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人生为何截然不同?

谢谢悟空邀请。

林徽因和陆小曼两人不仅都是民国才女和名媛,之所以我们现代人老拿她俩比较的原因可能在于,她俩不仅都很有才,还都是被富养长大的女儿。可是两人得到的评价却是赞扬林徽因多,贬低陆小曼多,一个被大家公认民国女神,一个被大家嗤之以鼻,同样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人生为何截然不同呢?

先说家庭教育不同

虽然陆小曼和林徽因的家庭教育方式不论在民国还是现在,都算的上真正的“富养女孩”的典型了,可是二者还是很大不同。

陆小曼父亲是银行家。他也是按照淑女名媛的标准来富养陆小曼的,陆小曼在诗歌、外语、钢琴、绘画以及交际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在学校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生活习惯非常奢侈,衣着首饰都是只穿最好的,她的生活也是无处不奢华,用今天的说法就是相当于在学校里相当于当时的校花级别,如果在社会上也是灿烂夺目的交际花人物,陆小曼从来不知道钱财来之不易,也不会吃苦,也为她后来的人生经历埋下了祸根。

林徽因则不同了,虽然父亲林长民对林徽因也是富养,可是林长民学贯中西,留洋海外,自然对林徽因富养的标准是做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他带林徽因去欧洲游学,去英国学建筑,增长了林徽因视野和有一技之长的才干。

林徽因父亲告诉林徽因真正的高贵不是衣着如何华贵,也不是出身高贵,真正的令人钦佩的贵族是心灵高贵、内心独立,不论身处何种困境,始终都要有颗高贵的心,时刻有感受美丽的心,即使生活多苦,也要热爱生活,把生活过得很诗意,所以林徽因即使遇到当年在抗战时期的李庄生活以及其他任何的困顿,却依然内心有诗意,不畏困顿,内心富足,才能最终用自己才华赢得“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美誉,建国后她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挽救了景泰蓝工艺等,她身上有富养女孩的内心富足,又有知识分子的那份风骨,不得不让人钦佩,足以称得上真正的女神!

二人生活品味不同

林徽因一生追求优雅。穿一身得体的旗袍和文人们谈笑风生,得体大方,把东方女性的美和娴静端庄,发挥到极致,不为物质所累,不追求高档衣服首饰,更看重自己内心富足,这样不论处于逆境还是顺境,都可以对待生活游刃有余。

陆小曼一生追求奢华,她的好友唐瑛曾经说,陆小曼她有十口镶金大衣箱,昂贵的裘皮大衣挂满大橱;最喜欢的一件旗袍,上面镶满红宝石和金丝线;有专配的裁缝;但凡法国贵族小姐所有,她一应不缺,这里可以看出陆小曼时髦和前卫水平,旁人无法企及,也说明她太注重外在的物质了,和现在有人没钱却还一味执着于奢侈品有点像,太追求奢华,就容易被物质所累,一旦没钱,自己将很被动,这也导致后期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因为翁瑞午愿意负担她的生活费而和翁瑞午一直同居,而被人非议。

二人朋友圈不同

林徽因的朋友圈都是文人,和有思想的人在一起,自己只能更优秀,而陆小曼喜欢去舞厅,和一群沉迷于纸醉金迷的朋友在一起,只会更颓废。

二人感情观念不同

林徽因对待感情更理智,找的老公最靠谱,梁思成不仅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个宠妻达人,两人都从事建筑行业,自然相互成长进步,才有了林徽因的建筑成就。

林徽因感情观念和陆小曼有根本的不同,可能林徽因跟着丈夫梁思成在山西河北等地风餐宿露考察古建筑时,陆小曼正盛装打扮,坐在汽车里去参加舞会呢。

陆小曼对待感情就有点感性了,为了徐志摩和自己前夫王庚离婚,然后和徐志摩在一起后又各种作死,天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把家底败光,徐志摩每天为了她的高消费买单,不停的赚钱,还为了给她省点钱,坐了免费的飞机去北京看林徽因演讲,飞机出事故去世了。陆小曼对待感情有点随心所欲,也导致了她人生和林徽因不一样!

纵观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一生,林徽因更符合我们对“富养女孩”的期待,同为民国才女,却因为有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两人生活品味爱情观以及朋友圈的不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这也为当今很多女性提供了各种借鉴意义。

“富养”,就像林徽因一样,需要当成是高起点好好努力,而不是把“富养”当作了资本挥霍,你们认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我是小聪历史客栈,专注历史,坚持原创,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您的关注!

同样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人生为何截然不同?

民国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因为都和著名诗人徐志摩有着感情纠葛,又都是才貌双全的人,所以经常被人拿来比较。一般林徽因更受人尊敬,而陆小曼责更多一些指责。

徐志摩因为林徽因在有了孩子的情况下和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陆小曼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和王庚离婚,并打掉肚里的孩子;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度过一生,相濡以沫,徐志摩因她飞机失事、金岳霖因她一生未娶。陆小曼二婚嫁于徐志摩,令徐志摩疲于到处讲学、养家糊口,徐志摩死后又毫无名分的和名医翁瑞午同居到死。林徽因死后丈夫亲自设计墓碑,政府特批墓碑用材,陆小曼死后香冢凄凉,娘家后人修葺。林徽因善诗书,又专业建筑学,陆小曼也写的一手好诗,绘画、舞蹈、戏曲样样精通,同样才色俱佳,为什么人生之路截然不同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家教不同,同样是书香门第,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爱子却不溺子,从小林徽因就知书达礼,穿衣打扮一般都是上乘料子的旗袍,温婉大气,优雅知性。她爱好建筑,父亲就带她周游欧洲列国,接受中西文化,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见识。而陆小曼父亲陆子福本身就是中华储蓄银行的创办者之一,对陆小曼是有求必应。陆小曼养成了奢侈的生活习惯,在学校时就负责对外联系,慢慢成为交际大佬,花钱如流水,只衣物就十大箱子,貂皮珠宝一应俱全,引领了当时的时尚。出门必须做轿车,还有吃人奶的恶习!后来生气陆小曼出轨徐志摩断了对她资助,这么难养的富二代让徐志摩做了好几所学校的讲师来赚钱。跟后来的名医生活潦倒,还染上了鸦片,名败身裂。

其次,性格不同,林徽因勤奋好学,每天早起和丈夫讨论建筑学术或者文学,结交的都是学术界的大佬,为了建筑学还和丈夫跋山涉水15个省,190个县,测绘2738处古建筑,使得如赵州桥等古建筑得以保护。晚年得了肺病甚至切掉一个肾仍然有很高的工作热情。而陆小曼却热衷于出入名流交际,日出三竿才起床,虽然多才多艺,也就画些画陶冶情操,徐志摩死后,才痛改前非20年如一日专心整理出版徐志摩遗文。

良好的家教是良好的性格的基础,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林徽因理智好学有民族情怀,陆小曼感性奢侈随性自我,不同的境遇皆出自性格卡点作出选择的一瞬间。

同样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人生为何截然不同?

陆小曼和林徽因两位都是民国女神,她们的艺术造诣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至于她们的人生为什么大不同,个人觉得在于,陆小曼和林徽因对婚姻的看法不一样。

我们先说林徽因吧。她的父亲叫做林长民,娶了两位妻子。林徽因的母亲因没有生儿子,不聪明,一生不受林长民的待见。母亲受到的冷落,心里所有的委屈都向林徽因倾诉。因此,林徽因感受到母亲在婚姻里的痛苦,早早地懂事了。 林徽因是一个理性的人,有强大的思考能力。在美国留学期间,她就说过,大意就是中国女人结婚是嫁给一个家庭,而不是一个人。可见,她对中国式的婚姻有一个清醒认识。也正是这一点,让她嫁入梁家后,主持家务、协助梁思成进行学术研究,得空了就自己再创作诗歌等活动。

林徽因是集美貌与才华为一体的人,也有过绯闻,但她是有底线的人,正如她写给胡适的信上说:“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

相比之下,陆小曼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陆小曼很受父母疼爱,自己也好学,十七岁就在外交部做接待和英文翻译了。陆小曼的第一次婚姻,对方是一位将军,比较沉闷无趣,又经常不在家。陆小曼呢,则是心生烦闷,经常和徐志摩通信,一段感情也随之产生了。

在徐志摩与陆小曼通信整理成书的《爱眉小札》里,我们看到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子,敢爱敢恨敢担当,但是,等到她和徐志摩真正在一起了,他们就迷失了!究竟他们所追求的爱情是什么呢?可能他们自己也说不清了。

民国年代,社会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婚姻对于一个女人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造就了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人生不同,是在于她们对婚姻是否有清醒的认识。

同样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人生为何截然不同?

性格决定命运啊!

林徽因和陆小曼都是才女,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陆小曼是一个很感性的人,而林徽因考虑问题更多的是理性思维!

在感情上,原来陆小曼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见到徐志摩后,就嫌弃自己老公死板,没有情趣,硬是和自己老公离婚了,要知道,当时陆小曼的老公和徐志摩可是好友!这关系多乱!

而林徽因,当时虽然也有很多人追求,但是在婚姻大事上,她考虑的很周全,明白谁才适合她,最终选择了梁思成!两个人恩恩爱爱,过得相当幸福美满!

在生活上,陆小曼骄奢,而林徽因更加务实朴实,用现在的话来说,陆小曼算是一个拜金女!陆小曼有才,但是经济上基本不能独立,但是林徽因自己却能用才华创造价值和财富,经济独立。

总结起来就是:女人有才华和美貌还不够,要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同样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人生为何截然不同?

陆小曼是民国时期的才女,胡适先生曾经说过: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她漂亮活泼可爱,在社交场所表现得大方得体,谈吐优雅,让男女嘉宾为之倾倒!

陆小曼出生在富商之家,她的父亲在教育上把她培养成为一名社会名媛。在民国,名媛是社会身份的象征,是高贵的象征。结交的都是上层社会名流!

陆小曼十九岁就和王庚结婚,本来王庚和徐志摩是好朋友,陆小曼好玩,王庚因为公事没有时间陪她,都是让徐志摩赔她去玩,结果两个人日久生情,最后和王庚离婚,和徐志摩结婚,当时社会上对两个人的婚姻都不看好,受到了各方面的阻力。但是两个人作为才子佳人不管不顾。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在和陆小曼结婚的时候,徐志摩刚刚结束和林微因的爱情,因为林微因知道徐志摩已经是有妇之夫,就果断结束了这段恋情。看来林微因是很理智的,梁启超在两个人的婚礼致辞中就直言不讳,希望两个人的婚姻是最后一次婚姻!

陆小曼经常吃零食,也是一个吃货!徐志摩都说她从醒来嘴就不闲着,还是有喝人奶的习惯,但是徐志摩有什么好吃的也是常带回来,可见徐志摩对她的宠爱!

徐志摩飞机失事以后,陆小曼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似乎也懂的更多。终究耐不住寂寞和不能经济人格的独立,和翁瑞午同居。

林微因也是民国时期的才女。但是她的父亲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带她游历欧洲,接触外面的世界,让她开阔眼界。

林微因倾国倾城,婉约美丽。就像人间的四月天,温暖和煦。直入人心。

林微因在欧洲遇到才华横溢的徐志摩,两个人也层有过短暂的爱情时光,知道徐志摩已经结婚的时候,林微因果断的终止了这段恋情。但是两个人并没有仍保持着友好往来。经常书信联系,可以说是一种暧昧关系。这也是陆小曼恨林微因的原因。

李健吾曾说:“林徽因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做仇敌。”

因为太过优秀,林微因的同性朋友不多。也许是嫉妒的原因吧!

林微因在感情方面也很苦恼,她对丈夫梁思成说过,自己同时爱上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个人就是金岳霖。梁思成考虑后对她说:如果你真的爱金岳霖,我祝你们幸福。金岳霖知道后说,看来梁思成是真心爱你的。选择了退出,也因爱着林微因而终身未娶!林微因也很理智,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仍然和金岳霖做知己朋友!

陆小曼和林微因作为民国时期的才女。有着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丰富的感情生活,都和徐志摩有着感情纠葛。两个人的性格,教育方式,家庭背景,决定了两个人的人生轨迹所不同。

同样是民国才女,林徽因和陆小曼的人生为何截然不同?

说起民国的女性林徽因,人们无不啧啧称赞。她是诗人、作家以及建筑学家。她的作品有《林徽因诗集》《你是人间四月天》等,她参与了人民烈士纪念碑以及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她为保护中国古建筑,和她的丈夫梁思成做出了为世人所瞩目的贡献,使中国一些埋没于荒野的古建筑面向世界!

她是艺术家,她的名字永留史册,过去、现在乃至将来,人们都将不会忘记她对中国建筑的贡献!

说起林徽因,就不得不让人想起另一个才华横溢的女性——陆小曼。同样的名门望族,父亲都是一样的政界要员,同样接受了东西方教育,一个成了国人提起无不敬仰的国之栋梁,一个让人提起,却无不想起她泛滥的情爱,放纵的生活,让世人诟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悬殊?

(陆小曼)

(一)父亲同是政府要员,教育理念差距较大

林徽因的父亲在外交部工作,女儿自小和亲戚的孩子们在一起读书,林徽因年龄虽小,悟性却是不错。进入学堂读书,似乎就是读书,没有刻意的打扮,没有过分的娇惯,餐桌上的饭喂饱林徽因的胃,知识滋润她的灵魂。林父虽然没有喜欢孩子的母亲,却对女儿很在意。林父没有刻意引领女儿走进社会名流,也没有用丰富的物质生活去点缀女孩子五彩的梦。林徽因没有华贵的服饰,衣服常常非黑即白,素雅、平常的如邻家女孩。

那一年,他被外交部派到欧洲工作,事情确定下来后,他思索良久,做了决定,他要带十六岁的林徽因出国。这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女儿头脑聪慧,思维活跃,正是年轻学习的时候,给她更高更远的见识,明确毕生努力的方向,成就一个女子不一样的人生!

父亲从英国停留下来,每日里忙忙碌碌,林徽因丢在房东家,不是看书,就是和房东在一起聊天……房东是搞建筑的,林徽因从房东那里了解了太多的建筑知识,她对建筑突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这个女孩子,明白了自己将要努力的方向。

回过头,我们看看陆小曼的教育。

陆小曼的父母生了九个孩子,成活的只有陆小曼一个,可想而知,父母对其的态度。吃的穿的不必多说,财政要员的家里,别人孩子有的肯定有,别人孩子没有的也要有。小曼不爱吃饭,父母就给各种喜欢的零食,这个习惯伴随了陆小曼一生。孩子喜欢漂亮衣服,可着心的给买,怕啥呀?

陆家最不缺的就是钱。陆小曼喜欢漂亮衣服,走到哪里,都随身带几大箱华贵服装。在学校读书,学校学生没有一个不认识的,为什么?特别呀!人家陆小曼很聪明,能说几国语言,画画得极好,漂亮大方,舞跳得好,唱戏表演,交际场上混得如鱼得水。

只要有陆小曼的地方,所有人就会被她吸引。高贵的气质,不凡的谈吐,明媚靓丽的着装,笑语盈盈,人人皆可轻松亲近……陆小曼社交名媛的名气早早就传开了,有一年外交部就请陆小曼做接待外国人的工作,厉害吧,当林徽因刚刚明白自己对建筑感兴趣时,人家陆小曼已经是外交部的明星级人物了。

由此看出,林父是准备将女儿培养成为一个学者,而陆父是将女儿培养成社交名媛!

(话剧《徐志摩》中的陆小曼)

(二)一个爱情之上,一个权衡利弊

在伦敦时,林徽因与徐志摩有过一段恋情。诗人的浪漫、痴情,也曾激起了林徽因少女感情世界的涟漪,也引发了她向文学方面的发展。然而,林徽因是理性、成熟的,她母亲是父亲几个太太中的一个,母亲由于没有文化,性格上的缺陷,得不到父亲的爱。自小,林徽因听着母亲的抱怨,面对爽朗而思想开阔的父亲,常常左右为难。对于婚姻,她有着超越同龄人早熟!

她知道徐志摩有妻张幼仪,也有子,她不可能做出伤害张幼仪的事。当然,她也了解诗人徐志摩,不管不顾,飞蛾扑火一样追求爱情的方式, 常常会置人于风口浪尖之上,引起种种非议。作为性格温和,思虑周密的林徽因,怎么可能让自己背负上遭人非议的名声?更何况,林徽因心中,爱情并不是一生唯一的追求!

(林徽因与梁思成)

梁启超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好朋友,两家是世交,梁思成是梁启超最疼爱的孩子,双方的家长撮合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的婚姻。林徽因接触梁思成后不久发现,自己的性格更倾向于梁思成的成熟、理性,有想法,有追求……林徽因在婚姻上选择了梁思成,一起出国深造,梁思成为林徽因选择了建筑专业,成为两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再看看陆小曼。

第一次嫁给了清华读书、美国深造的陆军司令少将王庚,过着有钱又有闲的生活,没有自己追求的事业。每天不是跳舞、打牌,就是听戏、作画……绫罗绸缎裹体,胭脂香粉涂抹,出入各种名流社交圈子。然而丈夫是繁忙的,给了大把的钞票,却没有时间陪她玩,于是,王庚请好友徐志摩陪妻子玩……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为了爱情,为了和徐志摩结婚,偷偷去堕胎,没有告诉孩子的父亲王庚,也没有告诉徐志摩。由于不慎,手术失败,导致了陆小曼不育。陆小曼面对爱情,完全不考虑后果,不顾及他人,为所欲为。

(陆小曼的国画)

陆小曼背着骂名和徐志摩结婚了,然而,却并不珍惜得来不易的这份感情。她照样跳舞、听戏,到处社交,过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可惜,诗人的徐志摩,没有那么多钱供她挥霍,于是,四处奔波,为她赚取钱财。没有了诗人的陪伴,陆小曼是寂寞的,加上堕胎留下的后遗症,她常常腹痛,于是,她有了帮她推拿异性朋友翁瑞午……说是朋友,谁知道呢?后来徐志摩死了,陆小曼就很快和翁瑞午同居。

徐志摩在北京工作,抽空回来看上海的娇妻,好不容易回来,发现妻子不是抽大烟、跳舞,就是发脾气,诗人生气了,坐飞机走了……这一走,飞机失事,成了永别。

在陆小曼和徐志摩吵吵闹闹的时候,林徽因和梁思成却一起面对共同爱好的建筑事业,一起学习,一起努力……他们也参加聚会,不过,那是搞大学问的人在一起,谈哲学,谈建筑。

一样是名门望族家的聪颖孩子,教育理念不一样,追求不一样,结局天壤之别!

(1938年,西南联大教授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