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一枪刺死高览,为何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

按道理来讲,高览的武艺绝不在张郃之下,甚至很可能是高于张郃的。

大家看《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回中,有这么一段战斗场面的描述。

回目: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说是曹操和袁绍争夺天下,在官渡摆开战场。双方话不投机,各自派将出阵厮杀。

曹操先派出了张辽,而袁绍军中张郃“跃马来迎”。二将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然后曹魏阵中许褚挥舞着合扇板门刀,纵马出阵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

随后,曹操派出了夏侯惇和曹洪,两人各引三千兵马齐冲彼阵,双方开始一场混战。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张郃对付的是张辽,而高览对付的是许禇。如果许禇能占据上风,曹操完全可以等待胜利果实,没有必要马上派出夏侯惇和曹洪去冲阵。

这也就是说,高览至少在一定回合内顶住了许禇,双方在短时间内是难分胜负的。

另外,大家要注意一个细节,高览在大战许禇的时候,手中的兵器是枪。

咱们再来看穰山之战,就在这场战役中,高览被赵云一枪挑翻,而张郃被赵云三十合击退。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一回中。

回目: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后,挟得胜之势向刘备发起进攻。双方在穰山摆开战场,进行厮杀。此时高览和张郃已经归附曹操,所以他们也在曹军阵营中。

曹操派出偏师去袭击刘备的后方,刘备就派出关羽和张飞去支援,正面战场上的兵力就捉襟见肘了。刘备准备趁夜退出战场,被曹操料知,设下埋伏。

赵云掩护刘备突围,先与许禇力战,于禁和李典又包抄过来,经过一夜激战,赵云突围而走,刘备也被打散了。

刘备在途中遇到了糜竺和刘辟,大家一齐突围,却被高览和张郃前后堵截。

刘备正欲自尽,被刘辟拦住,刘辟策马来战高览,“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

大家要注意这个细节:在这次战斗中,高览的兵器是刀。

正在危急时刻,赵云来了。“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高览在赵云马前一个回合都没有撑住。

而赵云挑杀高览后,又“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再到前军来独战张郃。张郃与赵云战有“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按道理来说,高览的武艺绝不可能低于张郃。而张郃还撑了三十余合,高览却为什么连一招都扛住呢?

咱们来分析一下高览被赵云一合挑杀的原因:

1.赵云冲阵时,高览正处于队伍的最前列,他面对着刘备,如果立即转身,担心遭到刘备的暗箭偷袭;

2.高览一瞬间的犹豫丧失了掉过马头的最佳时机,再想转身就难了,因为赵云从后方冲阵而来,士兵们为了避其锋芒,只好纷纷向前跑,大家往前一拥,高览就像开着车在汹涌向前的车流中掉头一样,太难了。

3.赵云顺着人流杀过来,高览现在手中的兵器是一把刀,并不是他擅长使用的枪,如果对付刘辟和刘备这些战五渣没有什么问题,但要对付赵云这样的狠角色,就太托大了。

4.赵云本来就比较擅长混战乱斗。如果在阵前正常厮杀,高览就算不敌,也能逃跑,但在混战中,赵云的杀伤力要远远超过正常的厮杀。

手中拿着不趁手的兵器,还是背向敌人扭身招架,这当然不行,高览就被赵云一枪攮中了腰子。

此时的赵云已是经过了一夜的苦战,连续突破了许禇、李典和乐进的围攻。挑杀高览后,杀散后队,再战张郃,仍然在三十合内打跑了张郃。

要说这份苦战的耐力,在三国时代,没有任何人能与赵云相提并论。

我们都知道,在渭水之战中,马超曾经八九合打败于禁,又二十合击退张郃。但其含金量比起赵云这次穰山突围战三十合击败张郃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赵子龙一枪刺死高览,为何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

按道理来讲,高览的武艺绝不在张郃之下,甚至很可能是高于张郃的。

大家看《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回中,有这么一段战斗场面的描述。

回目: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说是曹操和袁绍争夺天下,在官渡摆开战场。双方话不投机,各自派将出阵厮杀。

曹操先派出了张辽,而袁绍军中张郃“跃马来迎”。二将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然后曹魏阵中许褚挥舞着合扇板门刀,纵马出阵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

随后,曹操派出了夏侯惇和曹洪,两人各引三千兵马齐冲彼阵,双方开始一场混战。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张郃对付的是张辽,而高览对付的是许禇。如果许禇能占据上风,曹操完全可以等待胜利果实,没有必要马上派出夏侯惇和曹洪去冲阵。这也就是说,高览至少在一定回合内顶住了许禇,双方在短时间内是难分胜负的。

另外,大家要注意一个细节,高览在大战许禇的时候,手中的兵器是枪。

咱们再来看穰山之战,就在这场战役中,高览被赵云一枪挑翻,而张郃被赵云三十合击退。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一回中。

回目: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后,挟得胜之势向刘备发起进攻。双方在穰山摆开战场,进行厮杀。此时高览和张郃已经归附曹操,所以他们也在曹军阵营中。

曹操派出偏师去袭击刘备的后方,刘备就派出关羽和张飞去支援,正面战场上的兵力就捉襟见肘了。刘备准备趁夜退出战场,被曹操料知,设下埋伏。赵云掩护刘备突围,先与许禇力战,于禁和李典又包抄过来,经过一夜激战,赵云突围而走,刘备也被打散了。

刘备在途中遇到了糜竺和刘辟,大家一齐突围,却被高览和张郃前后堵截。

刘备正欲自尽,被刘辟拦住,刘辟策马来战高览,“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

大家要注意这个细节:在这次战斗中,高览的兵器是刀。正在危急时刻,赵云来了。“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高览在赵云马前一个回合都没有撑住。

而赵云挑杀高览后,又“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再到前军来独战张郃。张郃与赵云战有“三十余合,拨马败走”。按道理来说,高览的武艺绝不可能低于张郃。而张郃还撑了三十余合,高览却为什么连一招都扛住呢?

咱们来分析一下高览被赵云一合挑杀的原因:

1.赵云冲阵时,高览正处于队伍的最前列,他面对着刘备,如果立即转身,担心遭到刘备的暗箭偷袭;

2.高览一瞬间的犹豫丧失了掉过马头的最佳时机,再想转身就难了,因为赵云从后方冲阵而来,士兵们为了避其锋芒,只好纷纷向前跑,大家往前一拥,高览就像开着车在汹涌向前的车流中掉头一样,太难了。

3.赵云顺着人流杀过来,高览现在手中的兵器是一把刀,并不是他擅长使用的枪,如果对付刘辟和刘备这些战五渣没有什么问题,但要对付赵云这样的狠角色,就太托大了。

4.赵云本来就比较擅长混战乱斗。如果在阵前正常厮杀,高览就算不敌,也能逃跑,但在混战中,赵云的杀伤力要远远超过正常的厮杀。

手中拿着不趁手的兵器,还是背向敌人扭身招架,这当然不行,高览就被赵云一枪攮中了腰子。

此时的赵云已是经过了一夜的苦战,连续突破了许禇、李典和乐进的围攻。挑杀高览后,杀散后队,再战张郃,仍然在三十合内打跑了张郃。要说这份苦战的耐力,在三国时代,没有任何人能与赵云相提并论。

我们都知道,在渭水之战中,马超曾经八九合打败于禁,又二十合击退张郃。但其含金量比起赵云这次穰山突围战三十合击败张郃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赵子龙一枪刺死高览,为何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

赵子龙这个人,我们知道,他又名赵云,是三国演义里的名人,位列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武艺高强,一身都是胆呢。

高览这个名子,在三国演义里面,出现少,占篇幅不多,高览原是袁绍属下的部将,他与三国名将张郃,原来在一起共事,二人名气相当。

高览曾经与曹操属下,的虎将许褚干过仗,二人有一拚,这说明高览的武功,非同凡响呢。

赵云与张郃交马,大战三十回合,张郃落败,张郃武艺还算可以,只是赵云太强,张郃非是敌手。

高览与张郃齐名,他与赵云交手,只一合便落马,为何武功如此不济呢?

我怀疑,此高览,非是彼高览,古今同名同姓者甚多,这一个也许不是那一个。古代将军上阵,这是玩性命,手中必用趁手的兵器。与许褚大战的高览,手中兵器是枪,与赵云动手的高览,手中兵器是刀,这就奇怪了。

还有一种理解是,罗贯中写书,关于书中的人物,有的着墨多,有的着墨少,高览这个人物,只是个陪衬,当初官渡之战,情节需要,把高览用了一下,而后曹刘争斗,高览非重要人物,让赵云一招把他杀了,一笔带过。

也许,前后高览是同一个人,高览前后使用兵器不同,也不算大毛病。但是,前面把高览写成英雄,后面把高览写成狗熊,而且,狗熊还不是一般的熊,罗老夫子,不严谨有点小失误吧?

三国作者罗贯中,

偏爱勇士赵子龙,

一枪扎死曹家将,

高览埋没不公平!

赵子龙一枪刺死高览,为何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

事实上,高览和张郃的战斗力是差不多的,甚至于说高览的战斗力还要比张郃强,之所以会出现赵云一枪刺死高览,却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高览和张郃

在评书中,颜良、文丑、高览、张郃被称为河北四庭柱,是袁绍手下的超级猛将!而在三国演义中,这四人的战斗力也非常强,袁绍前期使用的武将,主要是颜良文丑二人,后来这二人都被关羽斩杀了,于是袁绍阵营武将挑大梁者变成了张郃与高览!官渡之战中,这两人表现出了超高的水平!

当时曹操和袁绍对阵,曹操这边派出了张辽,袁绍那边派出了张郃,这两人打了五十回合未分胜负,于是曹操不爽了,又派许褚上去助阵。许褚上场,顿时变成了以二打一,于是袁绍手下的高览也上场助阵,结果双方继续打了个不分胜负。

原文: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厮杀。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

从张辽张郃、高览许褚的交手情况来看,双方基本都是打了个平手,而且从后面曹操的反应来看,他命令夏侯惇、曹洪二人带兵一起上,这就说明战场的四将打得是不分上下,一时半会分不出胜负,所以曹操才会让其他人上去助阵!从这一点来说,高览和许褚打平,张辽和张郃打平,那么高览就还要略微强于张郃!因为许褚的战斗力是肯定强于张辽的。

既然高览的战斗力是要略微强于张郃的,那么又为何会出现赵云一枪干掉高览,却用了三十回合才击败张郃?而且仅仅是击败,并未做到击杀!

事实上,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高览是被偷袭而死的

穰山之战,曹操以许褚等人正面牵制刘备,自己派人去偷袭了刘备的后方,逼得刘备无奈撤退。而在撤退途中,刘备又中了曹操的埋伏,军队几乎被打光,幸亏赵云拼死护卫,刘备才成功逃离。赵云为刘备挡住了追兵,刘备独自逃走,半路遇到了手下刘辟等人,但也遭到了张郃的埋伏。刘备知道张郃乃是猛将,所以没打算和张郃硬拼,转身往后方走,结果又被高览给拦住了!

注意了,此时的高览作为伏兵,他其实是夹在刘备和赵云中间的。当赵云摆脱了曹军的纠缠,前来寻找刘备时,自然就出现在了高览的后方!当时的高览正准备和刘备作战,突然从后方杀出一个顶级猛将,一时间没办法反应过来,所以才会被一枪刺死!

原文: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

高览正面刘备,没想到后面有人杀出,所以着了道,被赵云偷袭而死。所以说,其实高览死得是比较冤枉的!若是正面和赵云交手,他绝不至于死得这么窝囊!

二、赵云战斗力未在巅峰

赵云之所以一回合刺死高览,是因为他偷袭了高览,若是把张郃与高览调换个位置,死的便是张郃!事实上,换成当时那种情况,不管是谁,估计都挡不住赵云的袭击!接下来我们再解释一下,为啥赵云用了三十回合才击败张郃?

穰山之战中,当刘备发现了曹操的意图,准备率军后撤时,遭到了许褚等人的伏击,损失惨重,只有赵云护着刘备逃离。然而就在他俩即将逃脱之际,赵云被许褚缠住了,而且没过多久于禁和李典又前来助阵了,赵云让刘备先走,自己留下来和许褚、于禁、李典三人纠缠,这势必是一场苦战!

原文:赵云挺枪跃马,杀开条路,玄德掣双股剑后随。正战间。许褚追至,与赵云力战。背后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见形势危,落荒而走。

许褚的战斗力不用质疑吧,他和赵云一样,也是顶级高手,而且在此之前两人还曾交过手,

单挑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两人的战斗力差距不大!文中写明,许褚追到赵云后,和赵云力战,说明许褚是打出了真功夫的,面对许褚的如此攻击,赵云必定也需要拿出十分的力气,去对抗许褚,而许褚又是个典型的力量型猛将,所以说此战中赵云的体力损耗,必定不低!再加上有于禁和李典助阵,赵云在此战必定损耗了大量的体力,虽然他最终成功地摆脱了此三人的纠缠,但他的体力也早已经不再巅峰时期了!

摆脱许褚三人后的赵云,前去找寻刘备,在没有发现刘备的踪迹前,赵云肯定是不敢休息的,所以说他很可能是不间断的赶了一晚上的路,也就是说,这段时间赵云的体力不仅没有回到巅峰,而且在一路消耗!到了对战高览时,赵云发动雷霆一击,此等速度、力量的集中爆发,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心力,所以说,在击杀高览后,赵云的战斗力已经下降的非常厉害了,所以才会出现他用了三十回合才击败张郃的情况,而且还并未能斩杀张郃!

原文: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郃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既然赵云是因为战斗力未在巅峰,所以才用了三十回合击败张郃,那么若是赵云体力各项参数都在巅峰时期,他能用多少回合击败张郃呢?我们可以和他俩的下一次交手及马超的评价中看出!

穰山一战后,赵云和张郃在长坂坡之战中有过交手,不过当时赵云怀抱阿斗,也未能全力和张郃作战。他俩真正地放开手打,是在赤壁之战后!曹操从赤壁战场败退后,率军撤退,结果路上遭到了赵云的伏击,当时曹操身边只有徐晃和张郃二人,于是这两人联手拦截赵云,成功的为曹操拖延了时间。有意思的是,张郃自此一战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一线战场了,直到曹操大宴铜雀台时,张郃才再次出现,那么这中间张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曹操从赤壁之战中败退后,除了遭到赵云的伏击,还遭到了张飞、关羽的伏击,而且后面的伏击一个比一个惊险,但是阻挡张飞时,是许褚、徐晃、张辽三人,面度关羽也是这几人,张郃仿佛凭空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一个问题,本文一直想不通,直到汉水之战时,赵云和张郃再一次在战场相遇,从张郃的行为举止中,本文得出了这么一个猜测——当年阻击赵云时,张郃很可能受伤了!

汉水之战,黄忠带人去偷袭曹操的粮草,结果遭到了徐晃和张郃的伏击,被困山下,无法撤退。见黄忠迟迟不归,赵云亲自前去寻找,结果发现黄忠被困住了,于是赵云直接冲了过去,当时的曹军,一看到赵云的旗帜,就想到了他长坂坡的勇猛,根本不敢抵抗,而徐晃张郃二人,面对冲阵而来的赵云,也不敢有丝毫阻挡,眼睁睁的看着赵云把黄忠就走了,气得曹操亲自带兵前去追击赵云。

原文: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被赵云的超强武力所震撼,但是震撼之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啥徐晃张郃二人在一起,却只是心惊胆战,不敢去迎战赵云呢?

结合徐晃张郃两人第一次和赵云交手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么一个推断:当年徐晃张郃阻击赵云,张郃被赵云打伤了,所以此时他们二人联手也不敢去迎战赵云了!这也正好解释了,为啥自从阻击赵云后,无论后续曹操面对多么危险的情况,张郃都再也没有出现过,因为他受伤了,没法再战了!

从上面这个推断来看,张郃徐晃联手都不是赵云的对手,足见张郃与赵云两人的差距有多大!除此之外,我们从马超的评价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当年马超投靠刘备后,一起去到绵竹,刘备想要设宴,结果刘璋的军队打过来了,赵云主动请战,于是刘备准备一边宴请马超,一边观战,结果宴席还没摆好,赵云就斩将而还!如此快的斩将速度,令马超大惊,并对赵云倍加敬重!

原文: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

马超如此看重赵云,惊讶于赵云的武力,对赵云倍加敬重,这至少说明赵云是并不逊色于马超的吧?而当年马超对阵张郃,可是二十回合就击败了张郃的,如此看来,赵云要想击败张郃,其实最多也就二十回合,发挥得好的话,说不定十多回合就可以做到了!两人实力差距巨大!

结语

综合来看,赵云之所以一枪刺死高览,却用了三十回合才击败张郃,其实原因很简单!一、赵云是用偷袭杀死高览的,若不是偷袭,赵云应该做不到一回合击杀高览;二、赵云对战张郃时体力未在巅峰,若当时的赵云正在体力巅峰,那么他完全可以做到二十回合甚至十几回合便击败张郃!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赵子龙一枪刺死高览,为何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

这两战都有点特殊因素,如果是正常状态下公平交手,赵云一枪杀不了高览,不过击败张郃也不用三十几个回合。

刘备在穰山和曹操对峙时,被曹操抄袭后路,断了粮道和夺取汝南,不得不仓促撤军。半路上刘备遇到曹军追杀,幸亏赵云奋力苦战,挡住了许褚、李典、于禁,让刘备得以乘机脱身。

不过刘备随即又被高览和张郃前后堵截,刘辟上前迎敌,只三合就被高览一刀砍死。刘备无计可施之时,赵云赶来一枪挑了高览,又三十几合击败张郃,最终在关羽、张飞的配合下杀出重围。

应该说高览被赵云一枪就杀死真的有点冤枉。在官渡之战时,高览曾经出战许褚,虽然演义中没有明确说两人战了多久,但是从曹操主动命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冲击袁绍大军看,许褚对上高览以后至少是短时间内没有明显优势,无法快速解决战斗。

许褚也是一员猛将,即使只是短时间内能和他打个不分胜负,高览的武艺也不会太差,正常情况下面对赵云至少也能打上十几个回合,不至于一枪就被杀死。高览被赵云秒杀,主要还是因为赵云从后军杀时,他太大意,认为一时对方冲不过来,没做好准备,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而张郃虽然这一次和赵云打了三十几合才败,但是考虑到赵云此前掩护刘备突围,和许褚、李典、于禁三人大战一番,又冲阵杀死高览,体力已经损耗不少。如果两人公平情况下交手,赵云击败张郃用的时间应该更短。

结合张郃和马超、张飞的作战记录看,公平对决他面对赵云应该也是二十合左右就已经不是对手,如果勉力支撑的话,可以打上三五十个回合。

赵子龙一枪刺死高览,为何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

赵云刺死高览,应该是因为赵云为救处于重重危险下的的刘备随之而来的武力爆发!

赵云大战穰山,先后击败许褚张辽李典于禁张郃,体力虽然有很大程度的消耗,但赵云的最大潜能也被激发了出来,力量和速度,包括大脑反应,所有这些不但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甚至连人,马,枪也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一处于暴走模式的赵云一枪挑了高览,也就不奇怪了。那正常状态下赵云要击败高览,需要多少回合呢?

这个看赵云怎么打败张郃就行了。首先张郃高览齐名,武力应该差不多;第二,高览五十合平诛褚,徐晃五十合也平许褚,曹操手下徐晃二张两夏侯是一个水平的货色。所以也证明高览武力平张郃。击败张郃之前,赵云连番恶战许褚,李典,于禁,又几次杀散重兵,体力消耗巨大,换一般人就算不受伤也趴下了。但此时的赵云也能三十合打败张郃。比之马超二十合击败张郃更具含金量,正常状态下赵云打败张合不超过十五合。

汉水之争,徐晃张郃双人竟不敢接战赵云!赵云实力微胜马超也不用多解释。所以正常交战,赵云击败高览也需十五合左右。

我是东岳巍巍汶水幽幽,欢迎评论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