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殉葬的嫔妃们,为何尸骨双腿掰开?
作为历史上罕有的白手起家的布衣皇帝朱元璋,他扫灭群雄,推翻元朝统治,成功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大明帝国,让人称叹。
但是他性格多疑,登基后杀害了很多开国功臣和大将,而他也重新启用了“殉葬制度”,却让人深感残忍。
给朱元璋殉葬的妃嫔很多,可是令人蹊跷的是,朱元璋陵墓内陪葬的女子,为何很多嫔妃都是双腿掰开的,呈现“八字形”的呢?
历史上很多残忍的帝王相信死后还会做着和生前一样的事情,还想在死后有一群女子陪伴伺候,因此才有了殉葬制度,朱元璋也是如此,他在临死前曾经有遗嘱,在自己死后,要让没有生育过的后宫嫔妃给他殉葬。
给朱元璋殉葬的女子数量还是很多的,虽然这些女子不愿意,但是身在皇宫,这也是没有选择的悲剧事情,只能认命。
《明史·后妃传》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明朝小史》卷三亦载,朱元璋死后,“伺寝宫人尽数殉葬”在当时殉葬的女子有很多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比较体面一点的是自缢,更多的是被逼着喝下毒酒或者活埋,而在朱元璋陵墓中殉葬的还有另外一种更为残忍的殉葬办法,那就是给活人注入水银。
为了让这些女子乖乖殉葬,并且不会因为痛苦抓坏自己的容貌,一般会用类似安眠药的东西让殉葬女子们失去知觉。
然后更残忍的是太监们将殉葬女子的头皮割开,打开女子的后脑往里面灌水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女子不受腐蚀,可以保持容颜不变。
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被灌水银以后的女子已经头脑不再清醒,但是本身的身体还是个大活人,大脑被灌入水银后,在神经条件反射以及身体遭受压迫的情况下,会做出各种本能的挣扎反应,因此出现了双腿呈现掰开,并且“八字形”。
不得不说,朱元璋启用的殉葬制度真的很残忍,正因为殉葬制度也让更多的后世人诟病朱元璋的残忍。
朱元璋殉葬的嫔妃们,为何尸骨双腿掰开?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朱元璋这个从乞丐发家的皇帝,确实是比较奇葩的。
已经被废弃多代的人殉制度,竟然被老朱恢复了。
人殉,就是把活人埋藏,作为死者的陪葬品,这其实是一种很落后的思想,事死如事生,幻想死了之后,在地下的世界,也能像在人间一样,享受生时拥有的荣华富贵,特别是身边的美女如云。
朱元璋因为从小出身卑微,所以是没有安全感的,当上皇帝之后,可能很多时候做梦都还想不到自己能从最底层,混到天子的位置。
所以朱元璋当皇帝后,采取了很多奇怪的政策。
朱元璋像
比如,把天下人分成各个种类的籍贯,士、农、工,各种匠籍,等于现在的身份证,每一种固定的身份,世世代代就这样的身份了,典型的小农思维。朱元璋还让自己的儿子们到各军事要地当藩王,让儿子们帮忙守天下,并且大杀功臣和武将,废除宰相,总揽大权。这些都是之前很罕见的事情了。
最大的奇葩之处,就是恢复人殉制度这个事情了。
朱元璋死的时候,下令让诸妃殉葬:“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除了一个叫张美人的人,为什么张美人被免活埋呢,因为张美人有个四岁的小公主,所以留下来照顾孩子,其他的嫔妃,无论年龄什么的,都被埋了。
至于尸骨双腿掰开的事情,显然是子虚乌有的。因为这些妃子,其实是先被吊死,然后才下葬的。并不是真的就直接活埋,也并非太监们从中使坏。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朱元璋殉葬的嫔妃们,为何尸骨双腿掰开?
“朱元璋陪葬的女子双腿都被掰开,呈八字形”,这是因为古代的一种非常特殊的陪葬方式。这些陪葬的女子被致昏后,为了保持死后容貌不腐败,需要立即将水银灌注在这些女子的后脑,因为这些女子还是活人,神经反射还存在,所以就呈现出“八字形”。可以想象这样的殉葬制度是何等的残忍啊!
“人殉”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但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就不得不提中国历史上的“人殉”制度。中国的“人殉”制度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历经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发展时期,最终消亡,这也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人殉”最早的历史起源距今1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内,发现了上古时期最原始的殉葬形态:一个青年女子、一个中年女子和一个老人,随葬品仅有燧石、打磨过的石器工具和穿孔的兽牙装饰品,这是原始氏族社会人殉葬的最原始形态。
二、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殉制度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渐出现了奴隶主等贵族阶层,这些人为了死后依然能够享受着生前的富足生活,所以丧葬采用大量的奴隶来殉葬。这一历史时期的殉葬以殷商、西周最为典型!
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发掘的一个中型王室墓葬。在其周围发现人祭坑1400多个,殉葬的奴隶多是未成年的儿童,有的被砍头或锯手、足等,惨不忍睹。这绝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历经春秋战国、到了汉朝以后,人殉制度才逐渐降温。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战争的因素,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凋敝,人口凋零。这个时候,统治者普遍接受儒家思想,较少采用人来殉葬,人殉葬制度较之殷商、西周时期已经大为减少了!
《孟子·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据此文献记载,当时已经有人采用木俑来代替人殉葬了。比如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正式下令废止人殉,开创了在国家层面出台正式法令禁止人殉葬制度的先河,这一历史善举也被史官记入史册!
四、历史进入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直到隋唐宋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由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以后,“不杀生”的佛教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也得到封建统治者的认同,人殉葬制度趋于消失。
五、到了明朝,为什么朱元璋重启了殉葬制度呢?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重新开启了消失一千多年的殉葬制度,这是为什么呢?
一种说法是,朱元璋详细分析历史之后,认识到后宫干政的风险极大,像西汉时期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等等,为了使后代能够顺利接权,他绝对为接任者扫清障碍,因此重新开启了殉葬制度。
二种说法是,元代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它的丧葬制度较之中原王朝比较原始落后。在马可·波罗的记载:成吉思汗死后,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残忍的将途中遇到的2000多人杀死作为殉葬者,还将40多名生前服侍过成吉思汗女人也杀掉殉葬。
元朝建立之后,继任者依然采用人殉葬制度。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这种观念依然深入人心,所以他也顺利成章的元朝这种制度。
根据《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宫中有多从死者”。至于具体人数,一般采信明代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上的数字:“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在明英宗朱祁镇执政时,废除了“人殉葬制度”,他的继任者明宪宗也没有继续推行人殉葬,在这两位皇帝的坚持下,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在明朝终于画上了句号!
中国历史上的人殉葬制度在明朝短暂兴盛,又转向衰亡,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随着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今天我们向封建陋习宣战,提倡绿色环保丧葬,这也是社会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职责!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01期 黄展岳《明清皇室的宫妃殉葬制》;
2、《文史天地》2008年06期 兰殿君《野蛮的殉葬制度》
朱元璋殉葬的嫔妃们,为何尸骨双腿掰开?
首先谢谢朋友邀请!
朱元璋殉葬的嫔妃们尸骨为何呈“八”字形?其实这个也很难说,也可能是墓坑被发掘重新摆放。也可能是这些嫔妃临死的时候经历过痛苦的挣扎,出现各种不同的死亡姿态,中间又耽搁了时间,身体在运往殉葬坑的时候变得僵硬,宦官太监们也没有仔细处理,就变成呈“八”了。
还有种传说是: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遵遗照选择陪葬嫔妃及宫女,并对所有殉葬女子采取了极端残忍的手段。据说为了保持这些女子死后容颜不变,先是用药迷倒或打晕,趁其身体血液还正常循环时候,在其脑后开洞,灌入水银,可是女子被灌水银时,尚有呼吸存在,生命体征也正常。水银灌入,宫女妃子们本能的手脚并用的长时间挣扎,之后双腿变得弯曲,直到中毒而死,双腿也就不能平直,就形成了“八字”状,好似被掰开一样。所以,朱元璋殉葬女子的尸骨被发现后就呈现双腿犹如掰开,蜷成八字,皆是死前死因造成,再加上太监宫人匆忙的下场,留下死者惨死后的形态。
布衣天子朱元璋被誉为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皇帝,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和亲”宁死不降的精神影响明朝三百多年。
但是再强大英明的君主,生活在封建迷信的社会里,久而久之也会变得迷信;会变的贪婪;会变得忘记初心,经历过苦难生活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人常说只有在底层经历过绝望苦难的日子后,才会懂得普通人生活的不易,才会更加爱护和维护这些弱势群体。布衣天子朱元璋就是一个受苦挨饿的穷苦孩子,他也最了解百姓的疾苦,在他当上皇帝后,推行了很多有益于老百姓的政策,而受到百姓的拥戴。
就是这样一位勤政爱民的贤明君主,在晚年时期却做了件很残忍的事情,就是下令妃子宫女陪葬。据明末人毛奇龄的《彤史拾遗记》曾经记载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在后来的《李朝实录》记载明朝殉葬制度的残忍手段:
“明成祖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堂置大小床,使立床上,挂绳圈于其上,以头纳入圈中,遂去其床,皆稚颈而死。”历史上朱元璋并不是唯一一个实行殉葬制度的人,在很早时候,有权有势的君主们为了死后可以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会在自己死后选择大量的人、牲畜陪葬,有残忍的还会让童年童女为自己殉葬。在古代封建社会,都一直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作为弱势群体的下人没有选择的权利。
朱元璋殉葬的嫔妃们,为何尸骨双腿掰开?
给朱元璋殉葬的嫔妃骸骨姿态怪异,双腿分开呈八字形,好像故意分开的,于是有人猜想这种充满遐想的姿势,是为了方便朱元璋宠幸;有人说是后妃被造墓的工匠凌辱。为啥后妃腿会分开呢?朱元璋陪葬了多少人
朱元璋死后有多少人陪葬,史书说法不一,明末人毛奇龄所著《彤史拾遗记》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大明会典》记载,有三十八个妃子被殉葬。
史书中没有记载朱元璋妃子是如何赐死的,但《朝鲜李朝世宗实录》记录了朱棣妃子被赐死的惨烈场面:
“帝(明成祖朱棣)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三十多个殡葬者在宫殿里吃了一顿断头饭后,集体上集体上吊,哭声一片,场面震撼。韩氏(朝鲜进贡的妃子)临死前对着奶妈哭喊,“妈妈,我去了!我去了!”未等话说完,太监就抽去了她脚下的小床,脖子被白绢拉断。
从记载看,殉葬的妃子应该是赐白绫上吊死的。妃子们谁会想到,每天陪着欢娱的皇帝,竟然如此残忍。
为什么要后妃陪葬朱元璋出身卑微,从一个叫花子一跃成为天子,按理说应该体恤下人,为何要开启了废弃了很久的殉葬制度呢。
一是因为迷信礼制,死了也丢不下奢靡生活。
我国商朝就出现了人殉现象,到了周朝,成为埋葬天子的礼制,《墨子 节葬》中记述: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舆马女乐皆具……”帝王让这些人殉葬,主要是迷信死后会到另个一个世界,也需要享乐和大臣扶佐。
朱元璋从小过的是穷日子,更害怕死后凄凉,他就把妃子们带去,在阴间享受和世上一样的快乐。
二是怕妃子乱政。古代宠妃和外戚干政在宫中很泛滥,特别是汉朝时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唐朝武氏宗族操纵朝廷,危害国家政权稳定,威胁继位天子的权力。马皇后在时,对后宫管理很严格,朱元璋宠妃也不多。马皇后去世后,后宫管理松散,不少妃子少了约束,权力滥用。朱元璋死后让他们陪葬,就是为了消除隐患,为他儿子的江山打个好基础。
三是为了造疑冢。朱元璋怕盗墓贼盗挖他的大墓,用妃子墓作“冢疑迷魂阵”。史书记载,在朱元璋下葬时,十三个城门同时朝外抬棺材,哪个是朱元璋的?埋在哪?谁也搞不清楚。1937年3月,在明孝陵东侧的紫霞湖建水坝时,曾发现一座明代古墓,墓室高约3米,分内外二室,大家猜测是给殉葬者准备的。1976年,在距离明孝陵西侧约300米的山麓处,又发现一座砖砌墓葬,出土了大批雕金首饰。有一只金镯的内部印有“匠作局”三字,这是专门皇室制作首饰的官方工场,专家认为也是殉葬墓。
妃子遗骨为何姿势怪异在陪葬的妃子中,有一些双腿分开呈八字形,好像故意被分开的,于是有这种充满遐想的姿势引发猜测,有人说可能是故意为之,让朱皇帝宠幸时方便,这个说法很无聊,如果古人认为在阴间真的能享受与世间一样的乐趣,那么朱皇帝不会喜欢这种争风邀宠的淫荡姿势。说修墓的工匠侵犯妃子真是脑洞在开,因为当时妃子已经自杀,自缢而死的人眼眼球凸出舌头外露,面貌扭曲狰狞,除非心理变态者,没有人对这种横死的人感兴趣。
最大的可能是这些自缢的妃子没有死透,在送往陵墓时只是假死状态,经过一路颠簸,在墓中又活了过来,面对漆黑的空间,在惊恐痛苦中挣扎,才出现这种怪异的姿势。
朱元璋殉葬的嫔妃们,为何尸骨双腿掰开?
朱元璋临终前,做了一件“丧尽天良”的大坏事。
他留下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遗诏,命令46名如花似玉的妃子为他殉葬,陪他一起下地狱。
朱允炆,作为朱元璋的好皇孙,自然不敢忤逆爷爷的遗愿,但又不忍妃子遭受痛楚,于是先让妃子服下了药,趁妃子昏昏欲睡之时,一一吊死了她们。
因为朱元璋,消失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死灰复燃,此后朱棣、朱高炽纷纷效仿。
直到明英宗朱祁镇,这个历史上一无是处浑身缺点的皇帝,临死之前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废除活人殉葬,至此人殉制度彻底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活人殉葬,是灭绝人性的制度,在奴隶社会较为流行,到了汉朝以后,随着儒家文化的流行,殉葬制度才逐渐废弛,代之以木雕,人俑。
没想到,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重启了人殉,此举无疑是历史的倒退,就连残暴的元朝统治者都没用活人殉葬,朱元璋为何做出如此不得人心之举呢?
有人说,朱元璋担心外戚干政,毕竟老朱读过一些历史,知道外戚干政的危害。
还有人说,朱元璋迷信思想严重,他担心死后没人照顾,所以让妃子陪他一起死。
上面两点都是有道理的,朱元璋为了江山社稷稳定,无所不用其极,连一起打天下的兄弟被他杀了个干净,这些陪他睡觉的妃子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
可怜的是这些妃子,一个个都是天姿国色,人间极品,临死之前,最后悔的就是嫁给帝王家了吧!
如题,这些殉葬的妃子们,为何一个个双腿掰开呢?有的人脑洞大开,认为腿岔开了,方便朱元璋阴间行那龌龊之事,实则不然,女人的生理构造,胯骨相比男人来说要宽的多,当然这是造物主设计的,方便生孩子。
因为胯骨宽,所以显得腿骨岔开了。不信见下图:
那些想歪了人,一看就是当年上初中生物,讲到人体生理构造的时候,老师直接上自习了,这个不怪大家,怪老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