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战争中,美国欧洲最终能挺下去吗?
这个问题直中要害了,俄乌战争,其实主要考验的不是乌克兰,而是美欧。
事实上,乌克兰已经不是一个凭借自身实力、出于自身利益在战斗的国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战场,一个美欧出钱、出武器,乌克兰出人、出阵地的战场,对战的双方是俄罗斯和北约,如果是乌克兰自己,恐怕这一仗早都打不下去了。
“大哥,我们扛不住了!” “放心,能顶住,优势在我!”
西方为援助乌克兰可谓是付出了巨大代价。事实上,在俄乌之战爆发之前,北约各国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他们库存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多到要送人的地步。就拿美国来说,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标枪”反坦克导弹,占美国库存所有反坦克导弹数量的1/3,而这些标枪导弹,是美国10多年来辛辛苦苦一年一年生产攒出来的,价格并不便宜。
咱们谁能耗过谁?
人们只觉得标枪导弹用起来简单,看着是单兵装备,就以为他价格低廉、便宜量大,其实不然,一套标枪反坦克导弹,就要耗资13万美元来采购,美国援助乌克兰500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这是6.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而且想要重新把规模补充回来,美国有需要消耗时日去生产,况且美国支持的战场绝不是乌克兰这一个,还要援助叙利亚等地美国扶持的代理人武装,美国也并不轻松。
标枪导弹,棒棒的!
至于其他的装备更是如此,比如波兰等国向乌克兰援助的T-72B主战坦克、BMP-1/2步兵战车,德国援助的豹-1主战坦克、1万枚斗牛士火箭筒、黄鼠狼步兵战车、BMP-1步兵战车等,还有法国、英国等国援助的反坦克导弹等,不计其数。甚至,波兰还计划援助乌克兰一批米格-29战斗机,对于他们而言,已经到了掏出家底援助乌克兰的地步。
坦克为啥要戴帽?就为了防攻顶!
可以说,西方除了没有出兵,确实援助了力所能及的一切。西方之所以如此援助乌克兰,如此重视这场战争,就是因为从乌克兰战场看到了拖垮俄罗斯国力、军力的机会,如果俄罗斯持续性的在乌克兰用兵,经济的负担、武器人员的损失会越来越大,对于俄罗斯而言,必然会有一个承受损失和消耗的上限,美国和西方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乌克兰战场的潜能,使俄罗斯尽快打到损耗的上限,形成有利于西方的战略态势。
对此,俄罗斯也是心知肚明的,因此,俄罗斯采取了低消耗、低速度的战争模式。俄罗斯改变了初期猛冲猛打的大纵深穿插、全疆域打击作战方式,而是集中兵力在顿巴斯地区,实施所谓战区封锁战法,运用远程兵器和炮兵,阻断乌军补给、后勤、保障,以及各个战区之间的联系,发挥航空兵的优势,反复对乌军据点进行空袭压制,以长期的打击,不断消耗乌克兰守军的抵抗能力、抵抗意志,逐渐推进战场,这一点和俄罗斯在叙利亚运用的战法差不多。
这就要求西方能够做到长期的对乌克兰援助,恐怕西方各国不但要增加军费,每年还要为乌克兰分担部分压力。毕竟,乌克兰现在工业生产已经全部停顿,军工企业已经不复存在,就连农业生产也因为战争耽误了春种、春播、春浇,可以想见4400万乌克兰人今年的冬天将不会好过,锅里没有米,手里没有钱,供暖供气也断掉了,如果要维持这样一个国家,乌克兰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向俄罗斯服软,答应谈判条件,一条就是向西方索取,那西方就要给足援助。
不论如何,这场战争已经变成了消耗战、拉锯战,俄罗斯和西方的目的都是利用乌克兰战场放干对方的实力、军力,都不愿意在此压上所有筹码,可是又不能不持久的在这里消耗下去,拼的就是看谁能耗得过谁。而就当前的俄军打法思路来看,很可能会让西方难以承受消耗,毕竟对于俄罗斯而言,国家安全不是儿戏,而对于西方来说,乌克兰却是可以放弃的。
在俄乌战争中,美国欧洲最终能挺下去吗?
凡事都有一个度。
俄乌战争,美国不是想让俄罗斯和乌克兰长期耗下去吗?否则佩洛西还去窜访乌克兰做啥?
俄罗斯打乌克兰毕竟是近在咫尺,俄罗斯靠着能源不断可以添加动力的血液,可美国和北约挺出的可是真金白银那!美国想拖垮俄罗斯吗?那也得伤人一千,自损800那?
其实,美国目前为了挑动俄乌战争,所付出的代价也够惨痛的,付出的财政直接让美国感到力不从心;这就是美国进一步衰败的节奏。
欧洲更惨淡了,一方面俄罗斯对他们断供油气,一方面美国要以供给油气为理由,大肆对欧洲的经济进行利益收割。这样一来,欧洲的局势已经是作出了反省,再这么挺下去,老本都赔光了!
这个反省就是跟着美国干,到底有没有利益可言?但北约这些国家又不愿意脱离美国的主导意识,长此走下去,欧洲的经济已经是捉襟见肘,这就是欧洲国家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度”字。
美国和西方,都是资本主义体系,他们的利益中心就是美元和欧元,如果经济再这么颓废下去,欧洲诸国必定会作出对乌克兰的经、军援有一个限制的手段,甚至于断供。
挺不下去也就是说只能是放弃。
都说远水救不了近火,乌克兰的情势美国能救得了吗?当然,欧洲仅也是跟着美国的“搅屎棍”在转,盲目地应从着美国的旨意,欧洲难道不知道塾重塾轻?
行,挺不下去,北约就散伙算啦!
在俄乌战争中,美国欧洲最终能挺下去吗?
美国要和欧州分开来说,欧州各国又不一样。对于美国来说压力主要来自于国内,尽管利用俄乌战争美国各方通吃占了便宣,但也透支了信誉,尤其是经济上没有迅速打垮俄罗斯,而俄又采用卢布决算带头动摇了美元霸权,再加上各国争相去美化,这让风雨飘摇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拜登政府民众支持率一路下滑。但毕竟美国依旧手握霸权,多印点钞票还能维持一定时间。欧州无疑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尤其是德法等大国。本来德国投鼠忌器,开始对俄并不强硬,但由于战争进程缓慢,尤其是俄以卢布决算,这让饱受摧残的德国更受煎熬,德国迅速转变立场,充当起了制裁俄罗斯的极先锋,一者向美表忠心赎罪,二者也有报负俄罗斯意味,但实际是牺牲长远利益也换取不了眼前利益。有俄牵制美国,法德才算大国,才能在欧逐渐做大,没了俄罗斯,法德在美眼里是什么?不修理你们已经是万幸了!
在俄乌战争中,美国欧洲最终能挺下去吗?
美国和欧洲本来就貌合神离,大难临头各自飞,只要俄乌战争时间一长,最终演变的结局那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打嘴炮厉害而已,动起真格来谁都不想当冲锋的炮灰。
尽管苏联解体后,资本主义的体制在俄罗斯又复辟了,俄罗斯几乎采用了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但是欧美国家主流国家还是把俄罗斯视为独裁专制国家,特别是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这哥俩把俄罗斯的总统总理轮着当,更被欧美认为这是对民主制度的践踏。换言之,欧美在孤立和压缩俄罗斯的出发点,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之上,这种傲慢和偏见所形成的共识,当欧美国家利益出现分歧时就显得弱不禁风,不堪一击。
自从俄乌战争爆发后,欧美国家就不断给乌克兰给予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各国口头承诺的经济援助从几亿美元到几百亿美元不等,其中最下血本的是美国国会即将表决对乌克兰300亿美元的捐款提案。但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面对国际媒体采访时,就向世界各国索要6000亿美元进行战后重建。这个数额和目前欧美各国对乌克兰经济援助的总额相比过于悬殊,就连亲乌的西方媒体也觉得泽连斯基是道德绑架。
客观地说,俄乌战争的爆发和欧美邀请乌克兰加入北约脱不开关系,但是这都是欧美政客在外交上的场面话,并不具备白纸黑字的背书效果。早在之前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和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就正告乌克兰不要对加入北约抱有幻想,但是泽连斯基还是将乌克兰加入北约列入宪法,让俄罗斯下不了台。一旦乌克兰加入了北约,北约的导弹只要几分钟不到就能打到莫斯科。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局面,无论是任何一个五常国家都不可能容忍。
换言之,只要北约或者乌克兰不留下白纸黑字的声明保证,北约不寻求乌克兰入伙,或者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那么俄乌战争就会打到分出胜负为止。乌克兰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核心利益,而乌克兰对于欧美国家来说只是一个刺激俄罗斯的棋子,即使乌克兰倒下了,欧美还是能故技重施,通过制造焦虑,继续怂恿瑞典,芬兰这些北欧中立国加入北约。因此根本不存在欧美力挺乌克兰的问题,当乌克兰成为一片废墟时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像当年欧美是如何将昂山素季捧上神坛一样,当其没有利用价值时,马上就会被弃之如敝屣,泽连斯基和昂山素季的命运只是殊途同归而已。
而从美国20年期间在阿富汗战争中花费了14万亿美元的性价比看,如果乌克兰真能把俄罗斯拖垮,6000亿美元还是花得值的,而且还不要背负美军的伤亡,还能捍卫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吸引更多舔狗追随。但是从欧美国家目前的民调看,欧美国家超过半数以上的人群更关注其国内居高不下的通胀率,美国,德国,法国的通胀率目前已经到达8%,其民众已经不愿意为虚无缥缈的意识形态买单,与脸皮相比,肚皮更重要。
而且美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挥金如土的超级大国,美国国内由于疫情期间猛印钞票,继续量化宽松已经难以为继,美国加息缩表,回笼资金已经提上日程。如果美国通胀率继续攀升,不排除美联储会继续加快加息缩表的步伐,更加不会继续给乌克兰大额度的金源支持。拜登政府在上任之初所许诺的美国基建建设还没顾得上,不可能还会在乌克兰大撒币。从目前拜登的支持率跌到40%来看,发展经济是其挽回民调的唯一办法,而不是继续穷兵黩武,如果拜登违背民愿,那么美国年底的国会中期选举,共和党可能就会重新掌握两院的多数席位,此时拜登就成为了政令不出白宫的跛脚总统,更不用谈总统连任了。
一旦美国不愿成为最大金主,那么欧洲其他各国自然也是树倒猢狲散。德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在默克尔时代快速发展,其模式就是进口俄罗斯廉价的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通过技术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后出口赚取工业制成品的利润。当这种发展模式在缺乏俄罗斯的廉价原材料后,德国经济不仅是出现通胀这么简单,而是步入伤筋动骨的经济衰退。尽管现在德国还嘴硬,拒绝使用卢布与俄罗斯购买原材料,但是只要俄乌战争拖得够久,德国也无法摆脱原材料和卢布的结算体系。俄罗斯地大物博,运用卢布和原材料挂钩,就能摆脱和抗衡美元的霸权地位,直接打到欧洲各国的七寸。对于缺少油气的欧洲国家,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是他们的必需品,而且至少10年内无法寻求能满足需求的替代能源或者由其他产油气国家弥补缺口。正是由于这种有持无恐,能源优势在俄罗斯一方。
法国不需要美军的驻军保护,是欧洲唯一没有美军驻军的国家。因此,在对外政策中,法国比德国和波兰更加具备自主性。而且前段时间由于美国抢了法国在澳大利亚的81亿美元的订单,两国的间隙其实已经出现,两者在国家利益上早就已经变成了竞争关系。而且法国在欧洲一向特立独行,奉行戴高乐主义。法国和北约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上,已经是众人皆知,马克洪就曾说过北约已经脑死亡,只是由于俄乌战争的爆发,让北约又可以了。而马克洪已经成功连任,和北约说不会更加有底气,当法国的国家利益与北约发生冲突时,法国即使退出北约也是可能的,毕竟法国在历史上也曾这么做过。
作为美国在欧洲的最忠诚盟友,英国即使是有心也是力不足。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舰载机还没配备齐全,日不落帝国已经无法承担高额的国防军费,更不要说去支援乌克兰的庞大战后重建和战争开销。英国首相约翰逊唯一能做的就是秘密到达基辅与泽连斯基会面表达支持,随便带来13亿英镑的伴手礼,这点金援和6000亿美元的战后重建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连马克洪都要暗讽约翰逊是去基辅蹭热度的,以刷其作为美国“大狗”(约翰逊自比大狗)的存在感和忠诚度。从这也可以看出英国尽管地处欧洲,但是其孤悬海外和欧洲大陆并不亲近,即使偶尔和欧洲大陆同调,也是优先作为美国同路人为前提。
欧美要钱没有,能决定俄乌战争的军事物资更是没有。由于历史原因,乌克兰军人一直使用的是苏制的武器,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使用的是美制,法制,德制的武器,欧美国家在军事工业体系上其实是各自为战,它们都是国际军事外销订单的竞争者。这就决定了即使欧美国家愿意提供乌克兰军援,乌克兰军人在短期内也无法熟练使用。从欧美国家的兵役服役期来看,欧美制的武器至少要两年以上才能让从零开始的军人能上手。
而俄罗斯在战争初期,就将包括乌克兰军事工厂等军事设施摧毁,乌克兰的武器生产要想短期恢复是不可能的,打掉一件少一件,最后都会入不敷出,坐吃山空。因此欧美国家要想能让乌克兰在俄乌战争的消耗战中可以让其拥有维持战争的武器,必须得从前苏联国家或者前苏联的卫星国的陈旧武器库中寻找。这也是为何此前德国支援乌克兰的武器,都是东德时期的冷战时期的武器,不是德国抠门,而是乌克兰用不了德国的美制和德制武器。
但是除了德法英美理论上有对乌克兰实施武器援助的可能,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以及前苏联的卫星国有哪个敢当这个出头鸟。就连和乌克兰走得最近的波兰,美国想让其用苏式战机支援乌克兰,并保证用美国的f系的战机作为补偿交换,波兰也不敢将苏式战机运往乌克兰前线。原因是波兰想用美国或者北约的名义为乌克兰提供军援,但是被美国和北约拒绝。波兰也不傻,拜登担心美军进入乌克兰会引发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波兰也有同样的忧虑。在没有带头大哥的保护下,以波兰的名义进行军援就是飞蛾扑火,俄罗斯完全可以在波兰援助乌克兰的战机打掉,甚至俄罗斯可能会因其与波兰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和波兰有相同情况的还有保加利亚和匈牙利。保加利亚刚传出要将其米格战机援助乌克兰,其马上就出面否认,称其自用都不够不可能军援乌克兰。而匈牙利历史上与苏联有过不愉快的回忆,但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已经旗帜鲜明地提出匈牙利保持中立,而且还同意使用卢布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据欧尔班透露,他至少知道有10个欧洲国家正在准备卢布结算的工作。即便欧尔班在欧洲的行事风格特立独行,但是他竟然还能在俄乌战争爆发后成功连任,要知道匈牙利也是欧盟的一员,从这也可以看出匈牙利的主流民意还是支持欧尔班的军事中立政策。
而一直处于北约边缘的土耳其也被要求对俄海军和俄罗斯商船关闭博斯普拉斯海峡,但是被土耳其拒绝。泽连斯基要求北约在其成员国设立对俄罗斯的禁飞区都被拒绝,土耳其更加不可能单独去捅俄罗斯的马蜂窝。而且土耳其还表示愿意作为俄乌谈判的桥梁,俄乌外长一度曾在安塔利亚会晤。从这可以看出,土耳其希望俄乌战争早日结束,而不是让其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毕竟地缘政治风险都可能会波及每个身处其中的国家,只有置身事外的国家才会看热闹不嫌事大。
欧美在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处处碰壁后,只能象征性地支援乌克兰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无人机以及标枪毒刺导弹。但是这种战术型武器只能决定某场战斗的走向,或者暗杀几个俄罗斯将领,打击其士气,对俄乌战争的走向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其本质目的就是将俄罗斯拖入战争的泥淖中。但是由于俄乌战事已经持续了快3个月,美国军方指出其库存的标枪导弹只剩下了三分之二,如果这么军援下去,迟早要消耗殆尽,甚至美国军方暗指乌军有人将美国的军援中饱私囊,就像阿富汗的军官倒卖美军武器一样,不然乌军的毒刺导弹不可能消耗这么快。总之,欧美对乌克兰的军援要么走向常贫难济,要么也会因为心生猜忌而中断,毕竟美军在世界各地树敌众多,美军也担心这些军援落入反美份子手里而自掘坟墓。
综上所述,那些天天喊着自由民主的欧美国家的虚伪嘴脸,在俄乌战争中被扯掉了遮羞布。他们唯一能坚持做的,只有请泽连斯基在其国会发表演讲,然后再由泽连斯基在公屏上挨个批判他们的虚伪。可能连泽连斯基都觉得普京比欧美这些政客还要靠得住,毕竟即使在战争期间,由乌克兰通往欧洲各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乌克兰还能照常收到俄罗斯的管道过路运营费。
在俄乌战争中,美国欧洲最终能挺下去吗?
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现在仅仅是出钱出物资,可没派一个兵到乌克兰去打仗。而且,美国和欧盟在多个场合都反复强调了,不会在乌克兰领土上与俄罗斯交战。因此,没有人员性命之忧的美国欧洲所谓能不能挺下去的问题,就变成了美国欧洲的经济实力能不能挺下去了。这就从军事问题,变成了经济问题。对于美国欧洲来说,这就是经济战而已。
美国欧洲现在都在判断乌克兰战争将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所以支持乌克兰的美国和欧洲就要从经济上长期对乌克兰进行支援,同时会将对俄罗斯的制裁也长期化。于是,问题就变成了美国和欧洲能不能长期支援乌克兰,以及美国和欧洲在长期制裁俄罗斯的行动中,会不会因为制裁产生的损失首先坚持不住败下阵来。咱们一个一个说吧。
先是对乌克兰的支援问题。乌克兰的GDP大致上每年是1560亿美元,世界银行的预测,因为战争乌克兰的GDP会下降50%,那么就是差不多750-800亿美元的损失。乌克兰自己承认,大约每月因战争引起的资金缺口是50亿美元,那么一年就是600亿美元了。以上两个数字差距不大,世界银行估算得大一些,我们采纳这个数字。换句话说,美国和北约只要能够提供每年800亿美元的援助,乌克兰因战争引起的资金问题就解决了。咱们不妨将数字再说大一些,那就是每年1000亿美元,就肯定能够将战争维持下去了。
那么美国和欧洲拿不出来这1000亿美元吗?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GDP加再一起,都有70万亿美元的规模了。二者之间的比例是700倍。所以,乌克兰长期战争所需的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对美国和欧洲算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吗?美国和欧洲为什么会坚持不下去呢?如果让美国一年死掉1000个人,这个战争不会打一年,美国内部就能闹翻上天去,但让美国拿出来1000亿美元,这对美国算是件做不到的事情吗?何况还不是美国一家拿钱出来,还有一票的西方盟国在“凑份子”,大家分一分,每个国家都承担一点点,1000亿美元对于西方国家就连个负担都算不上了吧。
其次,就是制裁这把双刃剑会不会砍美国和欧洲更狠一些了。这个问题其实都不用说,大家就应该清楚,俄罗斯最拿得出手的就是石化燃油,但俄罗斯却并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石化燃料的卖家,美国出产的能源产品可能比俄罗斯一点都不少,此时能源问题怎么会难住美国。至于欧洲,难道欧洲人就不能去中东购买燃料吗?欧洲人有钱,论抢石油,会抢不过印度人吗?用高价把其他国家(比如印度)的份额抢了不就解决问题了嘛!在无论是能源,还是粮食这种大宗商品市场上,最后倒霉的一定不是肇事者,一定是最穷的国家会倒霉。所以,制裁俄罗斯带来的副作用,就变成全世界人一起扛起来了,而不是肇事的美国和欧洲在扛。所以,美国和欧洲游什么不敢制裁的吗?
至此,只要不让美国和欧洲出人打仗,仅仅是出“钱”怎么会难倒了美国和欧洲呢?这不科学呀!美国和欧洲怕死人,什么时候怕花钱了呀!
在俄乌战争中,美国欧洲最终能挺下去吗?
自从俄乌开战以来,连大街上卖菜的大哥都在高谈阔论,观点还真的有点道道。有俄粉,但也有挺乌派。首先俄乌战争是无奈之举的战争,既然非打不可,那就打下去。第二,美国欧洲,他们拥有意识形态相同的价值观,纵观历史,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不也是报团作战吗?三美国是靠着美元霸权和军事霸权收割全世界的韭菜,那欧洲呢?为什么一定要跟着美国?英国和美国都是撒克逊的人种,骨子里的价值观是一样的。欧盟和中国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完全不同,不会有战略上联盟的可能。况且在欧洲俄罗斯是资源大国,这也是欧洲梦寐以求的肥肉。跟着霸权的美国分一杯羹,会保证他们的经济利益。出现现在的局势他们也是有思想准备的。历来老百姓都说“合伙的生意不好做”现在欧盟内部的分裂,让他们看清了一个事实,长期作战变成自杀的绞索。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即便是拖下去,也在战争时间的推移中,先是解决了自己被欺负的太憋屈,二是打破了世界冷战的格局,在这种打破中重塑世界阵营。寻找自己的盟友。三是保证了自己出海口的利益,凭借俄国的自然资源和美国欧洲耗下去。先挺不住的不是俄罗斯,一定是欧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