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哈萨克斯坦的暴乱,是美国“围魏救赵”的伎俩?

说起哈萨克斯坦的暴乱,有人用“围魏救赵”来形容,大意就是,美国通过挑起哈萨克斯坦内部的局势,来挽救高度紧张的乌克兰局势。但其实,除了美国在背后的做法,哈国内的一事情也很有意思。

先说说美国的“围魏救赵”吧,要说美国真就没有插手哈萨克斯坦局势,那肯定也是不现实的。毕竟,在哈国内发生暴乱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受外国资助的势力在有计划的组织一些活动,甚至哈国内出现有人发武器给民众的情况。另外,暴乱分子去占领机场的行为,更是明显看出和境外有一定的关系,这都是美国或者西方插手的一些痕迹。

最近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立陶宛等国,因为地缘战略和难民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俄罗斯100个营级战斗群、9万多人陈兵乌克兰附近,也让乌克兰压力巨大,不得不做出很多让步。西方眼看要在乌克兰局势上失分之时,哈萨克斯坦这边却忽然出现局势,俄罗斯为首的集安组织迅速派兵进入哈萨克斯坦,这算是短暂的解除了西方在乌克兰方向的压力,由此可见,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一东一西的局势之间,确实有那么一些西方“围魏救赵”的意思。

但是,如果我们纵观这场哈萨克斯坦内部乱局,其实能够发现,这里面还有很多不同的势力从中谋取自己的利益。要说起哈乱局,首先就得从1月1日的哈萨克斯坦天然气价格暴涨说起,当时,哈国内的曼吉斯套州,液化天然气的价格从60坚戈(约合0.88元人民币)一升,翻倍涨到了120坚戈一升(约合人民1.47-1.68元一升)。这个涨价幅度让哈萨克斯坦民众意见很大,演变成了不满情绪,随后哈全国多座城市就爆发了抗议活动。

不过,在抗议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声音,甚至也成为了抗议者的主要声音之一,那就是要求纳扎尔巴耶夫家族下台,而哈总统托卡耶夫对此还是乐见的。最早的时候,哈民众的呼声是抗议总理和政府,然后以阿斯卡尔·马明为总理的哈政府就宣布辞职,哈总统托卡耶夫很快就同意了辞职,马明从哈政坛出局,而他被看做是纳扎尔巴耶夫的铁杆。随后,抗议者并没有停止活动,而是继续要求纳扎尔巴耶夫彻底下台。

图为托卡耶夫。

于是,宫斗一般的剧情就上演了。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去他的最后一个职务,也是非常关键的职务,那就是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托卡耶夫随即就宣布,他自己担任哈萨克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并且解除了马西莫夫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部主席一职,重新任命自己信任的国家安全局局长萨基姆巴耶夫为哈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部主席。至此,哈萨克斯坦关键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就由托卡耶夫全权掌控了。

图为集安组织部队在哈开展行动。

其实,虽然纳扎尔巴耶夫在2019年就卸任了总统,并且选择了托卡耶夫来担任总统,但是托卡耶夫一直被视作是过渡人,很多人都预测纳扎巴耶夫的女儿会接任总统一职。而在此前,纳扎巴耶夫的女儿曾担任哈上院议长,是哈宪法中规定的“二号领导人”。托卡耶夫在2020年5月就签署命令,解除了纳扎尔巴耶夫女儿的上院议长职务。

图为纳扎尔巴耶夫。

托卡耶夫的汉语非常流利,他曾在北京语言学院进修中文,也曾在苏联时期担任过驻华大使馆的秘书、参赞等职务。托卡耶夫上台以来,哈萨克斯坦同中国、俄罗斯都加强了友好合作关系,此次哈萨克斯坦乱局中,托卡耶夫也请求俄罗斯等国出兵援助,俄罗斯也毫不迟疑就派出了部队进入哈萨克斯坦,局势也很快就得到了控制。应该说,哈萨克斯坦正在越来越加强同周边各国的友好关系,对于托卡耶夫而言,他并不担心西方的“颜色革命”,毕竟背后还有俄罗斯的军事支持和我国的经济合作。

图为普京。

所以,纳扎尔巴耶夫时代正在哈萨克斯坦加速终结,托卡耶夫则占据了优势地位。所以说,哈萨克斯坦这一轮的乱局,其实并不简单,虽然美国所谓的“没有插手哈国内局势”的说法站不住脚,但是一向不把干涉别国当回事的美国,这次站出来明确表态,也还是能看出来一些端倪。有时候,我们看一看获利最大的一方是谁,就能明白很多事情。

为何有人说哈萨克斯坦的暴乱,是美国“围魏救赵”的伎俩?

哈萨克斯坦国内的街头暴乱,现在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控制——集安组织退出了维和部队,俄罗斯派出了伞兵,全国的紧致状态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网上有人把哈萨克斯坦的这次全国性的骚乱的性质,认为是美国在后面捣乱,只有颜色革命的苗头,是在“围魏救赵”——围哈救乌,“哈”指的就是哈萨克斯坦,“乌”当然是指乌克兰

有没有道理呢?疑似有道理。为什么呢?从哈萨克斯坦这次骚乱的结果看,乌克兰暂时可能是摆脱了“危机”,或者说起码减轻了压力——也就是美欧认为的1月份俄罗斯可能“入侵”乌克兰。现在哈萨克斯坦起“火”了,俄罗斯不得不去灭,顾不上乌克兰这头了,自然而然就减轻了顿巴斯的压力。再者说,在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之间,就对俄罗斯的重要性而言,是不分伯仲的,先顾了哈萨克斯坦这头再说,顿巴斯记住的状况已经8年了,一时半会也改变不了。

也有网友认为,围魏救赵——围哈救乌,乍听起来是这么回事,可是仔细一分析,好像有点牵强附会。美国既没有围“哈”,更也没有救“乌”。只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

①就哈萨克斯坦此次的全国骚乱来说,主要还是内因诱发的。表面上看是液化天然气涨价是导火索,本质上还是政府没有把民生问题处理好,在决策上有失误,几十年来的经济结构的痼疾,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尤其是引狼入室造成今天的结果。加上疫情影响的通胀率居高不下(去年是8.7%),民众的怨气在增大,只要有个风吹草动,便会发泄出来。当然,那些个非政府组织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②乌克兰的危机真的解除了吗?美国真的想让赖巴斯地区彻底的安宁下来?和平下来?怎么可能呢?拜登上台整整一年啦,好不容易在乌克兰整了点事,这可能是他唯一的一点政绩,还要指望着这今年的中期选举中发挥作用,怎么可能轻易的偃旗息鼓呢?

③哈萨克斯坦这次的骚乱显得有些诡异。至今没有国外的组织站出来公开承认,那怕是网上所说的那个反对派代表人物——阿布利亚佐夫。这就过去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的颜色革命,有着很大的不同。除非是美国换了这种套路和玩法?看一看前年夏秋之交的白俄罗斯的危机,美欧支持的反对派人物就公开的站了出来!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机械的套用“颜色革命是个袋,什么都往里头装”。我认为还有一种观点可能比较“靠谱”,那就是曾担任了28年总统的纳扎尔巴耶夫,虽然退任已经三年了,但他一直担任着国家安全会议主席的职务(终身职务,刚刚卸任),而新总统托卡耶夫明显没有超高的威望,有一种镇不住场子的节奏,好像难以大展拳脚,所以出事本来就是迟早的。幸亏现在亡羊补牢尤为未晚啊!

为何有人说哈萨克斯坦的暴乱,是美国“围魏救赵”的伎俩?

哈萨克斯坦暴乱后面隐藏着西方颜色革命的影子(民众提的能源降价等要求满足后动乱仍在持续,提出政治方面的要求),但估计西方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从现在发展态势上看,俄罗斯应该会成为最大的获利者。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坚定了哈萨克斯坦现政府亲俄亲中的站位,哈萨克斯坦虽然是亲俄亲中,但总体外交政策还是独立的,实行多元平衡,加入很多国际组织,对西方并不排斥。而此次动乱将会影响哈现政府政策,对西方进行重新审视,加强提防,哈将会更加亲俄亲中。

二是应哈政府邀请,俄罗斯入境维和,已经鲜明表明立场,俄罗斯将是哈忠实的同盟。同时也向美国等西方势力警示,你们不要过多的插手哈的事情,集安组织将是坚强的后盾。这个事情不光是对哈政府提醒,也是对集安组织其他成员国,也是对一些外交平衡国家的警示,估计事后原独联体国家对俄关系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三是哈萨克斯坦此次动乱从现在看随着俄特种兵介入和恐怖主义定性,肯定会平复,哈国内部分亲西方势力将会受到肃清,反而使哈国内政权更团结。

所以,总的来说,哈萨克斯坦此次最大的收益者不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而是俄罗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