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迟迟没有055二号舰服役的消息?

如今的中国军迷太幸福了,像055这种和万吨级巡洋舰无异的大型作战舰艇,都要催着服役了。不过话说回来,055大型驱逐舰的服役进度也确实有些慢,比如说,他的首舰101南昌号早已经在2020年1月服役了,可是比他下水慢了10个月的2号舰拉萨号却迟迟不见服役。尤其是最近,日本海自新一代30FFM护卫舰下水,引起了媒体关注,很多人都说他像055,更让人对055大型驱逐舰的服役进度感到着急了。

图为055大型驱逐舰的1号舰南昌舰。

2017年6月底,055大型驱逐舰1号舰南昌舰下水,随之在2018年的8月开始了海试。而在2018年的4月,055大型驱逐舰的2号舰拉萨号下水了,然后055大型驱逐舰进入了快速建造的阶段,如今,所有的8艘055大型驱逐舰都已经下水。2019年6月,055大型驱逐舰的2号舰拉萨号就开始了海试,迄今为止,已经1年有余,按照正常来说,他也应该在近期服役了。

图为抵达海南三亚基地的075两栖攻击舰首舰和055大型驱逐舰3号舰。

比如说,055大型驱逐舰的1号舰南昌舰,他是在2018年8月海试的,到2020年1月服役,前后是17个月的海试时间。2号舰拉萨号在2019年6月开始海试,到现在也已经17个月了。按说,2号舰的服役进度肯定是要比1号舰快的,因为很简单,055是全新设计建造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他的很多技术都是新的,都需要验证和测试,一般而言,某种全新设计的军舰,其1号舰的服役都应该是最慢的,而经过测试之后,从2号舰开始,服役进度都会有明显的加快。

055大型驱逐舰的2号舰进度有多慢?2020年11月底,有人拍到我国海军最新的075两栖攻击舰的1号舰和055大型驱逐舰的3号舰,也就是103号驱逐舰,都来到了海南三亚的海军基地,来这里应该是进行一些适应性测试,并且和部队进行交付之前的最后验收,海军官兵也要正式登舰,如果刷号也放在军港的话,那么这2艘新的大型水面战舰都会在近期服役。可是055的3号舰都快要交付了,同期,2号舰拉萨号还是没有传出要服役的消息来。

图为055大型驱逐舰,可见其外形十分匀称和先进,美观大方。

为何会这么慢呢?想来恐怕有以下三个原因:疫情影响、技术修改、接舰能力。首先是疫情影响。2020年,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的发展都遇到了困境,莫说是军舰建造了,就连诸位新买的商品房交房日期都推迟了,原因就是大量的施工项目都被停了下来。在今年3月左右,美国海军的疫情开始爆发,就连驻扎在日本的第七舰队旗舰罗斯福号航母都发生了疫情。可以说,军舰内部的空间是封闭的,极易造成疫情的传播。

图为055大型驱逐舰首舰南昌号的服役仪式。

而军舰的建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055这样的万吨级大驱所有的零件和子系统,都是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在运送的过程中,都需要专人看护和押运,因此在建造大型军舰的造船厂内,必然活跃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作人员。因此,军舰建造的场所就成为了重点需要防疫的区域,当然,由于是军事工程,肯定有进度保障,不会让他停工下来,但是同时进入的工人数量肯定大大降低,以防止疫情传播。

图为建造中的055大型驱逐舰。

其次,除了疫情影响,还和我国海军的技术发展进步有关系。虽然说055大型驱逐舰的技术已经在1号舰101南昌号上进行了验证,相关的电子设备联调陆地试验也在武汉的舰船研究所进行了测试,但是肯定还会在055大型驱逐舰的1号舰南昌舰上出现一些细微的设计问题。我们承认055大型驱逐舰的总体设计是科学合理的,但是任何的测试都肯定会有问题暴露出来。

图为在大连下水的055大型驱逐舰3号舰,他如今也快要服役了。

比如,在052C驱逐舰首次到西太演习的时候,就暴露出对恶劣海况的不适应,舰尾的声呐投放装置封闭门被海浪冲开,导致进水,这就是原设计中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后来就在052D驱逐舰的设计中进行了改进。055这种全新的驱逐舰,尤其是他还是系统复杂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肯定会在海试中暴露一些实际操作中才会发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整改和设计修改,都要在2号舰上同步进行。

图为海试中的055大型驱逐舰。

换言之,在055大型驱逐舰1号舰按照进度进行测试的时候,2号舰拉萨号肯定会对其测试进度和项目进行跟踪,把形成的经验进行放大和固化,然后把暴露的问题直接在消灭在船厂建造阶段。而我们知道,055驱逐舰新技术颇多,就拿大型综合射频桅杆来说,他就是全球集成度最高的,也是全球第一种集成了多个波段大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综合射频系统,后端的雷达信号处理还要并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情报图像,这都是非常高科技的技术,在应用的初期,出现一些问题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最后,055大型驱逐舰的建造恰逢我国海军上一阶段大规模造舰的尾声。从2003年我国开始服役2艘052C、2艘054、2艘052B这6艘全新的第三代驱护舰开始,我国海军的大建就没有停下来过。当时倒还没有什么,人们已经对这6艘新军舰非常知足了,笔者当时拿着052C驱逐舰的海报激动了好几天,因为我们毕竟有了“中华神盾”,在当时看来,海军有这样的发展已经是非常迅速和让人惊喜的了。

图为052D驱逐舰,我国建造量最大的神盾舰。

可是井喷式的发展就此开始了。在这17年间,我国海军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建造服役了70艘056/056A型护卫舰、30艘054A型护卫舰、6艘052C型神盾驱逐舰、25艘052D型神盾驱逐舰、8艘055大型驱逐舰、001和002两艘6万吨级的大型航母、3艘075型4万吨级两栖攻击舰、8艘071型2万吨级大型船坞登陆舰,就这还没有算上各种潜艇、核潜艇和补给舰,而且大建还未停止,据悉,还有最少20艘054A护卫舰、16艘055大型驱逐舰、10多艘052DL型神盾驱逐舰、若干艘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正在有序进入建造之中。

我们知道,海军是技术军种,海军官兵要掌握的技能,除了基本的机械、雷达、信息设备的使用、维修之外,还需要舰长、政委的指挥,需要熟练的老兵带着新兵。过去几年就有军事专家指出,我国海军的军舰造的真快,海军官兵都快跟不上了,某年,在南海的一次军演中,为了让军舰充分发挥战斗力,甚至还召回了一些老兵来参加,做好传帮带。

图为实战训练中的055大型驱逐舰1号舰,快速形成战斗力,培养海军官兵,是他的重要任务。

海军官兵的培养比陆军要复杂,虽说没有飞行员那么麻烦,但是也是经常和技术装备打交道,可不是掌握战术技能就行的。尤其是舰长的培养,更是优中选优、难上加难,为了加大海军士兵的培养力度,我国甚至建造了专业的风帆训练舰,目的就是能更快、更优的培养和选拔海军官兵。因此,海军的接舰速度降低,也是造成055大型驱逐舰交付缓慢的原因,要知道,055大型驱逐舰可是全新的技术,是第四代军舰,此前我国是没有的,肯定不可能短期内培训出足够的舰员。

甚至我们可以想象,海军肯定在拿055的1号舰作为训练舰,在一个岗位上多编制几个人,为的就是加快后续军舰的接装速度。055大型驱逐舰的3号舰提前到海南三亚基地,这也许就和训练海军官兵,使其尽快达到接舰标准有关系,这样的情况在陆军99式坦克研发成功时也出现过,最早的一批50辆99式坦克在工厂下线后,陆军官兵用了半年才把开走,就是在工厂内学习机械操作和维修技术,努力达到接装的要求。

图为远航训练中的055大型驱逐舰1号舰。

以上疫情影响、问题修改、接舰能力不够等三个问题,就是055大型驱逐舰的2号舰交付慢的原因了,我想,如果克服了这三个问题,055大型驱逐舰的交付进度,一定会大大加快的。

为什么迟迟没有055二号舰服役的消息?

055大型导弹驱逐舰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导弹驱逐舰,未来不仅要成为我国多个航母战斗群更强的“带刀侍卫”,同时凭借其强大的综合作战实力还要独当一面。所以我们看到在055首舰还没正式下水装备服役之前,后面就同时一批次建造了多达8艘,但是在055首舰“南昌”舰结束海试并装备服役近一年后,早在2019年6月底既开始海试的二号舰距今已经过去17个月了,仍然没有传出装备服役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按照军舰海试到装备服役的时间长短来算的话,随着后面批量建造的军舰建造速度越来越快之外,海试时间也会不断缩小,那么作为二号舰的拉萨舰按照时间节点计算的话,海试时间理论上要比首舰更短一些甚至持平才算正常啊。有人说二号舰装备了更先进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也就是之前马伟明院士团队研制成功的我国新一代中亚直流电传系统,所以海试时间应该会更长。但是这个基本不可能,因为对于军舰发展更新来说,不可能在第一艘全新建造的军舰还没装备服役之前,就贸然的在二号舰上升级核心的动力系统,万一升级改进过程不太理想的话,很可能会导致该新型导弹驱逐舰的换装速度出现问题。同时055从一开始就同期建造多达8艘来看,相信这8艘整体上技术基本是一样的,就算后面055升级更先进的全电推力系统,也会在第二、甚至第三批次才开始,毕竟这个时候,前面建造的8艘无论是在舰艇平台还是双波段雷达、全燃动力等方面早已成熟,所以进行机械传动到全电推进转变风险也低的多。二号舰都现在还没服役的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受疫情影响,055二号舰虽然早在2019年6月底既开始海试,但是从今年1月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今年6月初开缓慢放开的话,等于055二号舰的海试至少有5个月时间没有进行海试测试工作,那么虽然二号舰下水已经过去17个月了,但是实际海试时间可能不到一年时间,所以还没装备服役也很正常。二、其次2号舰虽然相比一号舰开工建造时间并没有晚多少,但是2号舰在建造过程中,很可能针对一号舰建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方案修改设计。比如052C导弹驱逐舰装备服役后,在西太平洋演习期间,就暴露出对恶劣海况的不适应,舰尾的声呐投放装置舱门被海浪冲开导致进水,这都是原设计中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后来就在052D驱逐舰的设计中进行了改进。那么055二号舰很可能会针对一号舰在建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节上进行修改完善,所以海试时间反而会长一些。三、其实早在2020年7月初就传出二号舰装备北海舰队的消息,而且在这期间还进行了海直20舰载直升机的起降测试。那么参考055首舰早在2019年4月23日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仪式上公开亮相,按照我国参加阅兵仪式必须是现役舰艇的规定来说的话,055首舰很可能早在2019年4月之前就已经装备服役,但是到了2020年1月份北海舰队才宣布055大驱“南昌舰”的正式服役,所以055二号舰之所以没装备服役很可能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公开机会吧。四、现阶段055首舰已经在北海舰队装备服役快一年了,3号舰和075两栖攻击舰首舰也一同早在2020年11月底出现在南海舰队进行相应测试工作。但是更早进行海试的二号舰反而没了消息,其实这里面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接舰能力的问题,因为055不光吨位大了很多,而且包括全新的双波段雷达、全燃动力等很多新技术都需要舰员学习、测试、磨合,特别是055的自动化水准提升很大,所以很多新技术的改变相比之前的052D升幅很大,那么就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和时间,那么055二号舰推迟服役很可能就是在进行舰员培训工作。毕竟在一号、二号、三号之后,还有4、5、6、7、8号五艘舰至少需要几百名新舰员需要培训,所以055先期建造一二号歼承担培训工作推迟服役也能理解。而且在更长、更为仔细的海试中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为055后续改进设计掌握宝贵数据奠定基础。

为什么迟迟没有055二号舰服役的消息?

根据现有信息推测,后续055服役慢的原因,几乎可以肯定是正在进行“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适应性改造。

众所周知,马伟明院士团队在全球首次提出并研制成功了先进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而且早在2013年就完成了原理样机的试验。而美国海军则是在2015年才开始预研,所以说这个技术已经反超美国,甚至可以说领先美国至少10年。

2018年,中船重工712所宣布重大消息,中国“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工程化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工信部验收,预计将在2019年进行工程应用。

(中船重工设备)

而这个时间,稍稍晚于055第二艘以及后面几艘舰的下水时间(2018年下水),所以几乎可以肯定地推测,这些已经下水的055就是在等待电力系统改造。当然也有可能是上舰试验,因为很有可能系统在2018年就已达到上舰需求,但调试也要花时间。

关于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这个要从综合电力系统(IPS)说起。传统舰船主要依靠发动机直接产生推进动力,同时依靠附带(或独立)发电机组产生电力,来给舰船的电子设备供电。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效率低(油耗大)、发电能力弱、稳定性差、管理困难等等。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船上有个用电大户,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电力供应,那么传统的方式只能依靠加装发电设备了,否则通俗讲就是“带不起来”。但这样的弊端就是需要在寸土寸金的舰体内,额外安装平时不怎么用的设备,发电效率、空间利用等等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于是IPS就出现了。

简单来说,IPS就是把主发动机从机械输出变为电力输出,然后包括推进在内,全舰都使用这个电力。这样,推进和大功率电子设备的用电都没有问题了,空间问题、发电效率问题也都不存在了,皆大欢喜。

目前美国最先进的DDG-1000,是美国第一艘采用了全舰综合电力系统的军舰(第一艘电推舰是美国在100年前建造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但与今日的综合电力系统不可同日而语)。但DDG-1000用的是中压交流电,属于第一代IPS,而第二代IPS采用的是中压直流电,也就是马伟明院士团队的成果。

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意义

第一代IPS技术成熟,但有一些缺点,比如:设备体积大、系统效率低、供电连续性不高等。而第二代IPS采用中压直流电,突破了系统频率限制、降低了发动机及变速器对转速调节的要求(还记得直流变频空调吗?),并且能够大幅减小设备体积,系统效率和连续供电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据说福特号航母电弹问题就是因为交流电频率所引起的故障,这是根上带来的,解决的方式只有治标,治不了本,所以2017年服役至今,福特号还一直在趴窝。

所以说,中压直流IPS是军舰性能的一次重要革命,这项技术将带来:

  1. 高效省油,这也意味着航程更远
  2. 降低噪音,少了机械减速装备
  3. 智能管理,电力按需分配
  4. 设计灵活,动力舱可根据需要任意放置
  5. 提高动力,电动机的大扭矩比机械高很多
  6. 增强火力,可支撑高能设备,如激光、电磁武器
  7. 方便升级,模块化的设计取代了总成设计
  8. 减少维护,电力的维护要比机械轻松多了
  9. 太多了,不说了……

可能会有人担心,电力是好东西,但发电效率和储存有没有问题?这个真没有问题。马伟明院士团队早已攻克舰载供电系统和电力储能技术,比如他们研发出一种高速感应整流发电机,这种发电机不仅体积小,而且能提供强大的电力,可以满足大型水面舰艇的使用要求。

也有人会担心,马伟明院士这么宝贵的人才,是不是要严加保护,毕竟一个人顶10个师都不止啊。我想说的是,马伟明院士当然是国宝级人物,但并不是所有核心技术都只掌握在他一个人手里。马院士最厉害的地方,并不只是研究成功了那么多尖端技术,而是他花了几十年,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技术理论体系,并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在这个体系之下,每一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上文所述)都有更年轻的领军人物。比如马院士的两个学生,一个叫王东,一个叫肖飞,一个主攻舰船综合电力系统,一个主攻全电动力系统,3个人都曾获得“一等功”!要知道和平年代要拿到“一等功”基本上是非死即重残,这足以证明这个团队是多么强大!

技术先进,后备力量充足,所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年轻一代领军人物,肖飞)

最后再回到055,从时间上来看,1号舰是2019年交付海军的,应该没有进行电力系统改造。而尽快服役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检测舰体设计和武器调试。所以可以预知的是,在2号舰服役不久之后,1号舰将会回炉升级,从而使全部8艘055都采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完成全电推进的改造,同时也会加装高能武器。

如果说中国军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那“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无疑是最厉害的那个(之一),自信点没有错,相信我!

为什么迟迟没有055二号舰服役的消息?

055型万吨大驱,首批8艘已经有服役、下水、舾装和海试中的,其中,首舰101”南昌”号,率先于2019年4月23日,参与了我海军成立70周年阅舰式,成为阅舰式中驱逐舰编队的领衔舰,属于首次对外正式公开亮相,预示着我海军建军史上满载排水量最大的驱逐舰成军了。

早已经在北部战区海军的101南昌舰,一直拖到到2020年1月份,才公开对外宣称055型万吨大驱正式服役于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迎来了海军的第一艘万吨大驱101“南昌”舰。

055型2号“拉萨”舰,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被拍到北上的照片,已经进入了北海舰队,随舰还进行了海军最新的10吨级直-20反潜直升机的起降验证,意味着2号“拉萨”舰和首舰101“南昌”舰当初在舰队时一样,只是我海军未对外正式公布而已。

前几天,055型万吨大驱3号舰(舰名不详),被网友发现与我海军满载排水量4万吨级的075型首舰,同时停泊在南部战区三亚某军港,看来我海军第一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和055型万吨大驱3号舰,有同时在南海舰队服役的态势。

据此推测,055型万吨大驱的3号舰和4号舰,将随075型两栖攻击舰首舰一并在南海舰队成军,将强大地充实舰队水面舰艇的实力,随时应对南海地区持续的紧张态势。

在我海军历史上,确实存在驱逐舰、护卫舰级别的主战舰艇,早已经在舰队成军,但一直要等上甚至多年以后,才对外正式宣布服役的消息。

原因就是某些舰艇,尽管已经早在舰队中了,但舰载电子设备或武器系统仍然处于调试状态,并未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一般宣布服役的舰艇,其实,距离形成战斗力已经是很近了,某些舰艇通过舰上官兵的努力,甚至不用半年都拿到了海军颁发的全训合格舰艇的证书。

由于可见,海军对于驱逐舰、护卫舰级别的主战舰艇,非常重视其战斗力的快速形成,只有新型舰艇已经或初步具备战斗力了,才会宣布服役的消息,

这就不难理解055型万吨大驱首舰101“南昌”舰,2019年4月23日,就参与了我海军成立70周年阅舰式,却迟迟不对外宣布服役,直到2020年1月时才宣布正式服役。

055型2号舰“拉萨”舰,早则在年底,迟则到明年上半年,才会宣布正式服役,所以现在仍然没有055型2号“拉萨”舰服役的消息出来,此舰具体的服役时间,我等军迷只能静候佳音。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055型万吨大驱首批8艘舰,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造舰,服役、下水、舾装、海试中,距离全都成军也已经非常快了。

为什么迟迟没有055二号舰服役的消息?

结论:进度还没到

军舰在下水之后,再到服役,还要经历舾装和海试的阶段,而这个阶段还挺长的。就以052D驱逐舰作为参考,目前已经服役的052D从下水到服役,这期间要经历至少2年半的时间。

而比052D大得多、舰载设备也复杂得多的055,这个时间自然只会多不会少。我们参考第一艘055,首舰2017年6月份下水,2020年1月服役,也是2年半的时间。

不过052D曾经有一艘,创下了一个最慢服役记录:3年4个月。这艘052D就是由大连造船厂建造的120成都舰。该舰2016年8月下水,却一直到2019年底才服役,创下了052D最慢的服役记录。

而055二号舰是2018年4月28号下水的,如果以2年半的期限来算,最快也得到2002年11月底服役。

为什么迟迟没有055二号舰服役的消息?

11月19日,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的护卫舰“FFM”正式下水,该护卫舰采用了与055高度相似的一体式集成桅杆和隐身化外形,也因此被外界戏称为055迷你版。毋庸置疑,055是目前全世界最为先进的大型多功能驱逐舰之一,其满载排水量高达1.25万吨,拥有112个超大口径超大深度垂发单元,能够执行防空、反舰、反潜、对地打击等各种任务,在今年甚至还曝光了前所未有的反卫星作战性能,其综合作战已经超过美军主力的阿利伯克2型。不过055虽然强大,目前却只服役了一艘南昌舰,南昌舰于2019年4月海军节正式交付部队,至今已经过去一年多,055二号舰却仍然没有服役,这是怎么回事?

▲日本最新隐身护卫舰

▲055大驱

军舰在正式服役前通常要历经主体结构建造、下水、舾装、海试等四个阶段,依照排水量和技术复杂性通常需要3到8年时间。以055型1号舰为例,该舰于2014年12月开工,2017年6月下水,次年8月份首次海试,主体结构建造时间约为两年半,舾装时间约1年2个月。在出海经过多轮海试之后,055首舰于2019年4月正式服役,海试时间只用了8个月。按照南昌舰的进度,舾装加海试约2年时间计算,005大驱的二号舰于2018年4月27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2019年6月25日离开江南造船厂开始首次海试,那么2020年年中左右就能够服役,但是如今已经到了年底,005二号舰却仍然没有任何服役的消息,这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并不是二号舰的进度太慢,而是一号舰的进度太快了。055作为全新的驱逐舰,除了成熟的燃气轮机动力之外,其他诸如隐身舰体结构、双波段雷达、大口径垂发、新型防空导弹等等几乎都是新技术,海试时间按道理应该要比052D要更长才对,然而为了赶上19年的海军节阅兵,其海试仅仅经历了8个月,这么短的时间明显不足,所以在055服役之后,其海试其实仍然没有中断,一直到今年年初才基本完成了舰载武器试射、舰载直20起飞、反卫星拦截等其他多种高性能测试。综合来看,对比052D平均1年左右的海试,更新更强大的055至少进行一年半左右的海试才是最为稳妥的。所以南昌舰直到2020年1月12日才在北海舰队归建入列,自此才算真正服役,南昌号之后的其他055应该都会遵循这一节奏。

055二号舰于2018年4月下水之后,其前半段和南昌舰基本相同,经过1年2个月的舾装时间于2019年6月首次出海,如果再加上一年半时间的海试,那么也应该在2020年的年底服役。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055二号舰今年内服役大概率是没戏了,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二号舰又遭遇了黑天鹅时间,这就是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如果吐槽君推算的没错,为了安全着想,二号舰在年初的海试可能停顿了两到三个月,这样的话,055二号舰的服役时间大概率将退后到明年年初。

那么055二号舰服役后舰名是什么呢?按照我军舰艇命名规则,驱逐舰一般以地级市命名,055大驱作为我国第一种万吨级驱逐舰,必然优先以省会城市命名,在南昌舰命名之后,目前只剩下西藏省会拉萨没有对应的大型驱逐舰。在2018年,曾经有热心的拉萨市民就此事询问过当地民政局,而拉萨市民政局于该年12月进行了回应,目前已与海军协商,将一艘055驱逐舰命名为拉萨舰艇,基本上可以确定这就是055二号舰的舰名。

那么055二号舰将会服役于哪只舰队呢?目前055首舰南昌号已经交付给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这只舰队目前拥有1艘055、2艘052D、1艘055,如果再加入一艘055,无疑将成为解放军防空能力最为强大的驱逐舰支队。辽宁舰母港位于北方的青岛港,此前的训练一直都是从各个舰队抽调舰艇组成临时编队,这不利于航母战斗力的形成和战时配合,因此055二号舰很可能会继续加入该支队,届时该驱逐舰支队极有可能配属为辽宁舰的固定护航编队,成长为人民海军真正的航母战斗群。

▲辽宁舰编队

按照两年八个月的舾装海试时间计算,在二号舰服役之后,于2018年7月同时下水的三号和四号舰预计也将在2021年稍后时间服役,而2019年9月12日下水的五号舰则有望在2022年年初服役。2019年12月26日下水的六号舰则将于2022年年中服役,今年4月份下水的七号舰则要等到2022年年末或者2023年年初,今年8月份下水的八号舰如果不出意外,也将在2024年之前服役。第一批055全部服役之后,经过一年左右的训练整合,将在2025年全部形成战斗力,如果搭配那时已经服役的003型电弹航母,我们将在纸面数据上超越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实力,那时才算完成真正的凤凰涅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