的武士让并无官职在身,按理来说,他的这三个儿子应该很难都坐上高位。
然而,事实上,除武怀亮早亡外,武惟良和武怀运却分别官至淄州刺史和卫尉少卿。
只因,被唐高宗宠幸的韩国夫人及贺兰氏母女所陷害,而分别出任龙州刺史和始州刺史。
▲武三思剧照
很明显,这两位堂哥能够坐上仕途官位,绝对和武则天的关照是分不开的,又何为“置三位堂哥于死地”之说呢?
由此可见,当时武则天和韩国夫人母女间的宫斗,都已发展到拿对手身边亲信开刀的白热化程度了。从而,也引发了武则天的“反击”。
于是,武则天指使惟良、怀运等人向贺兰氏献食,并在食中暗下毒药。结果,贺兰氏因中毒而死。
虽然,武则天也很想保住两位哥哥,奈何唐高宗要为正得宠幸的贺兰氏母女讨一个说法。
所以,惟良和怀运两兄弟,皆被唐高宗诛杀。
《旧唐书 卷五·本纪第五 ·高宗下》记载,“丁未,杀司卫少卿武惟良、淄州刺史武怀运……”
因此,有人说,这是武则天在借刀杀人。其实,试想一下,执行如何重大,而又秘密的任务,岂能轻托他人,只能是自己最信得过的人去执行了。
也因此,当武则天登上皇位后,不但追封武士让为楚王,还对其孙武攸暨大肆重用,曾册封其为千乘郡王,迁右卫中郞将,并迎娶太平公主,授驸马都尉。后又迁右卫将军,进封定王,拜右散骑常侍、开府仪同三司。
显然,武则天并没有“置这三位哥哥于死地”的意图,只是这两位堂哥正巧而又不幸地为成为了权利斗争的牺牲品罢了。
所以,“武则天要置五位哥哥于死地”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图片来源网络
武则天为何要置五位哥哥于死地?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武则天是一个狠女人,不仅对李家狠,对本家武家也狠,看看她掌权之后是如何折磨五个哥哥的吧。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本是做木材生意的,早年与李渊相识交好。李渊太原起兵后,武士彟倾尽家财相助,大唐建立后被列为“元从功臣”,封为应国公,官至荆州都督。
贞观九年,武士彟病逝,留下了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和三个女儿,二女儿便是后来的武则天,此时才12岁。
两个儿子都是武士彟第一任妻子相里氏所生,武则天三姐妹则是杨氏所生,杨氏出身隋朝皇室,所以从出身来看武氏三姐妹要高于两个哥哥。但是武士彟去世后,武家两兄弟当家,对杨氏和武氏三姐妹非常刻薄,史书记载对杨氏“无礼”,至于如何无礼的,结合唐初的社会风气,大家可以琢磨一番。
除了自家两个哥哥,叔叔家的三个堂兄武元亮、武惟良、武怀运也都是不怀好意,经常羞辱杨氏和武氏三姐妹。无法容忍的杨氏一气之下带着武氏三姐妹从荆州返回长安居住,过着清苦的日子。正是少年时期的经历,让武则天对2个哥哥,3个堂兄怀恨在心。
贞观十一年,武则天入宫做了才人,李治登基后,更是被立为皇后,当初的丑小鸭飞上了梧桐枝头成了凤凰。掌握权力之后,武则天便开始和几个哥哥算账了。
首先是大哥武元庆,武则天给他安排了个官做,龙州刺史,也是一方父母官了,可是龙州在哪儿?如今广西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从长安一下子送到了广西,这在唐朝就是流放边疆三千里,而且关中之人到南方必定水土不服。武元庆听到任命后,便知道这是妹妹在算当年的帐,想到南方的十万大山,武元庆硬是吓死了。
二哥武元爽也好不到哪里去,武则天一刻也没有耽搁,任命他为濠州刺史,濠州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后来朱元璋造反的地方,听上去比武元庆幸运多了,可是刚到任没多久,就被武则天找了个由头流放到振州,振州是哪儿?如今的海南三亚!结果不用说也知道,武元爽死在流放途中。
武元亮幸运点,死得早,可是他妻子善氏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当年她应该也没少找武则天母女的麻烦。武则天把善氏召进宫中当奴隶,让人每天安排最重最累活给她干,还时不时用荆条抽打她,打得浑身上下没一块好肉,善氏就是这样在宫中被折磨至死。
武惟良、武怀运两兄弟死得有点历史意义。武则天姐姐武顺把自己的女儿贺兰氏送入宫中,颇得李治欢心,贺兰氏便动了与武则天争宠的心思,武则天怎么会允许这个小外甥女来挑战自己的地位,于是她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之计。她命武惟良、武怀运兄弟俩给贺兰氏送吃食,却命心腹在吃食中下了毒,贺兰氏吃了武氏兄弟送来的吃食暴卒,武则天马上认定武氏兄弟毒杀了李治心爱的女人,两兄弟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人当枪使,还丢了脑袋。
不过虽然对武元庆、武元爽等人狠毒,武则天并未迁怒于他们的后代,比如武元庆的儿子武三思,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等都颇得武则天重用,成为武家势力的中坚力量。真的是女人心海底针,她们的心思摸不透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