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为何还有养外室?
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富贵人家三妻四妾是平常的事情,可是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男性在外面养外室,令人想不通的是既然可以纳妾,为何还要养外室呢?
其实纳妾是让男主人看上的女子进入家门,向外公开承认这是属于自己的女人,承认她属于夫家,而且纳妾的前提也是必须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而外室不一样,不需要得到父母的同意,直接在家外找一个住所包养起来就可以了。
养外室其实相比纳妾更没有束缚,一些浪荡公子选择养外室,更为了避开很多束缚,比如《红楼梦》中,贾琏看上了尤二姐,本来可以奏请贾母和邢夫人,给自己纳妾,把尤二姐大方的迎进家门。
但是贾琏为了省事,也为了没有束缚,直接多花了一点钱在外面买房子养尤二姐,也不肯正经把她娶回家当妾,因为如果娶她会很麻烦,一方面有可能会遭到家里长辈和父母的责怪,而且家里还有位“母老虎”正妻王熙凤,如此一来,贾琏为了躲避麻烦和束缚,自然想把尤二姐养在外面。
其次从人性来讲的话,贪得无厌,认为家花没有野花香,是古代富贵人家养外室的重要原因,就像古代的皇帝一样,三宫六院,佳丽无数,有些皇帝也是喜欢偶尔临幸小宫女或者出宫找美女,比如宋徽宗、明武宗等,这都是很好的例证。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室女子的身份问题,虽然当时男子可以纳妾,但是家族对于妾的身份还是找清白人家的女子,大多因为正室子嗣单薄,找小妾来为家族开枝散叶。
但是外室女子大多是风尘女子,很多男性养外室,纯粹是为了找乐子,如果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看上以后,想娶回家里做小妾的话,很困难,不被家族认可,因此不能带回家里,只能另外买房子或者租房子来养这位女子了,因此出现了养外室的情况。
在封建制度和礼教下的束缚下,外室无疑是古代男子发明出来的,可见古代女子地位真的很低,封建社会下的古代男性,对于女性没有尊重,同时养外室也是对女性尊严的践踏。
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为何还有养外室?
这里就要说到小妾和外室的区别,捎带讲一讲古代的婚姻制度了。
尽管在不同时期的婚姻制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基本上是延续了一夫一妻多妾制度(绝对不是三妻四妾),也就是说妻妾都是合法的。都是古代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正妻所生长子为嫡长子,但是正妻如果没有生出来儿子的话,小妾的儿子也可以继承,正妻死后,小妾也有机会扶正。
在《红楼梦》中,贾雨村在甄士隐处落难的时候只因为甄士隐家丫环回头多看了贾雨村一眼,贾雨村发迹后就忘不了这个小丫头,后来就将这个丫环娶回家里当小妾,正妻死后就被扶正了。
那么,既然可以娶小妾,为什么还要养外室,有人说是因为正室不允许,类似现在的小三,属于见不得光的这种,也有人将现在的小三比喻为古代的外室,实际上这是不恰当的,外室在古代是大量存在的,并非是妻妾不容,而是法律和世俗不允许。
举几个影视文学中的例子,让大家有更直观的了解,以《水浒》中宋江为例,宋江因为帮助了阎婆惜,被阎婆撮合将阎婆惜做了宋江的外室,而当时宋江是没有妻子和妾室的。
在前一阵子大火的《知否》中,顾廷烨在将曼娘当作外室的时候,也并没有成亲,所以才有了曼娘后来为了夺取自己的地位,三番五次的破坏顾廷烨娶别的妻子。
实际上,这里面就涉及到古代的一项法律制度了,在古代人和人是不平等的,不分个三六九等,那还叫什么封建社会。
根据职业划分甚至将人分为良民和贱民,所谓良民就是士农工商了,然而古代的职业却绝非这四样,还有诸如奴婢、倡优、皂吏、番户、杂户、惰民、丐户、乐户、部曲户女这样的被称为贱民,古代是禁止良民和贱民结婚的。
卖唱的属于“酒色娼妓”的倡优,虽然文人士子喜欢和她们搞在一起,但是却都鄙视把他们娶到家中来,《知否》中的曼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成顾廷烨的妻子的,顾廷烨当时的想法是娶一个好说法的妻子将曼娘弄一个小妾的身份,这是相当困难的,曼娘的身份,给顾廷烨做外室都遭到顾廷烨父亲的反对。
而《水浒》中阎婆惜“长得好模样,又会唱曲儿,省得诸般耍笑”最后只能给宋江做外室,鲁智深好打不平救的金翠莲在脱离了镇关西后,转身又投入赵员外的怀抱,当了赵员外的外室。
有的时候,出身就决定了你的命运,这就是不合理的社会。
值得一说的是,阎婆惜实际上只是典给宋江的女人,对于人用“典”字,表明她已经成了它,只是宋江的一个一件物品。
阎婆惜抓到宋江通匪的证据时威胁宋江:“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
虽然这个条件很不合理,实际上也是阎婆惜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斗争,你可以说她不要脸,忘恩负义,然而追求自己幸福乃是人之常情,只不过很多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认为一切都应该按照情理来办事。
话不展开说了,说多必然伤感,我的意思就是,多给弱势群体一些谅解和关怀,比如帮我这个弱势的写手点个赞什么的,有错别字,语句错误什么的帮忙指出一下,不要就是喷,我一个找不到工作的人在网上码点字不容易,本身文化水平就有点低,又没有校对和精力去检查,完全靠单打独斗的在创作,十分不容易。
说回正题,古代可以纳妾,但是有时候一些女人的身份太低下,不允许被娶进家门,只能以外室的身份养在外宅,实际上这也是古代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关键,本来女子在家庭婚姻中的地位就低,而地位低的女人,连正儿八经的婚姻关系都不配拥有。
都说要穿越古代当个王爷,当个大臣,你可曾想过,一不小心是个女人,该是一件多么凄惨的事情。
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为何还有养外室?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一夫一妻制,可是在中国几千年之前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数不胜数,王侯将相也妻妾成群,民间有钱人,也可以左拥右抱。
古代男子既然被允许纳妾,可是为什么还在外面养外室呢?所谓外室,就是男子在外面偷偷养的女人,相当于现在的小三,见不得光,她们依附在男人的保护下生活,她们不被社会承认,也不被家族认可,只能被她们的男人藏起来生活。
在男子所有的女人当中,她们的地位最低下,比妾室的地位还低下,不但她们,就是她们的子女也不被社会和家族承认。若是官员们养外室,一旦被发觉,便有可能成为政敌攻击自己的把柄。
尽管如此,富贵人家养外室的还是比比皆是。
第一,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三妻四妾的权利的,可能大家受众多影视剧中的影响,只要是男子都可以一妻多妾,其实并不然,在东汉时期《独断》中曾这么记载到:
天子取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夫人九嫔。诸侯一取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庶人一夫一妇。由此可见只有那些王侯将相才能有多妾,老百姓姓是没有这项权利的,只有一夫一妻制。
直到《元朝》的时候才有规定,庶人只有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儿子,才允许纳一个妾,这些条条框框迫使男子偷偷在外面养外室。
第二,男子多数在外沾花惹草,不小心看上了哪位柳绿花红的,想要娶回家也是不易的,她们大多数出身低微,可能是贫穷家的女儿,可能是妓院的某一位妓女,士家大族不愿接受,以免辱没门庭。
《大宅门》里的杨九红,就是妓女出身,不被白家接受,七爷只好另置外宅预以安置,属外室。后生下女儿,终为白母承认,接到白府,成了姨太太,也就变成了内室。
第三,男子想要纳妾,必须经过正妻的允许,如果正妻不同意,还是不合法的。正妻随时可以把妾赶出家门。
在明朝的时候,抗倭英雄戚继光就是一个怕老婆的人,戚继光跟他妻子成婚多年,可是一直没有儿子,戚继光也不敢纳妾,不知道为了自己的欲望还是为了传宗接代,他在外面养了一个小妾,而且还生了五个孩子。
后来被他妻子知道了,把戚继光骂得劈头盖脸。戚继光连忙认错好说歹说,终于把自己老婆安抚好,说自己只是想要传宗接代,对她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而且最后还是过继到她名下一个孩子才算劝下来。
所以即便身份够了,正妻不允许也是没办法的,也只能养在外面。
一夫一妻,从一而终,也许才是一个男子最好的模样,感谢新时代,从法律意义上禁绝了这种古老的、劣迹斑斑的制度。
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为何还有养外室?
在古代,政府对男子在女色方面的要求非常宽松。除了正妻之外,男子不但可以纳妾,还可以拥有通房丫头,甚至家中还可以养歌舞姬。但是养外室却是违法的。
所谓外室,就是男子秘密养在外面的女人,相当于现在见不得光的小三,她们既不被社会承认,也不被家族承认,在男子所有的女人当中,她们的地位最低下,不但她们,就是她们的子女也不被社会和家族承认。若是官员们养外室,一旦被发觉,便有可能成为政敌攻击自己的把柄。尽管如此,富贵人家养外室的还是比比皆是。
既然社会允许男子拥有那么多的女人,为什么不把外室接进家中做知己者,姬妾通房之类的呢?这里就有身份地位甚至身家的问题。如果地位过于低下,或身家不清白,虽然男人对她再浓情蜜意,也不愿意为个女人失了体面。如妓女,倡优之类,不仅身份低贱,而且有可能没有清白,因而很难被抬进家中。比如《桃花扇》中的李香君,是秦淮八艳之一,无论才学容貌气节都是名噪一时,纵是这样,被商都才子侯方域领进家中时也没有得到家中承认,最后被送到侯家的庄子上,郁郁而终。
另外也有的是因为家中妻子悍妒,男子不敢把女子领进家中,只好养在外面,比如《红楼梦》中的尤二姐。贾琏已开始担心王熙凤醋劲太大,不同意纳尤二姐,于是就把尤二姐养到了外面的小花枝巷。
古代外室以色侍人,年老色衰后无所归依,也是社会上最弱势的一个群体。
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为何还有养外室?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男权至上,女人地位很低。
上至皇帝后宫佳丽三千,王公贵族也妻妾成群,就连权贵商贾也多妾一妻。
而要求女子则是另外一个标准:要做一个从一而终、不嫁二夫的贞妇烈女。就连贵为大周皇帝的武则天,因养了几个面首(男宠),被后人认为是淫荡,一直饱受争议。
古代穷人温饱不保,能娶上个媳妇己不易。故内室纳妾一事与他们无关,仅与权贵、富商一族能扯上关系。
古代之所以有一妻多妾的现象存续,表为延续子嗣(有些正妻不能生育),实为男人的欲望无止境,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嫖,嫖不如偷的猎奇心理作祟。
妻妾虽地位不同,但同为内室,毕竟是一家人。而外室则完全不同,是不被家族认可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男主人或背着家里另置房子安顿下来供其做乐的女人,其结局也各异:
一,《大宅门》里的杨九红,出身妓女,不被白出接受,七爷只好另置外宅预以安置,属外室。后生下女儿,终为白母承认,接到白府,成了姨太太,也就变成了内室。
二,一些未带家眷外地做官或经商的富翁,偷娶一室,不被家族承认,仍属外室。多数情况下,再移做他处会一拍两散。也有少数带入家中被接纳成为内室。
三,相当数量的是属于男出钱,女卖色的露水夫妻。图一时之快而已。虽然也能得到男人财宅,但多曲终人教,各奔东西。
这些陋俗早已废除,本题提出,或许告诉人们,历史上人们还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古代,男子可以纳妾,为何还有养外室?
从本性上说,古代富贵男子纳妾、养外室,根源是无穷的贪欲。这一点,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不能免,有些皇帝在三宫六院之外,还会跑到外面胡闹,比如宋徽宗、明武宗等人,就是很好的例证。
古代的婚制并不禁止男人纳妾,只要你有足够的财力,能够买动女家同意,能够养得起。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男子还要养外室,为什么不直接把外室纳为小妾?
其实,这个题目本身已经给出了答案——纳妾的一个“纳”字,养外室的一个“外”字,就能够说明一切。
纳妾是把小妾纳入到家族当中,公开承认她属于夫家,前提当然要得到父母、长辈的同意。其实相当于双方签订了一份无形的契约,男子将来要对女子有一个交待。
而养外室的性质就不同,大家没有那样一份契约,男子可以为外室花钱,可以天天泡在那里,但是,他也可能随时抬腿走人,招呼都不打一声,从此不再露面。外室也不能找上门去大闹,因为人家当初就没有承认你。当然,如果双方有了孩子,另当别论,男方可能因此承认这个外室,将她转为小妾。
养外室,可以在贪欲和责任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崇祯十五年,冒襄和董小宛结缘,此时冒襄早已经结婚,董小宛最多只能做个小妾。她陪伴冒襄二十多天,又让她的父亲前往冒府,把自己和冒襄的关系告知冒襄的夫人,然后又陪冒襄前往南京考试。
但对于冒襄来说,董小宛其实连外室都不算,他只是赏识她,愿意为她花点钱,但并没有给她任何承诺。已经享受到董小宛的的千般好处,可以在外面自由逍遥,何必要花费重金、百般周折地把她迎回家中,去接受父亲的审视和夫人的抱怨呢?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冒襄不想为董小宛花费一大笔的赎身钱,所以他始终没有要把董小宛迎回冒府的意思,
冒襄的“冷面铁心”让董小宛痛苦万分,冒襄的朋友们都看不下去了,钱谦益从中斡旋,几位朋友凑了几百两银子和几斤人参,为董小宛买来了自由身,董小宛终于进入了冒府,成为冒襄的小妾。
还有一点,养外室可以跨越许多世俗的障碍,免去许多的麻烦和纷争。
古代许多大户人家都有严格的家规,如果不是为了求子嗣,是不允许纳妾的,纳妾的话也不许搞什么三房四房。此外,选择什么样的人做小妾,许多人家都有自己的标准。这类的约束其实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其中。
也因此,一些浪荡公子会选择养外室,避开这些束缚。比如《红楼梦》中,尤二姐实质上已经是贾琏的小妾,但贾琏宁愿多花一些钱、多费一些事,在外面租房养她,也不肯把她娶回贾府。因为那样会有许多麻烦,比如祖母、父母的反对和责怪,更要命的是夫人王熙凤的反对、排斥,让人生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