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奶奶宅心仁厚,连家里内贼都舍不得惩罚,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
在电视剧《大宅门》中,白二奶奶果敢决断、大度仁义、治家有方,而且心量和气度都超过一般人,对偷了家里几包面粉的家厨冯六儿,并没有追究,还另给了冯六儿一个红包,算是非常仁厚。可是很多人纳闷的是,二奶奶如此宅心仁厚,为何偏偏容不下儿媳杨九红呢?
杨九红其实算得上是一位奇女子,虽然身陷青楼,但是不甘命运,向往自由和爱情,但是她尽管嫁给了白景琦当姨太太,一生却没有得到大宅门的接纳,是因为白二奶奶一直不肯接受她。
其实二奶奶从骨子里不认可杨九红,当时的大户人家即使娶妾室也得要求清白人家的女子,娘家可以贫苦,可以落魄,唯独不可能当过窑姐,这个是当时大户人家的原则,也是二奶奶的底线。
而且相比黄春的性格温和而言,二奶奶看不惯杨九红那种有攻击性的样子,因为杨九红出身寒微,被哥嫂卖到了青楼,在当时美女如云的青楼,杨九红能够成为济南府的花魁,并且成为各大权贵追捧的对象,这说明杨九红很有手段和心计。
杨九红千里迢迢进京城,其实是为了得到更多,不满足当一个外室,二奶奶很早就看清了杨九红的为人。二奶奶看不惯杨九红处心积虑上位的嘴脸,加上她本身出身青楼是窑姐的身份,让二奶奶非常抵触。
正因为如此,一直到最后白二奶奶去世,杨九红都没有得到接纳,不许杨九红为她披麻戴孝,不承认她是大宅门的人。
白二奶奶的绝情令杨九红彻底心灰意冷,导致此后杨九红的性情大变,变得刻薄以及不可理喻。
二奶奶宅心仁厚,连家里内贼都舍不得惩罚,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
二奶奶之所以容不下杨九红,是为了大宅门子孙的兴旺,或者说是为了百草厅的延续。其实看到最后,我们都被二奶奶的眼光之毒辣所折服。而杨九红为什么不能成为大宅门的女主人,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身杨九红被哥嫂卖到歧院,身世也实在是可怜。但因为容貌出色,人也伶俐,很快成了妓院的头牌,并且成了济南府提督的老相好。而这提督不是别人,正是二奶奶的亲家,白玉芬的公公。
不说白家是京城数一数二的望族,但凡家境稍殷实的普通人家,都不会娶一个窑姐做正房。况且那时黄春还在世,为了黄春,为了白家的声誉,二奶奶果断拒绝了杨九红,白景琦只得将她安排在白宅旁边的一座小房子里。
为了打消杨九红的企图心,黄春死后,二奶奶也没有同意白景琦将杨九红扶正,二奶奶过世,留下的遗言竟是不允许杨九红参加自己的葬礼,杨九红不得入白家族谱。这对在白景琦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杨九红来讲,打击可想而知。
也是二奶奶过世后,杨九红的心性大变。她原以为二奶奶过世后,就可以让白景琦将自己扶正了,一洗往日的屈辱,可二奶奶的遗言将她的梦想击了个粉碎,她注定一辈子都将在大宅门抬不起头。
格局二奶奶死后,杨九红看到转正无望,赌气要回济南,被白景琦好言好语留下了。没有二奶奶,杨九红在白府也能说得上一些话。当然,转正的奢望她一直没有忘记,除了自己的生活,杨九红对白府的事都是以外人的身份来看,很少将自己摆在主人的位置上看。所以,这时的杨九红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自私自利,毫无大局观念的姨奶奶。这正是二奶奶所担心的,一个不能担大局的人,注定不能成为白家的女主人。
日本占领东北期间,为了去东北进药材,白家竟没有一人能主动请缨,白景琦不得不亲自出马,但百百厅又怎么离得了白景琦。看到时机的杨九红主动请缨走一趟,让白家人刮目相看。但随之提出了条件,必须让槐花跟自己一起去。其实杨九红的心思从她提出的条件就可看出,她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白家的地位,同时让白景琦对她更好。至于百草厅会发展成什么样,那不是她所关心的。
但让她想不到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虽然把槐花拴在了身边,却没想到跳出了个香秀,并且是白景琦想娶做正房的一个人。在香秀身上找不到出气点,杨九红将所有的气发到了老实人槐花身上,逼死了槐花,却依然出不了心中的那口恶气。
不仅容不下白景琦身边的其他女人,在大事大非方面,杨九红同样没有骨气。为了白家的案例,勾接日本人。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与白家的风骨相差太远,想想电视剧最后,白景琦誓死都不愿和日本人合作。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白景琦如果真的将杨九红扶正,对子孙后代影响太大,对他在白家的话语权同样不利,这是二奶奶最不想看到的。
事实证明,白景琦娶香秀是正确的。如果香秀能早些出现,白家应该不会溃败得这么快。
二奶奶宅心仁厚,连家里内贼都舍不得惩罚,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
《大宅门》中白家二奶奶可算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白家上下所有人都是要听她的。二奶奶一辈子宅心仁厚,连家贼都舍不得惩罚,可是为什么偏偏就容不下杨九红呢,甚至于连自己出殡都不准杨九红戴孝?
这其中原因,自然是少不了杨九红的出身问题。
白家是京城里多有脸面的人家啊,百草厅是京城里最有名的药铺,连老佛爷诊脉看病用的都是百草厅的药。这些荣耀都是白家老祖宗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怎能让杨九红这个窑姐的身份,毁了白家的声誉呢。
白景琦的第一个老婆黄春就已经让二奶奶不满意了,要不是看在大格格的面上,估计连黄春都进不了白家的大门,所以白景琦这第二房老婆,二奶奶无论如何也要把好关,好好挑一挑。所以杨九红也是出现的不是时候,要是先槐花进门她再进门,估计还有点可能。
其次,就是杨九红的性格原因,出身泥泞还嚣张跋扈,白家除了白景琦喜欢她,其他人都是持鄙夷态度。黄春虽然也是白景琦从外领回来的,但是性格温顺乖巧,深的大家喜爱。
而杨九红呢,却处处拿捏,为争名分不惜以上房的姿态处处打压槐花,导致槐花最终上吊自尽。这一点最终惹怒了白景琦,俩人关系渐渐破裂,没有了白景琦的关爱,杨九红在白家的身份也是越来越尴尬。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杨九红能不能撑得起白家的问题。黄春个性温婉,白景琦性格乖张,而其他人也都不靠谱,所以需要一个能撑得起大局的人帮助白景琦,显然,杨九红不适合。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用尽了一切办法想要拿到白家的祖传秘方,可是白景琦坚决不从,可是白家众人,只有香秀一直坚定地支持白景琦,而之前的杨九红和白敬业联合起来想要白景琦把秘方交出,要不是香秀够果断,只怕秘方早就被别人拿走了。
所以说,二奶奶看人还是挺毒的,而白景琦也慢慢的领悟到了她的良苦用心。只是对于杨九红来说,还是有一些不公平,难免心有怨言,只能说是造化弄人了。
二奶奶宅心仁厚,连家里内贼都舍不得惩罚,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
别忘了,二奶奶是大宅门的当家人,大宅门有大宅门的规矩,二奶奶不会为了儿子破坏规矩。二奶奶能容下厨子冯六偷面粉,不容杨九红进宅门,那正是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二奶奶是明事理讲规矩的人,她如果不是当家人,她会遵守大宅门的规矩,她是当家人更要执行这规矩,所以无论如何杨九红不能进白家宅门。当初,八国联军入城,白家老小出京避祸,白景琦看家,景琦把黄春藏地窖里住了半年。一家人回京,白三爷就向二奶奶告状,二奶奶当时就气的吐血,景琦他坏了规矩,景琦找三爷拚命,把他胖揍一顿不提。
二奶奶对胡总管说:黄春这丫头是好人家的孩子,虽说是乱了规矩,可这是景琦作的孽,不能赖在人家身上。“始乱之,终纳之”,这个媳妇儿我认了。
白家二爷和胡总管一听高兴坏了,胡总管赶紧说:二奶奶您是宽宏大量,知情明理,我这就叫他进来。
二奶奶:你听我把话说完,认是认了,可这个家容不得他们,从今天起把他们赶出去,不混出个人样,绝不许回来。要是不处置景琦,怎么向一家老小交代,这个家还有规矩吗?
为了规矩,为了服众,二奶奶狠心把小两口赶出家门,黄春已有两个多月身孕,二奶奶也心疼流泪。二奶奶呕心沥血,盘回百草厅,把白家的生意搞得风生水起。白家三爷一直以为她为自己,可是当二奶奶把股分成大房占四成,二房三房各占三成时,三爷对二奶奶那是一百个敬服,从此对二奶奶佩服地五体投地。
正因为二奶奶有公心,守规矩,才能把白家事业发扬光大,才能让大宅门的人心悦诚服!白景琦在济南打开一片天地,他娶了个窑姐儿已经有了身孕,这些二奶奶知道了。
无赖韩荣发把白家搅得鸡犬不宁,还痴心妄想娶玉婷,白家二爷为此丧命,景琦从济南回来了!
事后二奶奶直接跟景琦说,杨九红不能进白家宅门。
二奶奶:听说你在济娶了个姨太太?
景琦:是,我没来得及跟妈说!
二奶奶:不必说了,你长大了,也自立了,你自个的事我不管,不过你这位姨太太不能进咱们白家的门。
景琦:妈,她也是好人家的闺女。
二奶奶:别说了。你在外头给她另立个门户,你要娶多少娶多少,只不过这种女人她不能进咱家的门,咱家的规矩你不知道?
白景琦:知道!
二奶奶:知道就好!
二奶奶对景琦有言在先,规矩也讲了。所以以后任何时候,白景琦都不敢说把杨九红接进大宅门。二奶奶并非对杨九红赶尽杀绝,而是让景琦给她另立门户,只是不让她进大宅门,不能坏了规矩!
老太太临终遗言,不许杨九红带孝,就是要提醒白景琦,白家宅门永远不承认杨九红。
白景琦虽然喜欢任性而为,但他这一生最佩服的人就是二奶奶,况且是母亲遗命。而且在这么多年的家庭矛盾中,白景琦被这些琐事矛盾早已磨得对杨九红没有了耐心,杨九红的狭隘善妒也让他厌烦,杨九红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她自己造成的!二奶奶宅心仁厚,连家里内贼都舍不得惩罚,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
首先肯定一下这个问题,二奶奶确实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从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来,白老爷子死后,白三爷三番五次跟她闹分家,但是当她用老匾把老铺盘回一半的时候,还是不计前嫌给白三爷留了三股,给大房留了四股,自己的二房也是三股。
当白景琦由于厨子偷了两袋白面,便惩罚厨子打他的时候,已经年老的二奶奶当众责骂了白景琦,教育他对待下人要宽厚。还补偿了厨子一个红包等等。类似于这样的案例还很多,所以二奶奶这个人物,即使是一个男人都很难做如此开阔心胸。但是毕竟所有人都受时代局限的,二奶奶出生的年代以及白家的门第,注定了这样的一个大宅门是很难容忍出身低贱的杨九红的。
那么白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大家族呢?老铺被查封之后,白老爷子在花房中就曾经跟二奶奶说过,白家不是天桥打把式卖的大力丸,而是世世代代的祖传药,即使是慈禧太后离了白家的药也活不成。而且白家世世代代都在宫里做官,为宫廷供药,享受宫廷供奉,这在当时是当之无愧的大家族。
而最初那歌酿成大祸的事件,白老爷子之所以敢跟詹王爷叫板,也是对自己家族的地位有信心。试想一下,如果白家只是小门小户的话,怎么会有胆子得罪王爷呢?
所以说,白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怎么可能容得下杨九红?
出来出身门第差之外,还有一点是电视剧本身拍得很隐秘的一点,就是女人其实比男人更懂女人,二奶奶这种阅人无数的女人,更是一眼就能看穿杨九红。
杨九红和白景琦之间究竟有多少是爱情的成分呢?杨九红自己是暗门子里的人,她心里非常清楚这个行当不可能做一辈子,所以她要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靠得住的男人,而这个时候对她来说白景琦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白景琦是一个不拘一格敢于打破封建世俗的人。如果换做其他人,即使对杨九红是真正的感情,也不敢做出违背门风的事情,可白景琦不一样,所以这对杨九红来说是一个希望。
再者,杨九红认准了白景琦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所以她没有通知白景琦,而是自己先做了决定,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妓院老鸨为自己赎身,剩余的一部分钱也事先答应了老鸨说七爷会替她还,如此一来把自己先逼上绝路,那么白景琦如果这个时候不管她的话,也是白景琦的做事风格,所以杨九红其实是把白景琦逼到了一个不能退的角落。
白景琦跟杨九红说:“别以为这样就能进百家门了,我妈的脾气我太了解了,她容不下你的”,杨九红赶紧解释不是图白家的家世,就是喜欢白七爷这个人,因为她从小就别哥哥嫂子卖了,这些年在遇到的都是图她身体的客人,没有一个像七爷这样重情重义。这话倒是也不假,杨九红和白七爷之间,肯定还是有感情的,这是一切的基础。
还有,杨九红能说会道,她在玉芬家门口坐了很多天,假装非常可怜,甚至还博得了看门房的人的同情,玉芬本来想把她轰走,结果她的一席话倒是把玉芬给说出了眼泪,所以这样的一个女人,很懂得驾驭别人的情感。
所以二奶奶从头到尾都没有给杨九红与自己正面交锋的机会。一来是不让自己有丝毫被打动的机会,二来从心里认为杨九红没有资格跟自己对话。
二奶奶对杨九红的恨是一直存在的,在二奶奶心里,不管白景琦对杨九红怎么样,她始终觉得杨九红是白家的耻辱,她曾多次提到杨九红是个不要脸的女人,即使最后生命的终结,留下的最后一句遗言也是“不许九红戴孝”,说明她即使死了,都不容不下杨九红。
这也造成了,一直跟在二奶奶身边的李香秀,即使自己是丫头,对方是主子,她也从心底里瞧不起杨九红,因为她是老太太身边的丫头,用她挤兑杨九红的话说“连猫狗都还戴孝了呢,你算个什么?”可见由于二奶奶对杨九红的憎恨,使得她在下任眼里,连个猫狗都不如。
但是整体来说,杨九红还是一个悲剧人物,本以为找到了可依靠的男人,结果换来的是大宅院的凄凉。
二奶奶宅心仁厚,连家里内贼都舍不得惩罚,为何偏偏容不下杨九红?
女人才看得清女人吧,二奶奶这样的人精一眼就能看透杨九红这样的女人血里带风,天生反骨,进了宅门儿后肯定会搞事情!黄春儿虽然是私生女,血统摆在那儿,不是大清朝亡了最起码也是个格格,而且黄春儿毕竟还是属于后宅女子,安分守己,最重要的是识大体顾大家;杨九红可不一样,出身青楼,这一点二奶奶肯定不会接受,在济南府为了能傍上白景琦就闹得人仰马翻,害得白景琦蹲大牢,其实也是事儿赶事儿的碰到白景琦那个杠精了,只是杨九红自己会错了意还以为白景琦有多看重她,于是愈发地粘着不走,各种缠男人的招数层出不穷,这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不懂得退让的女人,注定了她进白家门儿不会为白家着想,不遇事情便罢一遇到事情她一定会闹得家宅不宁的、有那样的一类女人,顺自己心意时也能温柔如水,可一旦不顺心时利爪就会伸出来挠得周围人一脸血,二奶奶怎么可能允许这样一个挑衅自己权威且出身不清白的女人进来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