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杀了曹操他爹,最后张凯的下场如何?

一个小人物,改变了三国的历史。

张闿最开始是黄巾军的将领,黄巾军失败后张闿无处可去,便勉强投降了徐州牧陶谦,在其手下担任都尉之职。

有一天,曹操的父亲曹嵩带着家小和许多车财宝路过徐州,陶谦为了与曹操交好,便派遣张闿率领五百名士兵护送曹嵩。可是这个张闿贼心不死,看见曹嵩的财宝起了贪心,便杀了曹嵩全家,劫走了财宝。张闿不敢再见陶谦,便带着财宝往淮南袁术的地盘而去。配图

张闿来到袁术的地盘以后,得到了袁术的重用,派遣张闿去刺杀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张闿完成袁术的任务后,便下落不明。

其实在历史上张闿只是一个小人物,但他的所作所为却影响很大。张闿杀了曹嵩后,使曹操攻打徐州师出有名。曹操利用刘备,吕布和袁术之间的矛盾夺取了徐州。曹操得到徐州,刘备也逐渐做大,天下格局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张闿杀害陈王刘宠后,东汉王朝再无安宁之地,袁术也因此变得更加猖狂,为日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张闿影视人物图

张闿的去向没有被记载,但至少可以确认的是,张闿并没有被曹操追杀,最后的结局可能是被袁术杀人灭口或者自己亡命天涯去了。其实张闿的下场并不重要。重要的的是,一个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且被历史记录下来,对于张闿来说值了。

历史,往往被小人物在不经意料间改变。我是正经说历史,欢迎大家关注,更多精彩内容在路上哦!

张凯杀了曹操他爹,最后张凯的下场如何?

在曹操父亲曹嵩被谁杀害的问题上,历史上基本有三种说法:

1、 曹操已经与徐州牧陶谦正式开战,其父亲在徐州琅邪不安全,迁移到兖州,路上被陶谦派兵截杀在《三国志武帝纪》、《后汉书应劭传》和《世语》上有记载。

2、 曹嵩向兖州迁移,陶谦阴平守将和士卒贪利而截杀之;此为《后汉书陶谦传》中记载。

3、 曹嵩向兖州迁移,陶谦专门派张闿带兵护送,张闿在半路贪利而截杀之;此为《吴书》中记载,《三国演义》也是如此描述

综上来看,曹嵩的死一定是和当时的徐州牧陶谦有直接关系,但具体细节上所有的史书都没有更详细的记载,所以曹操也就把杀父之仇记在了陶谦身上。

《后汉书 陶谦传》称曹操攻徐州“凡杀男女数十万”,《资治通鉴》则记载仅彭城一次就坑杀男女数十万,可以见到曹操的报复心理也是很血腥的。

至于具体到某个人杀害曹操之父的,历史没有细说,也不影响历史走向大局,所以史料只是记载了曹操和陶谦的战争。

但就针对本问题来说,张闿的下场也有两个版本

1.《后汉书》记载,张闿是陶谦帐下都尉,太祖父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守应劭送家诣兖州,辎重百余两。陶谦遣闿将骑二百卫送,闿于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

2《三国演义》张闿是陶谦帐下都尉。初为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谦欲结纳曹操,知操父嵩经过,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大雨骤至,投宿寺院。众军衣装,都被雨打湿,同声嗟怨。闿唤手下头目于静处商议,把曹嵩一家杀了,取了财物,放火烧寺,与五百人逃奔淮南去了

但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张闿在那种乱世应该不会善终,毕竟贪财者必死于财,作为尊重历史,没有记载的我不能随意杜撰,只能呈现史料记载。曹嵩被害的最后受益人是曹操,有了好的道义借口,并最终取得了徐州,按照曹操“宁可负天下人”的个性来说,曹嵩之死不可察、不重要,但栽赃陶谦以便有理由打徐州都是有可能的,毕竟曹操是那种“欲成大事,至亲可杀”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