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和古中国一样,都为人类文明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除了发达的古文明,印度和中国还有太多的相似点,比如领土广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资源丰富……。不过,从古至今,印度的发展状况都始终不如中国,究其原因,或许与其国内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有关。
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这种落后的制度有多么的可怕和可恨。
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从中亚入侵了南亚次大陆,统治了这里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作为异族,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矛盾越发的尖锐,为了强化自身统治,他们利用婆罗门教开始进行精神摧残。
在宗教的外衣下,雅利安人推行了等级森严的“瓦尔那制度”,也就是种姓制度。根据婆罗门教的教义,“创世之神”分别从自己的口腔、双臂、大腿和脚趾繁衍出了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就是所谓的“神之子”。
而这四个“神之子”,又分别繁衍出了日后的不同种姓。既有负责掌管宗教和祭祀的“婆罗门”,又有掌管军事的王室或贵族“刹帝利”,还有从事农业耕种和畜牧养殖的“吠舍”,最后是从事繁重劳动的“首陀罗”。在“神之子”繁衍的四大种姓之下,是没有任何身份和地位的贱民。
在婆罗门教中,历来都把女性视为邪恶的化身,丝毫没有地位可言。可笑的是,婆罗门教竟然很早就建立了“圣女制度”,甚至于数千年来都被沿袭和保留了下来,至今仍然广泛存在。
所谓“圣女”,远远没有听起来的那么尊贵,通常都由低贱种姓的少女担任。为了生存,一些穷人家庭在女孩十岁左右就卖入了大大小小的寺庙。表面上,这种行为非常虔诚,这些女孩非常神圣,甘愿将自己奉献给了神。
表面上,“圣女”会进行祈祷或者祭祀,为信徒们广施恩德。暗地里,她们却是寺庙中婆罗门长老的泄欲工具,长期遭受着非人的凌辱,甚至还不如应召女郎。这些“圣女”们既不能拒绝,更不能后悔,只有年老色衰后才会被赶出,而且再也无人会接纳她们。
就这样,在宗教制度和种姓制度的荼毒下,印度人按照自己的种姓而按部就班地各司其职,甚至不知道进行反抗。而为了便于管理,增强各阶层的奴性,印度还规定“不同种族之间不得通婚”,更进一步造成了社会的割裂。
基本上,“婆罗门”生下的就是“婆罗门”,“刹帝利”生下的就是“刹帝利”,而“贱民”生下的就是“贱民”,代代相传。在宗教“轮回转世”之说的愚弄下,印度的下等种姓只能是一生一世任劳任怨,将虚幻的希望都寄托于来世的投胎。
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印度在四大种姓之内,又繁衍出了成千上万的“亚种姓”,以至于造成了国内无数的小教派。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无论是亚种姓还是小教派,皮肤越黑越低贱。这些小教派又开始各自为政,使得国家和民族缺乏有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会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
进入二十世纪,印度终于脱离了殖民统治并宣布独立,甚至还在1947年废除了种姓制度。不过,种姓制度仅仅是在法律上被废除了,可残留在民众传统观念中的“毒瘤”却难以根除,至今都影响巨大。
加之,数千年的传承下来,高种姓始终在国家的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医疗等方面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低种姓则完全被边缘化。笔者个人认为,这已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状态,成为了印度发展过程中最难以逾越的障碍。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印度种姓制度最可怕的是两点,一是出生之后所在的种姓就已经确定了,一生都不会变化,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二是不同种姓之间不可逾越,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2000多年前,雅利安人经过欧亚平原南下进入印度,并且征服当地人,为了巩固统治,雅利安人创造出种姓制度,不同等级对应神身体的不同位置,由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在首陀罗之下,还有达利特,他们是战俘的后代,地位最低,被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
印度人出生之后所在的种姓已经确定了,无论多么有钱,多么有才能,都不可能翻身,而且低种姓掌握的资源太少,也没有翻身的资本。
既然这辈子不可能改变种姓,很多印度人寄希望于苦行,希望能够在来世获得更好的出身,印度一位叫做阿马尔▪可杰的苦行僧,从1973年开始把手臂举起来,长达38年不放下来,如今已经固定在手臂上,再也拿不下来了。
印度苦行僧拥有将近500万人,他们通过苦行的方式寻求来世的显赫,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遭受巨大的痛苦折磨。
种姓制度不可逾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印度社会有“荣誉谋杀”,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会被认为是有损家族荣誉,通常的做法是将新婚男女杀掉。
2018年12月,一位名22岁女教师嫁给25岁的工科学生,由于男子的种姓较低。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女方父母在亲戚的帮助下杀害了22岁的女儿,随后焚烧尸体,并把骨灰倒进河中。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一名22岁的“达利特”男子娶了一名高种姓女子,结果被女方父亲等六人杀害。
印度南部一名男子在婚礼上坐到高种姓的位子上吃饭,结果被身边的高种姓发现,于是附近的高种姓聚集到一起,对该男子拳打脚踢,最终不治身亡。
种姓制度虽然在印度独立时已经被废除,但是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越是看重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甚至比法律还管用,而且通常是低种姓和低种姓之间过不去。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种姓制度制度固然可怕,更可怕的印度教给印度人人灌输的转世轮回的思想。转世轮回加种姓制度,彻底抽走了印度底层民众的骨头,让印度底层彻底断绝了改变阶层的希望。
培养奴性的印度教转世轮回思想印度教转世轮回简单说就是:你这辈子要是是贱民,你要是安安心心的当贱民,下辈子就有可能转世成为最高种姓婆罗门。你要是个贱民,却想反抗高种姓的统治,那么下辈子连人都做不成了。
之所以大量的印度人选择在恒河上举行火葬,或者把尸体放入恒河。也是因为印度教传说,尸体如果留在恒河里,下辈子会成为高种姓。
印度种姓制度的来龙去脉要想讲清楚种姓制度的危害就不得不说清楚,这个种姓制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大约在3000年以前,来自中亚皮肤白皙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皮肤黝黑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为了更好的统治这片土地,雅利安人发明了种姓制度和印度教。
在统治者雅利安人内部,根据身份和职业的区分,从高到底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达罗毗荼人全都沦为第四种姓首陀罗,不同种姓之间不得通婚。
除了这四个种姓,印度今天还有1.62亿的人是达利特(贱民),也被称为不可接触者。从事印度教认为最卑贱的行业,其他种姓连碰到他们的影子都觉得肮脏。贱民也是被欺压最狠的种姓,在今天印度的村子里,高种姓杀死贱民赔钱就够了。
贱民最早是由罪犯、战俘和跨种姓婚姻的人构成,父母双方有一人是贱民,后代也沦为贱民。后来不信印度教的人也被泛指为贱民,矛盾的是外国人去了一律享受刹帝利的待遇,并不会真的有人把你当成贱民。
为了让这一切合理化,印度人又创作了一部叫做《梨俱吠陀》的经典。里面写到:婆罗门来自原人的嘴,双臂变成了刹帝利,双腿变成了吠舍,双脚变成了首陀罗。贱民被原人踩在脚下。
种姓制度的可怕后果讲清楚种姓制度,我在回到主题讲讲种姓制度存在的可怕后果。
所有试图推翻种姓制度的人,在成功之前都变成了高种姓,继续去奴役那些他想要帮助的低种姓群体。所以印度的统治者从雅利安人变成了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不变的就是种姓制度。
当发生灾难之后,只能救一部分人,他们也会优先选择救助高种姓人。而不是谁更需要帮助。
最可怕的是根据调查结果70%的贱民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经过世世代代被洗脑,他们宁愿相信转世轮回,也不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印度!一个神奇的国度!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吖! 不方便的话,也谢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在印度的真实事件:一位大学教授,叫考沙尔,是达利特人,在印度属于贱民,也叫“不可接触者”。
她上学的时候学校规定高种姓穿白色校服,低种姓只能穿蓝色校服。有一次她非常口渴,就到学校附近一居户家喝水,居户主人是婆罗门,厉声对她吼,你喝了以后所有的水都会变咸,我们也不敢喝了。
是的,从一出生就失去尊严失去荣誉,一直到死,没有做错任何事,错就错在只是生在了低种姓家庭!而这些事情有的就发生在经济科技人文如此发达的21世纪,歧视能到这个程度也是挺震惊的!
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底层人民的思维:
印度种姓制度一般分为四个阶级:
第一是婆罗门,享有很大政治权利;第二是刹帝利,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第三是吠舍,平民,没有政治上的特权,一般认为是中产阶级的阶层;最后是首陀罗,没有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受保护的权利,是地位低下而受苦的人,只能从事低贱的职业。
而达利特,地位竟然比不受法律保护的首陀罗还低。根据人口普查,印度有1.67亿达利特人。今天,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度农村,仍能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
真是难以想象他们更多的日常生活,太可怕了!
但,更可怕的是:
印度的种姓制度牢不可破,佛教、伊斯兰教、蒙古人、英国人、共产主义、民主制等来了一批又一批,可种姓制度依旧是岿然不动,这让人不禁好奇,为什么达利特人不反抗呢?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了达利特也就是贱民这一‘阶级’上。
说起来可笑,达利特人看起来可怜,可真正令人悲哀的是,贱民们自己也是互相看不起!没错,杀鸡的贱民瞧不起捉老鼠的,把他看成是不可接触者,认为和他接触是要受到污染的;而捉老鼠的贱民则看不起掏粪的,认为他们也是不可接触者,要和他们隔离。贱民这个‘阶级’根本就无法团结,互相都看不起,把彼此看成牛鬼蛇神一样,宁可跪舔婆罗门也不愿意受到‘污染’,所以他们不会向压在头上的四个利益阶级抗争。生活本来已经很艰难,一个底层人民不能互帮互助的社会是残酷的。
最后,感受是幸亏生在了中国。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种姓制度是一种血统论,他是制约印度社会前进的一具无形枷锁。虽然印度政府早在独立之初便从法律上废除了这一陋习,但实际上已经根深蒂固的传统种姓观念依然普遍残存在印度社会当中,短期内根本难以根除。
一、要想知道种姓制度的危害,就得先了解种姓制度的起源演变、制度特点和传承形式。1.种姓制度的起源和演变:
种姓制度由早期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创建。当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创立了这种社会制度。起初并没有太明显的身份阶级和高低贵贱之分,主要是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执政权和族群生活、工作的基本保障。后来随着马木路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入侵并统治印度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对种姓制度予以保留并将其演化调整,这一调整种姓制度的阶级等级立马显现。后来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出于统治管理需要,殖民政府进一步将其演化、固化。种姓制度从此正式成为森严的社会阶序体系。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油画写照)
2.种姓制度的特点
阶级特点:印度的种姓制度总体上分为四个等级,从最高到最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排在首位的婆罗门为宗教僧侣贵族,掌管印度祭祀、宗教教义的解释权和传播权,相当于是一种控制大众思想灵魂的职业,婆罗门终身受其它三个种姓群体的供养。排名第二位的是刹帝利贵族,掌管印度政治、军事、经济的统治决策权,地位凌驾于另外两个种姓之上,但还得尊重婆罗门群体。排在第三位的吠(fei)舍群体为普通阶层,大多为农民、牧民以及商人身份,一辈子需要以纳税的方式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些贵族。排名最后的是首陀罗,人口最多,又是社会的底层群体,以往不少都是那些贵族的高阶奴佣,以服侍贵族群体为生存,没有自由可言。除了四大种姓群体,还有未排名的贱民群体,地位处在整个印度社会最底层,卑贱的身份令他们的生存状态更加凄惨。
(种姓制度等级结构示意图)
观念特点:高种姓群体普遍认为那些低种姓血统不洁净,而贱民的血统更是是极其肮脏的,所以高种姓群体是禁止本族群体与低种姓群体通婚的。对于贱民就更加苛刻残酷了,他们认为贱民是肮脏到不可接触的群体,认为接触他们会玷污自己血统的圣洁,给自己带来厄运。
3.种姓制度形成的传承方式和影响力
印度种姓制度和观念的传承方式主要分三种形式:
A、统治者的继承推广。自从雅利安人创立种姓制度后,后续的入侵者变为新的统治者。新统治者们发现这样的制度很有利于自己的执政地位,故而保留并进一步演化成更苛刻、等级更森严的社会阶序制度。
B、种姓制度形成的观念被镶嵌到印度宗教典籍和神话记载中,信仰的权威使种姓制度在广大信徒群体中变得更加固化,传承范围变得更广,观念更深刻。
C、社会意识形态塑造的传承环境,印度现实的社会阶级生态环境使新一代在老一辈的长期影响下,种姓观念也在内心潜移默化的滋生。等他们成人或者成为社会主力后这种观念会影响他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而他们的行为将来又会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最终形成恶性传承。
(印度种姓制度与神话)
二、种姓制度到底有哪些可怕的危害?因种姓制度存在严重的阶级等级划分和歧视行为,造成印度社会族群严重撕裂,很大程度上阻碍印度普通民众的社会交流、学习、工作和生活。成为制约印度社会发展潜力的隐形枷锁!种姓制度带来的可怕危害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1、影响社会公平,威胁到社会安全稳定
A、造成印度政治上的不公平,产生治国危害。
关注印度的朋友都知道,印度婆罗门占总人口的数量不到4%,但却握着印度70%的司法权,拥有接近半数的国会席次。这还只是婆罗门,并没有算上刹帝利种姓群体。可见种姓观念影响范围和领域多么广。
尽管印度从英国殖民中独立以后就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是种姓观念已经在整个印度社会中根深蒂固,政府群体也难以摆脱这种影响力。高种姓群体是利益既得群体,他们觉得自己占据国家权利和上层社会利益中心是理所应当的。
(印度高种姓群体为维护自己特权引发的骚乱致10死亡)
爱屋及乌!那些率先占领政府权利中心的高种姓群体为了确保自己拥有的地位和利益,会扩大本种姓族群的势力,在选拔任用人员上也优先高种姓,排斥低种姓。如此一来,就容易造成“种姓观念腐败”,底层血统的普通民众在政治成长上与那些贵族存在不公平竞争,永远难以走上权利巅峰。因此,有可能会埋没很多有高智慧和治国能力的低种姓人才,而那些资质平庸的人却凭着高贵血统常年霸居权利顶层。这无形影响着印度的国家进步速度。
B、种姓观念产生的歧视危及社会安全。
种姓观念通过世代传承,加上被镶嵌到宗教信仰与神话传说文化中,已经从思想精神上毒害很多印度普通大众,高种姓看不起低种姓群体,低等种姓群体看不起贱民群体,更严重的是有些贱民群体居然同样看不起和自己一样的贱民群体。种姓观念产生的极端歧视,严重阻碍印度族群的融合与交流。
随着印度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外部的文化观念会不断冲击这些墨守成规的低种姓群体思想,越来越多的新一代低种姓群体最容易接受外来文明的改变。这些觉醒的新一代已经在抗议这种不公平,只是因为如今印度社会大局稳定,这些声音受到政府权威压制,一单将来印度陷入国家动荡危机或者外部强敌干预,这些隐藏多年的不满声音必然爆发,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大隐患。
高种姓群体对低种姓群体和贱民们的极端歧视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认为贱民是及其肮脏的,肮脏到见了贱民都躲着、绕着。他们不吃贱民们吃的那些食物,不用贱民们用过的东西,就连厕所都不允许和贱民共用,更过分的是连影子都不能与贱民重合。有些高种姓群体出于某些不得已的原因与贱民出现在同一活动场合,事后回去必然会反复洗几次澡、刷几次牙!他们感觉周围的空气都被这些贱民污染了。一直以来,时不时有一些贱民因无疑冒犯高种姓群体,被他们活活打死。这些所谓的“冒犯”在我们看来完全是正常合理的。
(1946年种姓制度下的印度贱民)
2、阻碍印度教育事业和人才发掘。
在印度,那些教学优质、资源丰富的学校大多是为那些高种姓贵族学子服务的,不仅是他们家族有钱有地位,更重要的是血统高贵!试想一下,歧视到这种程度的种姓传统观念,如何容纳一位贱民身份的学生与那些贵族子弟同处一个教室?即使贱民身份的学生成绩最优秀,你认为学校敢接收吗?答案肯定是不会的。
这样就形成教育的不公平,那些资质不错的贱民学子天资大多会被埋没。
3、制约印度科技、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发展。
种姓歧视观念使得教育资源偏向那些贵族,贱民们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底层的潜力人才被扼杀埋没。而高种姓群体少了来自贱民群体的竞争,自然没有太大压力,在科技上钻研的劲头缺乏竞争者的刺激,进步自然远比激烈竞争环境下要缓慢的多。
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优质人才,教育资源的不公产生的弊端就是社会人才不均衡,而且高级专业人才的数量会受限。经济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工作者,还要优秀的管理者!上到政府的战略规划与官员办事效率,下到企业的管理和生产决策。种姓观念的歧视容易打压优秀的“贱民”出身者,容易产生政府腐败、企业管理低效。
除了经济,还有军事。试问一下,当贱民士兵和高种姓士兵或者军官生活在一起。而正好高种姓士兵或者军官有严重的种姓歧视观念,那么生活、训练、工作上是不是会处处排斥贱民出身的士兵?如此一来还有团结可言?不团结的军队何来战斗力?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多可怕?
种姓制度实际上是发源于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它直接性的展示了古代社会中等级森严的特点。
种姓制度也并非是印度独有的现象,波斯拜火教影响下的萨珊王朝,古代新罗,日本和吐蕃都存在过种姓制度。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国家基本上已经实行了官僚政治取代种姓制度,而印度的种姓制度要到20世纪独立后才从法律上废除。(吠舍阶层)
尽管在法律上种姓制度已经被废除,再加上印度是一个地区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崇尚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国家,种姓制度依然拥有坚不可摧的土壤。更重要的是,种姓制度的存在拥有经济基础。占据印度大多数财富,并在社会上掌握文化领域的发生权的绝不是达利特贱民和首陀罗。
在印度,人们只要知道另一个人姓什么就能判断他的种姓,如果胆敢冒充高种姓,直接被人打死都是合理的。高种姓的人从来不愿和低种姓群体一起吃饭,住宿,也绝不会通婚。高种姓可娶低种姓女子,但低种姓绝不可以娶高种姓女子,一旦第二种情况发生就会引发家庭,族群内部的“荣誉谋杀”。即便低种姓女子可以嫁给高种姓男子,但男方往往可以以此要求女方提供更多的嫁妆,而女子在家的地位非常低。
如果有低种姓的达利特敢并排和刹帝利,婆罗门一起,把他一脚踢飞是合理的做法。(你以为印度人很喜欢挂车外面?那是因为低种姓人士不被允许坐车里面)
尽管印度的大学里面有低种姓学生的配额,但实际上学生们都是不同种姓的人拉帮结派。有时候,教室里的课桌和椅子是专门给高种姓学生使用的,低种姓青年无权享受。即便低种姓青年通过努力变成了官员,富人和教授,他们依然不得不对高种姓人士点头哈腰。
直到90年代,外国人如果在高种姓人士陪同下在印度街头撞死了一个达利特,只要把达利特丢在路边就可以了,根本不用管对方死活。(婆罗门阶层)
但印度民众并不会觉得应该推翻种姓制度,他们觉得这是几千年的传统。这种等级森严的文化中维持社会秩序上有着良好效果。因为,司机的儿子还是司机,法官的儿子还是法官,小偷的儿子就是小偷。
不要觉得低种姓群体有多可怜,如果外国人在印度待久了,身边接触的是高种姓群体,那么别人也会尊重你,而如果身边围着一群低种姓人士,也会被人轻视,遇见街头乞讨,偷窃的低种姓人士还是蛮可怕的。(印度婆罗门)
许多受不了印度种姓制度的青年想要改变身份,于是背离了印度教,但即便他们成为穆斯林,也不能一起在清真寺内部共同礼拜,因为印度的穆斯林也已经“本土化”了。而如果锡克教,基本不可能,因为锡克教虽然没有种姓制度,但人家普遍被看做是刹帝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