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多次巡幸,为什么清朝后面几位皇帝就不再去了?

谢谢邀请。

清朝时期有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京城的紫禁城,另一个就是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又被称为“热河行宫”修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全部建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承德避暑山庄作为皇家行宫,多次扩建,据初步统计,康熙巡幸热河51次,乾隆52次,嘉庆20次,咸丰1次,其余皇帝没去过,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多次巡幸,为什么到了清朝后期几位皇帝就不再去了呢?这是为何?

大家都知道承德避暑山庄是康熙修建的,当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避痘,与天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当时清朝初期天花流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蒙古各部的首领都没有出过痘痘,为了防止皇帝被传染,因此清朝规定,没有出过天花的蒙古王公和亲贵都不能觐见皇帝。

而当时的京城气候炎热,天花容易被传染,蒙古王公贵族也不愿意去京城。但是长此以往,满清和蒙古各部落的关系就会有疏远,因此康熙想到了解决方案。

康熙皇帝在狩猎巡幸的过程中,发现了承德避暑山庄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水草丰美,因此决定在承德建一个可供避暑避痘的行宫,不仅避暑避痘,还能方便狩猎,还可以在此接见蒙古王公贵族,加强和蒙古的联系。

在乾隆登基后,又扩建了避暑山庄,乾隆一般在每年5月份离开京城,带着嫔妃和皇子以及重要的大臣们前往避暑山庄,有时候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到了嘉庆皇帝登基后,也效仿自己的父亲,多次巡幸承德避暑山庄,最后驾崩也是在此,而他的孙子咸丰帝在英法联军进犯京城后,也带着后妃和大臣皇子们逃亡避暑山庄,终日在避暑山庄花天酒地,最终病死在山庄,他死后,慈禧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

之所以说清朝后期几位皇帝,同治帝,光绪帝以及宣统皇帝都没有再去承德避暑山庄是因为,同治帝和光绪帝身体都比较羸弱,寿命也大多没活多久,当时的清朝正在走下坡路,自然无心无力举行狩猎活动,也没有心思巡幸避暑山庄,因此山庄在咸丰之后就没有皇帝去了。

本文章原创并首发于悟空问答,喜欢可以关注我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