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
1907年,张作霖在击败陶克陶胡之后,与七个人在关帝庙结拜为兄弟,按照年龄大小排序,他们分别是: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 ,张景惠 ,孙烈臣 ,张作霖和张作相。
在结拜之后,这八兄弟的关系出现了很多裂缝和反复,也有人一直跟随他。21年之后的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遇袭身亡,其他几位兄弟有人跟他同死,有人在那个时候已经死了,而活着的人后来人生际遇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在面对日本人利诱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我们几天就来聊聊这个事。
早于张作霖死亡的三哥冯德麟和六哥孙烈臣。1,张作霖的死对头三哥冯德麟。
冯德麟比张作霖大九岁,是地道的奉天人。冯德麟早年投身绿林,经过数年闯荡,被辽南辽西人冠以侠勇的美名,由于他地盘广,人员多,又讲义气,逐渐成为绿林和乡勇界的前辈。
张作霖投身绿林的时候,对冯德麟就十分敬仰,冯德麟也比较喜欢张作霖。后来张作霖因为兵败于大土匪金寿山,还曾短暂在冯德麟手下张大虎部效力,两人也因此有了一些交情。
甲午战争之后,东北地区几乎没有朝廷部队,于是在当地乡绅的请示下,朝廷招纳冯德麟成为团总,负责保护百姓安全。后来沙俄入侵东北,冯德麟又再次回归绿林,拉杆子起义抗击沙俄。
日俄战争期间,冯德麟参加日本的东亚义勇军,率领数千人抗击沙俄,由于冯德麟表现突出,被日本推荐给清朝任用,于1906年被朝廷再次招安,成为巡防营左路统领,与张作霖成为战友。
1907年,冯德麟与张作霖等七人结拜称兄弟。
到了1916年,两人开始出现冲突。当时张作霖是27师师长,冯德麟是28师师长,袁世凯在撤销帝制之后,让段芝贵去奉天担任督军。为了赶走段芝贵,张作霖提出由自己唱白脸,冯德麟唱黑脸,合伙将段芝贵赶走。
段芝贵逃回北京,将事情告诉袁世凯,袁世凯自然是责怪冯德麟而夸赞张作霖,还让张作霖掌管奉天军政大权,冯德麟则成为帮办。肥了徒弟饿死师傅,此事当然让冯德麟极为不快,所以他便出兵讨伐张作霖,最后还是在大哥马龙潭的调和下,此事才平息。
1917年,张勋致电给张作霖和冯德麟去北京密谋复辟,但张作霖觉得这事成不了,所以没有去,只有冯德麟带着200多个人去了北京。后来张勋复辟果然失败,冯德麟因此被段祺瑞扣押,张作霖后来出面,把冯德麟给捞了回来。
冯德麟先是在北京总统府担任侍从,后来又回到奉天担任三陵督统,这个官其实就是负责看守皇陵的大臣。混到这个地步,冯德麟算是彻底失势了,而造成这一切的起因,还得归咎于当初张作霖引诱冯德麟唱黑脸与袁世凯作对。
冯德麟后来脱离了政界,开始在商场打拼,并让自己的儿子也放弃高官厚禄,跟随他一起拼搏。冯德麟开冶金厂,办医院,事业做得很大,也赚了很多钱。
据说,冯德麟一直提防着张作霖,他没事不跟张作霖见面,如果要见面,他就会在身上藏一把手枪。
1926年,冯德麟因为心脏病去世,死时59岁。
2,张作霖的最铁哥们六哥孙烈臣。
孙烈臣比张作霖大三岁,他从小家境贫穷,年轻时当过小工,贩过马,还给人当过护院的炮手,也有些本事,尤其善于骑射。
沙俄入侵东北时,盛京总督增祺因落难而流落到孙烈臣家附近,孙烈臣护送他回去,因此立功,成为增祺的侍从。再后来,孙烈臣成为了巡防营统领张作霖手下的营长,跟随张作霖消灭了陶克陶胡,战功卓著,因此与张作霖等人结拜。
孙烈臣与张作霖的关系比较亲密,他十分支持张作霖,因此而一路高升,最后当上了东北军陆军总参谋长。孙烈臣对张作霖的贡献也比较大,他在东北办军工厂,办军校,还创办空军,改革东北军,为东北军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东北军实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孙烈臣晚年疾病缠身,张作霖体谅他无儿无女,所以让其在家休养,还派人照顾他。不过在1924年的时候,孙烈臣就因病去世了。张作霖得知消息之后,赶到孙烈臣家里,抱着他的尸体哭了半个小时之久。
张作霖的朋友不少,但是像孙烈臣这样情谊深厚的兄弟,还真不多,所以张作霖对于孙烈臣的死是很惋惜的。
与张作霖没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二哥吴俊升。吴俊升比张作霖大12岁,奉天人,早年加入奉天捕盗营,后来协助张作霖剿灭陶克陶胡,因此与张作霖结拜。因为剿匪有功,吴俊升于1908年被提拔为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与张作霖,冯德麟和马龙潭一起成为奉天四大重要军事人物。
吴俊升在抗击蒙古军进攻东北方面有军功,还曾协助张作霖赶走段芝贵,并在张作霖与冯德麟产生矛盾的时候站在张作霖这一边,所以吴俊升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
1921年,吴俊升成为黑龙江督军兼省长,授陆军上将,开启了他对黑龙江长达七年的统治。在这七年时间里,吴俊升以权谋私,对黑龙江进行了铁腕统治,官员声和名声都十分不好。
不过好在吴俊升对张作霖的贡献很大,所以一直没人敢动他。比如说1922年和1924年两次直奉大战,吴俊升都居功甚伟。1925年,吴俊升还以讨逆军总司令的身份,帮助张作霖战胜了叛变的郭松龄。
1927年,张作霖自任陆海军大元帅之后,吴俊升成为东三省边防司令兼保安司令,帮助张作霖武力镇压东北的反北洋政府势力。
1928年,奉系军阀在败给北伐军之后,张作霖坐火车从北京回东北。吴俊升闻讯,便赶到山海关火车站上车,与张作霖一同回去。当列车行驶到皇姑屯的时候,被日本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不久后就去世了。而吴俊升则被铁路道钉穿入胸部,当场毙命,死时65岁。
比张作霖晚死,但是并没有投靠日本人的大哥马龙潭、四哥汤玉麟和八弟张作相。1,被张作霖十分忌惮的大哥马龙潭。
马龙潭比张作霖大18岁,山东德州人,父亲是振威将军,因哥哥在抗击起义军捻军的时候战死,他因此得了一个世袭云骑尉职务。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之后,马龙潭决定舍身保国,便带着数百人加入了奉军。不久之后因为保护清皇陵有功,被光绪皇帝封为四品辽阳和通化总巡。
沙俄入侵东北之后,马龙潭加入了抗击沙俄的战役之中,还剿灭了投靠俄国的忠义军首领张桂林。马龙潭原本立了大功,但由于清朝腐朽,在俄国的压力之下,清廷将马龙潭革职查办。后来马龙潭又重新被清廷起用,担任奉天中路军二营马队统带,与张作霖成为战友。
1907年,马龙潭在协助剿灭陶克陶胡之后,与张作霖等人结拜。
马龙潭文武双全,一心为国为民,堪称一代儒将,这与张作霖的野心勃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马龙潭都是站在大局来思考问题的,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就比如说张作霖和冯德麟的形同水火,作为大哥的冯德麟就站出来调停,他认为只有团结才有利于发展。
不过也正是因为忌惮马龙潭的才能和威望,所以张作霖处处防着马龙潭,还以降低马龙潭职务的办法来打压他。
直奉大战开战前,马龙潭不忍心看到列强侵略中国,而自己人却在窝里斗,所以就去找张作霖陈述利害关系。但是张作霖非但听不进去,还对马龙潭更加厌恶,后来将马龙潭的官职一贬再贬,最后让他去督办四洮铁路,以及担任黑龙江军政两署顾问这些没有实权的职务。
不过马龙潭毫无怨言,他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只要是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情,他就回毫无保留地去做。其实现在看来,他与张作霖就不是一路人,只不过他在结拜的时候还不知道张作霖的野心而已。
1931年,日本占领东三省,马龙潭见无力回天,便辞去所有职务,在四平家中隐居。日本人知道马龙潭在东北的威望很高,便想拉拢他,被他拒绝。日本又单方面宣布马龙潭为伪中满省的省长,想以此逼迫马龙潭就范。
马龙潭对此很不满,便拄着拐杖来到日本宪兵队表示抗议,还头撞桌角,誓死不从。日本人没办法,但又不敢杀了马龙潭,所以只好收回成命。马龙潭回去之后,还让自己在中满铁路任职的孙子辞职回家,以避免被日本人利用。
七七事变之后,很多马龙潭曾经的故旧和部下都参加了伪政权,他们纷纷登门拜访马龙潭,劝说他也为日本人效力,但是都被他严词拒绝。马龙潭为了防止再有人去找他,晚年就一直闭门谢客,他本人也很少出门。
所以说,马龙潭其实在结拜八兄弟中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他为国为民而不顾私利,节气很高,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1940年,马龙潭在四平家中去世,享年84岁。听闻马龙潭去世,人们念及他的卓越功绩和高尚人品,数万百姓自发去为他送葬。
2,救过张作霖性命的四哥汤玉麟。
汤玉麟比张作霖大四岁,他是奉天人,早年因为家贫就在外做小活,因遭土匪抢劫,一怒之下落草为寇,并逐渐成为大土匪。
汤玉麟称霸辽西的时候,曾经救过张作霖一命,两人因此成为生死之交。
后来张作霖办保安,邀请汤玉麟一起,两人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过在张作霖主政奉天的时候,汤玉麟目无法纪,滥用军权,引起很多人不满。
1916年,张作霖任命王永江为奉天警务处长,抓了很多汤玉麟的部下,引发了军警对峙。汤玉麟因此对王永江不满,于是纠集张景惠等人带着兵去找张作霖,要求惩处王永江,张作霖不肯。
后来事件发展到汤玉麟与冯德麟合谋反对张作霖,但是被张作霖打败。汤玉麟的部下只剩下不到200人,张作霖念及汤玉麟的救命之恩,就派吴俊升去重新接纳汤玉麟,汤玉麟也表示愿意改过自新。
直皖战争期间,汤玉麟秘密潜入北京侦查情况,帮了张作霖很大忙。随后直奉两次大战当中,汤玉麟表现突出,得到了张作霖的最终原谅。郭松龄反奉的时候,汤玉麟更是表现神勇,立下汗马功劳,被张作霖提升为军长。
张作霖去世之后,与张学良,张作相等人发表东北易帜的通告,被国民政府提升为热河省主席。
1933年,日本图谋热河。民国政府任命汤玉麟为热河驻防上将总司令,以及第五军团总指挥,让其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热河。但是张学良认为汤玉麟不可靠,所以就让张作相替代汤玉麟担任司令,汤玉麟降为副司令。
汤玉麟原本就对张学良不抵抗撤出东北不满,再加上此次重用私人关系,汤玉麟与张学良的矛盾加深。在随后爆发的战争中,汤玉麟与张作相各自为政,导致热河失守,汤玉麟最终弃城而逃。
汤玉麟逃到滦平之后,日本人曾许以高官厚禄让其投降,但遭到了汤玉麟的拒绝,为自己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后来汤玉麟去到察哈尔参加抗日,被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收编,他因此失去了军权。在抗日战争中,汤玉麟跟随二十九军打出了威风,洗刷了热河之耻。
在抗战期间,汤玉麟也曾多次拒绝日本人的诱惑,这对于当时在艰难困境中抗日的汤玉麟来说,显得尤为可贵。
抗战胜利后,汤玉麟在天津居住,1949年去世,享年78岁。
3,与张作霖名字相似但不是家人的八弟张作相。
张作相比张作霖小6岁,他是辽宁锦州人,早年投身绿林,与张作霖结识,后来跟随张作霖接受朝廷招安,成为张作霖手下的将领。
经过数年的发展,张作相成为张作霖手下的重要将领,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大战,他以有智慧,有胆略,有涵养而闻名,多次挽救张作霖和奉军于危局,是张作霖的亲密战友和重要智囊。
1925年,张作相担任吉林军务督办兼吉林省长,晋升陆军上将。同年冬,郭松龄反戈张作霖,张作相在平叛中居功甚伟,事后又力排众议,劝诫张作霖不要滥杀,张作霖采纳了他的意见,最后只杀了郭松龄夫妇,因此没有造成大的军中混乱。
张作霖死后,张作相担任东三省安保司令,后来又与张作良等人发起东北易帜。张作良视张作相为亲信,在他的辅佐下,张学良得以稳定张作霖死后东北的局势。
热河失守之后,张作相退兵古北口。南京国民政府电令东北军抗日,东北军失利,国民政府又逼迫张学良下野,张作相愤而辞职,到天津隐居。
东北沦陷之后,日本派人去天津找到张作相,以高官厚禄作为诱饵,试图让张作相到伪满政府效力,张作相严词拒绝,日本人便将他在东北的财产全部没收。
1940年,张作相曾去过以此长春,张景惠和关东军司令对其极力拉拢,但仍被拒绝。
在随后的数年里,张作相又多次拒绝日伪的拉拢,但同时也对国民党不怎么感冒,所以他在1948年被俘之时,受到了我军的优待,于1949年3月在天津病逝,享年68岁。
张作霖投靠日本人的五哥张景惠。张景惠比张作霖大4岁,他是辽宁台安人,早年卖过豆腐,但他并不甘于平庸,后来借助商会的力量成立了自卫团,自任首领,为有钱人看家护院。
那时候张作霖在与土匪金寿山的对决中败下阵来,他在前去投奔冯德麟的时候,在八角台与张景惠一见如故。张景惠让出自己首领的位置给张作霖,自己则当副手,并从此以后对张作霖言听计从。
在后来的日子里,张景惠事事支持张作霖,因而受到重用。但张景惠并没有很大的军事才能,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景惠被张作霖委以重任,成为西路军总司令。但是张景惠战心不决,行动迟缓,致使奉军在西路军开始溃败。
失败就失败把,张景惠还跑到北京去,成为直系军阀贿选总统曹锟的部下,帮助曹锟督办全国道路,张作霖由此十分痛恨张景惠。
1925年,张景惠的母亲病故,但是他不敢回去,所以就托张作相、吴俊升去找张作霖说情,张作霖也不能不让他回去治丧,所以据同意了。
张景惠回到奉天去见张作霖,刚一见面就开始痛哭流涕,叩头谢罪,真是戏份十足,终于得到了张作霖的原谅,被任命为奉天督军参议,作为张作霖的代表去北京和天津一带活动。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张景惠实则是个立场不坚定的人,也难怪他后来投靠日本人。
在皇姑屯事件中,张景惠当时也在车上,不过他运气好,虽然受了重伤,但最后奇迹般活了下来。张景惠也许是因为皇姑屯事件,被日本人吓破了胆,在他身体好之后,他拒绝了张学良的任命,开始与日本人秘密往来。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景惠索性公开投敌,后来还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大臣,也成为了当时中华大地上最大的汉奸之一。
不过总体而言,张景惠也算是对得起张作霖。
张作霖死后,由于他的陵墓还没建好,所以他的尸体就一直停放在大帅府。后来日本占领东三省,张作霖的家人有都撤回关内,张作霖的尸体因此也没人管,一直放了几年都没有下葬。
张景惠当上伪满洲国的总理之后,不忍心看到自己兄弟死后还如此凄凉,于是就开始张罗给张作霖下葬。尽管日本人不同意,但是张景惠还是努力制造声势,让日本人不得不同意下葬张作霖。
就这样,张作霖尽管没有被安葬在元帅林,但也得以在张家的家族墓地入土为安。
张景惠对得起张作霖,但是却对不起全中国人。张景惠之所以能够成为伪满洲国的国务总理,是因为日本人觉得张景惠虽然有一定威望,但是没有学问,也没有志向,他的手下又都是些阿谀奉承之辈,所以用他当总理,比较好控制。
在担任伪总理期间,张景惠对日本人唯命是从,干了不少坏事。1945年苏联进军东北击败日本关东军,张景惠被俘,与溥仪等人一起到西伯利亚服役。1950年,张景惠等战俘被苏联交给中方,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由于张景顺年老,国家对他极为照顾,他也深受感动。
1959年,张景惠在战犯管理所去世,享年89岁。
历史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
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
总的来说,结拜的几个兄弟还都是比较给力的,排除两个早逝的,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基本都站得住,除了老五张景惠。
但是张景惠这个人,虽然对权利充满了梦幻,做了很多委曲求全、伤天害理的事情,甘做日本人的走狗,做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利用自己在东北的关系网,为日本人卖命。到了抗战中后期,日本人的资源匮乏,为了支持日本人造子弹,这货竟然把自己办公室的铜门把手给捐给日本人造子弹了,所以此人罪恶罄竹难书。
但是这个人对张作霖可以说还算可以的。促成张作霖入葬的便是他,而且趴在张作霖墓地上那一通号,你简直就会认为他是为了张作霖才委曲求全的。但是除了这一件功德之外,几乎乏善可陈。
抗战胜利之后,张景惠被苏军逮捕,后来遣返被关押在辽宁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最终老死在狱中。
老大马龙谭绝对算是一代儒将了,忠君爱国的家国梦非常重,拒绝伪职做寓公,善终。
张作霖很多民族大义方面,实际上多少是收到马龙谭影响的。早年间,马家是靠剿灭捻军起家的,但是到了马龙谭这辈还是落魄了。到了义和团运动时,马龙谭靠着"盖字军"起家,保境安民。甚至后来在1900年沙俄从旅顺口北犯时候,他也曾保家卫国,保护过清朝祖陵,而受到过嘉奖。
所以张作霖死后,日本人在未征得马龙潭同意的情况下正式宣布任马龙潭为"中满自治会"会长,并各处张贴布告,在《盛京时报》登消息,大造舆论,逼其就范;还动员了很多马龙潭的故旧纷纷上门来劝其接受伪职。结果马龙潭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你们愿意当汉奸是你们的事,我是宁死不干的!"后来马龙潭就一直隐居四平,做寓公。一直到1940年病逝,享年83岁。
老二吴俊升对张作霖可谓忠心耿耿,亲自陪同张作霖返奉,死于皇姑屯。真正做到了“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吴俊升这个人非常有意思,当铺小伙计出身,打仗行,治理地方太垃圾,简直就是土匪,贪得无厌。最喜欢马和枪;其次就喜欢猴子和各种珍禽,还有姨太太,所以在这些方面花钱无算。但是吴俊升这个人特别出张作霖那一套,可以说张作霖要他干啥,他就干啥。前前后后立的功勋无数,击退了蒙古军的进攻;镇压宗社党叛乱;直奉大战立功;击败郭松龄,等等。吴俊升可以说在张作霖一路高歌猛进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后来民国17年(1928年)5月,奉军为北伐军所败,张作霖决定撤军出关。吴俊升听到后,立马亲自赶到山海关来迎接张作霖,两人坐一个车厢,结果一起被炸死了。
其实吴俊升作为实权派人物,很难说如此这次他不死,面对日本人,他会做出什么举动,究竟像马龙潭还是像张景惠,这都不好说。
老三冯德麟和张作霖是竞争合作伙伴,死在张作霖前面,所以无需面对这个尴尬历史处境。
可以说兄弟几个中,冯德麟是最有资格和张作霖一分高下的。但是这个人比起张作霖而言,很多事情都是兄弟两一起做的,但是最后摘桃子的是张作霖,吃瘪的是冯德麟,特别是在张勋复辟这件事情上,吃得亏太大。所以冯德麟对张作霖的意见非常大。
1926年,冯德麟因心脏病突发在北镇大宅病逝。张作霖也算义气的,给足足办了49天的风光大葬。
但是冯德麟虽然千般不如万般不及张作霖,但是生的儿子比张作霖血性。《少帅》里的那个浪荡子冯庸若是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张学良只能自叹不如。只是可惜了,不在其位,只能把全部家当拿出来办学了,著名的“冯庸大学”就是他办的。
老四汤玉麟胸无大志,丢了热河,受人诟病,但是拒绝接受伪职,仍然不失气节。
汤玉麟胡子出身,后来加入了张作霖的保险队发的家。但是平生和张作霖若即若离。没什么大事的时候,两人嫌隙丛生,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汤玉麟还是能够认清形势,站到张作霖一边的,所以在郭松龄反叛这件事情上,最终还是站队张作霖这边,使得两人尽释前嫌。
所以汤玉麟和张学良的关系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抗战期间,张学良带着宋子文到热河劝战,一个要军饷,一个要他们失守。结果谈不拢,最终备战也没备战得好,本质上汤玉麟的部队就是一个盗墓加抽大烟的土匪部队,所以最终热河的失守。汤玉麟也因此被国人痛骂。但是最终汤玉麟被免职之后,即便被国民政府通缉,也并没有接受伪职,投入日本人的怀抱,所以说不失气节,因为再多的恩怨,也都是内部矛盾。1949年2月汤玉麟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
老六孙烈臣是张作霖的心腹干将,也是东北军工发展的灵魂人物,鞠躬尽瘁,死在了张作霖前面,因此也无需面对这个尴尬历史处境。
孙烈臣马贩子出身,孙烈臣曾经担任统监兼陆军总部谋主(即参谋总长),全面整训部队,举办军校,培养军事骨干,并筹划建立空军,建立东三省第一座兵工厂——奉天兵工厂。奉军的战斗力实际上是从孙烈臣手里开始增强的。
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积劳成疾,52岁病逝,一生没有子女。此前一直给张作霖打辞职报告,张作霖一直没有批准,可见人才多么难得。张作霖知道后亲自去吊唁,趴在孙烈臣的尸体痛哭了半个小时。
老八张作相(老七是张作霖本人)是个老实人,理念相对保守。虽然张作霖死后,支持张学良,人称辅帅,但仍无力力挽狂澜,但气节不差,善终。
虽然张作相和张作霖只一字之差,但是张作相和张作霖并没有血缘亲戚关系,甚至不是一个宗族。张作相也是绿林出身,在张作霖关键的几个点上,可以说站队成功,所以张作霖对他不错。张作霖死后,张作相力主东北闭关自守,固守关外,不参予内战,休养生息,训练士兵,扩充实力,静以待变。这点显然和张学良的理念不合。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积极参与中原大战,支持义兄蒋介石统一中国。后来反而是918事变,被蒋介石摆了一道,张学良担心被蒋介石黑虎掏心,没放一枪离开了东北。后来特别是热河丢了,不单单汤玉麟下野被通缉,民国还要追究张学良的责任,后来张作相替张学良担起了责任,主动宣布承担责任,并下野,隐居到了天津。
张作相多次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甚至后来国共战争期间,也多次拒绝国民党拉拢,1948年10月,解放锦州时,张作相在锦州被俘,后来送回到天津,1949年3月,张作相病逝。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历史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
历史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了解更多有趣历史,请关注长城品史)说起张作霖,我们会想起他是怎么去世的,众所周知,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这笔血账他的儿子张学良一直记着,那么他的结拜兄弟们受到日本人的利诱,又当如何自处?历史上的张作霖又是怎样的。
为何张作霖会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对于张作霖来讲,从小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入伙了土匪,由于他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成就,不甘愿整天混日子,不断的寻找机遇。平时对朋友比较仗义,为人也直爽,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人情世故”。正因为这个四个字,让他成功的制胜法宝。
张作霖是在自己的东北发家,结交了七个拜把子兄弟,为人重用人才,擅长计谋,作战英勇过人,身先士卒,吃苦耐劳,随后他的势力不断扩大,最后扩大到东北三省。
当时他在东北的势力,日本要侵略中国,必须要过张作霖这一关,因此,张作霖不同意日本人的要求。日本人多次找张作霖商量,想把东北的铁路占为己有,中国的铁路中国人自己做主。
如果日本人占领了东北三省的铁路,那么整个东北三省的经济就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了,张作霖肯定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死活不同意日本人的条件。日本人为了除掉张作霖这个障碍,最后日本人在张作霖乘坐的火车上安装了炸弹,就这样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
这样的爱国精神,让后人永世不忘,如果没有张作霖,当时的东北三省有可能很快就会被日本人所控制。一旦日本人控制了东北三省,那时就给日本人侵略中国打开了大门,那后果就无法估量了。
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从张作霖去世后,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受到日本人的利诱,慢慢的开始发生争执,有些跟日本人合作,有些支持张学良抗日,还有些想利用张学良互相争名夺利。此时,张学良和日本人势不两立,带着东北人抗日。
在这过程中,张作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的。老大叫马龙潭,出生于军事之家,从小喜欢舞刀弄剑,并爱好文学,可算是一个文武双才之人。据了解他60岁还可以骑马,还乐善好施。
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人为了急速侵略东北三省,想收买比较有名望的人士,就成立了一个中满自治会,私自公布让马龙潭出任会长。日本人这种做法,马龙潭得知后,在日本人面前拍桌子反对,后来,一头撞在床头去世了,可惜没有看到日本人被驱出中国。
对于老二吴俊升,在1928年,张作霖在北伐之战失败后,就没有在打过仗,退居关外,很少出战,次年,前往山海关迎接张作霖来奉,在乘坐的火车上与张作霖一同牺牲。
冯德麟排行老三,抗战俄军,深受群众喜爱。在1917年,由于支持赙仪被俘虏,张作霖知道此事,把他救了出来。到了晚年,创办了实业,与其子创办了东北高等学府冯庸大学。功绩比较丰厚,在花甲之年去世。
汤玉麟排行老四,落草为寇,号称霸辽西,曾救过张作霖的性命,后两人就成了生死之交。此人重情重义,颇有民族气节,但是为人非常低调,封他做官就拒绝,平平淡淡过一生。张作霖死后,他大骂关东军,死于建国那年。
张景惠排行老五,在几个兄弟中,他是唯一做过汉奸的人。最早对张作霖忠心耿耿,后来张作霖去世以后,为了贪图名利,就做了伪满总理大臣,做了没有几年,就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随后就去世了。
孙烈臣排行老六,是张作霖最得利的干将,一生身兼数职,说白了就是一个工作狂。后来由于工作压力大,身体开始生病,给张作霖递辞职信,可是张作霖没有批准,只能在故里修养。在1924年,操劳一生的孙烈臣逝世,可惜没有一儿半女,张作霖还痛苦不止。
张作相排行老八,比张作霖小几岁,从名字上看,两个人并非亲兄弟,是一名爱国人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后做了张学良的副帅。他在吉林的时候,创办了民国吉林大学,拒绝与日本人一起修筑吉海铁路,又建立自来水厂。可算功绩卓越。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病逝于天津。
品史公结语:从张作霖本人来看,为抵抗日本侵略东北三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儿子张学良更为抗日做出了巨大功绩;他的部分结拜兄弟,也对抗日有贡献。
文:长城品史
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请关注长城品史
历史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
张作霖早年也是很不幸的,他当过木匠,做过马匪。但是张作霖喜好结交兄弟,正是在这些结拜兄弟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张作霖有8个把兄弟,按年龄排列顺序是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张作霖是老七。
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他的这些兄弟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有隐居不出的,有坚决抗日的,也有极少数投敌当汉奸的。
大哥马龙谭,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儒将,张作霖死时,任奉天巡防营右路统领时于张作霖相交,后来张作霖得势后,任东边道镇守使,四洮路总办。张作霖死后,马龙谭不与日本合作,称“宁死不做卖国贼”,辞去全部职务,隐居不出,热衷于慈善事业,人称“马善人”,1940年,马龙潭在四平去世,享年84岁,上万群众自发为他送行,不愧大哥身份!
(张作霖)
二哥吴俊升是一位枭雄,说话有点结巴,外号“吴大舌头”。吴俊升追随张作霖后,由于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北洋政府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吴俊升却不听北京政府号令,支持张作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三省独立,自己安心做东北的二号人物,对张作霖可谓忠心耿耿。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时,吴俊升就在车上,陪着这个兄弟一起命赴黄泉,践行了结拜时 “不能同生,但愿同死” 的誓言。享年65岁。
(冯德麟)
三哥冯德麟,原是东北绿林前辈,有段时间曾对张作霖不满,但张作霖一直把冯德麟当自己人。冯德麟因支持张勋复辟,被北京政府关押时,张作霖又设法将他保释出来,任命冯德麟为三陵都统,此后冯德麟便对这个七弟死心塌地。1926年,冯德麟因心脏病去世,享年60岁。他的儿子冯庸后来创办了著名的“冯庸大学”,是民国著名教育家。
老四汤玉麟,很早就跟着张作霖,与张作霖一起出生入死,多次救过张作霖的命。张作霖死后,汤玉麟协助少帅完成东北易帜,多次拒绝日本人的拉拢,抗日战争中率部下与日军多次交手,虽然败多胜少,但气节可嘉。1949年2月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
(汤玉麟)
老五张景惠,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汉奸,曾任溥仪的伪满洲国国务总理。日本战败后张景惠被苏军逮捕,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病死。
老六孙烈臣,是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干将,与张作霖关系密切。孙烈臣对张作霖忠心耿耿,但由于身体原因,长期静养。1924年病逝,终年52岁。
(张作相)
老八张作相,自1900年认识张作霖后,是张作霖最器重的小弟,张作相识大局、顾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让张作霖十分欣赏。张作霖临死前,将少帅托孤给张作相,“九·一八”后,日本多次派人以高官厚禄诱张作相出山,张作相坚拒不就,致使其全部财产被伪满没收。1949年因病去世。
历史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
1907年,对张作霖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其一,由于计除巨匪杜立三,得到清廷嘉奖,升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其二,结义了八兄弟。这八兄弟分别是:马龙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霖和张作相。这些兄弟和张作霖出生入死,后来成为奉军的主要干将,为张作霖雄踞东北立下了大功。
(张作霖和他的兄弟们)
1928年6月,张作霖乘坐北京到奉天的专列,在皇姑屯遭遇日本人暗算,被炸成重伤,抵家不久便因伤重去世,那么他的结义兄弟们,又是何去何从呢?
一、大哥马龙潭。马龙潭排行老大,在张作霖去世前,就因政见不同,饱受猜疑,被张作霖卸了军权,单单只做了东三省巡阅使唤署的高级顾问及黑龙江军政两署顾问。
说起来,马龙潭是个儒将。他文武双全、才华过人又精于书法。不论是治军还是处理地方事务,他都游刃有余。因此,他是七兄弟中最得张作霖敬重的人。
马龙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个忠贞爱国有民族气节的人。在民国乱世,他看众人一心想要的不过是升官发财,根本没有看到国家灭亡的危险。他亦知道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时局,所以他便把“保境安民”作为自己的准则。
但此时已雄踞东北的张作霖,却野心勃勃想要一统天下,称王称霸。
就在张作霖发动直奉战争前夕,马龙潭还再三劝阻,希望他能为国家大局着想,联合各路军阀,共同抵抗侵华日军。
但张作霖不光不听劝阻,反而对他多有猜忌。
一方面,张作霖是绿林出身,没读过书,亦不懂得治军之道,所以对于能文能武的马龙潭多有防备和打压;另一方面,马龙潭不论是在奉军中,还是地方上,都有极高的威望。
因此,张作霖担心以马龙潭的声望,若是他公开反对内战,必定会一呼百应,对自己雄霸天下的计划产生影响。
所以,在卸掉马龙潭的陆军中将东边镇守使军职后,让他出任了地方官员。
没想到他政绩斐然,很得百姓爱戴。于是,张作霖又调任他为军政顾问,彻底把他闲置了。
张作霖去世不久,便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领了东三省,同时还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
74岁的马龙潭深知自己无力回天,便辞掉了所有职务,在四平寓中过上了清贫的生活。但由于他名望极高,日本人多次登门邀请他出任高官被拒后,竟在成立伪中满省时,私自将他任命为省长,并四处公告,打算造成既定事实,逼他出任省长的职位。
马龙潭对此怒不可遏,直接拿着公告到日本宪兵队抗议,强烈要求他们撤回公告,否则以死明志。说到激愤处,竟以头撞向桌角,顿时血流如注。
日本人见马龙潭誓死不就范,只得作罢,并撤回了四处传发的公告。
后来,日本人又多次派其下属和旧交前来利诱规劝,但马龙潭毫不犹豫地回绝了那些人,并对他们说,你们要当汉奸走狗,那是你们的事,我是坚决不干的。后来被磨折烦了,他索性闭门谢客。
1940年,84岁的马龙潭在四平寓无疾而终。在他去世后,举城哀悼,周边县城的百姓亦自发前来为他送行。据说送葬队伍绵延不绝,有数万人之多,可见马龙潭是真英雄也!
(吴俊升旧照)
二、二哥吴俊升。吴俊升出身农家,是个大老粗。
小时候他的舌头被冻坏了,说话含糊不清,人称“大舌头”。
吴俊升是七兄弟中最忠于张作霖的一个。
他虽没读过书,但有勇有谋,很会打仗,为张作霖得势立有大功。
直奉战争战败后,北京政府为了分裂奉系军阀,有意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但吴俊升不为所动。
郭松龄兵变后,一度对张作霖造成了摧枯拉朽的威胁。眼看郭松龄兵变要成功,吴俊升率军捣毁了郭松龄的军械弹药和粮草装备,给郭松龄以致命打击,最终让郭松龄败北被杀,平息了兵变。
1928年,在北伐军的攻击下,奉军溃败。张作霖眼见大势不好,决定退回关外,于是乘坐专列从北京回奉天的途中,被日军预埋的炸弹击中,当时吴俊升和张作霖同乘一节车厢,爆炸发生后,一枚轨道上的铁钉不偏不倚,正好穿过吴俊升的头颅,当时他就丧了命。
(冯德麟剧照)
三、三哥冯德麟。冯德麟比张作霖大9岁,是奉天本地人。他为人侠勇公正,很早就在绿林和乡勇中混出了名气。
他和张作霖结识很早。
当时,张作霖靠乞讨流浪到高坎镇,由于他自学了一点兽医,懂得治马,得以留在大车店打杂。
冯德麟名头响亮,在年少的张作霖看来,那可是英雄好汉。因此,张作霖对他无比崇拜,极为热情。
冯德麟看张作霖聪明会来事,也很喜欢张作霖,便经常给他讲一点绿林好汉的故事,这对张作霖后来的人生影响很大。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没有出路的张作霖投了清军。不曾想甲午战争大败,他只得又逃回了奉天。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作霖投靠了冯德麟,自此才算和冯德麟有了交情。
别看冯德麟实力强,但智勇和眼光他都不如张作霖。
张作霖极会为人,因此愿意帮他的朋友多。所以,他早早就在朋友的举荐下,得到清廷收编。
冯德麟被清廷收编已经是清朝亡国前夕,虽说他收编之初,官职高于张作霖,但张作霖在剿灭杜立三后,也升了官。因此,二人官职难分伯仲。
真正让冯德麟不快的,是北洋政府成立后,他和张作霖都被任命为师长,而他的驻地在广宁,张作霖的驻地却在省城。这种种情况,让冯德麟心里很不快。毕竟他一向自认老大哥,张作霖居然和他平起平坐,还处处占尽好处,于是二人的感情开始有了罅隙。
另外两人产生抵牾的知青,就是驱逐段芝贵。
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担心地方军阀会起兵反对,因此四处安插亲信。
段芝贵由于拥护他复辟,得到了他的重用,被任命为奉天督军。
冯德麟和张作霖势头发展得不错,当然不愿意受外人管制。所以二人就大造舆论,要求“奉人治奉”,坚决驱逐段芝贵。
张作霖故意拿了200万大洋,劝说段芝贵回京。
就在段芝贵准备带着钱回京的时候,冯德麟却带兵把钱给抢了回来。
到嘴的肉被抢走了,能不生气吗?所以段芝贵回京后,就在袁世凯面前说了冯德麟许多坏话,最后袁世凯要他推荐奉天督军时,他就推荐了张作霖。
所以,冯德麟和张作霖矛盾越来越深。但张作霖不和他计较,还多次救他于水火中。渐渐冯德麟被感动了,对张作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1926年,冯德麟死于心脏病,卒年58岁。
(汤玉麟旧照)
四、四哥汤玉麟。汤玉麟和张作霖有生死之交,因此张作霖待他最为信任和器重。
早在张作霖建立保险团时,汤玉麟便跟随左右,算是张作霖的老部下了。
但汤玉麟绿林出身,贪财好色,一身匪气。
奉军建立后,他自视功高,胡作非为。再加上他又屡屡顶撞张作霖,因此受到张作霖打压,
汤玉麟一气之下,和冯德麟勾结,多次发电,要求张作霖下野。
张勋复辟时,他亦在冯德麟的劝说下,积极支持复辟。
复辟失败后,他远遁蒙古避祸。后来,在张景惠等人的调停下,张作霖才和他言归于好,并委任他为中将顾问。
郭松龄兵变后,由于张作霖已众叛亲离,眼看多年基业就要毁于一旦。在这紧要关头,汤玉麟积极应战,向郭松龄发动猛攻。最终让郭松龄全军覆没,他帮助张作霖化险为夷,保住了张作霖“东北王”的地位。
张作霖被炸死后,汤玉麟迅速易帜国民政府,成为热河主掌军政大权的重要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人的侵略,汤玉麟不战而逃,导致日本人仅用了7天便占据了热河。
国人听闻,哗声一片,强烈要求严惩汤玉麟。
日本人借机利诱汤玉麟,希望他能投降,出任伪职。
就在人们都以为他会叛国投敌时,他却以“日本人害死了拜把子兄弟(张作霖)”为由,把日本人痛骂了一顿,不光拒绝出任伪职,还多次回绝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
1934年,失去军权的汤玉麟辞去了职务,隐居于天津。
1949年解放前夕,汤玉麟病死于天津,卒年78岁。
(张景惠旧照)
五、五哥张景惠。对张作霖来说,张景惠算是他的贵人。
当时张作霖打算带保安团投靠冯德麟,在八角台遇到张景惠。
张景惠当时手中是八角台预警保安队队长,他和张作霖一见如故,于是与他的保安团合并,并推举张作霖出任团长,而自己甘居副职。此后,他一直对张作霖言听计从,算得上是张作霖的心腹。
张作霖被炸时,张景惠也在车厢里,幸运的是,他虽被炸成重伤,但侥幸捡回了性命。
“九·一八”事变后,张景惠被日本人拉拢,公开投敌,出凭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等职务。
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苏军俘虏,后移交给中国,和溥仪等人关押在抚顺战犯所。
1959年,张景惠病逝,卒年88岁。
六、六哥孙烈臣。要说几兄弟中,最不让张作霖起猜疑之心的,就是孙烈臣。
孙烈臣追随张作霖的时候很早,一直跟他出生入死,立有汗马功劳。
同时,孙烈臣还帮助张作霖建立兵工厂,举办军校,筹建空军,对军队进行军事改革等等。可以说,他和张作霖感情最深厚,也最得张作霖信任。
但孙烈臣由于旧疾缠身,没有精力处理军政事务。所以他多次向张作霖举能荐贤,并提出辞职。但张作霖只是让他回家休养,并没有批准他的辞呈。因此,孙烈臣一边卧床养病,一边还不忘料理事务。
1924年,52岁的孙烈臣在病痛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张作霖听说后,悲痛不已,拥尸恸哭不止。
(张作相剧照)
七、八弟张作相。很多人都以为张作相和张作霖是亲戚,其实他们除了名字巧合,并无宗亲关系。
张作相也是张作霖保安团中的一员,早年对张作霖有救命之恩,对张作霖的事业不光多有建言,还很擅长带兵打仗。
郭松龄兵变失败后,张作霖准备将参与兵变的将领们全部处死。张作相听说后,给他分析时局,晓以利害,最终保全了这些将领们的生命。
后来张作霖又想在东北广种鸦片来收军饷。又是张作相言明鸦片之流毒之深,打消了他种鸦片的念头。
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张作相被东北军将领推举为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但他并没有就任,反而推举张学良做了保安司令,而他则心甘情愿做张作良的副手。
“九·一八”事变后,张作相辞去一切职务,隐居于天津。
由于他名声在外,日本人数次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能就任伪职,但都遭到他的拒绝。恼羞成怒的日本人,于是将他在东北的所有财产全部没收。
后来,国军又五次三番想请张作相出任职务,但都遭到他的拒绝。
国军兵败后,蒋中正几次派人给他送飞机票,希望他能前往台湾,均遭到他的婉拒。
1949年3月,张作相因病去世,卒年68岁。
(参考史料:《张作霖传》《民国史记事本末》《民国大军阀》)
历史上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面对日本人的利诱,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如何自处?
随着皇姑屯震耳欲聋的声响发出后,震惊的不只是中原大地上的各路军阀们、还有张作霖一起拜过把子的兄弟。该事件发生后,河本大作最终和其幕僚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日本当时的内阁首相田中义一惊恐万分,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破口大骂昭和军阀是群不动脑子的废物。可最终,中国的这局棋盘被打乱,昭和军阀们疯狂的擦拭着自己的大炮、舰艇还有一切可以攻击中国的炮弹。
在张作霖被炸死后,其曾经拜过把子的兄弟痛哭流涕,并以此为据,与日本人结下了血海深仇。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下其七个拜把子的兄弟:
老大马龙谭马龙潭出生与一个传统武官的家庭,祖先曾在清朝任职,而其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传统所以的人,从小接受的便是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忠义二字便是其人一生的写照。在日本人发动完“九一八”事变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以华治华”的政策,想要利用一些在关东中较有名望的人来主持这“混乱”的大局,可马龙潭面对日本人的一次次威逼利诱不仅没有丝毫的行动和心软,反而对这些倭人嗤之以鼻,全然不给这些人面子,一身正气彰显了我中华儿女的浩然气节。在1940年的时候马龙潭病逝,享年为83岁,也算是得了个善终。
老二吴俊升这位奉系将领是和张作霖一同在皇姑屯被炸死,享年为65岁。吴俊升的祖籍其实并不是黑龙江人,而是山东人,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考虑后,最终来到了东北发展,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张作霖,遇到了和他们一同共生死,并在后来一举统治东北的兄弟。
老三冯德麟他因为出生于贫穷的人家,所以经受过苦难的他,从小便知道人是要变强的,不然那些军阀、豪强便会去变着法的欺负他、玩弄他。正是因为其这种想法的滋生和发酵,再加上当时时局的混乱,导致了他走上了去当土匪的道路。在东北他因手段凶残,胆大心狠著称,在后来和张作霖一干人等一举又建立了军阀庞大的体系。就其人的一生很是传奇,不仅在清廷内担任过职务,还帮助日本人攻打过俄国人,而且还参加过张勋密谋的复辟。正是其如此“胆大”的性格,使得张作霖对这位兄弟是又恨又爱。在复辟失败后,该人被民国政府关押,后来在张作霖的一番人脉的动员后才被放出,后半辈子也算是平静度过。
老四汤玉麟汤玉麟早年曾救过张作霖一命,随后结为生死之交,当时张作霖起用王永江振兴东北经济时,汤王二人闹了不小的矛盾,不过最后也算是化干戈为玉帛,1933年日军大举进攻热河,汤玉麟丢失热河引起世人的强烈不满,自此也失去了军权,抗日战争时期,汤玉麟也多次拒绝了日军的伪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平静的岁月。1949年病逝在天津。
张景惠该人作为张作霖的一个兄弟,其一生有过一个污点,那就是做了听从日本人的安排,做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虽然此人在后来做过一些错事,但是在张作霖的身后事上。可谓是尽心尽力,最终在后来和日本人协调下,以“协和会”的名义为其举办了葬礼。
孙烈臣这位奉军大人物的发迹是在辛亥革命的后期,其实被张作霖一手提拔上去的,可后来因为身染重病,比张作霖较先的归了天,据说在孙烈臣去世后,张作霖保住其尸体大哭了很久,一次可看出其兄弟之间感情的深厚。
张作相这位奉军上将也是一位极度爱国的军人,因为他明白什么是国仇家恨,什么是民族气节。他曾经在生前积极的创建“吉林大学”、自来水,以及柏油路等民生工程。在后来还拒绝和日本人进行合作,最终于1949年的一天病死在天津。
其实就较真来说,在奉军的体系中,远远不止这八兄弟(张作霖排第7),还有孙传芳、杨宇霆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