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胤禔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当着他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胤禔心里疼吗?
康熙之所以当着胤禔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一番,除了正常男人的冲动之外,更多的原因应该是一种态度和决心的表达。
大家都知道,宝日龙梅是蒙古喀尔喀部的公主,后来喀尔喀被准格尔吞并,宝日龙梅的父亲被杀死,宝日龙梅只身逃到京城,准备找康熙皇帝出兵剿灭准格尔,帮自己报仇复国。可是当时大清国内忧外患,康熙帝制定的国策是先南后北,先搞定台湾问题,回过头来再搞定准格尔。所以康熙没有立即接见宝日龙梅,而是暂时把她安排在大阿哥胤禔的府中居住。
不料胤禔对宝日龙梅日久生情,便对宝日龙梅表达了心迹,宝日龙梅也很喜欢大阿哥,可是在她心中,报仇复国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她告诉胤禔,在报仇复国之前,她不考虑个人问题。大阿哥只能作罢。
后来康熙召见宝日龙梅,宝日龙梅当面请求康熙出兵蒙古,并表示只要康熙答应自己的请求,自己愿意做他的妃子。康熙没有接受宝日龙梅的美意,但是他答应宝日龙梅,只要台湾一平定,就出兵蒙古。这一切胤禔都看见看在眼里,当时他就已经知道了,他得不到宝日龙梅了,宝日龙梅只属于自己的父亲康熙。
台湾平定之后,康熙立即亲征准格尔。当康熙帅领着大部队正要离开京城的时候,宝日龙梅追了上来,她对康熙说,自己也要随军同去,康熙很无奈,但也很欣慰,几杯酒下肚之后心情大好,便发生了剧中胤禔等人拿着遮布围住四周,康熙在中间与宝日龙梅云雨一番的场景。
那么康熙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一,康熙本人是很喜欢宝日龙梅的。宝日龙梅是蒙古公主,身份高贵,性格热情大方,长得美丽动人,这样的女子,是个正常男人也会动情。刚好那天又喝了点酒,康熙顺势在野外就把事儿给办了。
其二,康熙在表达一种态度,那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他不但决心帮助宝日龙梅报仇复国,也决定帮助所有被准格尔吞并的蒙古王公报仇复国。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接受宝日龙梅,就是要告诉天下人,告诉蒙古各部,他这次是认真的,大家要鼓起信心一起同心协力对付准格尔。
其三,康熙在教育自己的儿子。康熙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胤禔也喜欢宝日龙梅,他也知道,自己在和宝日龙梅云雨的时候,胤禔的心在滴血。可是,康熙对于胤禔是寄予厚望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女私情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和行为,特别是宝日龙梅这种身份比较特殊和敏感的女人,更得倍加小心。康熙当着胤禔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就是在鞭策他要懂得取舍和选择,也是在教育他什么叫时机。
综上,康熙不是个好色之徒,也不是与自己的儿子争女人,他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物。
欢迎参与讨论,留下您的想法。《康熙王朝》胤禔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当着他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胤禔心里疼吗?
心疼?心疼有用吗?康熙是他老爹,上谁不是全靠自己心情?胤禔想做皇帝吗?想做别说看着了,还得在旁边故障。▲野地也是厉害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想必大家都知道康熙的大皇子胤禔喜欢喀尔喀公主宝日龙梅,而这位公主却成了康熙皇帝的妃子,最后还生下了十三皇子胤祥。
其实宝日龙梅其实只是电视剧里虚构的人物,真实的历史上十三皇子的母亲是庶妃章佳氏
剧中,喀尔喀被准噶尔吞并,大汉土谢图汗被杀,喀尔喀公主宝日龙梅没有办法,逃离到京城找皇室救援。
却不料被准噶尔一路追杀到京城,在路上被大皇子胤禔救下。因从没见识过这种野性美感的女性,让皇子在见到喀尔喀公主的时候,被她的美丽所震惊到并且偷偷的爱上了她。
但是,为什么到了最后这位公主却选择和康熙在一起,而不是这位大皇子呢?
对宝日龙梅来说,有权的就是爸爸真正要提出解决办法的是康熙而不是这位大皇子。公主来寻求康熙的帮助,理应说康熙应该是帮助公主的,毕竟人家每年都会有进贡。可实际上他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并且为了拖延住不断侵略的准噶尔,他还不惜拿女子的幸福去换大清的安稳。 因此这时候喀尔喀公主的求助,康熙大帝实际上并不想给予帮助,他不但没有向准噶尔提出战斗的意思,还向准噶尔示好。走投无路的公主为了给族人报仇不得已选择了献身。
但此时康熙的重心并不是放在女人上,对于大皇子的感情也不是很在乎。所以站在胤禔的角度,看着自己的女人打算献身给父亲,也是很无奈的。
而到了开始战斗的时候,这位公主也彻底的被康熙的威严和能力所倾倒。而康熙也选择了接受,给了公主她想要的。
因此从康熙的角度出发,接受宝日龙梅,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他不可能为了大皇子放弃了宝日龙梅这位美人。皇室里其实亲情,还是比较单薄的。
来求人办事,总是要拿出一点诚意。这宝日龙梅历史上并无其人,她是由影视剧《康熙王朝》中虚构出来的。因此她与胤禔、康熙之间的渊源咱得结合《康熙王朝》分析。根据电视剧中情节来看,宝日龙梅对胤禔是爱慕的,那么她为何要去勾引康熙,放弃爱情?很简单为了复仇,平了葛尔丹,因为她背负着家族复兴的巨大任务。
这个任务容不得她有任何的私人情感。她不仅要勾引康熙,还得怀上康熙的龙种,这才是她复兴家族的筹码,宝日龙梅从来都是一个有心机的女子。
最初接近胤禔也只是为了勾引康熙,因为康熙有意开战葛尔丹。她处心积虑的爬上康熙的床,做了皇帝的女人自然有了很大的靠山。
封建社会皇帝一手遮天,为所欲为。康熙平定内蒙后,居然直接在大草原上与宝日龙梅云雨,他明知他的大儿子胤禔喜欢宝日龙梅,还让胤禔帮他看守着,还与宝日龙梅云雨。
看着自己的父亲与自己心爱的女人一起云雨,胤禔能够忍耐。我想一方面是对皇权的畏惧,他的父亲是九五至尊圣命难违。另一方面,他应该也是觊觎皇位吧。若是康熙薨,最可能得到皇位的人就是他这个大儿子。
我不否认胤禔与宝日龙梅之间的爱慕之情,但是宝日龙梅为了家族复兴选择了勾引康熙,胤禔在皇位面前选择了权利。康熙活着,他胤禔就只是个阿哥,永远受着制约。
再者封建社会,谁不想做皇帝!那些战争、阴谋、阳谋全都是为了万人之上的皇位,胤禔当然也想做皇帝。而且与一般人的空想不一样,胤禔只有安安稳稳的讨康熙开心,他就能得到别人梦寐以求的皇位。
其实也有可能是康熙在考察胤禔,如果他连这些都忍不住,说明他不合适做皇帝,心里面是爱美人爱过了江山。如果说他毫无反应,则是有着考虑的机会。
真实历史上面的胤禔,因为夺嫡失败,被一直幽禁到死。而我倒是希望大家面对爱情时,且行且珍惜,错过了就是一生。
《康熙王朝》胤禔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当着他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胤禔心里疼吗?
作为一个父亲,当着儿子的面,与儿子喜欢的女人云雨,这在当今看来似乎是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但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帝王家就显得没有那么奇怪了。帝王之家的亲情向来冷漠,天下都是皇帝的,所有的女人也都是皇帝的,就算是亲生儿子也不能和皇帝争夺,这就是皇权至上的社会下发生的事情。
《康熙王朝》里,清康熙十五年,葛尔丹起兵反叛朝廷,在蒙古草原上所向披靡。
有"草原月光"之称的喀尔喀公主宝日龙梅,家人被屠杀,部落土地被夺走,不远千里逃到北京,想借康熙之兵复仇。但当时康熙还没下决心和葛尔丹翻脸,一直把宝日龙梅放在在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府里。
日久生情看惯了大家闺秀的大阿哥,对宝日龙梅这样风一样的蒙古族女子十分神往。大阿哥想与宝日龙梅在一起,不仅仅因为喜欢,背后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宝日龙梅是蒙古的公主,在草原上有很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大阿哥一直以来都暗地里为自己招兵买马,笼络大臣,为的就是为夺嫡储备力量。
如果大阿哥能够和宝日龙梅结成秦晋之好,蒙古王公大臣就会站到自己一边,那就可以为自己的夺嫡增添不少筹码。
但是宝日龙梅想的却不同,她心中深深镌刻着“复仇”二字,这厢大阿哥刚刚表白完,她已经跑到康熙面前请求康熙纳她为妃子。康熙年纪大了,对宝日龙梅发起的第一轮攻势婉言谢绝了,劝她去寻找一个更好的归宿。
宝日龙梅作为喀尔喀草原的公主,她的部落被葛尔丹消灭,她知道只有依靠大清的保护,她的部落才可能重新振兴。所以她逃亡到北京来寻求大清的保护,是大阿哥救下了她,并对她一见钟情,但是宝日龙梅面对大哥的痴情,她只能选择躲避,因为大阿哥不是大清的皇帝,她现在需要的并不是什么爱情,而是要消灭葛尔丹,振兴自己的部落。
宝日龙梅是个很有目的性的姑娘,她知道她想要的大阿哥绝对给不了她,只有康熙才能为她报仇。所以对于大阿哥,宝日龙梅一方面感激,一方面也是看不上的,提不上什么爱不爱。看大阿哥表白的那一段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遇到困难一味躲避的人,绝对无法帮助宝日公主完成她的复仇大计。
所以宝日公主即便失败了一次,她还是要向康熙发起攻势,直到拿下康熙为止。
所以宝日龙梅想尽办法接近康熙,她知道只有成为皇帝的女人,并为他生下孩子,才能真正得到皇帝的保护。可是康熙心里知道,当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他不能接纳宝日龙梅。所以面对宝日龙梅的主动示好,他只能选择回避。但是漂亮的女人哪个男人不喜欢?当他亲征葛尔丹的时候,带上了宝日龙梅。
在征战中,康熙粮草被烧,这下就麻烦了。进攻没有底气,退军影响士气,众将士都束手无策,只能向附近的蒙古王公寻求支持。这时候,宝日龙梅蒙古公主身份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只有她能说服蒙古王公大臣,找到粮草和援军。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也只能拉拢宝日龙梅。在古代,皇帝宠幸谁,就代表着要拉拢背后的势力;反过来也一样,皇帝要拉拢那些势力,同样会宠幸代表那些势力的妃子。
而康熙与宝日龙梅有了这层关系后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否有后代,宝日龙梅就是他的妃子,草原稳定,避免了大清的后顾之忧,康熙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不能怨康熙,只能怨大阿哥爱错了人吧!
《康熙王朝》胤禔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当着他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胤禔心里疼吗?
看过《康熙大帝》的网友都知道,康熙是个战略眼光非常深远的史上大帝,他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更何况女人呢?他不缺女人,比宝日龙梅漂亮的多的是,想要谁不是很容易吗,戏中康熙被宝日龙梅强上也是有其用意的。下面我们分析一下:
01 宝日龙梅何许人也?宝日龙梅绰号"草原月光",是喀尔喀公主,在喀尔喀蒙古内斗时,宝日龙梅家人被杀。
准噶尔可汗噶尔丹趁喀尔喀蒙古内斗的时机,一举击溃喀尔喀蒙古四部之首的土谢图汗部,从而得到东界车臣汗部,南界绥远及察哈尔,西界三音诺颜部,西北界唐努乌梁海,北界据俄领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噶尔丹乘胜追击,继而进军内蒙古乌珠穆沁地区,威逼北京。
宝日龙梅千里逃到北京借兵复仇,当时康熙还没下决心和噶尔丹翻脸,于是一直把她甩在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府里晾着她,以至于大阿哥看上她美貌,却被她拒绝。
为了说服康熙出兵为他付过,宝日龙梅到处活动寻找机会,一日见到苏麻喇姑苏麻喇姑闲谈时总在宝公主面前总说康熙的好处,渐渐宝日龙梅动心了!
噶尔丹越来越无法无天,最后竟要进逼北京,康熙终于决定要对付他,于是就肯见宝公主了。
宝公主竟因为仰慕康熙而把自己的头钗放在康熙的侍寝盘子里,要得到康熙,康熙认为不合适就没同意。
02 宝日龙梅得偿所愿康熙三战噶尔丹,胜利后众人在草原喝酒庆贺胜利,借着跳舞的机会,宝日龙梅拉着康熙向外走去,宝日龙梅问:“皇上累了吧?”康熙说了句:“记着,朕没有醉”,于是康熙向前跑去。
最后,康熙要封宝日龙梅为妃子,宝日龙梅说:“我是皇帝封的喀尔喀汗王,我要回到喀尔喀去,他们已经等了我八年了,我身上已经有了皇帝的精血,希望给皇帝生一个皇子。”康熙无奈的说:“走吧,走吧!”宝日龙梅回草原去了。
镜头给到爱新觉罗·胤禔,无奈的流泪,把缺口的黄绸子拉上了,最后宝日龙梅离开的时候,并没有看胤禔,而是依然离去。
03 政治目的非常明确从整个过程来看,胤禔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不成熟的小伙子,康熙和宝日龙梅各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与这样的两个人相比,胤禔在政治成熟度陕上市幼稚的,这也是胤禔虽然后来机会不少,一直不被康熙重用的主要原因。
① 康熙就是为了稳定喀尔喀草原。他与宝日龙梅有了这层关系后,不管是否有后代,宝日龙梅就是他的妃子,草原稳定,避免了大清的后顾之忧。如果有了皇子,问题就更好解决了。
②宝日龙梅就是为了保持与康熙的这种关系。背靠康熙这颗大树,只要她有了儿子,康熙就会永远保护喀尔喀。他看出了大清的主宰是康熙,胤禔只不过是其儿子中的一个而已,其吧成熟的表现也令其不满意,所以一开始她就拒绝了胤禔的好意,而是专心靠近康熙,虽然年轻,但内心深沉而悠远。
③胤禔是《康熙大帝》中比较悲剧的人物。与八阿哥、四阿哥相比他谋算差的太远,尽管有名相纳兰明珠扶持,本身也是武将出身,19岁在征战噶尔丹的时候立下大功,但因被服的经历,康熙对他失去了关注,关键还是本身不成熟的原因。
由此,康熙被宝日龙梅强上,是两人共同的愿望,各有所取,胤禔的悲哀只是自作多情而已,他根本没有看出这其中的诀窍,痴心汉子,这叫糊涂的爱。
《康熙王朝》胤禔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当着他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胤禔心里疼吗?
宝日龙梅身份高贵,是蒙古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的女儿,原本生活无忧无虑很安稳,可是这份安稳却被葛尔丹的入侵给打破了,宝日龙梅的故土被占,父亲也被噶尔丹杀害了,她一个人跑到京城向康熙求助,希望康熙帮着她收复故土,报杀父之仇。
只是阴差阳错地,她先遇见了康熙的儿子大阿哥胤禔,胤禔救了她一命,还非常喜欢她,宝日龙梅对大阿哥胤禔应该也是有好感的,可是这个大阿哥胤禔既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
胤禔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是大清的掌权人,宝日龙梅的身份和处境是不允许自己和这么一个阿哥在一起的,她必须得放弃儿女私情,所以她一直主动追求康熙,因为只有康熙可以帮助她。
康熙这个人了?和噶尔丹也是仇人,时机成熟了也就御驾亲征了,还带着宝日龙梅和大阿哥胤禔一起去的,就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在宝日龙梅的主动追求下,他顺从了,还是当着胤禔的面和宝日龙梅走在一起了,听起来有点荒唐,但是影视中的确是这样的。
康熙为何要这么做,因为他是大清的天子,对宝日龙梅也是不排斥的,自己喜欢的女人岂容他人觊觎,况且宝日龙梅的身份特殊,和她在一起就有喀尔喀部落的支持,康熙不会允许胤禔和蒙古公主在一起后势力独大,康熙这样做也是为了让胤禔彻底死心,不再有非分之想,胤禔心痛但是还是选择拉帷帘给两人遮羞。宝日龙梅父亲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被杀,她逃到京城求助康熙,却被大阿哥胤禔看上了,各种示好,都被宝日龙梅拒绝了。清朝前期,蒙古主要是由漠北、漠南、漠西三大部落组成,噶尔丹率领的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这支人马实力很强,连康熙都得无数次容忍噶尔丹,还不得不让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蓝齐儿格格嫁给噶尔丹,可是噶尔丹还是野心勃勃,想着统一蒙古,更是无数次侵犯大清。
宝日龙梅是喀尔喀部落土谢图汗的女儿,是蒙古公主,只是父亲被野心勃勃的噶尔丹杀了,故土也没了,她不得不带着密信投奔大清,向康熙求助,她想的是借助康熙去报仇。
但是宝日龙梅却先遇见了大阿哥胤禔,胤禔救下了被人追杀的宝日龙梅,把她带到府上,朝夕相处中喜欢上了这个貌美如花的蒙古格格,向她求爱却被拒绝了。
宝日龙梅不傻,她要的不是女儿情长,而是报仇,这个大阿哥也不是太子,她要的是有着绝对话语权的大清掌权者,那只能是康熙的,她就是奔着康熙去的。
到了宫中后,她各种向康熙示好,甚至拉拢李德全,让他帮忙翻牌子,但是康熙这个时候是没有更多精力去和噶尔丹为敌,所以选择冷处理这事,也没咋搭理她,但是宝日龙梅一直没有放弃。
康熙带着宝日龙梅和大阿哥胤禔亲征,在宝日龙梅的主动追求下,康熙顺从了她。但是康熙怎么可能不打噶尔丹了,时机成熟后,腾出手的他御驾亲征了,还带上了宝日龙梅和
大阿哥胤禔,带宝日龙梅的意图很简单,她是蒙古公主了,在当地还是有强大的号召力。
例如有一次康熙的粮草被烧了,康熙都不知道怎么办,是宝日龙梅说服了蒙古王公大臣,帮着找到了足够的粮草和援军,康熙非常感激,也更清楚了宝日龙梅的价值。
康熙在宝日龙梅的再一次主动追求下,顺从了她,还是当着大阿哥胤禔的面和她在一起的,我相信康熙对宝日龙梅虽说没有很深的感情,但是绝对还是不排斥还是有好感的。
大阿哥胤禔这个时候就很悲情了,父皇和自己喜欢的女子在一起了,心里非常痛苦,但是还是选择去拉帷帘给父亲和宝日龙梅两个人遮羞,他哪里敢和皇帝争抢一个女人了?
康熙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朕富有天下,天下所有的女人都是朕的。”
康熙和宝日龙梅其实是各取所需,可怜的还是大阿哥胤禔。康熙和宝日龙梅最终走在一起了,但是两个人其实并没有很深的感情,有的只是各取所需罢了,宝日龙梅要的是康熙帮着自己给父亲报仇,夺回故土,有一个康熙的孩子继承汗位。
康熙认准了宝日龙梅的蒙古公主的价值,和她在一起就有喀尔喀部落的支持,可以帮着自己打败噶尔丹,他和宝日龙梅的敌人是一致的,所以两个人是一拍即合了。
康熙也是顾虑宝日龙梅的实力,才更不会允许大阿哥胤禔和她在一起,不想增强胤禔的实力。
在《康熙王朝》中,大阿哥胤禔还是很悲剧的,虽然是大阿哥,但是却不是太子,外国使臣送给他的礼物都还会被要回去转送给太子,好不容易看上宝日龙梅了,又被父亲抢走了。
《康熙王朝》胤禔钟情宝日龙梅,康熙为何当着他的面与宝日龙梅云雨?胤禔心里疼吗?
《康熙王朝》中,有关大阿哥胤禔对宝日龙梅的爱慕之情,康熙是十分清楚的。至于他为何不成全大阿哥,里头就有康熙作为大清王朝的最高决策者,从帝国政治全局角度出发做出的考虑了。
而这层考虑,根据清廷政治、军事重心的阶段性变化,侧重点又各有不同。
前半个阶段,是康熙专注于收复台湾,对葛尔丹采取隐忍姿态,在宝日龙梅问题上有意用冷处理方式搁置。当时,清廷的南方有台湾郑氏割据台澎金厦,借助由荷兰先进战船组成的强大水师,不仅能够稳稳得将清廷势力拒于台湾海峡一侧,而且还能时不时得袭扰沿海各地。
拿延平王郑经的话来说:
“这大陆是大如牛,台湾是小如钉,这牛和钉相撞嘛,看看谁撞得过谁。”甚至于当施琅的军队攻入福建沿海,大阿哥主动请缨去迎战时,康熙给他的嘱咐中,就有“只许岸上击敌,不许下海追寇”的命令。
可见,在制海权丢失的前提下,清廷对台方略只能是被动防守。脑袋清醒的康熙,虽然嘴上顾忌着大清的颜面不好明说,但内心深处对双方的水师力量对比,显然又是缺乏足够底气的。
这个时候,根据当前清廷的国力,漠北的葛尔丹、南方的郑经,康熙只能先解决一个。
而江南一带,自唐宋以来,就已经是支撑整个帝国运转的经济中心。“用江南之财富,养西北之戎马”,历来都是最高统治者的基本国策。
因而,看到这一层利害关系的康熙,选择了与葛尔丹妥协,转而集中全部国力对付割据海外的郑经。
为此,康熙不惜牺牲爱女蓝其儿,将她远嫁和亲准格尔,为的就是替清廷争取几年缓冲的宝贵时间,避免面临南北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如此一来,就能很好解释当宝日龙梅刚刚逃到北京,大阿哥为了她出手打死葛尔丹的大将时,康熙大发雷霆的原因,他是不想过早与葛尔丹激化矛盾。
也正因如此,当葛尔丹派出使者格隆,企图通过外交手段逼康熙交出宝日龙梅时,康熙干脆利落得来了个打死不承认,说根本没看见过宝日龙梅这个人。
在这样的前提下,康熙自然不会将宝日龙梅的行踪公开化。
若是康熙感情用事,成全大阿哥的相思之情,把宝日龙梅嫁给胤禔,不就等于向漠北的葛尔丹叫板,清廷已经明确站定立场,要与准格尔撕破脸刀兵相见了吗?
因此,胸有成竹的康熙,一方面对大阿哥与宝日龙梅的事情不哼不哈。另一方面对宝日龙梅提出的侍寝要求,也以不合规矩为由拒绝。
后半个阶段,大阿哥胤禔与太子胤礽夺嫡之争浮出水面,康熙对此洞若观火,不愿让大阿哥势力壮大。大阿哥与太子兄弟之间的不合,早在康熙第一次亲征葛尔丹之前,就已经有所显现。
太子的背后是索额图,大阿哥的身后是明珠,双方借着拉拢康熙极为信任和重用的李光地,千方百计得想把自己的人安插进朝廷机要部门。
被搞得左右为难的李光地,精神崩溃之下把太子、索额图、大阿哥、明珠的小算盘,全在康熙跟前给捅了出来。
这样的情形是令康熙十分尴尬和为难的。
尽管李光地说的都是真话,但此时北方准格尔正虎视眈眈,朝廷内部正在调整方略,要对葛尔丹用兵,十分需要明珠和索尔图的通力合作,为前方战事的粮饷军械提供源源不断的保障。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怎么能容许李光地“瞎说什么大实话”,把朝廷里激烈党争的这层窗户纸捅破呢?
于是下不来台的康熙,只能通过处置李光地,暂时稳住了太子、索额图、大阿哥、明珠四人,但是朝廷两派党争的局面,已然搁到了康熙的桌面上。
如此一来,大阿哥与宝日龙梅之间的关系处理,就不得不让康熙更加慎重起来了。
尽管此时已经与准格尔撕破脸,不需要顾忌葛尔丹对宝日龙梅的态度,但若康熙将宝日龙梅赐婚给大阿哥,无疑又是给朝廷上下释放出一个错误信号:
“皇上在夺嫡之争问题上站在了大阿哥一边!”高瞻远瞩的康熙,必然要考虑葛尔丹被消灭之后的草原格局,宝日龙梅的领地和子民,自然是要恢复的。毕竟,一个地缘政治和整体势力分散的蒙古草原,才符合满清朝廷的利益嘛!
冒然促成大阿哥与宝日龙梅的联姻,不仅不能增加满蒙联姻的亲密度,反而会使清廷内部的夺嫡之争,增添蒙古草原势力的干涉参与,更加趋于复杂化。
实际上,康熙不仅不“支持”大阿哥,而且更是狠狠得剪除大阿哥的羽翼,解决党争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拿大阿哥的舅舅明珠开刀。此举预示着,即便大阿哥在战场上再怎么英勇血战,终究也是要面临被夺权的结局。
剧情还给了大阿哥更加残忍的一幕。
葛尔丹被消灭后,志得意满的康熙与宝日龙梅骑马散心,一来二去两人竟然毫无顾忌得“滚起了草地”。
而随侍在侧的大阿哥呢?则跟着太监们,用双手拉扯起一道黄布墙,为尊崇的父皇和心爱的宝日龙梅,当起了“遮羞布”。他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与宝日龙梅再无可能的大阿哥,也许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无至高无上的权力支撑,就连心爱的女人也是得不到的。”
从此倍加信奉权力至上的大阿哥,更加坚定了与太子夺嫡的决心。同时,也为他最终被终生圈禁的悲惨结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