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有什么历史依据?
历史总是如此有趣,金国在灭亡北宋的时候肯定没想到,后来他们会被蒙古和南宋联合起来灭掉,而且还十分悲惨。
在整个南宋时期,出现过三(人)次较大规模的北伐战争,但是最终都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
宋高宗时期,岳飞数次北伐,虽胜尤败,宋高宗为了与金国媾和而杀死岳飞,宋朝向金国割地,称臣,纳贡;
宋孝宗时期,隆兴北伐,先胜后败,宋朝与金国达成和议,宋朝增加岁币;
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北伐,就是宋光宗时期韩侂胄主导的北伐了,韩侂胄一度收复了淮北之地,但是随着主和派的抬头,韩侂胄最终在金国的要求下被杀,宋金再次议和,宋光宗成为金国皇帝的侄子,然后增加岁币。
三次北伐,三次签订和议,次次都是以屈辱换和平。所以在整个南宋时期,议和才是主旋律,这也使得我们认为南宋是历史上最屈辱的王朝之一。
不过就在韩侂胄北伐的同一时期,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并建立了大蒙古国。
那时候蒙古人对金国人是充满敌意的,因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蒙古人都遭受到金人的残酷对待。成吉思汗就有意脱离金国的控制,刚好那时候金国皇帝完颜永济是个无能之辈,所以成吉思汗就开始谋划灭金大计。
成吉思汗的第一步,是将金国的蒙古西夏给打败,以解后顾之忧。然而在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的时候,金国皇帝完颜永济却坐视不理,结果西夏被迫向蒙古称臣,转而联合蒙古攻打金国。
1210年,成吉思汗发起蒙金战争,至1213年,金国被打残,完颜永济被杀。继位的金宣帝完颜珣畏惧蒙古人,将首都迁到开封,成吉思汗以此为借口,再次出兵攻打金国,至1215年,金国已经基本只剩下一小部分领土了。
在金国节节败退的过程中,争议性的话题就出来了,南宋该不该救援金国?有人说唇亡齿寒,必须救!有人说,应该趁金国虚弱,联合蒙古人消灭金国,以报仇雪耻。不过当时南宋选择的做法是坐视蒙古攻打金国,没有救援,也没有联合蒙古。联合蒙古灭金这是后来的事情,这里暂时不说。
就在金国危难之际,发生了一件大事,花刺子模因为杀了蒙古的商队,成吉思汗一怒之下发兵攻打花刺子模,他率兵亲自西征,只是留下木华黎继续攻打金国。不过木华黎在1223年死掉了,金国因此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在成吉思汗攻打花刺子模的日子里,金国皇帝换了人,金哀宗完颜守绪继位,他与南宋交好,还积极拉拢西夏。西夏这个墙头草再次转投金国,这可把成吉思汗气坏了。
1227年,成吉思汗西征回来,第一个就把西夏给灭了,然后继续攻打金国,不料在去金国的路上染病,不久后去世。
在成吉思汗去世之前,他留下了一个遗愿,那就是让自己的继承者窝阔台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这就是宋蒙联合灭金的最初由来。
窝阔台很好地执行了成吉思汗的策略,于1230年兵分三路攻金,其中拖雷率领的一路大军就是借道南宋境内的汉中地区,向开封进发。
三路大军势如破竹,晋哀帝尽管积极调兵遣将,但是连战连败,经过三峰山会战和钧州战役等几次大战,三十五万金军主力被消灭,金国再也没有与蒙古抗衡的力量了。
1232年3月,蒙古大军在开封会师,金哀宗率领军民死守,蒙古军队竟然一时没有将开封打下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年。
那时候开封城里有二百五十万人口,整个金国的皇室成员也都在城内。金哀宗原本想跟窝阔台议和,但是开封百姓却展示出了超强的战斗力,他们自发守城,自制各种震天雷和飞天枪等武器与蒙军作战。晋哀帝因此大受鼓舞,于是杀了蒙古使者,继续顽抗。
可是时间一长,开封城内的粮食变得越来越紧张,再加上到了夏天之后,瘟疫开始大肆传播,开封城开始有大量的人死去,满大街都是死人,甚至还出现了吃同类的事情。在开封城破的前五十天,开封城内死亡的人数就达到了九十万!
一直到1233年年初,晋哀帝带领部分臣子逃出开封去到河南商丘,只留下宰相完颜奴申等人守城。金国西面元帅崔立于三月杀掉完颜奴申,四月向蒙古投降。不久之后,崔立将金国的宗室成员和后妃,以及大量皇室珍宝,带到开封城外的青城献给接受投降的速不台。
速不台在杀掉金国皇室近亲之后,将金国宗室、后妃和宝物送去献给窝阔台,然后带领大军进入开封城。速不台原本想按照蒙古人的规矩将开封屠城,但是在耶律楚材的劝阻下,速不台这才作罢。
不过那时候开封城已经没有粮食了,而且百姓还很多,蒙古人负担不起,所以速不台就下令让百姓北渡黄河去找吃的,这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其实对于金国宗室和开封百姓的残害,崔立远甚蒙古大军。崔立是汉人,他当时在开封只是一个西面元帅,但是他的思想很动摇,也很想做皇帝,所以他杀了留守在开封的金国宰相完颜奴申等人,准备向蒙古投降。
因为有金哀宗杀蒙古使者的事情在先,再加上崔立并不是皇室成员,所以负责攻城的速不台起初并不相信崔立是真的要投降。
崔立便自立为郑王,每天穿着皇帝的衣服,以向蒙古议和为名义,将金国的皇室成员全部抓获。崔立还在城内搜刮百姓的金银财宝,纵容部下对开封城内的女子进行抢掠,每天都有大量女子被强奸。崔立甚至还一度下令开封城内的女子不准嫁人,所有女子在嫁人前必须送到中书省,她们多数人就有去无回。
为了抢夺更多财宝,崔立还设立了专门用来严刑拷打的地方,很多金国的大臣和开封城内的有钱人都死在了崔立手下。这还不是更可怕的,崔立在抢夺百姓的财物之时,遇到了激烈的反抗,因此而丧生者有数万人之多。
等崔立掠夺得差不多了,崔立便派人去联系速不台,说皇帝已经逃走,自己已经是金国的郑王了,如果蒙古接受他的投降并任命他为金国皇帝,那么他就献出金国宗室成员和财宝。不久之后,崔立又烧毁了开封城的城防,速不台这才相信了崔立。
四月十八日,崔立带着金国皇室成员数百人,太后,皇后,妃子,宫女等等就坐了三十多车,另外崔立还带着大量财宝,到城外的青城向速不台投降。崔立本人身穿金国皇帝服饰向速不台下跪,表现得十分服帖。
但是崔立的愿望最终落空,蒙古人并不喜欢他,大军京城后就直接去了他家里,将他的妻妾和财宝都掠走,随同金国皇室成员一起,送去献给了窝阔台,而崔立本人也在不久之后被部下杀死,然后开封就落入了南宋之手。
再说金哀宗,他在逃到河南商丘之后,蒙古将领塔察儿不久就追了上来,金哀宗不得不退守到河南汝南。不过那时候塔察儿的军中缺乏粮食,而且士兵也比较疲劳,所以他就把情况报告给了窝阔台,窝阔台派人与南宋联络,让其派军支援。
南宋得知消息之后大为惊喜,他们认为复仇的时机到了,于是派遣江海、江万载叔侄携孟珙等人领军二万,并携带粮草三十万石支援蒙军攻打汝南。
宋军在攻打汝南的过程中,展现出超凡的战斗力,不但杀死数千金军,还先于蒙军进入汝南城中,一路上势不可挡,让蒙军都赶到十分惊讶。
就在汝南城快要被攻克的时候,金哀宗因为不愿意做亡国君,所以将帝位传给了宗室成员完颜承麟。宋军进入汝南城之后,金哀宗在幽兰轩自缢身亡,他身边的一千多将士也没有一个人投降,全部战死或者自杀而死。
在得知金哀宗的死亡消息之后,完颜承麟率军奋战,最终被杀身亡;而金国宰相完颜忽斜虎也率领一千多人与宋军打巷战,最后只剩下五百余人,全部跳进汝水以身殉国。
与北宋的灭亡相比较,金国君臣的表现确实更加值得敬重,没有一个人选择苟活,全部战死或者以身殉国。
孟珙在汝南城中与塔察尔会师之后,两人相互十分欣赏,所以结拜为兄弟。后来宋军找到了金哀宗的尸体,孟珙将其一分为二,蒙古得一半,宋朝得一半(也有说塔察尔只得到了金哀宗的一只手,晋哀帝的遗体被宋军安葬)。
就这样,宋蒙联军很愉快地将建国一百二十余年的金国给彻底消灭了,蒙古得到了金国的大片领土,而宋朝则报了血海深仇。
1234年6月,开封人在杀了蒙古留守在开封的崔立之后投降南宋。而就在南宋军队进入开封城后不久,窝阔台做出南下灭宋的决定。
1279年,崖山海战中宋朝最后的十万军队被蒙古人消灭,陆秀夫抱着宋末帝赵昺跳海身亡,南宋自此覆灭。
写在最后:
金国灭亡的原因,有宋朝助攻蒙古的原因,也有其内部原因。总体而言,金国的灭亡还是比较惨的,全国各地基本上都爆发了大规模战争,死伤极其惨重。而且金国的末代皇帝也死得很惨,金国的宗室和后妃也都成为了蒙古人的奴隶。
我们已经无法得知金国宗室和后妃在蒙古遭受了什么,但是以蒙古人的习惯来看,肯定是好不了的,可能跟北宋宗室和后妃在金国的待遇有得一拼。
而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金国其实是在走下坡路的,即使宋朝不帮助蒙古,金国的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金哀宗在汝南的时候曾派人去宋朝,所蒙古在消灭金国后的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宋朝,所以唇亡齿寒,希望宋朝派兵救援。
有时候选择很重要,宋朝选择帮助蒙古灭金,最后自己也灭亡。这事是对是错,也许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的,你觉得呢?
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有什么历史依据?
北宋有多惨,金国灭亡时就有多惨!金哀宗被一刀劈成两半,皇后也被士兵任意糟蹋,还被画了下来,场面一度极其“惨烈”。
公元1234年,蒙古和南宋的联合部队到达蔡州城下,在蒙宋联军的猛烈攻势下,金国的最后一个城池蔡州城,最终没能扛得住,城破,金国亡。
在城破之前,金哀宗完颜守绪眼看大势已去,将皇位现场传给了元师完颜承麟,悲愤交加之下,完颜守绪自缢身亡。
而刚刚坐上皇帝宝座的完颜承麟,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蒙宋联军就打进了蔡州城,虽然完颜承麟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在位仅仅三个时辰后,就力战而亡,成为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之一。
自缢身亡的金哀宗,在临死前,曾交代属下,将他的尸身焚烧,以免被联军侮辱,但还能等烧完,联军就打进城中,将火扑灭后,把金哀宗的尸身劈成两半,分别带回去进行请功。
而金国的宗室,在城破之后,迎来了来自蒙古部队以及南宋部队的疯狂报复,城中的金国男丁被屠戮殆尽,而金国皇室的女眷,也被蒙宋联军任意的糟蹋,就连金国的皇后,同样也没逃过这种厄运。
不仅被士兵侮辱,还被人将这种情形画了下来,这个画的名为《尝后图》。
若干年前,北宋灭亡时,金国人对北宋皇室所做的一切,如今全部自个儿又感受了一遍,不知道金国的先祖们,看到这一幕,作何感想?
只能说,天理昭昭,报应循环。
金国灭亡时,有如此惨烈的结局,其实也是自找的,在历史上,金国将蒙古以及南宋,狠狠的得罪了个遍。
金国和蒙古,属于世仇,在蒙古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有金国的身影,不过,金国可是没扮演什么好角色。
历史上,蒙古部落曾是金国女真贵族的一个附庸存在,是处于需要仰金国鼻息的地位,因此,“高傲”的女真贵族,对于蒙古人向来是呼来喝去。
不仅如此,金国对蒙古的策略就是,不断的挑拨离间蒙古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让其在自我厮杀中,进行内耗,以避免蒙古强大造成对女真族的威胁。
更为令人不齿的是,金国还对蒙古进行“减丁”政策,所谓减丁,就是在蒙古部落的人口发展到一定数量时,超过了预定的警戒线,金国就会用各种理由,光明正大的对蒙古发动进攻,肆意屠杀蒙古各部落的青壮劳力,迫使蒙古部落牺牲大量的人口,来应付无谓的战争。
人口是游牧民族最大的财富,如果没有一定的人口,那么想要发展壮大,也就无从谈起,但在金国这种残忍的政策下,蒙古部落的人口,就根本不可能有大量的增长。
至于在经济上的压制,那就更为过分了,除了名目繁多的各类苛捐杂税之外,金国对于蒙古各部落视为生命的牲畜,基本上是到了明抢的地步,想要来拿,不想要,也要来拿,总之就是视蒙古各部落如同自己的家一样,随取随拿。
长此以往,蒙古人对于金国的仇恨就愈发强烈,大多数都恨不得食之骨髓,但由于部落之间的不团结,相互争斗,形不成一股集体反抗的力量,因此,也只能任由金国欺辱。
就在这种黑暗的局面下,成吉思汗出现了。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乞颜部人,名铁木真,他所在的部落,是无数蒙古部落中非常普通的一支,同样,也是受尽金国的欺压和剥削。
由于金国实行的离间政策,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在和另一支部落塔塔儿部之间的争斗中败北,被送到了金熙宗面前,而金熙宗则残忍的将俺巴孩汗钉死在木架之上。
这种被钉死在木架上的刑罚,是游牧民族专门对待那些“游牧叛人”的,先祖被施以酷刑,让成吉思汗所在的乞颜部视为奇耻大辱。
但又无可奈何,毕竟实力在那里摆着,完全不是金国的对手,只得忍气吞声,到了成吉思汗父亲这一辈,悲剧再一次上演。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同样也是因为与塔塔尔部落之间的冲突,被下毒而死,至此,乞颜部失去了主事的人,被其他部落逐渐吞噬,年少的成吉思汗不得不投奔克烈部首领脱里,寄人篱下。
因此,在成吉思汗的概念里,这一切悲剧的幕后推手,正是那个一直欺压蒙古部落的金国,那些女真贵族,毫无人性可言,将蒙古草原搅的昏天暗地,除了消灭金国,没有别的办法改变现状。
所以,无论是成吉思汗,还是蒙古草原上的士兵,对于金国,都是满怀恨意,在成吉思汗将蒙古统一,逐渐壮大后,就是要报仇的时候。
金泰和八年(1208年),金章宗驾崩,卫王完颜永济为帝,在新帝即位后,按照惯例,朝廷派使者前往蒙古宣告,要成吉思汗下拜接受。
成吉思汗问使者谁当了皇帝,使者回答是卫王,成吉思汗极为轻蔑的说了一句话,丢下使者策马扬鞭而去。
“我谓中原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
在经过数年的准备后,公元1211年,蒙古开启了征讨金国的战争,野狐岭一战,金国溃败,精锐兵力尽失于此战。自此,金国开始走向了下坡路。
蒙金战争,前后持续了二十四年之久,期间,仅蒙古一方,就历经了成吉思汗、拖雷、窝阔台几个时期,在最后联合南宋,才将金国彻底灭亡。
战争周期如此之长,就是因为蒙古人对于金国的沁入骨髓的恨,多年的欺压,祖上的被害,以及种种侮辱,都是蒙古对于金国持续不断打击的原动力,正是在这种原动力之下,才使蒙古在灭掉金国后,对金国的皇室进行了极端的报复。
所以,在金国灭亡的过程中,蒙古人对于金国的宗室,可是相当不客气,不仅仅是在蔡州城,早在1233年,原金国守将崔立将开封汴梁献给蒙古军队时,城中的金国皇族就惨遭灭族。
汴梁城破之后,崔立逼迫金国的两宫皇太后、皇后、公主嫔妃以及金国宗室五百多人,送给蒙古军队,同时还包括宫中的各类侍女等,仅装这些人的大车,就用了三十七辆大车,而这些人,都成为了蒙古人的玩物。
除了女眷被蒙古士兵肆意侮辱之外,金国皇室的男丁,在验明正身后,被蒙古主帅速不台下令逐一斩杀,这些曾经贵为皇亲的金国男子,被像宰杀鸡鸭一样,在汴梁城外的路边,集体屠杀,一个不剩。
而被侮辱的金国皇室女眷,失去性命的被扔到路边掩埋,剩余的被押送上路,送往草原。
在道艰楚万状,尤甚于徽、钦之时。---后世形容金国女眷被押往草原途中的惨状
而主动投降的崔立,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蒙古兵在入城后,先到崔立的家中,将其“妻妾宝玉以出”,崔立虽极为愤慨,但也无可奈何,最终其被属下斩杀。
相对于蒙金之间的世仇,宋金之间,那可谓是有着不共戴天之恨,北宋灭亡时的惨烈历历在目,徽钦二宗以及皇室成员被金国掳走,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都流露出南宋子民对于金国的仇恨。
也正因为如此,急于一雪前耻的南宋,在蒙古打下汴梁后,不顾唇亡齿寒的危险,毅然决然的答应了蒙古联军的请求,与蒙古一同组成了消灭金国的蒙宋联军。
公元1233年,南宋政府与蒙古军达成协议,组成蒙宋联军,在协议中,蒙古方面许诺在灭掉金国后,将河南归还给南宋,对于既能报仇雪恨,又能得到中原的合作,南宋自然是十分满意。
当年八月,蒙宋联军正式开拔,攻打蔡州城,南宋方面由名将孟珙统帅,先是出兵占金寿州(今安徽凤台)、唐州(今河南唐河)等地,与蒙军形成了对蔡州城的合围之势,断了金国的后路。
被围困在蔡州城的金哀宗,粮草告急,不得已遣人向孟珙借粮,但遭到了义正言辞的拒绝,开玩笑,当初欺压我们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有如今?现在借粮,门儿都没有!
同年九月,蒙古军统帅塔察儿率蒙古军围攻蔡州,并对蔡州城的发起进攻,金哀宗在几次尝试突围无果,并损失了大量兵力后,最终放弃。
到了十一月,孟珙带着两万兵力,以及三十万石的粮草,达到蔡州城下,并与蒙古军联合对蔡州城发起总攻。
公元1234年正月十一日,岌岌可危的蔡州城终于抵抗不住,被蒙宋联军攻入,至此,金国灭亡。
在城破之后,对金国同样怀着无尽恨意的宋军,在发泄怒火的时候,与蒙古军相比也是不遑多让,除了将金哀宗的尸身劈成两半拿回去领功之外,同样对金国的女眷也下了狠手。
前文所讲的金国皇后被士兵侮辱,就是南宋士兵所为,并且还有人饶有兴致的将此情此景画了下来,题诗留念。
当然,宋朝的军队,大体上还是较为克制,一来自己本身就是作为联军出现,没有与蒙古军一样的实力;二来,终归是来自于文明程度较高的南宋,比恣意妄为的蒙古军,还能保持一定的约束。
但这大仇毕竟得报,兴奋是难免的,无论是采用了什么方式,这暂时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完成了几代人的心愿。
总而言之,无论是蒙古军,还是南宋,都有对金国下狠手的理由,毕竟在曾经,无数的欺辱足以让他们的怒火达到了顶点,所以,在金国灭亡后,这些士兵以及军官们,对于手下的行为基本上是默许,甚至是指派的,而遭殃的金国皇族宗室,则因为他们先祖的错误,承受了来自蒙宋两方的怒火,下场凄惨,也怪不得谁。
总结:
金国的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曾经对蒙古和北宋犯下的累累罪行,最终是要承受双方的怒火,蒙古于金国,那是不可调解的世仇,这种仇恨,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消除的,同时,蒙古在当时强悍的战力下,也确实有资格和底气对金国肆意侮辱。而至于南宋,虽然同样是在历史上与金国有深仇大恨,但为了消灭金国,不顾一切的选择与蒙古联军,在前期确实达到了消灭金国报仇的目的,但也埋下了更为危险的种子,南宋在最后的机会面前,奋起一击,让自己的百年间的国仇家恨得报,但很快,也面临了亡国的结局,最终在悲壮中沉沦。
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有什么历史依据?
从卫绍王完颜永济开始,蒙古持续对金朝进行猛烈的进攻,并迫使其将都城迁往汴梁,仅在中原地区苟延残喘。等到金哀宗即位后,面对风雨飘摇的局势,尽管他有匡复之志,但怎奈国家积弊日久、军无斗志,在蒙古和南宋的联合夹击下,在战场上溃败连连,最终迎来帝国覆亡的时刻。
天兴元年(1232年)正月,蒙军统帅拖雷趁大雪漫天的机会奋击金军于三峰山,金军由于毫无准备,所以一战便被击溃。随即,拖雷又乘胜攻陷钧州,金国名将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杨沃衍全部战死。经过这两场战事后,金军主力丧失殆尽、良将尽亡,再无力抵御蒙军的进攻。当年三月,拖雷率众北返,命大将速不台率军进围汴京,并经略河南。
速不台一方面率军包围汴梁,一方面要求金国投降,金哀宗无奈,只好送曹王完颜讹可为人质,并派使者议和,速不台随即也遣使提出议和条件。然而蒙古使者骄横跋扈、言辞极丑,金国将士羞愤难忍,竟然将其斩杀,由此彻底断绝金蒙和议的可能。既然和谈破裂,速不台便下令猛攻汴梁,但在金军的坚守下,竟敢迟迟不能得手。
不过,蒙古的围城也给汴梁带来大灾难,导致城中瘟疫盛行、死者极多。有数据统计,仅仅7、8天的时间,从各个城门运出来的死者便达百余万,尚不包括贫寒无力下葬的死者(“人人窃相谓曰‘攻城之后七八日之中,诸门出葬者开封府计之凡百余万人’”见《金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崔立传》)。虽然数字有严重夸大之嫌,但遇难者人数之多肯定是令人咋舌。
同年十二月,在坚守近一年时间后,金哀宗在大将完颜承麟等人的保护下,以搬取救兵的名义逃离汴梁,先是北渡黄河,而后逃奔归德,旋又避难蔡州。金哀宗刚刚跑路,守将崔立便发动政变,在杀害两位担任留守事务的宰相后,扶立梁王完颜从恪为监国,而自己则以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的身份执政,随即又将金国后宫、大臣全部扣为人质。
崔立既然已经掌控汴梁,便遣使跟蒙军统帅速不台议和,以献出城池、财物及金国后宫为条件,换取蒙古的支持,扶立他做中原的皇帝,一如当年的伪齐皇帝刘豫。对于崔立的提议,速不台很爽快地便答应下来,并要求他尽快交出城中的金帛财物和金国的妃嫔宫人、皇室男女。
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十八,崔立将王太后、徒单皇后、妃嫔及以皇室成员全部圈禁在青城,并于次日将他们送至蒙古军中,旋即押解北上。在出城这一天,仅运载太后、皇后及妃嫔的宫车便有37辆,其余还有皇室宗亲500余人,及大量的三教、医流、工匠、绣女。这批人到了漠北,女性全部沦为蒙古人的玩物,男性皇室则成为奴隶,下场全都没得好。此情此景,跟当年北宋遭受的“靖康之耻”极为相似。
四月壬辰,立以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皆赴青城,甲午北行,立妻王氏备仗卫送两宫至开阳门。是日,宫车三十七两,太后先,中宫次之,妃嫔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余口,次取三教、医流、工匠、绣女皆赴北。引文同上。
攻取汴梁后,速不台考虑到蒙军在攻城时死伤累累,便计划屠城以作报复,幸好大汗窝阔台听取宰相耶律楚的劝阻,急令速不台放弃这项计划,才使得开封免除阖城遭屠的命运。虽然免于被屠城,但此时开封早已是满城萧索、饥人相食,沦为人间地狱(“时汴梁受兵日久,岁饥,人相食。”见《金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八》)。
汴梁沦陷后,金哀宗又在蔡州苟延残喘八个月时间,最终在蒙宋联军的合力进攻下,终究迎来灭国的时刻。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十一日,蔡州城被攻破,金哀宗为免遭遭侮辱,遂自缢于幽兰轩,临死前将皇位传给大将完颜承麟。然而完颜承麟称帝还不到1个时辰,便在巷战中被击杀,金国至此正式灭亡。
金哀宗临死前嘱咐侍从将其尸体火化,以免遭到敌军的亵渎,然而火化工作还没完成,便被蒙将倴盏和宋将孟珙扑灭。事后,宋蒙两国约定,将金哀宗的余骨一分为二,各自带回国中表功(“珙与倴盏分守绪骨,得金谥宝、玉带、金银印牌有差。”见《宋史·卷四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一》)。金哀宗死后受此侮辱,跟当年的宋徽宗、钦宗父子的遭遇相比,也算是极其相似了。
史料来源:《宋史》、《金史》、《续资治通鉴》
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有什么历史依据?
十分之惨,女真族遭到汉人军民以及蒙古的大屠杀。
金国皇室后宫妃子,还有蔡州城里的女人被虐待、淫污玩弄都算是小事了。因为金人对宋朝有着不可挽回的世仇,而此前,女真人对蒙古族的政策也十分残酷,因此,双方剿杀让女真人一时之间几乎断绝。
公元1233年,南宋朝廷十分无奈,只好选择联合蒙古军一同把金人逼到尽头。
其实金人本可以延缓南宋对其的攻势判断,但是金人为了转移自北面蒙古传来的压力,不断压榨南宋,因此导致南宋提前站队。
宋廷本来存在两派声音,一派主张继续给金人岁币,让其与蒙古互相消耗,宋廷再趁机收割渔翁之利。而另一派则主张北上伐金,不顾一切完成复仇,当然,提出这种意见的派别,并不认为蒙古比南宋强太多。
还没等宋廷做决定,金人南下伐宋,而托雷又从四川借道,四万蒙古骑兵已经在南宋境内,随着金人三峰山大败,金国灭亡近在眼前,南宋于情于理,都不得不签下这张投名状,于是由南宋当时的猛将孟珙带军北上。
端平元年,宋蒙联军包围蔡州,不久,金国灭亡,金哀宗自缢而死,金末帝战死。
金人统治者家眷的下场蔡州当时聚集了金人所有的军事力量,他们已经退无可退,连同最后的金军死守蔡州城。
当宋蒙联军进城后,搜索金人皇帝的尸体,最后找到了金哀宗的遗体以及金国玉玺,这一场长达百年的民族仇恨,终究有一个人的死亡来画上句号:金哀宗完颜守绪。
其实完颜守绪传位给完颜承麟,也只是延缓一下时间,最后宋蒙双方都对大仇人女真族的最高领导人的遗体做出了拆分,宋军拿走最重要的头骨,以回太庙告慰徽钦两帝。
那么剩下的金人是不是就放过了?
不是的,宋人不制造“靖康之耻”,不代表同为游牧民的蒙古人不搞。
实际上,城破之后,宋蒙之间的和谐被打破。
原先本来答应归还河南之地给回宋朝的蒙古人失约,汴京继续由蒙古派人掌管。
而在蔡州城破的一年之前,蒙古人就利用了金国降将攻打并占领汴京,掌管汴京的这个人荒淫无度、心理极其扭曲,其名为崔立。
这个崔立本来也是金朝的将领,但是后来叛变蒙古,蒙古人把崔立放在了,这个崔立做了什么事呢?
崔立:
性淫狡,常思乱以快其欲
这个崔立想要当一把金国版的刘豫,蒙古人给他好处,让他先享受金人皇室后妃公主的宝藏:
立托以军前索随驾官吏家属,聚之省中,人自阅之,日乱数人犹若不足。又禁城中嫁娶,有以一女之故杀数人者。——《金史》
崔立除了不断折磨这些金人女性,一天还带头淫乱数个,除此之外,也不允许汴京城里的蒙古人或者金人成婚,这摆明了就是不把这些遗民当成人了。最讽刺的是,崔立和金人的仇远远比不上蒙古、宋与金人的仇那么大,但是璀璨的手段却是最狠辣。
金人把一部分后宫带走到蔡州,但大量的金国官员家属、妃嫔却还是在汴梁,因此金国统治者的女眷,并没有比北宋末汴京城的贵族女性好上多少。
崔立还像当年的金兵一样,把汴京的金人皇室贵族女人当成贡品,运到蒙古人的地盘,也分类别,分等级,对于金人来说,这比亡国更是可耻:
宫车三十七辆,太后先,中宫次之,妃嫔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余口,次取三教、医流、工匠、绣女皆赴北。
金人的皇室后宫、贵族女人、艺女被一律打包北上,运了数十辆车,其中更不止女人。对于他们而言,北上等待他们的是蒙古人的报复,必然是生不如死。
不过不久后,嗜杀的蒙古人也把崔立的老婆家产给突突了,崔立也被属下所杀。
汉人百姓对金人地主的屠戮除了朝廷之间的战争之外,民间也发生着报复行为。
金人暴虐,不仅是对于宋朝廷而言的。
因为金人统治者在统治境内对汉人实行差异制度,导致汉人大量成为金人的奴隶,汉人失去土地,转而为金人务农,直到金国灭亡,压在汉人身上的大锤瞬间消失。
汉人也开始反杀金人地主。
当时汉人的疯狂程度极高,对金人地主进行一系列捕杀:
若营垒,若侨寓托宿,群不逞哄起而攻之,寻踪捕影,不遗余力
可见汉人百姓掘地三尺的报复也是极为可怕的,金人地主无所遁形。这甚至可以说是积怨,是宋朝廷放弃他们后,又被女真人区别对待,这种亡国之情,化为焚烧金人的火焰,对金人百姓、地主的屠杀更甚于对其皇室的屠戮。
屠戮净尽,无复噍类。至于发掘坟墓,荡弃骸骨,在所悉然。
残暴者,残暴毁之。这句话来表示金人的结局不为过。金人本不是农耕民族的料,但是为了获得农产品,只能吞噬汉人土地,从金人朝廷的政策到民间实施,都是如此,因此汉人反噬也同样是强大的。
在金国本来的境内有汉人屠戮,而到了蒙古的地盘,金人更惨,正是金国破灭这前后几年,本来人数就不多的女真族,差点被屠戮一空。
宋、蒙对金人的仇恨的渊源其实金人最后的灭亡,完全是自掘坟墓。
与宋的仇恨,金人结下最大的梁子就是靖康之耻。之后的南宋,上演了百年的抗战史,这场仇恨更超出了靖康之耻本身,汉金实属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而与蒙古人的仇恨,严格来讲是金熙宗的时候开始积累起来的。
金熙宗对蒙古人实行“减丁灭户”政策,当年蒙古人还不叫蒙古,而是鞑靼,所谓女真满万不可敌,同样的,他们也害怕潜力极大的蒙古人。
自金熙宗起,蒙古人被薅得人口减半剧烈,但这也为了后来成吉思汗统一部落,打造蒙古创造了机遇。蒙古人团结了起来,开始反金。
而金人还在这样的情况下,南下伐宋。
金国其实最后的崩溃源于盘子铺得太大,无力应战。在端平元年之前,金国军队在南宋境内就已经屡次失败,不复之前的神勇,可见金人的颓势早就已经产生了。
自建炎年起,南宋抗金就已经上演了百年,可以说金国存在多少年,便进行了多少年。而蒙古人则是一头豺狼,一头猛虎,直接给金人造成致命伤,金人成为了蒙古成就政权的养分。
世仇最终淹没金国。
所以后来的联蒙抗金,看起来那么地不可思议,但却还是做到了,背后的推动力还是金人死到临头却不知所谓的行为。
虽然后来南宋也吞食了连蒙灭金的苦果。
可是大仇终得报,而关于蒙古灭宋的国恨家仇,又是到了一百年后,才由一个姓朱的穷苦人民来完成!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有什么历史依据?
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根据元朝丞相脱脱所撰《金史》所记载 “区区生黎,图存于亡,未尽乃毙,可哀也矣。虽然,在《礼》,‘国君死社稷’,哀宗无愧焉”。这句话既是溢美金哀宗的壮烈殉国,也从侧面写出了金朝亡国前的惨烈状况,一朝两皇帝皆力竭战斗到最后一刻才以身殉国,古往今来,找不出第二个如金朝这般铁骨铮铮的朝代了吧。
金朝与蒙古自野狐岭之战4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后,国力开始迅速削弱,同时,随着1227年金朝最重要的盟友西夏被蒙古攻灭,金朝如失左膀右臂,形势开始急转直下。金天兴元年(1232年)正月,蒙古与金朝爆发均州三峰山决战,金朝遭到惨败,仅剩的不多的金军主力几乎被消灭殆尽,主要将领大部战死,金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同月,蒙古大军包围金朝都城汴京,虽经金朝军民顽强抵抗打退了蒙军的进攻。但金哀宗面对蒙古的大军压境早已斗志无存,汴京、中京先后沦陷,哀宗在绝望中退守蔡州。
蔡州,是金朝当时仅存的一座大城市。蔡州在前唐还有一个著名的典故,“李愬雪夜下蔡州”。金朝为了做最后的垂死挣扎,把大部分的主力都投入到蔡州,同时发起天下勤王(虽徒劳,犹可一试)。天兴二年(1233年)九月,蒙古人筑起长垒包围蔡州城,这是准备长期包围要困死城内金朝君臣的节奏。十一月,前往临安的蒙古使臣带回好消息,南宋理宗皇帝接受蒙古联兵灭金的建议。南宋以名将孟珙为帅,率领2万精锐宋军,粮食三十万石协同蒙军联合攻打蔡州。
为了扫清蔡州城外围的势力实现团围,蒙军四处出击,至当年12月初,于息州击败金将武仙,潍州、海州、沂州、莱州等州先后向蒙军投降,至此彻底清除了蔡州城外围势力,蒙宋联军完成了包围,这座城池就此成了孤岛。出路既断,援兵不能至,而守城兵士又有限,只好强拉轻壮百姓担负为保卫蔡州城的重担。蔡州已是孤岛,但金哀宗从未想过屈膝投降,他抱着与蒙军做最后一战的决心,早已将自身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
金朝背城一战,做最后垂死挣扎,蔡州之役最后演变成无比惨烈的巷战坚持到最后,城中粮食已断,此事又不幸为宋将孟珙得知,宋军遂严防死守防止金军突围。金军先是乱箭击退蒙古大将张柔率领的5000精兵,张柔身中数箭差点丧命。幸得宋军拼死力杀救回一命。次日,蔡州外城在宋蒙联军的猛攻下很快就陷落,蔡州内城危在旦夕,入夜,金军遣500死士出西门欲偷袭联军营寨,结果为蒙军发觉,蒙军强弩齐发,金军死伤大半。是夜,西城城楼陷落。
此时,绝望中的金哀宗已经感到大势已去,对众臣悲情叹息曰:“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而绝,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据元脱脱《金史》)金哀宗肯定了自己在位这十年为扭转金朝颓势所做的不懈努力,但面对亡国在即,他也无限悲凉决绝的表示曰:“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絷,或为俘献,或辱于阶庭,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据元脱脱《金史》),金哀宗自知亡国在即,他不想成为亡国之君。
金哀宗突围无望,而城内又极度缺粮,在宋蒙联军以美食诱惑大搞心理战术后,大部分的金兵却铁了心要与蔡州共存亡。城内断粮已达3个月,能吃的都吃光了,发展到最后,鞍靴甲革包括军鼓鼓皮都煮熟吃掉,甚至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听以老弱互食”,守城金军天天的粮食是“人畜骨和芹泥”。同时,为了补充“军粮”,金军又常常斩杀败军全队,“拘其肉以食”。蔡州城内,简直又是一个活地狱。
一日之内,两代皇帝皆以身殉国,金朝君臣上下无一人投降,这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血性王朝弹尽粮绝,做困兽斗的金朝君臣知道最后生死一战就要到来了。抱定不做亡国之君的金哀宗,于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召集百官匆匆传位于宗室完颜承麟。完颜承麟起初执意推却,在哀宗苦苦哀求晓以大义后才勉强应允继位。次日,在城外喊杀震天声中匆匆继位的完颜承麟,因南门,西城已先后被攻破,继位典礼匆忙停止,同日,年仅37岁的金哀宗自缢于幽兰轩。完颜承麟闻哀宗死讯,率群臣哭拜。哭悼未必,外城已尽为宋蒙联军攻破,金军退保内城,同日,完颜承麟在突围中为乱军所杀,在位仅一天,无谥号(后世都称他为金末帝)。丞相完颜斜虎率领余下的一千多金兵坚持巷战,得知金末帝的死讯,完颜斜虎自知大势已去,乃投水自杀殉国,余下的500多金军,上至朝廷命臣下至普通兵卒无一投降,全部随他一同投水自杀殉国。金朝至此宣告彻底灭亡。
一日之内两代皇帝皆以身殉国,蒙古灭金最后一战打的是如此惨烈。金朝君臣无一人投降,全都力竭殉国。蔡州之役足可以名垂青史,金哀宗表现出的“君王死社稷”的伟大气节更是为后世所敬仰称颂。金吏部侍郎张天纲在被南宋俘虏到临安后,怒斥南宋君臣曰“国之兴亡,何代无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有什么历史依据?
史载,公元1222年前后,蒙古悍将木华黎率蒙军攻打凤翔府,因守城金军拼死抵抗,久攻不克。次年春,木华黎撤围而去,后病死于闻喜(今山西)。金军元帅侯小叔于当年正月率军发起反攻,收复了河间府(今山西永济),蒙古大军闻讯来救,再破河间府,金元帅侯小叔阵亡。12月,金宣宗病死。
金宣宗死后,太子完颜守绪继位,是为金哀宗。金哀宗刚一上位,就立即叫停了南线的侵宋战争,欲集中全国所有兵力,全力以赴抵御咄咄逼人的蒙古大军。正大三年(1226年)到次年秋,金军进击河东,连续收复了绛州、平阳、太原府等地。1227(正大四年)年,成吉思汗亲率蒙军攻占德顺州(甘肃静宁)、临洮府等地。6月,灭亡西夏。金哀宗大为恐慌,遣使向成吉思汗求和,被一口拒绝。
7月,蒙古大军猛烈进攻凤翔府和京兆府(今西安),关中大震。成吉思汗在灭夏战争时负伤,不久暴死,延缓了金国的死期。正大五年,蒙军经陕西过泾州(甘肃泾州)攻克大昌原(甘肃宁县东南)。金平章完颜合达命忠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前去抵御,金军击败蒙古军,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文献记载,这一仗忠孝军以400骑战胜了蒙军8000人的进攻,取得了金人与蒙古鏖战20年来最大的一场胜利。陈和尚被哀宗授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猛安谋克。
正大六年(1229年),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位,继续出兵伐金。蒙军围攻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守军激烈抵抗,不克。次年,蒙古大军连续攻克代州、石州(均在山西),却在卫州被金定远大将军完颜陈和尚击退。
正大八年2月,窝阔台亲率中军攻取河中府,继而转攻河南府(今洛阳)。万户斡陈那颜率左路军进攻济南府。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率右路军自凤翔府过宝鸡,再沿汉水而下,进入宋境后趋均州(湖北均县),以攻取金国的邓州,进而进攻金南京(原北宋汴京,今开封)。
金哀宗令枢密副使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自潼关向东移兵至邓州。托雷的蒙古右路军不到4万人,与一部分窝阔台派来的援军会和后,进至禹山(河南邓县西南)。天兴元年(1232)正月,金将完颜合达与移剌蒲阿率步卒13万、骑兵2万自邓州开至钧州(河南禹县),大军行至三峰山时,遭遇蒙古军队的突然袭击,金军几乎全军覆灭,完颜合达战死,移剌蒲阿、完颜陈和尚被蒙军俘获后遭处死。史载,钧州三峰山之役,15万人的金朝精锐两省军全军被团灭。合达、蒲阿、陈和尚等金军悍将败死,元帅杨沃衍自缢身亡。从此,金朝再也没有力量与蒙古对垒抗衡了。
蒙古军乘胜进围金国南京开封府。城内孤立无援,防守空虚,金军制造了一种名曰“震天雷”的火炮进行反击,与蒙军血战16昼夜。金哀宗再次求和,蒙军因伤亡惨重,暂时退却。12月,哀宗率大臣自南京突围而去,逃往汝州(今河南临汝),走到一半又改道逃往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天兴二年正月,南京(今开封)城内粮食断绝,甚至已经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救兵久不至,守将、西面元帅崔立杀尚书完颜奴申、习涅阿不等人后献城投降蒙古。
据文献记载,南京(今开封)攻守战,双方战死者数以百万计。蒙古军进入金都后,开始纵兵大掠。不久,蒙军用大车载着金朝太后 、皇后、嫔妃、宫女、宗室贵戚男女500余人,以及医生、匠人等有手艺者,还有无数金银、珍宝 ,从青城出发,全部送往北方草原。
6月,金哀宗又从归德府逃往蔡州(河南汝南)。蒙古开始联宋灭金。11月,宋将孟拱率军两万进至蔡州,与蒙古军联手攻城。
12月,蒙古军攻破蔡州外城。蒙军、宋军围困蔡州孤城长达3个月。城中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金哀宗只能坐以待毙。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金哀宗将帝位传给宗室、东面元帅完颜承麟,随即自缢而死。
宋军破城,完颜承麟与之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被杀,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帝。与之一同战死的,还有右丞相完颜忽斜虎、参政孛术鲁娄氏、兀林达胡土、总帅王志、元帅王山儿等文武以及数千将士。立国120年的大金朝灰飞烟灭了,它所有的辉煌与荣耀、以及全面汉化后暗淡的一切,都已彻底消失在历史时空隧道,作为史册的一页被翻了过去。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