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对宸妃海兰珠的是否是真爱?有何佐证吗?
我认为皇太极对海兰珠铁定是真爱无疑了,皇太极应该算是大清第一痴情皇帝了,因为和海兰珠的缠绵爱情,让他的雄才伟略都黯然失色,现在后人更多谈论的反倒是他和海兰珠让人动容的爱情,普通男人爱一个女人能如此深情都很可贵,更何况是九五至尊的皇帝,今天为了让大家感受下皇太极和海兰珠的情意,在文章中我也特别加了几个视频,希望可以让大家从中感受到那份情深意切的真爱。
皇太极对宸妃海兰珠是真爱
皇太极确实是对海兰珠是真爱,之所以这样说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兰珠本人,大家都知道,古代很多皇帝喜欢一个妃子很多是因为这个妃子对他有用处,要么是出身高贵,权臣之后,要么是父兄对朝廷有功,不得不依仗,可是皇太极对海兰珠却丝毫不掺杂这些政治和功利色彩成分,因为当时海兰珠和大玉儿孝庄是亲姐妹,她们俩都是出身高贵,可是皇太极却冷落大玉儿偏宠海兰珠,况且当时皇太极也不需要通过海兰珠依靠科尔沁的势力,在海兰珠没进宫前,有大玉儿和哲哲皇后已经足够了,因此对海兰珠只是单纯的喜欢,无关其他。
海兰珠在入宫前是嫁过人的,虽然以前海兰珠嫁过一个察哈尔的王爷,可是那个丈夫对她很不好,后来坠马死了,海兰珠回到了科尔沁,才有机会来宫里看望妹妹大玉儿,因此和皇太极一见钟情,海兰珠也不是青春少女,当时已经26岁了,古代人13岁就嫁人,这在当时可以算阿姨了,她之所以能够吸引皇太极,并让皇太极不顾一切独宠她,肯定出于皇太极对她的爱,论长相,不如大玉儿美丽,论品格,不如哲哲皇后贤德,论年轻,后宫佳丽三千,个个赛过海兰珠,海兰珠在德言容工方面都不算很出色,甚至还有点差,如果皇太极不爱她,怎么单单独宠一个嫁过人而且各方面并不完美的海兰珠呢?作为一个皇帝,想必他没这么闲吧。
如果说皇太极真爱海兰珠要提供佐证的话,正史上还是有记载的: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后,一入宫就被海兰珠封为宸妃,宸自古用来指北极星,也用来指皇帝本人,宸妃是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可见皇太极真爱无疑了,如果没有哲哲皇后,以及为了大局考虑,相信皇太极肯定更愿意让海兰珠当皇后的。
海兰珠生下皇八子后,皇太极为了这个孩子颁发了大清第一道大赦令,大赦天下,立为太子,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自古帝王,对一个嫔妃真爱到儿子生下来就立为储君的还真不多见。
1641年宸妃当时快要去世了,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中间不知跑死了多少匹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经去世了,他悲痛的晕过去好多次,不吃不喝,悲痛欲绝,因为太思念心爱的海兰珠,在海兰珠死去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去世了,这种深情,如果不是真爱,是装不出来的,况且皇太极是皇帝。
海兰珠和皇太极的旷世之恋一直是清朝宫廷最浪漫美丽的故事,我想大家应该更感动的是皇太极不顾一切宠爱海兰珠的偏执以及铁汉的柔情了吧,你们说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原创:小聪历史客栈,喜欢请关注我哦,感谢您的关注!
皇太极对宸妃海兰珠的是否是真爱?有何佐证吗?
如果真要强说帝王真爱,就说大清国的列位皇帝和后妃们,最能称为真爱的大概就只有海兰珠了,海兰珠既没有像董鄂妃那样卑躬屈膝侍候婆母【婆母死的早】、侍候正妻皇后、侍候比她低级的妃子,也没有像孝贤皇后那样身为正妻生病了、丈夫照样如何如何反而对妻子的病情一直忽视。
皇太极为海兰珠做到了生儿子大赦天下,闻知她生病千里奔波只为见最后一面,死后祭祀规格也比亲爹妈不少多少,这些可以算是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真爱吧!当然,请不要忽视皇太极真爱海兰珠的时候还同时和其他后妃颠龙倒凤生儿育女哈!
海兰珠其人海兰珠【1609-1641】,系科尔沁左翼中旗人,父亲寨桑,姑姑哲哲是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妹妹布木布泰是皇太极的庄妃。
在天聪八年【1634】十月十六,海兰珠被哥哥吴克善送给皇太极,已经26岁,她的前26年的岁月是空白,是否嫁人均毫无记录。
但是,即便是大龄女,依旧获得皇太极热烈的宠爱,一跃成为后宫第二位,因为第一位是她亲姑妈素来贤德的哲哲。
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年【1614】,16岁的哲哲嫁给皇太极。
天命十年【1625】,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姑父皇太极。
天聪八年【1634】八月,大概29岁的林丹汗遗孀窦土门福晋巴特玛改嫁皇太极,同年十月,26岁的海兰珠入宫。
天聪九年【1635】,大概27岁是林丹汗遗孀多罗大福晋娜木钟改嫁皇太极。
如果以按照入宫先后顺序来看,就是哲哲、布木布泰,巴特玛,海兰珠,娜木钟。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大封五宫,哲哲是皇后,海兰珠是东宫【关雎宫】宸妃,娜木钟是西宫【麟趾宫】贵妃,巴特玛是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布木布泰是次西宫【永福宫】庄妃。
从分封可见,先入宫的布木布泰成了垫底的,巴特玛末二,海兰珠只屈居姑妈之下,可见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这也大概成了后来布木布泰打压姐姐身后事的重要原因。
崇德二年【1637】七月初八,海兰珠生皇八子,皇太极开心的发布大赦诏令,也是大清立国第一道大赦诏令,“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诏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遐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泽……”,诏令中规定了除十恶之罪不赦外,其余等罪,“咸赦除之”。
很明显,皇太极这是把皇八子当做储君对待了,因此,盛京城内热闹非凡,蒙古各部为庆祝皇八子的诞生都派使者供奉贺礼。
大清自立国只有两位皇子出生大赦,就是海兰珠的皇八子和董鄂妃的皇四子,之后如乾隆嘴上说多么盼望嫡子在皇次子出生时也没大赦天下。
好景不长,还没来得及取名字仅仅半岁的皇八子在崇德三年【1638】正月二十八夭折。
崇德六年【1641】九月十二,正和明朝开战的皇太极接到宸妃有疾的报告,当即召集王公大臣给他们分配任务,十三日,皇太极启程回盛京,连行几日不停,九月十七日驻扎旧边界休息一下,到了晚上七点到九点之时,再次得到新的使者报告宸妃病危的消息,皇太极即刻拔营启程,先派大学士希福、刚林疾驰返程报信。
九月十八日,五更【三点到五点】,希福抵达盛京入大清门,至内门时,宸妃薨逝。清晨卯刻,皇太极赶到,恸哭不已,之后六日几乎不进食,朝夕悲哭。
皇太极从前线回沈阳,有六百余里路,而且当时气候很恶劣,据朝鲜史料记载跑死了六匹马。
九月二十三日,多日不食不休的皇太极昏迷,言语颠倒。九月二十八日,宸妃初祭,皇太极奠酒宣读祭文。
崇德六年【1641】十月二十七日,追封宸妃为敏惠恭和元妃。十一月十一日因为思念宸妃,皇太极再次失态痛哭。
崇德七年【1642】正月初一元旦,因宸妃丧,免朝贺,罢宴乐,举国不许饮酒作乐。
如网友所说,一个49岁的男人为了一个和自己生活七年重病垂危的33岁女人,丢弃前线正在开战的责任,日夜不休赶路回家,只为了见爱人最后一面,这该算是真爱吧!
崇德朝的荣宠海兰珠是清朝第一位被皇帝亲临祭奠的后妃,也是清朝唯一一个被赐予四字谥号的妃子,清朝妃子去世的,只有海兰珠得到外藩蒙古和朝鲜遣使吊唁祭祀的待遇,而且祭祀规格也很高,只比皇太极的父母努尔哈赤和孟古少两张桌、一只羊。
甚至作为正妻的皇后哲哲也配着皇太极去祭祀海兰珠,大臣们担心皇帝睹物思人就邀请皇帝打猎散心,结果每次经过海兰珠墓地,皇太极都要哭祭一番。
在皇太极生前,对海兰珠的身后荣宠都是高规格的,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后世子孙罔顾他的心情,漠视海兰珠到无视地步。
有时候还真是要生儿子,不然以后祭祀都没有,海兰珠活的比董鄂妃滋润,但是皇太极的子孙承认董鄂妃却不承认宸妃,逐代忽视到最后无视,可见孝惠比孝庄仁慈的多了。
身后逐渐凄凉的海兰珠皇太极对海兰珠又是四字谥号又是元妃的追崇,对当时的中宫哲哲来讲大概会有点尴尬,在当时的清国,元妃有原配的意思,努尔哈赤的原配佟佳氏就是被追封元妃,皇太极的原配钮祜禄氏也被追封元妃,现在海兰珠追封元妃,自然有直追原配的意思,哲哲作为当时的正妻怎么会不窘迫?
在皇太极死后,顺治朝开始,海兰珠的四字谥号和元妃的称号就被忽视,除了不得不记载的时候,才偶尔出现宸妃的字样,坚决不提元妃。
这一切都缘由哲哲吗?不是,哲哲在顺治六年【1649】就薨了,还是多尔衮摄政的时代,多尔衮才不管他哥尊崇哪个妻妾呢。
所以,海兰珠被打压被忽视,自然来自当时身为太后的庄妃布木布泰的授意。
海兰珠葬在昭陵妃寝园,而许多官书都语焉不详,在妃寝园的名称中隐晦海兰珠宸妃,以懿靖大贵妃作为妃寝园的主人。从清高宗实录、钦定大清会典则例都记载清朝皇帝东巡祭祖时有祭祀宸妃,从这里看的话好像宸妃得到皇太极子孙的祭祀供养,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在嘉庆朝的一个奏折中揭开了海兰珠被无视的真相。
从这条奏折可以知道,从康熙朝开始,清朝皇帝十次东巡,实际上都没有祭祀过宸妃,妃寝园里安葬的低级格格都一个不拉下的祭祀,怎么堂堂敏惠恭和元妃就被礼部官员一次又一次的遗漏,而康熙帝还没有任何异议。
所以说,不祭祀海兰珠其实来自康熙的意思,礼部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而已。那康熙为何不让祭祀宸妃呢?他和宸妃毫无交集,对宸妃又有什么成见呢?
鉴于康熙对皇太极和顺治帝福临的诸位妃子都礼数周全,偏偏对宸妃如此打压,深究原因,只能说是来自孝庄皇后布木布泰的授意了,孝庄嫉恨姐姐,又没奈何,只能拿这上不来台面的手段来对付姐姐,想想孝庄磨挫董鄂妃的事迹,这个很符合孝庄的性格。
海兰珠生前受宠,死后被丈夫尊崇,不想丈夫死后却如此凄凉,也是令人叹息啊!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咱们史料说话,谢绝以讹传讹。皇太极对宸妃海兰珠的是否是真爱?有何佐证吗?
皇太极对宸妃是真爱。
爱新觉罗氏的子孙确实多是情种,清朝的诸皇帝中,虽然功劳有大小之分,但几乎每个皇帝都有自己宠爱的妃子或皇后。而皇太极的宠妃便是影视剧中的海兰珠。
历史上的海兰珠为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孝庄皇后的姐姐。天聪八年,嫁给皇太极。她嫁给皇太极的时间要晚于孝庄。孝庄两姐妹加上姑姑均嫁给了皇太极,但皇太极独宠海兰珠。
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崇德元年,封海兰珠为宸妃,居关雎宫。所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单看宸妃居住之宫,便可了解到皇太极对宸妃的心思了。
《清史稿》中记载了宸妃受宠的具体情况:
一是,宸妃生子后,皇太极为之大赦天下,这是其他妃子所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二是,皇太极初进攻明朝之时,得知宸妃病重,放下战事,匆匆而返,可见皇太极爱美人之心切;
三是,宸妃去世后,皇太极的表现,这点清史稿中有着详细的记载,最能体现皇太极对宸妃之宠爱:
“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痤,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过妃墓,复大恸。”
这段话就是说,宸妃去世之后,皇太极十分悲痛,茶饭不思。虽然后来想通了,不能因为一个女人如此,但仍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诸王大臣为了让他放松心情,提议打猎,路过宸妃坟墓,仍然十分悲痛,可以说宸妃的死对他打击很大。
不仅如此,他还十分重视其他人对于宸妃的态度。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在宸妃丧之时,作乐,皆被皇太极夺去了爵位。
通过以上历史事实,可以了解到皇太极对宸妃是真爱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