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贵妃到底有多美?万贵妃为何得明宪宗独宠?
我们一般的正常思维里,历史上得宠的妃子,大都是天香国色。凭着年轻貌美,令皇帝神魂颠倒,或者认为皇帝都是薄情的,后宫佳丽成群,他们流连喜新厌旧。但是,就有这么一个男人,他就是固执,他就是任性,他就是痴情。他的出现,帮历史上所有的一国之君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至少在对待爱情,对待女人的态度,他是一个好的榜样。他专宠比他年长17岁的万贵妃,而且最后在万贵妃死后,因过度伤心而亡。
十八岁的皇帝把三十五岁的万氏册封为妃子。妻子比丈夫大十七岁,堪称明朝历史上离奇的皇室婚姻。老百姓能够接受男人比女人大很多,反之则难。尤其不理解皇上那么认真痴情,那这个老女人肯定有问题,她既没有惊人美貌,也没有显赫家势,更没有花季一般年龄,她究竟凭借什么独受恩宠二十年呢?
先来简单介绍下万贵妃,万贵妃原名万贞儿,经考证是现山东诸城人,四岁时进入后宫,成为宣宗皇后孙氏的侍女。朱见深被册立为太子,孙太后把他的侍女万贞儿派去侍奉太子,使万氏有幸成为太子的保姆。景帝即位后,朱见深被废为沂王,一切荣华富贵离他远去,与寂寞冷清的朱见深朝夕相伴的就是这个姓万的宫女。作为皇帝朱见深的贴身保姆,她历经寒暑17载,陪伴着这位比自己小17岁的皇帝度过沉沉浮浮的无数个日夜,受尽旁人白眼,终于在朱见深19岁登上帝位后,被封为万贵妃,万贞儿的地位逐渐显要起来。
明宪宗对万贵妃的宠爱程度绝对称得上让人难以置信,朱见深倾其一生都对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格外地宠爱和忍让,一直到万贞儿去世。
有史料记载,年仅18岁的宪宗大婚不久,就撇下年轻貌美、才华横溢的吴皇后,夜夜就寝于万贞儿所住 的宁贞宫,这足以说明万贞儿在宪宗心中的地位。而且万贞儿为宪宗生下一子夭折后,此后万贞儿再无生育。万贵妃对其他怀孕的妃嫔或已经降生的皇子大加谋害, 可是对于万贞儿的所作所为,皇上却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点也没有责罚。一直退让包容,因为万贞儿总是能巧妙地利用皇上对自己的爱让皇上放过自己。爱一个人都爱到连谋害自己孩子的女人都可以包容,明宪宗这也是算绝无仅有了。
朱见深倾其一生都对这个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格外地宠爱和忍让,一直到万贞儿去世。所以啊对万贵妃的宠爱程度哪怕甄嬛要是遇上万贵妃,估计也活不过第三集。
明宪宗与万贞儿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叫“姐弟恋”,那万贵妃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明宪宗呢?
首先明宪宗对万贵妃有多年相伴的依恋之情,难以忘怀,恋母情结演化为情人关系,宪宗娶了一个可以当母亲的女人为妻,在常人看来,或许离奇,在宪宗心目中,最爱怜他的正是妻子与母亲一身二任的女人,这情感更近于母子之间那样的亲情,一往情深,情有独钟。他最需要的不是刚刚认识的后妃,而是早已熟悉、形影不离的万氏。甚至在皇后吴氏与妃子万氏发生冲突时,宪宗毫不犹豫地站在万氏一边。
对于万贞儿之专宠后宫,很多人不能理解,有的书中记载,万贞儿相貌雄壮,声音洪亮,像个男人一般,完全没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就连宪宗之母周太后也不止一次地问宪宗:“她哪点美呀?你为何这么宠爱她?”宪宗回答:“我不在乎相貌,有她在身边,我心里就安稳、实在。”这样说来,万贵妃在明宪宗皇帝的生活中实际扮演了一个亦妻亦母的角色,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成化帝的精神寄托。
另一个原因是,万氏对宪宗早已摸清脾性,投其所好,所谓“机警善迎帝意”,俘获男人的心,在这点上,其他嫔妃都是十几岁的少女显然不是三十五岁成熟女性的对手。她可以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皇帝很少去亲近其他嫔妃,而频繁到她宫里夜夜专宠。每次皇帝驾临,她都精心打扮,身穿华服前往迎接,这样让少年天子充满新鲜感而兴致勃勃。
可对于爱情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情敌,而是时间,万贞儿死的那一年57岁,因病去世,朱见深痛哭不已。下令以皇后的规格给她举行了奢华无比的葬礼。下令“连续七天不上朝”,叹道:“贞儿万侍长去了,我也将去矣。”果然,不到半年,40岁的朱见深追随而去。
明宪宗对万贵妃感情太深,不愿她与其她嫔妃葬在一起,所以专门为其破例单独选择了一处各方面都非常不错的地方修建陵墓。不仅如此,明宪宗还专门选择了一批人为其守墓,而这些人便在万贵妃的陵墓旁住了下来,形成了一个村庄。在古代能够得到如此待遇的嫔妃是非常罕见的。由此可见一往情深。
万贵妃到底有多美?万贵妃为何得明宪宗独宠?
首先万贵妃一点都不美,甚至有点男人相。再者其实明宪宗对于万贵妃的爱,更多的不是男女之间的那种情爱,而是如同亲人般的那种依赖的爱,而之所以万贵妃能被独宠,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是那么刻骨铭心,那么让人难以忘记。我想现在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宪宗一代帝王会如此的钟情于这么一个徐娘半老的万贵妃呢?甚至最后还因万贵妃突然暴毙,宪宗居然也因伤心过度,同年驾崩在紫禁城,追随万贵妃而去。
其实如果你了解明宪宗和万贵妃的一起经历的那些事情,你就会发现宪宗对万贵妃的独宠真的是那么的理所当然,那么的让人觉得她得到的宠爱是应得的。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1449年在明英宗亲征瓦剌之时,被立为大明的太子,也就是在这一年明英宗因“土木堡之败”兵败被俘,之后于谦和孙太后等人为了不让瓦剌将明英宗作为威胁大明的筹码,于是决定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而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还是在这一年,万贵妃出现在了不到二岁的朱见深面前,此时19岁的万贵妃被孙太后调往东宫,开始负责年幼的太子朱见深的日常生活,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万贵妃陪着朱见深度过了最艰难也是最危险的八年“囚禁”生活,八年的时光里,她始终寸步不离的保护和照顾着幼小的朱见深,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朱见深敬而远之,甚至是避之不及的时候,只有万贵妃自始至终都在朱见深的身边陪着他,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他,也只有那个时候的万贵妃是真心的对待朱见深。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在皇家是没有绝对的亲情的,为了皇位他们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总之皇位在他们的眼里高于一切,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所以从朱祁钰登基为帝的那一刻起,朱见深就已经不再安全,毕竟此时的他还是大明的太子,未来的皇帝,但是这位太子却不是朱祁钰的儿子,可想而知朱祁钰绝对是不容许他继续待在太子的位置上的。
我想若不是此时的朱见深只是一个不到二岁的婴儿,对朱祁钰可以说是毫无威胁,如果朱见深是一位少年,那么结果可能就会很危险了。不过不管如何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还是在1452年被废了,他被改封为沂王。同时由于明代宗害怕那些“乱臣贼子”们拿朱见深来做文章,所为此他让锦衣卫将朱见深的住所重重包围,朱见深也不能出住所半步。
就这样原本应该过得天真无邪的生活的幼年朱见深,就只能活在这小小的天地之下,而在这里能陪着他的也只有万贵妃一人。就这样幼年的朱见深在万贵妃的陪伴下开开心心的度过了五六年的时间,但是人总是会长大的,慢慢长大的朱见深开始了解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他开始害怕了,可以说现在的他每天都是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害怕总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叔叔杀掉。而且在那个时候几乎每个月明代宗都会召见朱见深几次,而每次朱见深在与明代宗对话的时候,都吓得瑟瑟发抖,说话也结结巴巴的,而久而久之朱见深结结巴巴的说话方式居然成了习惯,直到朱见深去世的那一刻,结巴的毛病都没有治愈,可想而知当时的他是有多么的恐惧。
可以说在这八年的时光里,朱见深感到恐惧和害怕的时候,他找不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唯一能找到安慰的只有万贵妃那里,就这样久而久之万贵妃就成为了幼年的朱见深最信任,也是最依赖的人,而这种感觉也始终都伴随着朱见深的一生。可以说在那八年的时间里万贵妃就是明宪宗的一切,他开心的时候、伤心的时候、恐惧的时候都是跟万贵妃一起度过的,而万贵妃也是全心全意的对朱见深好,她很细心的照顾着他,她用自己的全部去抚慰着朱见深那幼小而孤独的心灵。就这样朱见深和万贵妃度过了那时刻都充满着危险的漫长而又短暂的八年“囚犯”时间。
而万贵妃的付出也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在朱见深登基为帝之时,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万贵妃为妃,而且若不是群臣反对,朱见深都想直接封万贵妃为后了,可想而知朱见深对万贵妃的感情有多深。可以说万贵妃与朱见深的患难与共,朱见深从她那里获得的那种他所渴望的母爱和亲情,最终才促成了朱见深一生都独宠于万贵妃的结局。
万贵妃到底有多美?万贵妃为何得明宪宗独宠?
万贵妃,小名贞儿,父亲万贵是一个县级小官,因为做了犯法之事被发配边疆。万贞儿四岁的时候,便被选入宫中当宫女了,在掖庭为奴。明宪宗朱见深两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从那时起,万贞儿就开始做朱见深的贴身婢女。当时朱见深两岁,万贞儿也只有19岁。后来朱见深17岁做了皇帝。这十五年都是万贞儿寸步不离的照顾着朱见深,朱见深母亲去世的早,从而对母亲一般年龄的万贞儿产生了深深的依赖。两人感情十分好。
后来,英宗皇帝去世,朱见深作为太子,继承了皇位。之后万贞儿生下一个儿子。宪宗非常高兴,封万贞儿为贵妃。可是不到一个月,小皇子便夭折早逝了。由于高龄产子伤到了身体,从此万贞儿便再也无法生育。这一点对于朱见深的后宫而言的影响可所谓巨大。至于原因,谜底之后揭晓。
对于万贵妃,朱见深非常宠爱,一直到万贞儿去世。宪宗17岁登基,18岁便大婚。新婚不久后,宪宗就抛下皇后,夜夜宿在万贞儿的寝宫。据说宪宗新婚燕尔的吴皇后不仅沉鱼落雁、美貌出众,而且贤良德淑,很有才华。更重要的是吴皇后比起已经35的万贞儿而言,年轻又貌美。但是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能影万贞儿在宪宗心目中的地位。还有更加夸张地事,那就是万贞儿在丧子之后,嫉妒其他年轻的女人生下皇子,于是千方百计不让朱见深的儿子降生。不管是灌堕胎药,还是各种明争暗斗,万贞儿不知残害了多少朱见深的子嗣。按理说,朱见深应该非常生气才对,毕竟是自己的子嗣。但是朱见深宠爱万贞儿到了极点,竟然放任她这样,甚至不惩罚她,也不指责她。因此,明朝有文人评价说:“自古以来妃嫔承受恩宠最晚,但却是最长久的。自古以来,从未有这样的先例。”这也是朱见深非常喜欢万贞儿的表现。
宪宗为什么这么宠爱万贞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朱见深具有强烈的恋母情结。朱见深的太子身份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废,然后恢复。这跟他的父亲英宗两次当皇帝有关。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万贞儿不离不弃。万贞儿在朱见深心目中的形象,既是母亲又是姐姐和情人。所以朱见深对万贞儿有深深的依恋。不管万贞儿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朱见深都包容她,因为他太爱她了。这种爱既包含爱情又包含亲情,是一种非常复杂但是却真挚深厚的感情。所以,无论如何,他离不开万贞儿。这个女人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和动力,没了她,他的世界也将土崩瓦解。据历史记载,宪宗每次出游都会带上万贵妃。这可能就是一种习惯吧,毕竟他两岁起就由万贞儿照顾。时间久了,就不能改掉这个习惯了。
据历史记载万贞儿是在责罚一个奴婢时,一时生气,怒不可遏而死。当时听闻万贵妃死后,宪宗说:万贵妃死了,我也快要死了。果然几个月后,宪宗就去世了。由于从小极不安定,宪宗缺乏某种安全感。有种人格障碍,而一直待在他身边的万贞儿了解他,两人彼此相互依偎无可取代。这就是宪宗无法离开万贵妃的原因之一。
按照明朝的规定,只有皇后才能和皇帝合葬,但是宪宗居然破坏祖制在十三陵里为万贞儿修建了一座万贵妃墓,为的就是俩人死后还能相依相偎。可见喜欢程度。
二是万贞儿心计很深,知道宪宗的弱点。她从朱见深两岁时就开始照顾他,她是最了解朱见深的女人,包括朱见深性格上的弱点,因此她可以轻易利用朱见深的疼爱来实现专宠于一身。听说万贞儿擅宠之后,吴皇后也曾仗着自己皇后身份,杖打了万贞儿,结果引起宪宗大怒。宪宗非常生气于是下诏“废后”,并将吴皇后打入冷宫,全都是为了万贞儿。之后第二任皇后王皇后,对万贞儿也是敢怒不敢言,因为宪宗对她的宠爱丝毫未减,只能忍气吞声。万贞儿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残害子嗣,是因为她知道宪宗不会把她怎么样,因为宪宗离不开她。由于万贞儿的迫害,早年宪宗一直没有孩子,直到后期有个宫女偷偷把孩子生下来,才陆陆续续开始有子嗣。
三是万贞儿床上功夫了得。据史书记载,万贞儿长相雄伟,并不是美女。可偏偏宪宗对她欲罢不能。宪宗的母亲周太后也问儿子原因。宪宗说:“我自己有病,必须万贵妃伺候才舒服。”这句话暗示万贵妃的床上功夫十分了得。
万贞儿肯定是个非常有心计的女人,一点也不简单。这一点毋庸置疑。她让宪宗爱她爱得无法自拔。宪宗弱势内敛,万贞儿强势跋扈,跟宪宗正好互补,因此专宠万贵妃20年。
万贵妃到底有多美?万贵妃为何得明宪宗独宠?
万贵妃到底有多美?万贵妃为何得明宪宗独宠?
万贵妃是宫女出身,虽未封后,却是实际意义的后宫之主,朱见深的后宫里,万贵妃一人独大,打遍后宫无敌手,就连几任皇后,也都是她的手下败将,要不被废,要不被消失,她究竟是有什么能量得独宠?
第一个原因,是朱见深的恋母情结。
朱见深两岁时,朱祁镇被俘,他的人生发生了剧变,他叔叔上位后,不但他的太子之位没了,就连性命都不见得保得住。虽然后来朱祁镇回国,但朱见深的日子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在这漫长的生长发育期里,负责照料他长大的万贞儿,成了他最亲近的人,在他心里,万贞儿既是保姆,是姑姑,是阿姨,又是妈妈,也是姐姐,还是情人,不管怎么说,他对万贞儿的依恋,超出了正常人能理解的范围,别人看万贞儿,就是宫女,就是他的小老婆,但他不这么认为,他对万贞儿的依赖,没有上限。他曾经说过:“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喜欢就是喜欢,你们偏要什么理由,好吧,那给你们了,就是她在身边,我有安全感,非常安全。《明史》中记载:“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也就是说宪宗每次出游,万贵妃总是戎装侍立在旁。所以,太后眼中的万贞儿,群臣眼中的万皇贵妃,也是后宫皇后和皇妃们的万太后,于朱见深而言,她是保护神,称天王菩萨都不过分。
第二个原因,万贵妃的心计用得巧。
对于皇帝而言,后宫佳丽三千,年轻貌美者不要太多,万一哪天想换个口味怎么办?万贞妃虽宫女出身,也没什么机会受到教育,但是她聪明,她了解朱见深的弱点,每每利用这一点,成功地击败了敌人。《明史》中记载:“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帝怒,下诏曰:‘先帝为朕简求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位,因察其实,始知非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废后事大,但是在一系列的操作下,她竟然毫发无伤,可见枕头风吹了不少(这事,她脱不了干系)。除了皇后,更有诸多的皇子还没有来得及出生,就被万贵妃一碗药给送走了。对于朱见深来说,女人和孩子有也可以,没有也不要紧,反正只要有万贵妃就好了,所以,明孝宗能出生,真的要命好啊。
至于万贵妃美不美,这个倒是见仁见智的。明朝女子以“纤弱”为美,嫔妃们基本上都一个调调,但是万贵妃与众不同,据《罪惟录》、《万历野获编》等书记载,万贞儿体格壮硕,与朱见深相处时,经常是“男装侍坐”,甚至是他们一起出游时,“戎服佩刀侍立左右”,在一群风吹就倒的女人们中间,这个壮硕的安全的臂膀,端得使龙心大悦,“每顾之辄为色飞”。
于朱见深而言,从小照顾他长大的万姑姑(阿姨……),一心为他好,又那么与众不同,她虽不艳丽柔媚,可却有独特的中性美,那戎装佩刀的样子,真的好有安全感啊。
万贵妃能独宠后宫几十年,与当时的朝堂大环境分不开。虽说万贵妃独宠,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后,但是朱见深也并没有真的不立皇后。相反,他有几任皇后。而这,维护了最传统的礼法,也保护了万贵妃和他的爱情。至于他太宠妾,那没办法,不喜欢皇后和妃子们,你一个文臣武将能怎么样?道德礼法是帝王立足的根本,朱见深并没有因为后宫的事情影响到朝堂,事实上他在政治上,还算是一个明君,所以哪怕臣子们对万贵妃一片骂声,却也不敢公然喧哗,更不敢提其它的,子嗣问题,更是家事,他们管不着,何况,不还有一个儿子呢嘛,多说什么呢,就酱紫。
这对神奇的夫妇,就这么一直存在着。终于有一天,万贵妃打宫女,怒极,结果“气咽,痰涌不复苏”,听得这个消息,“帝不语久之,但长叹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于是“挹挹无聊,曰以不豫,至于上宾”,他们也结束了人生历史的表演。(文/宛如清扬 图/网络)
我是文史爱好者清扬,说得不好,仅供参考,欢迎各位友友关注、点赞、留言。
万贵妃到底有多美?万贵妃为何得明宪宗独宠?
美倒不是很美,历史上的万贵妃姿色并不出众,但身材偏为丰腴,皮肤白暂,口齿利落,工于心计,所以在明宪宗幼年时就成功地在其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明末的沈德符曾经感慨道——“妇人以纤柔为主,万氏身体肥胖,与纤弱相反,而获异眷。”
(肯定没这漫画上好看)
至于姿色的话,年轻貌美的吴皇后才是比万贵妃这个半老徐娘出众多了。
独宠的话其实就是她在明宪宗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太重要了。在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孙太后下旨立朱见深为太子,同时让自己的贴身侍女万贞儿照料。1452年,明代宗废黜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朱见济死后,代宗不想传位给侄子,就拖着不立太子。如此一番周折,尝尽人情冷暖,无情最是帝王家滋味的朱见深也十分重情,记得那些一直关心照顾他的人。后来周氏曾经问过自己的儿子为何会对万贵妃如此着迷,朱见深如此答道——“有她在身边,我心里就踏实,不在乎样貌。”
因此万贵妃对于朱见深来说更像是精神上的支柱了。
万贵妃到底有多美?万贵妃为何得明宪宗独宠?
历史上有一个宫女出身让小她17岁的皇帝痴恋到死,她就是万贞儿,也就是万贵妃。首先她并不是美女。据《罪惟录》记载万贵妃的长相:貌熊声巨,类男子。根据描述,万贵妃虎背熊腰,声音也不温柔,和男子差不多。可这个年长明宪宗朱见深17岁的宫女,就是得到了独宠,因为她和朱见深是患难之交。
明公元1435年,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立朱见深为皇太子,万贞儿此时只是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公元1449年,北方的蒙古族部落瓦剌频频侵犯边疆,发起战火,明英宗英御驾亲征,却不幸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朱见深这个时候只是一个两岁的孩子,他的叔叔朱祁钰登上了帝位,史称明代宗。即使朱见深的父亲明英宗后来被重金赎了回来,也是被囚禁在南门,朱见深不仅被废掉了太子位,还生命堪忧,孙太后指派万贞儿去照顾年幼的朱见深。这一年,万贞儿19岁,朱见深2岁,还是一个咿咿学语的孩子,他居住的昭和宫成了冷宫。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有的只是漠视和算计,朱见深变得寡言而懦弱,还落得口吃的毛病。
众叛亲离,可是万贞儿却始终不离不弃,陪在这个有名无实的小沂王身边。万贞儿成了他的姐姐,他的母亲,成了护他在皇宫周全的保护神。冬去春来,久而久之,这对相差17岁的男女互生情愫……朱见深唯一的倚靠就是万贞儿,看着她,才能安下心来。后面大臣撞开南门,迎接明英宗又做了皇帝,朱见深也再次成为了太子,于1465年做了了皇帝,成了明宪宗的他还是忘不了粗茶淡饭时,凄惶颤抖时,只有万贞儿的不离不弃。他忘不了和万贞儿枝枝蔓蔓的牵绊,独宠了她一生,为了她废除皇后,即使宫里传闻她毒害皇子他也没有深究。
公元1487年的春天,万贞儿去世,也带去了明宪宗朱见深的所有,他凄凉地说道:贵妃一去,朕亦不久于人世了!他斋戒辍朝七日,以皇后之礼安葬万贞儿,并打破祖制,在只有皇后能安葬的十三陵里为万贞儿修建了贵妃墓,只为自己死后能和她合葬。
安置好了一切,数月后,积郁成疾的明宪宗也离开了人世。他追随恋人万贞儿而去,这段差距17年的旷世之恋拉下了帷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