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在位仅仅27天,为何就草草下台了?

刘贺绝对是被抹黑的一个皇帝。

史书说刘贺在位27天,干了1000多件坏事,平均每天干30多件坏事,是个恶贯满盈、荒淫无度的皇帝。后来霍光见刘贺如此不堪,便将他废黜,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事情果真是这样吗?我倒觉得这一切可能是霍光的阴谋。刘贺未必是个昏君,他可能有些毛病,但是他绝对不至于那么不堪。

霍光这个人的身世很显赫,他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因为霍去病的关系,他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在汉武帝去世的时候,与金日磾和桑弘羊一起成为了托孤大臣。面对年幼的汉昭帝,霍光很轻松就取得了朝政大权,朝野也遍布着霍光的亲信。

汉昭帝21岁的时候驾崩了,这个时候霍光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新任皇帝必须方便控制。汉昭帝无子,霍光不想在京城选拔皇帝,于是瞄上了昌邑王刘贺。

刘贺当时18岁,再被选为皇帝后,他当然是有思想斗争的,因为形势很明确:现在天下实际上是霍光的。刘贺不是傻子,他自然是不想成为傀儡,他要想坐稳皇位,就必须扳倒霍光。但是当时朝野几乎都是站在霍光这一边的,所以刘贺实际上是没有帮手的。

霍光为了试探新皇帝,曾今在朝堂上当面提出退休,没想到刘贺居然同意了,而且还安排自己的200余亲信进入中央。霍光这才发现刘贺不好控制了,于是便安排亲信给刘贺送美女,让人收集刘贺的“罪证”。这些所谓的罪证,无非就是刘贺在大丧期间骑马嬉戏,给长安的官员送奇装异服等等,都是些顽固子弟的日常。刘贺曾今是个王,有些个坏毛病是很正常的,但这不代表他没有潜力做个好皇帝。

总之在刘贺上任27天之后,霍光就让他下台了,然后将1000多项“罪名”安给他,让其永世不得翻身。而刘贺之所以会失败,一是经验不足,纸上谈兵;二是霍光下手够快,在刘贺扭转局势之前就让其下台了。

史书是为胜利者所书写的,所以刘贺是不是真的是个昏君,还真的有待商讨。

刘贺在位仅仅27天,为何就草草下台了?

汉昭帝去世时,因为有子嗣继承皇帝之位,刘贺才成为了下一任帝王。历史上将他称为昌邑王,可他在位仅仅27天便被废掉,因此也有后人将其称为汉废帝。从史书上来看,他昏庸无道,在短短27天内就做了许多蠢事,这才会让他被废下台,但其实还有其他的原因所在。

一、关于刘贺的历史资料记载中,曾经提及过1127件蠢事。据了解,在他登基之后,便下令给各官署征调以及索取物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1120多次,引来许多文武大臣进谏,希望刘贺能够注意自己的行为,可他却将那些大臣关进了监狱。此外,也不听从其他大臣的进谏,可谓丧失了帝王礼仪,也是一个极致昏庸之人,更是将朝廷的制度完全打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霍光为了天下百姓安危着想,回禀了当时的皇太后,希望她能够出面解决这件事情,随后,刘贺便被废掉从皇帝之位离开了。

二、与霍光执政有关。那时刘贺19岁,霍光在整个王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而他也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贺即便登基也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所以刘贺选择登基之后换掉了霍光安排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并将自己的心腹安排在侧,这令霍光感到不满。不过,霍光并没有篡位的想法,只是在刘贺所作所为实在令人看不下去的时候,上报给了太后处置。所以刘贺会成为一位废帝,与霍光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毕竟刘贺是霍光所举荐成为皇帝的,霍光的本意是在刘贺登基之后,自己可以把控朝政,刘贺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皇帝罢了。可刘贺却想要自己执掌天下,把所有的大权都握在自己手里,仿佛真的是天下之主一般,这才能让霍光不满。最终,刘贺还是在霍光的干涉下离开了帝王之位。

三、刘贺原本就是一个体质虚弱之人,年轻时就经常用药来保持身体健康,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他疑似患上了风湿病,总会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所以,刘贺离开皇帝之位之后,也没活多久便离世了,那时他只有32岁而已。因此,刘贺在皇位上坐了只有27天便被废掉,不仅与他的荒唐有关,也是与霍光的干涉有极大的联系。毕竟,在27天之内怎么可能做出1000多件离谱的事情呢?

刘贺在位仅仅27天,为何就草草下台了?

个人比较有野心,有政治抱负,只不过锋芒毕露,不懂韬光养晦,以为自己做了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满朝都是人家霍光的人,拿什么跟人家拼。

刘贺在位仅仅27天,为何就草草下台了?

最本质的原因是他根基未稳,就大张旗鼓地建立自己的势力,动那些既得利益者们的奶酪!

刘贺是汉武大帝之孙。虽然是真龙血脉,但本来皇位和他也是没啥关系的,因为他的亲爹老昌邑王并不是皇帝。

封建时代的中国,除了那些自主创业成为皇帝的猛人(如刘邦、朱元璋等开国皇帝),以及其他个别例外(如武则天等),一般情况下,要想成为皇帝基本上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亲老子得是皇帝;

二是得出生的早,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

三是得出生的高贵,就是生母身份越高越贵,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

四是得活的过皇帝老子,否则......

可以说,有机会能当皇帝的人,那绝对不是一般的运气好,绝对是投胎的时候撞了超级超级超级大运!

刘贺第一条就不满足。

所以,按照正常角度来说,刘贺这辈子都没机会当皇帝了,只能在昌邑单个快快乐乐的王爷!

可运气偏偏就砸了下来。

元平元年,年仅21岁的汉昭帝驾崩,且没有儿子。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在刘氏家族里找一个和昭帝血缘关系最近的人担任皇帝。这个人就是刘贺。

史书上记载,刘贺是一个荒淫无度、只知玩乐胡闹的年轻人。

可有的时候,史书并非是完全可信的。因为作为27天就下台的皇帝,刘贺必须被描写成那个样子。否则,废掉他的霍光等人又成了什么?顶替他的汉宣帝又该往哪里摆?

所以,真实中的刘贺,或许确实品行不那么端正。

从海昏侯墓(刘贺死后的墓)里出土了大量竹简、编钟,处处尊儒尚孔的迹象表明,刘贺或许是一个勤奋好学之人。要知道古人的陪葬品往往都是他生前最喜欢的东西。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胆的假设:

刘贺被废并非由于其荒淫无道,恰恰相反,是因为他相当想做出一些政绩。但又受到当时的辅政大臣霍光等原有官僚阶层的掣肘,想干点啥都不行。

于是,年轻的刘贺以为自己已经当了皇帝,只要把哪些掣肘自己的大臣们撤职,在关键岗位上换上自己的人就行了。

可惜,他想的太简单了,他才上台27天,根本还来不及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势力。而他的行为,又严重威胁到了原有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这是他的一个致命错误,过于心急!

上台27天被废,这也充分体现了以霍光为代表的官僚阶层们真的是老狐狸,政治手腕也真是老练,杀伐果断!

也充分体现了刘贺当时的手段到底有多激进,才27天就逼的那些老旧大臣们不得不对他动手!

每当我想象当时的场面时,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比那更为可怕,有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权力斗争,真不是谁都能玩的!

刘贺在位仅仅27天,为何就草草下台了?

西汉王朝,在汉昭帝死后,出现了一场霍光废昌邑王刘贺的政治事件,又称霍光废帝事件。霍光的冠冕堂皇的说辞是,昌邑王刘贺在位27天里一共做了1127件荒唐事。霍光给刘贺扣的罪名是,不配为君、有辱社稷。那么,刘贺是怎样一个人?他到底为什么在位短短27天被废?我来分析一下,请大家指正。

第一,昌邑王刘贺,事实上是一个文学青年,数千年以来惨遭霍光抹黑。

刘贺,一个长期被权臣霍光抹黑的人物,事实上,刘贺是怎样一个人,只是被废后,由霍光控制之下的西汉朝廷缺乏事实根据的定论,属于一面之词。而从后来发现的刘贺死后的墓穴里面的陪葬品来看,没有任何奢靡之物,而大多数是书籍、乐器、竹筒、孔子像,从这些具有文化色彩的物品来看,墓葬的主人是一个文学很有研究、颇有造诣的皇室成员。而霍光对刘贺“扣帽子、泼脏水”,致使刘贺两千多年以来受人误解,是一个不折不扣被黑了的历史人物。

第二,霍光扣在刘贺头上的罪名多有不实。

刘贺被废后,霍光对刘贺进行大肆诋毁、污蔑,说刘贺不忠不孝、破坏朝廷礼仪、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好像刘贺从来没干过一件好事,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坏蛋。霍光的这些污损、谩骂大多数不能成立,所有的罪名都是主观臆断,没有客观证据支持。

刘贺是昌邑王刘髆之子,在汉昭帝死后,霍光仓促之下立刘贺为帝,刘贺,一个地方诸侯,对汉昭帝并无感情,只因为刘贺不悲痛、不愿哭泣就说他不忠不孝未免过于牵强,刘贺带来昌邑的一些女子同行,就被说成是荒淫无度,要知道刘贺是一个诸侯,难道诸侯不能有三妻四妾吗?又说刘贺进长安后,强霸民女,好像一个诸侯王没见过民女似的。刘贺把从昌邑带来的东西放在自己身边,不习惯使用宫里的东西,就被说成是破坏朝廷礼仪,可见霍光的“欲加之罪”是多么能把蚂蚁放大说成是黑衣人。刘贺被立为帝后,因为不熟悉朝廷内务,就被说成是不理朝政,可见霍光为了废掉刘贺,真是鸡蛋里挑骨头。

第三,刘贺重用昌邑属臣是被废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题所示,刘贺在位短短27天,为什么就被废掉了呢?刘贺带着原有臣属去长安并安插到各个重要部门,这对于从汉昭帝时期就掌握重权的霍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相当于对霍光实施夺权。由于刘贺对霍光采取政治措施过早而且没有选择有利的时机,致使被动受制,被霍光先下手为强。刘贺的被废与东吴孙亮被废有异曲同工之处。刘贺,这个被黑化的有为之君就这样被淹没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

刘贺的被废不但不是因为荒唐不羁、无所作为,相反是因为他有所作为,不愿成为霍光的傀儡,如果他真的是一个荒诞之君相反倒会安全,一个欺骗历史、愚弄世人的政治诈骗就这样的展开了。

第四,霍光对刘贺的污蔑在历史上起到很恶劣的作用。

历史上对于刘贺的不实定论,最让人耳熟的莫过于说刘贺在27天里干了1127件坏事这一传统说法。这个数据,我们可以计算一下,1127件坏事在27天内完成,也就是说刘贺平均一天干42件坏事,如果减去晚上睡觉和白天吃饭的时间,平均一个小时干6件坏事,那么这个刘贺做坏事的效率确实不低。

然而,如此低劣的谎言竟然能成为废掉皇帝的罪状。刘贺被废后,霍光权势逼人,又立刘病已为帝,此后伙同其妻霍显杀害皇后许平君,虽然刘病已日后诛除霍氏家族,但是,霍光专权的阴影却影响了西汉整个中后期,从这时到西汉灭亡,权臣乱政一直是缠绕西汉的梦魇,西汉末年,权臣王莽沽名钓誉,都有霍光伪装贤良的恶毒影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